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Share

TOP

(再上来拍几句 嘿嘿嘿:D:。。。

大略看了一下 后有时间再仔细看 觉得写得比原先想象的生动有趣:D。。

恰好能满足补充一些欧洲人文文化方面知识的愿望和需求 不错不错!!!! 支持支持。。。。

TOP

第二节        原罪网罗


拜占廷文化在古典遗产和基督教虔诚之间心存侥幸地徘徊,行为中也不断地重复着犹豫和妥协;而在几乎由零起步,全盘新鲜接纳基督教的西方蛮族王国那里,情况又有所不同。对许多刚刚告别了游牧生活,在新领地上开始陌生的农耕文明的部族来说,割舍旧有的模糊的自然神崇拜并不是什么痛彻骨髓的事情,反之,在温文尔雅、口若悬河的基督教传教士那里,他们首次体会到文字历史和典章礼仪带来的文明震撼力,他们的宗教皈依并不完全是一种赶时髦的冲动,更多还是对一种可靠世界观的渴望,以便全面理解和完整把握周遭客观世界,这种需要的出现本身就是人的灵智和理性初步文明化的表现。而在当时整个欧洲大陆,好像扫盲工作队一样深入穷乡僻壤踩点的无数葛衣麻鞋的褴褛传教士,随身带去的就是这样一套全面解释。当蛮族们欣然放弃自身充满神话和象征色彩的朦胧粗糙世界观,接受了圣经的说教后,无不因为心目中豁然开朗而欢喜雀跃,但是他们却没有想到,自己放弃的观念虽然粗陋,却至少仍有无数鲜活生动的彩色;而到手的新观念,固然齐整清晰,全貌上却是一片肃杀的黑色,黑色下时隐时现的则是名唤解脱的枷锁。
西罗马帝国崩溃后,蛮族以部族为建制在废墟中四下横行,带来连绵混乱和破坏,当欧洲已经没有什么值得劫掠的目标后,有的部落甚至渡海打到北非去了。但是相对有远见的部落却及时圈占了肥美的土地,开始打造立国的基业,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日耳曼人中的一支法兰克人(Franks),他们在高卢北部建立了墨洛温王朝(Merovingian),其精明的国王克洛维(Clovis)联合了法兰克各部落,他通过皈依天主教又赢得了教皇和高卢人的同情,从而建立起包括现在德法疆域的强大王国。克洛维的后代昏庸无能,国权旁落,宰相矮子丕平(Pepin the Short)是一位曹操式的人物,花言巧语居然劝得末代国王出了家,他于是在751年称王,创建了加洛林王朝(Carolingian);丕平之子就是英明神武的查理曼(Charles the Great),又称卡尔大帝,他征战一生,开疆拓土,征服了除去西班牙、北欧和俄罗斯的欧洲大部,几乎重新统一了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声威赫赫。公元800年圣诞节,教皇利奥三世(Leo III) 为他加冕,承认他作为罗马皇帝继承者的地位,查理曼遂成为西方无可争议的新统治者,接受了“奥古斯都”的欢呼拥戴。
惜乎查理曼帝国的崛起却只不过是昙花一现,查理曼于814年去世后,帝国被继承人分割,之后又很快陷入分崩离析局面。这为侵略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南部的穆斯林、北部的维京海盗和东方的中亚游牧民将欧洲团团围住,杀人放火四境不宁。这一时期较大的两个强权是:由法兰克人继续掌握的高卢演化而成的法兰西和日耳曼人控制的日耳曼尼亚,后者包括原查理曼帝国的东部,即现德国和中欧地区,日耳曼尼亚当时处于松散的部落联盟形式,尚未过渡成统一国家。话说教皇失去了查理曼这座靠山后,不堪意大利诸侯之扰,遂向日耳曼人求援,萨克森首领奥托(Otto)立即赶来成功救驾,教皇于是投桃报李,赏给奥托“罗马皇帝”的虚衔。奥托得意洋洋,回去后就在自家的花果山上竖起了“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大旗,一直招摇到了1801年,可是直到它被拿破仑的战车推倒为止,所谓的帝国始终是有名无实,处于分裂局面,恰如整个一盘散沙的欧洲。就这样,动荡和分裂构成了欧洲中世纪前期的主旋律。
当原蛮族君主们一批批地率众拜倒在教会圣坛前面时,其动机其实非常暧昧,他们才没有被教理所宣扬的博爱所感染打动,而是看到了宗教工具的多重效能,即一方面可以得到教会组织的拥戴,一方面可以利用教化奴役民众。与此同时那一个个道貌岸然的教皇,与其说是圣洁的代言人,不如说更像些精明的生意人,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公众影响力的分量,所以也极其热心地在诸侯们那里寻求一个好价钱,很多时候他们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诸侯更没有什么两样,当野心家登上这个宝座的时候常常不会满足于在教皇国里独霸一方,当他们进而要求凌驾于所有世俗君主之上的至高权力时,必将引来又一阵腥风血雨。宗教好像一张天罗地网,上面有两个绳纲 - 君权和教权,国王和教皇合力将这张大网抛在百姓头上,小民没有一滚有幸得脱,而罗网上面的无数坠子,就是星罗棋布的教堂了。

