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992
- 威望
- 792
- 金钱
- 2
- 阅读权限
- 70
- 性别
- 女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4#
发表于 2004-9-16 00:22
| 只看该作者
叫中国人---Chinese---没问题!!!
edu.xinxing.org 2003-4-17 新兴教育
阅毕文学城之前所载的"每一个中国人,台湾人,华人都应该看一看的一封邮件"(文章来源: cattsoft 于 我的中国), 虽同情作者之良苦用心, 但不忍让诸多大概不知情的读者被误导. 一. 先有国名, 后获瓷器名 "China" 之最早确切出处仍是一个学术议题. 但其确实非源于中文本身, 最早于公元初期以"Chīna"出现于SANSKRIT(一种古老的印度文字,因其规范严谨性而在 语言学界有广泛的研究)或以其各种变体出现于一些其它亚洲语言中. 十三世纪马可波罗时为"Chin"(试想有谁会在那时轻视中国?), 到1555年才在英语中出现. 出处为Eden, 即"伊甸园". 文中写到"The great China whose king is thought...the greatest prince in the world" (在伟大的"China"那里的国王被认作是世上最伟大的王子(既"天子"或"上天之子"之意)). 至于陶瓷在英文里也称"China", 则是因为陶瓷最早产于中国. 十六世纪时葡萄牙人将其传入欧洲, 并称其"Porcelain". 后来出现的英文字"China-ware"(现译"以陶瓷或瓷做的餐桌器皿"), 最初的字面意思为"ware from China"(从中国来的器皿), 很快此字便被缩写成"China", 并被用来表示所采用的材料(既陶瓷或瓷), 而"china-ware"也就变成表示以陶瓷或瓷所做的器具,即现今的意思. 可见"China"并非为英殖民主义者强以瓷器粘土命名中国以示羞辱. 二. 不同的词尾 "-ese", "-an"...有不同的待遇? "-ese"取自古法语"-eis",为罗马文"-ese"及拉丁文"ensem"沿袭下来. 该拉丁文后缀有"所属,源于(一个地方)"之意. 具体到用"-ese"是否比"-an"有低人一头之闲, 从目前世界上此两后缀所涉及的国家来看, 粗粗一想好象确有道理, 如前面所提文章作者所列, 中国人、日本人、越南人 (Chinese、 Japanese、Vietnamese), "-ese"多用于亚洲国家, 而这些国家多有被西方列强殖民的历史。 但我想请大家注意几点, 或许你们可以看出此种结论的牵强性: 1. 殖民主义受害者最深莫过于非洲, 但大多非洲国家的后缀为"-an", 如肯尼亚人(Kenyan), 索马里人(Somalian), 津巴不维人(Zimbabwean). 2. 虽然现在在欧洲较落后, 但在殖民时期与英国人同为欧洲列强(甚至更早-即十五世纪时-为海上首强)的葡萄牙人 却是一个"-ese"(Portugueses). 前文作者有应用葡萄牙人的例子显然忘记了葡萄牙的" 辉煌"历史. 3. 维也纳人也是一个"-ese" (Viennese). 不要忘了维也纳可是称霸一时的奥匈帝国的首都. 4. 老挝和柬埔寨居然是"-an" (Laotian, Cambodian). 5. 与中国比, 受英殖民者侵略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印度也是"-an"(Indian). (注: 既然英文同名, 不妨也包括印第安人(Indian)). 6. 其它用"-an"的还有如亚洲的南北韩(North/South Korean), 马来西亚(Malaysian), 印尼(Indonesian)及南美的大多数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 这时想到早时大陆曾有一个相声提到国家的发达与他们名字的关系, 即发达国家的名字听来都很高雅: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反过来呢? 