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613
- 威望
- 1820
- 金钱
- 5
- 阅读权限
- 80
- 来自
- csuchen
- 在线时间
- 2 小时
|
2#
发表于 2005-3-2 15:28
| 只看该作者
爱 与 美 ——一种生物心理学观点
·潘卫星·
性爱与审美皆人之天性。总觉得两者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却一直理不出
头绪。对此两大永恒的人性主题。古今中外的论述不乏种种精辟和闪光。但总体地
看,仍不能令我满意。我寻找自己的答案。终于,一次雪中漫步,我体验到顿悟的
喜悦,从而有幸抛出现在这块砖坯。
一.从爱情说起
今天的人类在将其智慧的触角伸向遥远的星际空间之时,仍为身在其间的爱情
问题所惑。人类的语汇中,恐怕没有哪个词象爱情一词,其含义在不同人的心目中
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
动物学家眼中,爱情即生殖。是种族保存的必要过程。个体这个基因的载体,
受基因复制指令驱使,寻求异性是为了基因的保存,而非个体自身的保存。当然,
基因是以赋予个体以巨大快感为饵,使其乐此不彼。可怜的个体既无可奈何,又心
甘情愿。
道德家讲坛上,爱情即婚姻,婚姻即旦旦信誓或签字画押后的“时不变系统”
,违约者“斩”。群体逼个体就范,不用钓饵,用网。
文学艺术家笔下,爱情是纯洁无瑕的情感和至高无尚的幸福。其丰富多彩,生
机勃勃,令人神往;其扑朔迷离,肝肠痛断,令人感慨。爱情主题千古不衰。迄今
为止,文学艺术界是对爱情考察(至少在描述性考察方面)最多的领域。诗歌,小
说,戏剧,电影……,无数杰出之作对爱情的一叶一脉,一花一瓣作了淋漓尽致的
描绘。然而,一旦涉及爱情的本质,却又象立岸观荷,始终摸不出潜在水底的那根
白藕。
该是科学地、全面综合地探讨爱情的时代了。本世纪以来,科学界对性爱的研
究在两大方向上进行着。其一是对性生理的详尽考察。成果已展示在种种畅销的性
生活指南图书中。其主题可两词以蔽之——快感与高潮。阅读这类书籍的读者或许
可熟练掌握性生活技巧,但对爱情本身的理解恐仍不得要领。与之相对,另一研究
方向是对性爱的社会心理学探讨。这方面的考察对性吸引力的外表特质(如人体美
的客观性)和心理特质(如择偶标准)进行着认真梳理,归纳出种种爱情类型。如
JOHN LEE列出六种爱情,而HATFIELD和BERSCHEID则确
立了“情侣”型和“伴侣”型两种爱。然而这仍不过是“科学地”描述和肯定了文
学家们早已描述过的现象而已,产生的是爱情分类学。而在爱情动力学方面,仍无
令人满意的理论。动力学问题不解决,分类学必然易于混乱。我要尝试的是从动力
学角度探讨爱情的心理结构。
二.择偶现象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在上头”。这句隐喻性爱的美丽诗句,道出了性
爱应时而生的必然性。然而,性爱的困惑在于何以此蜓独钟此荷?即“择偶”究竟
在“择”什么?
首先,择异性而偶,应属无疑。然而,并非如此,就有择同性而偶者——同性
恋。科学已证明,同性恋者并非道德问题,而是生理问题。同性恋者事出无奈,因
其大脑的某些区域的生物构造和功能已先天地“异化”了。本文只讨论异性恋,对
异性恋而言,所谓择异性,意味着择“名符其实”的异性。健康正常的异性。
其次,异性恋,也非见异性就恋。按生殖法则应是足矣。然而,生物的回答仍
是“不”。
动物实验:为雄白鼠提供数只发情期雌鼠,雄鼠并非平均地与每只雌鼠交配,
而是颇为“挑肥拣瘦”。以致有的雌鼠十分受宠,有的则备受冷落。鼠辈如此,况
乎人!
