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趣闻] 奥运火炬手葛玉修:照相机折射"鸟王"人生

新华网西宁2月25日电(记者马勇)52岁的葛玉修从未走近过未名湖,却在不久前收到一封来自北京大学学工部的邀请信,邀请他在今年给北大学子作生态环保讲座。     葛玉修是青海省银监局的一名机关干部,但更多的人知道他是“鸟王”和“中华对角羚之父”。

    人们还称呼葛玉修是“生态摄影大师”。但他从不认为自己是摄影家。他使用过的最好相机是尼康D70,但他镜头中的鸟儿却有着无与伦比的美丽和生命激情。     1995年的一天,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的葛玉修来到了青海湖。在闻名海内外的青海湖鸟岛上,一窝窝刚刚孵化出的雏鸟,鸟儿们飞翔起来的美妙身姿,震撼了他的心灵。从那一刻起,山东汉子葛玉修恋上了这个鸟的天堂,用手中的相机开始了与鸟儿的心灵对话。     自然界的美往往与苦痛伴生。就在葛玉修与鸟儿结缘的同时,青海湖正在经历着历史上最严重的生态危机——水位急剧下降、水平面面积大幅缩减、荒漠化侵蚀严重、草场退化。丧心病狂的偷渔者更对鸟儿的食物——青海湖裸鲤痛下杀手,鸟岛上的鸟儿面临着最严峻的生存危机。     在一个偶然的情形下葛玉修得知,在青海湖畔有一种比大熊猫还要珍贵的濒危野生动物——普氏原羚,这一物种当时全世界不足200只,1996年和1998年先后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列为极危级动物。

    面对着鸟儿凄婉的鸣叫和普氏原羚形单影只的背影,“我真的无法再自私地去追逐自认为的自然之美了”,葛玉修说。1995年,葛玉修以斑头雁、鸬鹚等为对象,拍摄了反映青海湖鸟岛日益恶化生态状况的摄影专题——《还我家园》。从此,葛玉修开始了自己的生态摄影之旅。     13年来,葛玉修曾100多次自费去青海湖、10余次到三江源腹地,4次踏入可可西里,拍摄了4万余幅野生动物及生态环境的珍贵照片,发表了《普氏原羚的呐喊》等1500余幅野生鸟类、普氏原羚等反映生态呼吁环保的摄影作品和文章,数百幅震撼人心的摄影作品在海内外获奖并广为流传。他自费制作幻灯课件、摄影画册,义务在青海、深圳、山东、甘肃、北京和陕西等地的机关、部队和院校进行环保宣传、开展环保讲座40余场。

    在13年的生态摄影之旅中,葛玉修掉进过沼泽,身陷过狼群,青藏高原的严寒和凛冽更是始终与他相伴。然而,这些磨难都在葛玉修的微笑和坚韧中消逝了。     2008年,青海湖流域综合生态治理工程将正式启动。葛玉修说,这是让他最高兴的事情。普氏原羚已经恢复到了300多只,是让他感到高兴的另一件事情。但是他对以前沙俄职业情报官普热瓦尔斯基的名字来命名青藏高原这个珍贵物种“始终觉得别扭”,他说:“我更喜欢称呼它们为‘中华对角羚’,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叫响‘中华对角羚’。”     最近,葛玉修又有一件喜事——顺利当选了“奥运火炬手”。

[ 本帖最后由 冬日阳光 于 2008-3-2 13:10 编辑 ]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