老挝, 柬埔寨, 越南... 有没有人为因素? 如果你知道这些国家的名字是在什么时候由什么人在何种历史环境下翻译的就不难想象了. 说句不好听的, 似乎我们自己先人的态度并不比邪恶的殖民主义者宽容到哪里去... 三. 带侮辱意思吗? 那么该文作者的那些"证据"又应如何做解呢? 就韩国男孩在学校里经常被其他男孩捉弄并称其为 "Chinese"之事, 我觉得很有可能作者没有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而即"断章取义"去理解成把那个韩国男孩 叫"Chinese"是因为"Chinese"比"Korean"更具侮辱性. 其实不一定. 依我个人十几年的经历及与众多白人朋友就此类问题的反复讨论情况来看, 我有以下评论供大家参考: 1. 田纳西州位于美国思想观念较保守狭隘的南部. 这些地方很多人对有色人种仍抱有相当公开的偏见或歧视(在美国东北部和西岸人们则较容忍开明, 即使有种族偏见也很少公开表露). 因此这些州的亚洲人较少, 很多小孩甚至直到长大从未见过亚洲人. 而且这些南部多个州的种族主义团体(如三K 党)最为活跃, 影响较甚. 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 很多中下阶级家庭的小孩由于不懂事会自然不自然地喜欢捉弄亚洲人, 实际上多是无知 , 跟学别人起哄. 不难想象有时我们自己的中小学校也会有这种情况, 比如班里新来一个乡下孩子, 样子与大家不一样(如土里土气), 讲话又带口音 - 恰类似于那个韩国男孩的状况... 在这里, "Chinese"不过好象一个孩童间叫的外号罢了. 而且其间司机也并无流露其养子被同学种族侮辱的意思, 否则此不成大事了, 他不上诉校方或法庭才怪. 我的朋友中有土生土长的美籍亚洲人在南部都曾被不认识的小孩在大街上无缘无故地喊 "God-damn Chink", 然后笑着跑开. "Chink"* (见下)是 Chinese 的蔑称, 侮辱程度不亚于该文笔者所举的"倭寇"和"Nigger", 其次是"Chinaman". 2. 那么为什么非要叫"Chinese"? 我觉得大体有两个原因: 1) 在美国历史上, "Chink"曾有被用做不仅是对华人, 而且是对所有亚洲人(包括日本人和韩国人)的蔑称. 所以假如有人想侮辱一个亚洲人, 可以不分其具体民族而叫"Chink", 如上所提我的朋友之例, 那个叫他的小孩并不知他是什么民族背景, 而且很可能也不明白那句话的意思, 只是受人怂恿搞恶作剧或从某些大人那里听学来的. 2) 在美国小学生当中, 知道"Chinese"这个字的机会比知道"Korean"的机会大. 为什么呢? 基本不出一个原因: Jackie Chan (成龙)的工夫片! 有一次一个邻居的小孩很好奇地问我:"Are you Chinese?"(你是不是华人(或中国人)?) 我回答是, 问他为什么猜我是"Chinese". 他说"因为你长得象 Jackie Chan" (注: 没有一个认识我的亚洲人会这样认为的). 还问以后可不可以叫我"Uncle Jackie"(Jackie 叔叔). 以至后来闹出不少源于少儿无知的趣事, 在此就不提了. 3) 美国学界以外的人民大众对美国以外了解甚微, 往往搞不清亚洲各国各民族的分别, 认为都是一个地方(就好象大陆民众往往将欧美混为一谈). 而且认为亚洲人长的都一样. (大陆对欧洲人不也有类似想法吗?) 纵上所看, 那个韩国男孩的同学只认他叫"Chinese"也就不奇怪了. 而韩国男孩的反感是不难理解的. 试想假如有人看到你就认定你是韩人, 你也不会高兴的, 尤其你已跟他讲明你是华人之后... 同样可用这些原因去看那个流浪汉的例子也不难理解了. 再者, 美国多数人还有一种偏见, 既日本人多为有钱, 手气大, 而中国人则象犹太人一样, 多是善于精打细算及吝啬. 那流浪汉可能也不比常人"高明"到哪里去. 其实一个流浪汉如果真要侮辱人, 非骂"Chink"或"Chinaman"不可, 用"Chinese"则简直太"文明"了一点. 