就人而言,异性的相貌首先受到选择是毫无疑义的。然而,尽管人人都愿选择
美貌异性,恐无人同意爱情可简化为单纯的选美。岂不闻男士们常叹息某些女性“
漂亮而不可爱”;相反,也赞许某些女性“虽不漂亮却可爱”。著名的性爱小说家
劳伦斯曾言:“标致好看的女人是有一副好长相和一头好发的女人,而可爱的女人
却是一种体验。”看来“可爱”比相貌更重要。爱情的奥秘似乎就在这难以言传,
只可“体验”的“可爱”之中了。的确,“貌美”而又“可爱”的异性,总是令人
一见倾心地坠入爱河。遗憾的是,这种浪漫纯情之爱,也并非都能“天长地久”。
当初无怨无悔地投入,到头来却不得不宣告“合不来”而分手的悲剧并非少见。到
是那些“逐渐钟情”之恋常能白头偕老。那么,“合得来”似比“可爱”更“可贵
”。然而,生活中也常见有很“合得来”的异性朋友,虽互相“喜欢”,却又宣称
缺少那种一见钟情的激情而爱不起来。看来,“合得来”也非爱情的充份条件。
凡此种种,表明爱情的心理动力并非某种单纯因素。事实上,以上关于“正常
异性”,“相貌”,“可爱”,“合得来”的选择,恰恰反映了性爱的四大必要条
件,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生物学,心理学,美学根源。下文渐次分析。
三.爱欲四层
我将上文关于“正常异性”、“相貌、“可爱”、“合得来”四大择偶标准背
后的动力因素分别称为肉欲、色欲、情欲、理欲。四者以由低级到高级的层次结构
构成爱欲的总体。每一层之欲各具不同的生理基础和心理指向。
肉欲——指向异性的第一性征,即生殖器;以性交为方式,触压觉感受系统是
其生理基础,快感高潮为其目的。显然,肉欲的选择标准是性解剖生理功能正常之
异性。
色欲——指向异性的相貌。而异性的相貌美乃指性成熟特别是青春期个体之性
感美。如男性健壮的身形,结实的肌肉,浑厚的声音等;如女性富于曲线和弹性的
体形,秀丽脸庞,柔细音质等。这些均是第二性征充份发育(即性成熟)的标志。
故色欲指向异性的第二性征,以视听感受系统为生理基础。由于视觉的主导性。故
以色欲称之。
色欲的本质即单纯的选美,且选美的标准几近客观。
心理实验:呈现一些女性照片,不同的男性受试者对照片上异性的美丑评价惊
人地一致。
服装模特儿及一些裸体杂志模特的“三围”比例有标准要求,也说明体貌美几
近客观。
体貌美的奥秘是匀称,即合比例。有人用几十张并不美的女性或男性面部照片
分别叠印出一个女性或男性的“平均脸”。结果,“平均脸”很标致端庄,比其中
任一组成者更美。
情欲——指向异性的气质。前述心理实验中,若照片上的女性本人走进实验室
,评价者对其美丑的看法便显出较大差异。可见当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异性出现
时。存在某种比体貌美更重要的审美因素对体貌产生了“修饰”作用。那便是人的
气质——那种给静态的人体结构注入生气,体现生命动势而又带有强烈个体色彩的
美。它以姿势、步态、说话方式(与内容无关)、面部表情(与特定情绪反应无关
)等一举一动所带有的个体风格或格调展示出来。所谓“可爱”主要指气质。
气质同样是一种天性,却是活生生的动态美,而不同于体貌结构之静态美。体
貌美美在标致,越端正、匀称越美。故人们对之有一致的审美标准。而气质美美在
风格,美在千姿百态的格调。故愈典型地代表一种风格愈美。如男性之粗旷,豪放
,果敢,英武,洒脱,爽直,机敏,沉郁,稳建,敦厚,儒雅等;女性之娇羞,温
柔,衿持,文静,细慎,纯真,大方,活泼,矫健,泼辣(不是泼赖!)等。通常
一个人虽然可以欣赏每一种美的格调,但又总是对某一种或少数几种风格有明显的
偏爱。当具有你心目中最喜爱的那种格调之异性出现时,一见钟情之爱的发生是十
分自然的。诚如一句诗中所言:“在我见到披着霞光的你以前,你已在我心中。”
与体验相比,气质可称为风貌。就男性而言,体貌是形,风貌是态,是势,是
度,或风度。就女性而言,体貌是色,风貌是姿,或风姿,风韵,只有那些有色又
有姿的女性,有形又有态的男性才是一见钟情之恋的幸运儿。
体貌与风貌之别,一向不被注意。然细心人还是有的。十八世纪的西方哲学家
博克(BURKE)和莱辛(LESSING)指出,女性的“秀美”或“媚态”
属动态美。我国明代才子李渔也独具法眼地指出:“媚态之在人身,犹火之有焰,
灯之有光,珠贝金银之有宝色”;并“定量”分析道:“试以六七分姿色而无媚态
,与三四分姿色而有媚态之妇人同立一处,则人止爱三四分而不爱六七分。是态度
之于颜色,犹不止一倍当两倍也”。
异性的风貌,换言之:男性的风度,女性的风姿,或称“阳刚之美。阴柔之美
