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 [; m+ j, a) g & y3 ]& n# j9 E+ l7 _1 h看到题目各位感觉很不爽吧。可是,这个的确是事实。你们冷静下来思考,目前的情况不是如此吗?rs238848.rs.hosteurope.de/ J. D2 n$ I. k2 ^( ?* k
' c/ \2 c5 Z' s' d! r2 u$ u C7 ?8 a1 c
$ | A u* c. ^: W# f
中国人在过去三百多年经历了一个尊严和自信的毁灭期。我们先是在满清种族奴役政策下做了近三百年下等公民,满人在中国各地驻防,汉人在满清社会处于家奴地位。然后是世界列强一次次的凌辱,对我们进行了肉体上的摧残和财富的彻底剥夺。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只要在中国边境上架上几门大炮,出动几千洋枪队,就能长驱直入,迫使中国割地赔款。后来的日本人更是残暴之至,对中国平民进行极为惨烈的大屠杀,然后再迫使中国割让更多的领土赔偿更多的钱财。甲午战争之前,开展洋务运动,已经向现代化迈出了一小步,左宗棠带领湘军收复了新疆,以武力威胁迫使俄国放弃了非法占有的利益;然而这一切发展的势头被日本一场大胆的军事行动完全摧毁。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日本在旅顺进行了血腥屠杀,然后迫使中国赔偿2亿两白银,割让台湾和辽东。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的特征与西方不同在于,它非常重视通过对平民的大屠杀对中国进行心理和尊严的摧毁。. T* m- ^& _5 s% h
8 J4 P3 D9 q) M& s) V
1937年前,中国又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高速发展的时期,这时日本又一次主动出击,再次阻止了中国。而它采用的手段之一,就是对中国平民进行更为惨烈的虐杀。在南京和其它地方,日本军队有组织地进行了纯粹侮辱性的杀戮。其主要目的,就是从心理上打垮中国,树立起日本人对中国人的优等地位。 + q& T! U/ F7 Q. I' ]; H3 J人在德国 社区rs238848.rs.hosteurope.de$ |7 ~$ I8 R- d0 F( t
这一切,被世界人民看在眼里,形成了人们对中国和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轻视。这种轻视,是无法用金钱弥补的。即使富有的中国人,他们的地位一样低下。华人控制了南洋诸国的经济,但这些国家的劳动人民都周期性地对华人进行屠杀,几年前印尼华人被大规模强奸、杀害就是一例。有个法国女作家,写了她1930年代在越南与一个非常富有的中国青年交往的故事,字里行间读者能感到的就是中国男人的低贱地位和软弱,她宁愿说自己是妓女也不愿承认对那个男的有感情(这个故事还拍了电影THELOVER)。当时的现实对中国人的基本尊严和人权的压制简直令人窒息。今天,海外中国人一样被人欺侮。当整体缺乏强大意志的时候,个人的勇气和财富无法改变其劣势的地位。, T1 y5 e, s$ N# }% \! ~
人在德国 社区3 e$ o! i( L. p
不仅如此,被剥夺者往往对剥夺者产生依赖心理。民族尊严和自信的丧失使很多中国人在外国势力面前表现得低等和依赖。张良据说是一个看起来很有男人气的将军,可是,当两万日本人向沈阳进军的时候,他却命令30万东北军放下武器,不准发一枪。为什么呢?张的想法是,如果不发一枪,那么就可以绝对证明中国人没错,是日本人侵略,国际社会就会站在他一边,谴责日本。张这点倒是没有判断错,国际后来是谴责日本侵略,并劝日本退出。可惜的是,日本根本不理会什么国际社会。结果东三省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全部沦陷,东北人民在日本的统治下遭到极大的摧残,日本人光在各煤矿就制造了数十个万人坑。4 M1 F6 x! P" Q5 Y h3 C9 L/ }
5 M. N- Q, F- @# y 满清依赖洋人,张良依赖洋人,蒋介石也依赖洋人,不管是东洋、西洋,他们都觉得自己不如,都想去依靠、依赖。清朝的北洋水师找了一个德国的陆军上尉当总参谋;李鸿章跟各国洋人搞利益均沾,所谓联俄制日,就是对俄国人说如果你不压制日本人中国的利益就会被日本人独占,结果是列强们轮流来获取最大的利益;张良依赖洋人,蒋介石不仅依靠美国人、抗战胜利前夕为了得到苏联出兵的承诺,不惜出卖外蒙,让后者独立,抗战胜利后,还把侵华日军司令请来当顾问。然而,历史证明依靠别人是行不通的,所有这些企图依靠外力的都落空了。中国*也有一段依赖洋人的历史,共产国际派了一个低级军官李德,就完全控制了红军的军事指挥,操着俄语指挥红军的军团长们打阵地战,结果在短短几个月内,红军节节败退,从三十万军队变成三万。人在德国 社区* }0 \7 O; O _0 n" ~
. C/ ?2 T0 v8 \0 R 只有毛泽东领导下,毛泽东才得以自信的态度自主地决定中国的命运。这种自信最突出的表现在于中国人敢于主动以自己的意志科地、强制性地否定外国的意志。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做出了一系列令人刮目相看的举动。人在德国 社区9 |7 I8 U# e' F! B6 _7 {+ d
( l' f4 G8 D* ~5 s, R- x 1962年,印度不断向中国发动侵略,中国万般忍耐,印度却把中国的忍让当成了软弱,一向鼓吹和平的尼赫鲁这个印度哲家(加总理)制订了所谓前进政策,决定武力清除边境上的中国军队。国际舆论当然是站在印度一边谴责中国侵略。一场对印度的惩罚性战争开始了。毛泽东的逻辑很简单,与其让世界无休止地指责中国侵略,还不如让大家看看中国真动起手来是什么样子。因此,中国的目标是越过麦克马洪线,给印度人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印军有一支精锐部队,叫捷克连队,跟英国人参加过鸦片战争、八国联军,曾经在北京城里耀武扬威,知毛泽东道后,手一挥说:百年奇耻!命令解放军务必将此连队全歼。这个连队的结局就是没有一个人回去。解放军对印军摧枯拉朽似的打击使整个印度民族陷入了恐慌和心理崩溃。对印度的一战,彻底粉碎了印度作为所谓不结盟运动领袖在道德上凌驾于其他国家的迷梦,印度在国际上的地位一落千丈,美国等大国对印度的轻视不必多说,众多的第三世界国家也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开始支持和拥护中国。中国再次向世界人民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息,那就是新中国,即使在困难的时期,也是不好惹的,惹了是不好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