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轰动世界的最经典杂志封面(组图)

《纽约客》杂志封面- 奥巴马夫妇成“恐怖份子”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和他的夫人出现在2008年7月份的《纽约客》杂志封面上,两人被描画成“恐怖份子”的模样,奥巴马夫人身背AK-47,美国国旗被焚烧在壁炉里。

1.jpg (56.58 KB)

1.jpg

臭美精, 自恋狂!
Share |
Share

TOP

TOP

TOP

TOP

1997年10月《blue》

  人物:跳水的男性。

  背景:“蓝色”,与同性恋之间的渊源关系是模糊的。有人认为它可能与贵族(blue blood,蓝血)一词有关,因为同性恋曾经被认为是贵族特有的行为。还有学者考证,该词最早出现在四十年代“蓝色缎带”这一监狱俚语被记录在案,它指的是被动角色的同性恋者。另外一些解释说,此俚语起源于部份同性恋男子常穿蓝色内衣裤。还有人说它是指阿·托尔斯泰的小说《金钥匙》中的一个名叫玛利维娜的蓝发女孩。

  浏览同性恋网站,处处可见“淡蓝色的回忆”、“蓝色理想”、“在蓝色中旅行”等用蓝色构成的词句。有趣的是,讲英语的人把蓝色与忧郁连在一起,而俄国人把蓝色(天蓝)同快乐连在一起,俄语中“蓝色的梦想”指的是美妙的、令人向往的、但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梦想。

  blue 正是一本著名的男性同性恋杂志,围绕的主题都是音乐、电影、旅游等极富情调的活动。这期创刊号的封面是一个正在跳水的男性,黑白色调细腻地强调了皮肤和体毛的质感。

28.jpg (134.86 KB)

28.jpg

臭美精, 自恋狂!

TOP

2000年11月《Esquire》

  人物:Bill Clinton。

  背景:Bill Clinton (比尔·克林顿),1946年出生,1992年到2000年美国总统。《Esquire》在克林顿离职之际推出的这个封面,取稍稍仰视的角度、略带广角的镜头,标题是“MAN AT HIS BEST”(男人的最佳状态),极富表现力地展示了克林顿的个人魅力。

  克林顿的主要贡献是进行科技创新,推动美国经济率先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令人赞叹”的10年中,美国科技实力得到了显著加强。到克林顿离开白宫,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118个月,不仅成为美国有经济周期记载以来最长的一次增长期,而且呈现经济增长率高、劳动生产率高、经济效益和企业利润高、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的所谓“三高两低”局面。

  每个人都有爱克林顿的理由,克林顿离开白宫之时,美国有家调查机构做了一项民意测验,用一句话表现克林顿的魅力之处,认同度最高的是:“他的魅力表现在他的眼神里,是一种孩童般的天真加上一种淡淡的忧郁,这是一种典型的、负责任的、有创意的男人的一种眼神。”

  克林顿的这个招牌眼神,美国公众并不陌生,它也曾出现在另一位魅力总统肯尼迪的身上,他们看上去何其相似,金发碧眼,朝气蓬勃,这种眼神和笑容对女性有着致命的杀伤力――“我觉得他令人不可抗拒”(莱文斯基语录)。

  莱温斯基说话很经典。

27.jpg (140.5 KB)

27.jpg

臭美精, 自恋狂!

TOP

1998年6月《ESPN》

  人物:Michael Jordan。

  背景: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 ,1963年2月17日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1984年大学三年级时被芝加哥公牛队选中。

  乔丹率领公牛队在1990年到1998年间获得6次总冠军,打破并至今保持多项NBA纪录,最令人咋舌的是在1985-1986年的季后赛取得了平均每场43.7分!乔丹无数次在最后几秒钟投入致胜的关键球,让人只能惊叹“上帝总是站在乔丹一边”。

  被称为飞人的乔丹是一个集优雅、力量、艺术、即兴能力于一身的卓越运动员,他重新定义了NBA超级明星的含义――他是世界上公认最棒的――不仅仅是在他的时代的最佳运动员,而且几乎是NBA中最棒的。

  1998年6月,公牛队在总决赛对犹他爵士队的最后一场比赛,时间只剩30秒,爵士队以86:83领先。乔丹勇不可挡地上篮得手,将差距缩小到1分;在时间只有5.2秒时又一次出手!用半分钟向全世界展现凝聚毕生功力的代表作,然后赢得胜利。拥有乔丹的NBA比赛才能真正让我说:I LOVE THIS GAME。

   Jordan,我的最爱,最后一投历历在目。

26.jpg (74.32 KB)

26.jpg

臭美精, 自恋狂!

TOP

1968年6月《TIME》

  场景:手绘枪支。

  背景:要求管制: 1968年,参众两院经过激烈辩论,最终通过了《1968年枪支管制法》,并由约翰逊总统签署生效。《1968年枪支管制法》是自30年代以来国会通过的最为实质性的枪支管制法案。

  反对管制:1980年,向来反对枪支管制的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共和党还赢得了参议院的主导权,《1986年武器拥有者保护法》在参众两院获得了通过,并于1986年5月由里根总统签署生效。

  要求管制:1992年,《布雷迪法》获得通过;《暴力犯罪和执法保护法》在1994年8月通过――法律明确了购枪等候期,并禁止攻击型武器的销售和拥有。

  反对管制:1996年,众院以239票对173票通过了废除禁止攻击型武器的规定。

  这一期杂志,是当年在通过《1968年枪支管制法》后发行的,标题是“The Gun In America”(枪支在美国)。关于枪支管制的争论,从未停息过――这是一个涉及到公民权利、国家管理的权力与公共秩序维护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美国,拥有和携带枪支的权利,和言论自由一样,被视为最珍视的个人权利之一。宪法第二条修正案规定:“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得侵犯。”

25.jpg (185.35 KB)

25.jpg

臭美精, 自恋狂!

TOP

第16名,1994年9月《The Economist》(《经济学人》)

  场景:正在交媾的两只骆驼。

  背景:坠入爱河,合二为一。这事儿骆驼会做,鸟和蜜蜂会做,公司们也会做。

  1994年,随着90年代初美国经济的复苏,新的一轮公司兼并开始了。全年企业兼并金额达到3419亿美元,金融业、电信业首当其冲。 有趣的是,公司的合并和两人世界的相同之处在于,等蜜月过完,双方就相互看着没那么顺眼了。从总体看,公司合并很少能达到削减开发经费、减少职员数量、节约投资等最初设想的目的。更令人失望的是,也没有带来更多的利润或更高的效率。

  经济学家的忧虑并不能阻止这股狂潮,数据显示,2000年的企业兼并金额是3.5万亿美元,是6年前的10倍。也许,经济学家应该做的事情是在两家企业合并前预测其前景,而不是劝说他们不要合并。

  只是,人类的智慧就连一桩婚姻的前景都没法预测,何况是动辄几十上百亿美元的企业合并呢?

24.jpg (199.77 KB)

24.jpg

臭美精, 自恋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