”,无论格调如何都与体貌一样是先天秉赋。尽管后天的社会文化对气质有某种“
调制”作用(而气质也对人的后天理性人格发展具有某种“基调”式的影响),但
毕竟仍属天性,为生物性特征。故异性之气质或风貌,应称为“第三性征”。
由于“第三性征”非结构性特征,而是体现动物生命活动千姿百态之功能性特
征。它与性交无直接关系,故恋爱者的情感体验总是奇怪地感到只有巨大的爱(美
)的激情,而不是性冲动,尽管其深层指向仍是性结合。这便是许多人认为的,特
别是文学家描写的那种“真正”的爱。的确,这种情欲是一种珍爱,不同于肉欲的
占有欲。如同收藏家见到珍品,虽最大快感是自己收藏,但若有人以毁此珍品而威
胁,则宁让于他人而以珍品本身的完好为首位。这便是所谓无私的爱,即被爱者始
终高于自己。
顺便指出,这里提出“第三性征”的概念还将有助于对同性恋问题的探讨。同
性恋者恰恰是“第三性征”倒错,而非第一,第二性征倒错。
理欲——与其它动物相比,人类大脑的高度进化带来两大具有生存意义的硕果
:一是高度的自我意识,二是高度的语言能力。正是此两大功能改变了人的生活方
式。前者使人的行为更多地依据认知而较少依赖本能,从而成为理性动物。后者使
人的认知活动可以被其它个体准确理解,充份交流,从而使一切有意义的信息可以
共享,即产生了文化这个共享物。人类是唯一的文化动物。文化纽带使人类的个体
对群体之依赖更加牢不可破。文字符号等达意工具的发明,使人的意识产品(思想
,文化)有了不依赖于肉体(大脑)的物质载体。从而标志着人的精神存在的独立
和永恒。文化的积累丰富着人的心灵和情感,而丰富的心灵进一步推动文化的发展
。今天的人类,其精神生活或文化生活占据生活的大部。精神生活给人的快感已成
为不可或缺的人生内容。无论原始人择偶的理欲因素多么微不足道(如女性只要求
男性健壮有力),现代人的性爱中理性成份已十分强烈。
性爱中的理欲,指向异性的精神层面。即选择异性的个性,即理性人格特征。
个性心理学认为,人格由复杂因素构成。这里仅讨论与性爱选择最为紧要的因
素。
大致就个性的能力、品格、意向三大方面而言,前二者在性爱的选择中,人们
的标准是一致的。即能力(智力、知识、技能)越强越好,品格(如勤奋、开拓、
执着、坚韧、精细、诚信、正直、自省、自律等)越优越好。能力,品格的性别差
异较小(与第一、二、三性征相比)。品格主要是后天修养,文化塑造而成,故具
有一定可塑性。通常在恋爱过程中,人格有所变化的部份,正是品格的美好化及双
方品格的相似化。能力和品格是生存之保证。通常女性对男性的能力和品格更为重
视。相比之下,男性对女性的气质更为重视。可以说,在爱情方面女性更为理性,
男性更为非理性;而日常生活中似乎恰恰相反。
个性的意向因素更多地决定了爱情的“基调”。意向(或意志)主要包括价值
观和情趣。正是价值观和情趣决定了人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从而也决定了异性
间是否“合得来”的持续生活情感。指望白头偕老的伴侣,如果生活目标和方式不
同,即使郎才女貌,一见倾心,也终将话不投机,各奔东西。而价值观相同,情趣
相投者相遇,则有志同道合的知音之感。这种理性认同的共鸣引起的快感与激动,
虽然在同性朋友中更多,而一旦得之于异性,则更显得难能可贵,更易情感化。这
种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快感将转化为相互敬重的深沉的爱。如果这种爱情发生在
价值系统已相对稳定的成年,多半能相伴终身。
一般而言,价值观可分为两大类:崇高理性和实用理性。前者以追求所谓有益
于群体的社会事业为其生活意义,审美地看待所从事的工作,视事业的发展重于个
人幸福的发展;后者则以获得个体幸福为其生活目标。这便是通常所谓事业型和生
活型之分。由于生活型者远较事业型者为多,前者相遇的机率远高于后者。这便容
易产生两种误解。一方面,生活型相遇而相爱者,不认为性爱中具有理性成份。因
为在其心目中,天经地义地人人都是生活型(他们会认为所谓的事业型是通过“求
名”之途而达“求利”之实,或认为事业型者多为天性怪僻者,不足为道),因而
不认为价值观是性爱的选择因素之一。他们认为爱情是肉欲,色欲,情欲等非理性
层面上难以言传的直觉,如果为过日子而择偶,便未必是爱。另一方面,事业型者
则常叹知音难觅。事业型者本不易被周围人理解,若为女性,则更显孤独。因而,
他们极易放大理欲在性爱中的作用,将志同道合当成爱情的全部,认为非理性层次
上的肉欲,色欲,情欲均易满足,选择性不大,不是真正的爱。以上两种观点均为