“拉丁十字式” 巴西利卡

坠子里面最沉的一粒应属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St.Peter Dom)了,该教堂为了纪念殉教的使徒圣彼得选址于其当年的受难地上,教堂最初采用的是巴西利卡式,但是形式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长方形平面,而是经过了发展的所谓“拉丁十字式”,“拉丁十字”与拜占庭式的“希腊十字”的区别在于十字不再是等臂的了,其横臂要短于纵臂,而横臂是将后殿部分的两端加长后,突出长方形轮廓外形成的横厅。在老圣彼得教堂里面“拉丁十字式”的特征十分明显,整个大厅被立墙在靠后的位置上隔断为前厅和后厅两部分,前厅被2道柱廊和2道拱廊分割为5个部分,分别是宽阔的中堂和4个较窄的侧堂,列柱支撑的一段墙面,从中央到外墙逐级降低,屋梁就歇在这6段墙面上头,斜坡面屋顶分成两段,中央托高出一截来,一方面是为了使结构更为曲折高耸较有纪念性,而且从屋脊顶端看去十字形就更加明显;一方面也是为了创造一段可以开窗向幽暗的中堂提供光源的墙面,其造就的屋顶效果有些近似中国的宫殿的重檐。前厅与后厅,同时也是纵厅与横厅相交的地方有一个巨大的圆拱,为放置着圣彼得遗骸的后殿做了一个着重的眉注,这个圆拱取了古典凯旋门的形式和内涵,象征着耶稣对死亡的征服。后厅狭长,中央有向后凸出的半圆形后殿,用于安置祭坛、教皇宝座、教会人士的座席等,后来因为唱诗班也出现在后殿里面,空间显得局促了,所以半圆后殿的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教堂的主体面积并不太大,但是却有相当广阔的前庭,面积几乎与外厅相等,前庭被柱廊围合,形成封闭的广场形式,庭中有象征洁净灵魂的喷泉,而且外面有非常雄伟的近似凯旋门样式的连拱门廊,这一切都明显来源于罗马的古典传统并带着罗马广场的痕迹,这也说明了当时的建筑师已经意识到巴西利卡教堂的外立面缺乏纪念性,所以不得不着意添加古典元素进行平衡和强化;教堂的正门从而在事实上提置到了前庭外的门廊处,同时巴西利卡的正门则完全消失在了环廊之后,这是非常巧妙而且理智的利用综合空间改观提升建筑视效的手法。巴西利卡的弱点不仅仅在外部的平板单薄,内部也经不起推敲,其屋顶虽然简洁轻巧,但是梁架结构限制了净空发展,高度和宽度都有限,而且墙臂要完成承重的功能,开窗较小,所以内部相当阴暗。此外其木制梁架暴露在半空中,既不美观,防火性能也差,砖砌的墙体也不够厚重华美。旧形制限制了它行使天主教最高枢机教堂的功能,所以在16世纪这座建筑被拆除,原址上修建起了外观和内部都更加宏伟壮丽的全世界最大的新圣彼得教堂,旧的巴西利卡教堂遂不复可见,但是直到今天其遗址还是可以在新教堂的地基下的通道中看到些片断。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安雅 at 2005-4-27 17:01:
签售签售!!!波鸿大学食堂吧!!!

需要做一个市场调查吧?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

言之有物,读的很爽,有点像大学里读到

一本比较经典的专业教材一样;还有点像读史记的感觉,需要慢读,仔细体会。

不过先说一下,我可是把此都另存为了(觉的另存为好像比收藏更保险些)。
买不买书也得看机会和后续的情况了11.gif(本人自觉不是很厚道地说)。

TOP

rose.gif uncle, gut gemacht!14.gif14.gif
[color=blue]请别忘记,海阔天空 我仍在原地守候,永远不变[/colo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