- 积分
- 32912
- 威望
- 5063
- 金钱
- 6
- 阅读权限
- 110
- 来自
- 稻田
- 在线时间
- 3939 小时
|
2#
发表于 2007-2-23 20:13
| 只看该作者
徕卡(Leica)地位尊贵的秘密
世界上第一台35mm照相机就是Leica,Leica是照相机的神话,它那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传奇般事迹使许多照相机爱好者只能仰视--------当然是指它的价格啦。不喜欢Leica的人只能属于下列两类:一类是没钱;另一类是对它有种莫名其妙谁也无法理解的偏执想法。 Leica现在主要生产R系列和M系列35mm照相机以及配套镜头,还有幻灯机、望远镜等。 LEICA是一个如雷灌耳的名字, LEICA照相机是相机中的极品,质高价昂有目共睹,那么, 究竟质量高在哪里,价格为何如此居高不下呢!?
答案在以下四个方面: 机械, 电子,光学和综合装配工艺和零件供应.具体简略叙述如下:
1:选择最先进昂贵的材料和最精细的加工工艺:M/R系列的快门系统工作十万次不会见到任何磨损;
2: M系列因没有反光板,快门释放的时间滞后只有4毫秒, 一般35mm SLR快门系统的时滞为40毫秒, CANON EOS-1NRS的时滞为6-8毫秒,对于任何正在高速运动物体的精采瞬间也可以真正做到"所见即所拍".
3: M/R系列采用的镜头卡口及镜头座,采用强度极高的铬镀层工艺, 镜头拆换1万次也不会磨损.
4: 独特的噪声控制技术:独特设计和制造的快门释放及制动系统使快门噪声在1.5M 处测定不大于35分贝,在镜头上的光圈调节系统还设计了制动装置, 使运动噪声减至最低.
5: 机身采用高强度铝合金精铸工艺成型,机身两侧设计为圆弧型, 耐冲击,抗施压, 防尘性能业特别优秀,金属表面采用特殊处理工艺, 机身采用真皮装饰, 美观, 高雅, 精致.
6: R系列的反光镜采用17层镀膜设计, 其TTL测光入射透镜采用1345个微型菲涅尔反射镜, 提高了性能.
7: R系列用镜头的运动部件如光圈调整页片,变焦环, 聚焦环等操作使用5万次也不会有任何磨损.
8: R/M系列镜头的运动部件均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和黄铜制造,因铜金属的自润滑作用, 使调焦机构的手感,顺畅程度比一般相机的铝-铝配合更号,也更耐用.
9: 工艺设计和制造技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如铭牌的设计制造, 数字的刻画等精致耐磨。
10: 电子电路中,元器件的选则和电路设计必需经受-25C-60C的环境而没有任何故障发生,并且重要的电子接触点均镀金处理,使可靠性得到保障.
11: 制造LEICA镜头的光学玻璃材料据说在融熔状态下采用程序控制的恒定冷却速度进行长达一年时间的极慢速度冷却,彻底消除玻璃的内部的应力和微小气泡,使其具有卓越的光学性能.
12: 镜头的加工过程中,对每一枚镜片均采用激光干涉仪进行测试, 确保加工精度的误差被控制在1/1000毫米内,而一般厂家控制标准在3.5/1000毫米左右.
13: LEICA镜头不论焦距长短, 普遍采用高折射率,低色散玻璃镜片, 使得像差控制和色彩再现能力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14: 目前的LEICA镜片的镀膜采用8层"等价银膜"技术,对不同折射率的镜片镀不同折射率的与之相平衡的增透膜,并且对厚度进行分别控制, 所以, LEICA镜头的色彩还原之逼真,影调层次之丰富现尚无敌手.
15: 在镜头装配完成后,一般厂家采用星点法作定性检测, 而LEICA的每一只镜头均要进行MTF曲线测试,确保每一只镜头均符合设计要求, 所以,LEICA镜头的一致性特别好,这是一般厂家难以企及的.
16: LEICA相机在出厂前均要进行"极端气候测试",确保在-25C-60C全范围能够操作如常,不会出现故障.
17: LEICA R/M相机是目前唯一全手工装配的照相机,而LEICA主籍所在的德国维茨拉尔光学工业区,曾是世界劳动力成本最高的地区之一, 为了降低成本, 70年代, 瑞士WILD公司(世界最著名的大地测量光学仪器系统制造商)拥有51%的LEICA股权后,曾将R系列移到葡萄牙,M系列移到CANADA组装,但生产和关键部件的装配仍在德国完成, 所以,成本的降低非常有限.
18: LEICA相机的维修零件供应,可以保证在停产15年内,有足够零件供应,这实际上增加了打量物质成本和运作成本. ---在电子化时代, LEICA很谨慎地采用电子技术,并要求这些电子控制系统能够在以往纯机械结构相机所达到的LEICA标准下正常工作,这无疑使LEICA在电子化进程中处于较保守的地位, 但LEICA相机“百年有型”,质量恒久不变, 以及卓越的工艺设计和制造技术所表现出来的审美价值,长期以来, 深受资深摄影人士和收藏家的青睐. 可以说, LEICA不仅是使用价值和美学价值的载体,它还涵盖了人类发展的特定时期光学与机械设计制造水平的极至,也体现了日尔曼民族的生存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 (以上部分内容摘录自《中国摄影》199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