经验之谈的误区,前者的理欲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满足,故视而不见;后者则因“稀
为贵”而过份放大,乃至一叶障目。
顺便指出,事业型和生活型,或崇高理性和实用理性者,尽管其生活方式可能
全然不同,但均以追求自己认定的幸福和快乐。就此而言,两者无高低贵贱之分。
何况简单的两分法本不足以说明形形色色的每个具体个体的价值体系。“崇高”与
“实用”在人格中并非绝对的“有”或“无”。最令人的崇敬的历史伟人也有其世
俗的一面,最世俗之人也有其崇高的一面。这里我们应把握的要领是,价值观相似
乃性爱之重要基础。
情趣是个性的另一重要内容,也是爱情的理欲要求的重要内容。情趣实为天性
与文化的结合物,有理性和非理性的两重性。其非理性面与人的气质有关。如果说
人的风貌美直接体现了气质之非理性或下意识的一面,那么情趣乃气质间接蕴育的
,向理性或意识“渗透”的一面。一个人对理性内容的好恶,取决于两方面:严肃
问题上取决于价值观;非严肃问题上取决于情趣。情趣典型地表现在业余爱好和娱
乐活动中,而这恰恰是恋人或夫妻的重要生活内容,因而情趣在性爱中的作用不可
低估。情趣也影响严肃问题的抉择(如事业方向,职业选择)。价值观和情趣共同
决定人的生活追求和苦乐观。价值观和情趣均相似的恋人,凡事一拍即合,十分和
谐,所谓情投意合。对于大多数生活型的恋人而言,价值观本无大差异,情趣相投
就成了是否“合得来”的主要因素。这便是通常人们提到的那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所
谓“缘份”。缘份就是志趣相投,一拍即合的遭遇激情。
性爱中的理欲不仅应于个性中“求同”,还应“求异”。最佳组合应是于价值
观和情趣方面“求同”,而于能力和品格及气质方面力求互补。
综上所述,爱欲四大因素的特点是:肉欲求其“质”,色欲求其“形”,情欲
求其“态”,理欲求其“神”。四种不同层次的特质激发不同层次的快感——感觉
快感,知觉快感,表象快感及认知快感。
性器官之“质”对触压觉感受器的局部一维刺激,引起感觉快感;体貌的二维
,三维结构刺激视感受器,产生综合的知觉快感;气质或风貌的动态四维(时间维
加入)刺激,引起需要表象记忆能力(否则动作轨迹的欣赏便不可想象)的表象快
感。而理性活动,精神内涵的共鸣,产生总体的认识快感。
不同层次的性爱追求中或不同的快感刺激占主导地位时,产生的心境或情感性
质也不同。肉欲过程始于兴奋,终于满足,此情为炎情,此爱为欲爱(或淫爱),
乃短暂的冲动或情绪。色欲过程,出于喜欢,得之娱悦,此情为热情,此爱为嬉爱
,明显走向审美化而较稳定。情欲过程,缘于偏好,执着痴迷,此情为激情,此爱
为珍爱(或钟爱),高度审美化而较强烈。理欲过程,基于理解欣赏,互为同道知
音,此情为深情,此爱为敬爱,友爱。
任何一个具体的性爱过程,都是以上四种爱的综合,择偶便是寻求能最大限度
地满足各层爱欲的异性。人世间一出出爱情悲喜剧,均可由此爱欲四层的满足与否
得到解释。从肉欲到色欲,情欲,理欲,随着个性化的逐层递增,其选择性渐强,
选择面渐窄。现实中任何成功的恋情至少需此四层均能“及格”。在此基础上如有
一两层令人十分满意,便是难得。四层次的全面满足是完美的爱,即至爱。然而,
人无完人,至爱只是理想,现实中专一的爱永远留有缺憾。也许爱欲的全面满足只
能在不同异性的互补中实现。然而,多角恋不是本文的必然推论。如果本理论应对
爱欲的全面实现提出建议,适宜的考虑应是:青年时期追求浪漫之爱,满足肉欲,
色欲,情欲,特别是情欲这一高度审美化,格调化,艺术化的爱情,是对人,对己
,对生活的美好看法和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对人生将产生重要影响,不应或缺。成
年之后,随着价值体系的形成,个性理智的成熟,寻求志同道合,情趣相投者结伴
终身,或许是完美的爱情历程。
四.“实验”依据:生活的证明
我力求使以上议论不仅仅作为一种“思想”,而是作为一种科学假说提出。但
科学界接纳一个理论或假说,有自己的原则。除该理论须具备逻辑上的自恰性外,
还必须存在支持性的实验依据。当一种理论声称某种现象由多种因素使然,必须进
行分离性实验,将每种因素分离出来,使其作用单独地呈现出来,否则没有理由承
认这种因素的存在。
的确,上文爱欲四层次结构说有待严格设计的心理实验或调研数据加以检验。
但只要我们仔细考察一下现实生活中的性爱现象,就不难发现,人类千百年来的性