话说回来, 韩国男孩及流浪汉这两个事件内也许个中还有一些其它原因, 除非设身处地地了解前因后果, 负责是不得而知的. 但有一点是显然的, 即仅用这两个孤单的例子是难以说明任何问题的. 至于那位已入籍美国30多年的芝加哥出租车司机, 他当然不愿意别人叫他"Chinese". 因为美国当今种族平等的观念就是提倡使用"European American" (美籍欧洲人), "Afro-American"(美籍非洲人), "Asian American" (美籍亚洲人), "Hispanic American" (美籍拉美人), "Chinese American"(美籍华人), "Japanese American" (美籍日人) 这些词, 一改过去传统的只有西欧的后代才称"American", 而其它民/种族都仍叫他们原本的民/种族称呼, 如 "Blacks", "Asians", "Polish", 好象美国只是西欧后代的美国, 而其它民/种族的美国公民, 尤其是新移民, 就永远做不了美国人. 这就意味同是公民却因种族而不平等, 如果不是种族歧视又是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 再叫人"Chinese", 即是将其仍当外国人(即中国人)看, 而不把他当真正的美国公民. 那位出租车司机身处如此行业, 多为饱见世态炎凉, 饱经风霜之类, 也许也饱受歧视之苦(尤其是假如他有口音或语法问题*), 对这种细节就会非常敏感. 那如果换了任何人, 不管亚籍与否, 都会反感别人在人家做了三十年美国公民后仍叫其 "Mexican", "Polish", "Chinese": 难道美国只是你们西欧后代的美国, 而我们其他美国公民就永远不算真正的美国人? "Asian"在他眼中略好过"Chinese"可能是因为前着只代表一个"种族"而非某个"国家", 所以没有那么强的把他永远当外国人看的意思. 好了, 可能已经多言了. 还想到许许多多其它衍生出来的问题, 不过只能看以后能不能抽空写了. 那末我们应不应该改自己的称呼呢? 我的意见是"China" 和 "Chinese"字意本身是毫无问题的. 假如有智识粗浅的小人对这两字有负面联想, 这是不受你的意志左右的. 但请想开一点, 那些人不会因你换了对自己的称呼而变得开明高尚起来, 而任何与你的生活相关,愿意跟你打交道或交往处事的人也不会因为你将自己称作 "Chinese" 而无断诋毁蔑视你. 愿意怎样称呼自己毕竟是个人选择,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但如果幻想只要把自己的国家种族称呼改成貌似高雅的名字就可解决问题种族歧视等问题, 岂不有些太"驼鸟政策 "? 如果不灵是否再要跟 Michael Jackson 去学. 其实美国黑人的长期努力精神和作法倒是值得借鉴. (想当初, 称他们为"Black"是侮辱性的, 而"Negro"及"Nigger"则是正常称呼. 后来他们反歧视的最重要一句口号之一就是"Black Is Beautiful"(黑色是美丽的), 反倒让人们叫他们"Black", 以至最后"颠倒乾坤", 同时在争取平等问题上取得非凡进展.) * 如果有人叫你"Chink", 那是勿庸质疑的侮辱蔑称, 好比叫黑人"Nigger". "Chinaman"也如此, 但有时可能出现在熟友的戏称中, 比如黑人朋友间有时会互称 "Nigger". ** 其实许多中国留学生不明白他们之所以易受歧视, 口音事小, 语法事大. 有口音只是听来滑稽, 听惯了也就不觉得了, 再者美国不同地方都有方言口音, 土生土长都难免被他方的人笑话, 同为讲英语的英国, 澳大利亚, 南非移民更甚. 但有语法问题则不同, 立刻显示出是否受过良好教养或教育或智力高低问题. 试想一个外地人(带浓重口音不说)语无伦次,语法混乱地跟你讲中文, 你的反应将怎样? 社会上的常人是不会象学校里的老师同学一样总把你当作一个正在学习新语言的学生看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