爱生活经验已反反复复地提供了无数这样的“实验”事实,且这种“实验”仍在继
续进行着。
就肉欲而言,手淫现象就是单纯肉欲的绝对分离性行为,而俗话所谓“关了灯
都一样”的性行为则是肉欲表现的相对分离现象。
就色欲而言,观赏裸画,裸舞是绝对分离现象,而嫖妓则是其相对分离现象(
假定所找妓女或妓男的相貌美基本满足要求,否则仅属肉欲行为)。
就情欲而言,异性明星崇拜现象是其绝对分离行为,而一见钟情的爱是其相对
分离现象。需要对前者略作解释,明星崇拜者的情感是极强烈而又极纯洁的爱。每
个明星恰恰最典型地代表某种风格(这与时装模特注重标准体形而忽略风格,因而
较少被崇拜,形成鲜明对比),因而是崇拜者心目中最理想的情欲对象(所谓青春
偶像)。崇拜者明知不可能发生现实的性爱关系,但却难以扼止这种强烈向往之激
情。它与正常性爱的一见钟情之情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青春偶像的实质是爱
情偶像,而非人格偶像。一些人从价值追求方面评说明星崇拜现象,特别是异性崇
拜(明星崇拜多半是异性崇拜。同性崇拜多半是有选择相同职业的倾向),明显不
得要领。
就理欲而言,志同道合的同性友谊是其绝对分离现象,而“红颜知己”之恋,
是其相对分离现象。
这些分离现象均是习以为常的社会生活现象。当我们以性爱四欲层次理论重新
看待时,不但以往的一些困惑烟消云散,而且恰到好处地构成本理论的“实验”依
据。
五.性爱与审美
一个爱情理论,如果确实揭示了性爱的奥秘,它的阐释就应既辐射出爱情丰富
多采的方方面面,又能在其动力结构中看到一个有机的整体。既便如此,仍嫌不足
。如果该理论确实是深刻的,它不仅应深化人们对爱情的理解,而且深化对人性本
身的理解。爱情的哲学就是人的哲学。一个有生命力的爱情理论不应是孤立的,而
应能与人性的其它有关方面融为一体,至少能与其近邻——审美理论融为一体。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注意到,前文将爱情现象归根于不同层次的欲望,而这种欲
望是如何转化为爱的情感,其间尚有一截空白。正是这个空白处藏有一个关节点,
它既是性爱机制的内部枢纽,也是与外部相联的结合部。
严格意义上讲,人只爱自己和自身的延续(父母之爱是变相的爱自己),这是
本能的爱欲。若要让一个人爱另一人时,“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的导师名言
就“放之四海而皆准”了。人类两性关系由动物的性本能过渡到情感强烈的性爱。
其间必有一中介或桥粱,那就是审美。爱美是人的天性,人除了爱自己,就只有爱
美。在此意义上,可以说爱情的本质是审美,美感是唤起爱情的直接机制。而人的
审美天性决非偶然的天外飞石,美感恰恰又是性选择的进化产物。性欲望将择偶权
交给审美这套滤色镜,而这套滤色镜是按一般原理设计的,因而它不仅审视异性,
也审视其它一切事物。换言之,性审美是一切审美的导源,其它一切审美是性审美
的泛化。这是个类比式假设,也是本文理论的必然推论。我称之为“滤色镜”假设
或“审美的性爱泛化”论。需要声明,审美源于性爱的观点并非本文首创,但过去
的提出者由于既未意识到“滤色镜”原理,也未能对性爱作细致分析,从而难以从
性审美中导出一般审美现象,故未被普遍重视。而我们一旦揭示性爱四欲根源,就
不难继续发现,正是对异性之“质、形、态、神”的审美观照,衍化出各种不同的
美感和审美活动。
肉欲——感觉快感——质料美。将肉欲与美联系,恐不仅令人吃惊,且令人愤
怒。无人同意肉欲是对美的追求。美学中的美一向只有视听觉有资格享有,触,嗅
,味觉似从未得到进入美学王国的签证。快感不等于美感的命题,在美学界几属公
认。但若站在生物学立场上,我们很难同意,触,嗅,味觉的舒适感就只能被称为
快感,而视,听觉的舒适感就是美感,如果不能将视听快感与视听美感严格区分开
来的话。即便可以区分视听快感和视听美感,后者也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产生。我认
为,快感的情趣化就是美感。渴而饮茶满足快感,闲而品茶享受美感。当我们讨论
美感的起源时,快感即是美感的同义语。依本逻辑,触、嗅、味觉快感取决于对象
的质料性质,其中嗅,味觉快感取决于质料的化学性质;触觉快感取决于质料的物
理性质,只有表面光滑润泽柔软的质料才引起触觉快感。即使我们不把“美味佳肴
”称为美,却不能不把光洁表面称为美。但传统美学将光滑表面列为美的要素之一
,仍是就视觉而言。实事上,当我们看到可爱的光滑表面时,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触
摸。这提示光滑引起的最大快感在触觉而非视觉,视觉对光滑的审美是由触觉“渗
透”而来。故本文将对象之理化性质给人的快感或美感称为质料美。其性审美典型
地表现为对异性肌肤光润的追求,而由此泛化的审美活动典型地表现在人们对玉器
,宝石,丝绸这些特殊质料的欣赏上。
色欲——知觉快感——结构美。如前所述,色欲是对形体美的追求,而人们对
异性形体美的审美标准一致得几近客观的实事,无疑是对美具有客观标准的论点的
一大支持。这种客观性的奥秘正是早已被毕达哥拉斯学派讨论过的“美在比例”的
命题。形体美美在匀称。而匀称正是构件之间的恰当比例,比例这一尺度又意味着
对结构的衡量,而形体美恰恰正是结构美。结构美合比例的意义是稳定。不稳定结
构在自然界难以存在或长久存在。生物结构是力求稳定之结构,而不稳定或不合比
例,不匀称的结构,即为畸形,是非正常,不健康的结构,它不具美感就意味着在
性选择中被淘汰。而选择美貌个体,意味着选择健康稳定,生命力强的个体。性选
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机制之一。鸟类已开始以羽毛作为选择条件。可见审美观照表
面看似非功利的,实际却深深地根植于生物种族保存的功利和目的之中。这应是康
德所谓“无目的的合目的”美学动力观的生物学基础。
对形体美的审美泛化是对一切结构美的美感体验。绝大部份自然物,既然存在
,就意味着属稳定结构。因而,大自然处处给我们以结构美的惊叹。特别是生物,
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下,进化出许多精致绝伦的稳定结构,令人叹为观止。归根到底
,我们对自然美的欣赏,源于欣赏人类自己。对结构美的追求所产生的艺术便是绘
画、雕塑、摄影、建筑等构图、造型艺术。
情欲——表象快感——韵律美。结构美属静态美,而生命的本质在于运动。
人类性爱中对异性气质美的追求即是对动态美的观照。博克(BURKE)和莱辛
(LESSING)均早已注意到优雅(GRACEFUL)或女性的“媚”是一
种动态美。但他们未意识到人类天性中不同风格的动势——活力美——的表达和追
求,不仅泛化为对一切动态美的感受,而且直接创造了美。它正是动态艺术的导源
,其典型产物便是舞蹈和音乐。鸟类已本能地运用舞蹈和歌唱求偶,兽类则在奔跑
,打斗中求偶。人类的舞蹈与歌唱是起源最早的艺术,其最初功用可能也是求偶。
至今仍有一些民族保留着赛歌赛舞的择偶风俗。近代芭蕾舞将女性风韵发挥到极致
,而传统中国武术表演(及现代体育活动之大部,电影之动作片)则典型地表现了
男性英姿。
舞蹈、音乐的节奏、旋律、韵味等特点。正是生命内在活动节律、态势、力
度、秩序等特征的表露和泛化追求。动态美可称为韵律美,从而与静态的结构美相
对应。韵律美体现在动态中,贵在变化,因而易产生不同风格而个体化。对韵律美
的审美情趣也更易呈现明显的个人偏好。一旦所偏好的格调出现时,给人的美感激
动也十分巨大。这在音乐欣赏中表现得极为突出。一些人喜欢的乐曲,另一些人则
未必。某乐曲可能为某人“一听钟情”,产生极大共鸣,甚至视为自己全部个性和
生命活动的表达,而另一人可能对之无动于衷。
这种对动态美审美情趣的多样化选择与对结构美的相对标准化的选择形成鲜明
对比。如果结构稳定匀衡的选择对生物有利的话,那么,个体偏嗜似乎正背道而驰
。其实不然,就个体而言,偏嗜带有冒险性。但就种群而言,保持具有各种风格(
活动能力)个体的种群,在环境变化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某种能力在某种环境中
不显优势,换一环境则突显优势。在变化的环境中,多元化优于一元化。我国古人
有一著名精于此道者,即孟尝君。那些鸡鸣狗盗之徒的存在,大大增强了孟尝君群
体的生存竞争力。自然环境变化可能淘汰某些风格的个体,但整个种群则由于另一
些风格的个体适于生存而不被一网打尽。这又是一个“无目的的合目的”。个体不
论是享受快感还是美感,都是在吞食基因为保持自己永恒存在所设的诱饵。
对结构美和韵律美的追求,虽然归根结底在生物学尺度上仍是合目的,有意义
的,但其过程却是非理性的。因其暗含的意义已固化在特定的形式中,在主体是以
不假思索的直觉形式感受的。结构美和韵律美虽有静态与动态之别,但均属形式美
,只要形式呈现,便引起主体的快感或美感。这便是何以图片,影像这类“假象”
同样令人兴奋的原因。其机制即生物行为的“锁钥”学说所述,只要“钥刺激”的
形式呈现,便有相应的行为释放。在此意义上讲,“美在形式”的命题无疑是正确
的。
理欲——认知快感——意蕴美。人类高度进化的大脑使其认知能力空前发达。
基因将许多由本能方式赋予个体的生存能力,交由大脑后天习得。基因只给大脑一
条指令:“你看着办,一切为了生存”,并以快感奖励大脑的认知活动。认知力发
达到能认识自身——产生自我意识的人类,对环境的理解和把握更为准确。“知己
知彼”的理性成为人类行为的主宰,必要时可以对本能“说不”。故人类行为中“
有目的的合目的”压倒了“无目的的合目的”。弗洛伊德早已论述过本能的“快乐
原则”和理性的“现实原则”的冲突,指出后者压抑前者,理性文明的发展以压抑
本能为代价。
然而,我们更应看到事情的另一面,理性活动决非意味着给人带来灾难和痛苦
。一方面,理性活动引起的认知快感本身给人以巨大乐趣。认知活动越复杂,这种
认知的成功给人的快感也越巨大。小到儿童猜谜及各种智力游戏,中到成人几经思
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大到学者,政治家,军事家攻克学术,社会,军事难题,无
不给人以巨大欢乐。这种精神快感不仅在强度上不比生理快感逊色,且在广度上给
人类生活带来无穷乐趣,以致生理快感如无精神文化内容“润色”也显得单调乏味
。君不见,食、色均被“润色”为“食文化”,“性文化”。认知快感的情趣化就
是美感。成功的认知无不令人赞其绝妙(科技界),或叹其深刻(思想艺术界)。
这种赞叹无疑是审美情感的表达。“绝妙”和“深刻”意味着智慧,故认知美堪称
智慧美——“智慧是人类最美的花朵。”认知的本质是探究和把握生存环境。成功
的认知即相对探明和把握了环境的“真情实意”,因而智慧美的内容实质即“求真
”。由于这种探究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无限性,“真知”在不断深化更新,故智慧美
的另一特质是“求新”。智慧美实为创新知之美。这是理性美的一面。
另一方面,理性在压抑本能的短暂快乐之时,换取了长久生存之大背景下的生
活快乐。理性对本能“说不”,意味着精神对肉体的超越。在这种超越中,精神获
得无尚的骄傲和自豪感(自我控制的理智感)。当这种超越对他人或群体有益时,
精神获得高尚的道德感(牺牲个体利益)和令人起敬的崇高感(牺牲个体的巨大利
益甚至个体本身)。这些在人格中被审美地称为情操,情致的东西,体现了人在认
知基础上情感(博爱)和意志力(对理想的追求)的独立精神的价值。超越感是意
志快感,堪称情志美。无疑,情志美的核心是“求善”,即追求理想人格,理想社
会(与康德所谓“道德精神的表现”意同)。如果说人体美,智慧美是自然界最美
的花朵,情志美就是不惜揉碎花瓣而放出的清香——“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
故”。当只有牺牲肉体才能达到精神完美时,精神宁愿脱离自己的生命载体,而投
入文化载体中永存(所谓流芳千古)。
值得思考的是,情志美虽然是精神对肉体的超越,但并非所有的“超越”行为
均被认为具有情志美。某些自杀行为虽也是精神对肉体的超越,却不象那些为群体
牺牲的行为一样引起人们的崇高感。这似乎暗示了另一种解释:从社会生物学角度
,也可将“崇高”理解为一种群体保存机制,即群体需要个体作出牺牲时的巨额悬
赏。我无意贬低“崇高”,即便如此,我依然赞美崇高——崇高“香如故”。
无论智慧美还是情志美,均美在内容而非形式,故可合称为意蕴美。意蕴美的
实质乃“真”与“善”之美。
美在形式还是美在内容,这个美学界争议日久的问题,在本文的逻辑中是不存
在的。形式美是毫无疑义的。但若否定内容美便否定了智慧美和情志美,即否认了
“真”,“善”之美。尽管“美”常与“真”、“善”并列,但若不承认“真”、
“善”之美,则“美”的定义太过狭隘,难以说明广泛的审美现象,特别是文学审
美。康德对美的论述可谓严谨详尽,唯一的遗憾是未涉文学审美。其原因决非疏忽
,而是他只承认形式美而不承认内容美所致的必然缺憾。我以为文学恰恰是内容美
的典型体现。形式美固然也是文学审美的要素,但与艺术的区别是,艺术可单纯追
求形式美(尽管也可结合内容美),而文学审美中毕竟内容更为重要。抽去内容的
形式便无存在之必要。如:中国古诗,若抽去内容,仅剩“平平仄仄仄平平……”
的形式,何美之有?相反,一首诗的意境,哲理,即使改用散文,白话叙述,仍不
失其意蕴美。再试想,若一部小说不被评价为“深刻”,一出悲剧不被评价为“崇
高”,而仅具有写作或表演技巧,其审美价值还会高?
在承认内容美的前提下,应进而诘问的是,按本文假设,美感导源于性爱,而
上述对意蕴美的论述似无需性爱涉入。其实不然。理性活动固然谋求个体生存,但
同样谋求个体繁衍,除认知快感本身对认知活动的奖励外,来自异性的奖励同样巨
大。恋爱中的人总是双手矫健,思维敏捷,灵感频发,创造力旺盛。同时,理性活
动的情趣化(即审美化)也是在性爱中更易产生或大大强化。因而,即使认知快感
和意志快感的产生与性爱无关,而在智慧美和情志美的升华中,性爱无疑起到催化
剂作用。智慧美和情志美恰恰正是我们对恋爱对象的理欲要求。也就是双方努力完
善自己人格的方向。诚如歌德言:“永恒的女性引领我们向上”。若将此表达男性
思想历程体验的名言改为“永恒的异性引领我们向上”,便可视为普适定律。正是
性爱引领我们审美地看待生活,看待生命。审美人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人生审美
则是审美的最高境界。在这种意义上,我欣赏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审美宣言——美在
生活。
六.性爱心理结构的发展:生活的再次证明
人的心理结构是在从出生到成年的不断发展中成熟的,性爱心理结构也是如此
。如果本文理论是合理的,应在发展心理学方面也合乎逻辑。有趣的是当我们以发
展心理学的目光审视生活时,再一次从中发现性爱步履攀升的梯级。
生活经验表明,性爱心理结构四要素及审美水平随年龄和文化素养的增长而渐
次成熟。大致可在生理年龄和文化心理年龄结合的基础上,将性爱心理发展分为四
阶段:童年(学龄前)、少年(小学)、青年(中学)、成年(大学及之后)。
初生儿只有数种本能反射是完善的,其它感觉、知觉、表象认知功能均需逐渐
发展成熟。虽然这些功能无时不在齐头并进地发展,但各自的成熟程度在不同年龄
段有所不同,特别是审美意识和情感的建立和成熟更为不同。感觉功能在童年期发
育成熟,此期的儿童一切审美判断和价值判断均以感觉快感为核心。特别是以触觉
(亲密)和味、嗅觉(美食)为核心。可以说是肉欲和质料美阶段。当问一个幼童
“谁的爸爸或妈妈最美”,回答总是“我的爸爸妈妈最美”,即给予拥抱抚摸最多
的人最美。而一个少年的回答多半近乎“客观”。少年期开始具有结构美的鉴赏力
,但对韵律美尚不敏感。一个少年对未来妻子的理想描述仅是“漂亮”,而无关于
气质、人格方面要求。进入青春期的青年,性意识全面觉醒,所谓情窦初开,不仅
真正的性爱肉欲觉醒,而且对韵律美的欣赏如同青春旋律本身一样无时不在激荡,
对音乐,舞蹈的热情突然高涨。此时,对未来情人的理想形像日见清晰,已不仅是
一种相貌想象,而是音容笑貌的一举一动,即气质想象。一见钟情的初恋(常为暗
恋)应时而生。更为普遍的是明星崇拜现象。青春偶像的发现表明对异性气质风貌
的偏好已十分明确。此属情欲阶段。但对理性价值的追求尚不甚了了。此时的理性
追求仅限于对异性的能力,品格的钦佩,而不涉价值观范围。只有成年期(大学后
期),理性开始成熟,价值体系逐渐完善之时,才开始注重异性的人格特质。此时
的“谈恋爱”才真正注重一“谈”字。只有在“谈”中,各自的价值观、情趣、品
格才能显现出来。此为理欲阶段。此期也是文学欣赏的高涨期,并尝试写作。人人
都是“诗人”。
上述现象如表达为附图的坐标系,则清楚地显示爱欲与文明(审美)的关系。
爱欲推动着文明,文明升华着爱欲。爱欲的缺如,将枯萎文明。文明的停滞,亦将
致息爱欲的发展。一个人的文化心理发展决定其爱情观,因而有人说,爱情是对人
的试金石。根据一个人对爱情的态度就可判断他的总文明程度。同样,一个社会的
爱情观念和性际关系,也反映该社会的文明程度。爱情也是社会的试金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