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读书:“正说清代名臣”之刘墉篇、纪晓岚篇、和珅篇

本书是纪连海先生在CCTV《百家讲坛》中“正说清代名臣”之刘墉篇、纪晓岚篇、和珅篇的集结。聪明诡谲的刘罗锅、铁齿铜牙的纪晓岚、狡猾贪婪的和珅,都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他们都是乾隆皇帝的臣子,亲厚疏近,演绎出复杂多变的政治风貌。刘墉根本就不敢得罪和珅?和珅是纪晓岚着力帮衬的顶头上司?刘墉和纪晓岚是师兄弟?乾隆为何格外宠爱和珅,甚至不辨是非?帝王心术、忠臣、勋臣、佞臣、奸臣,这一顶顶帽子合不合体?恃才傲物,委曲求全、趋炎附势、颐指气使,这样的政治江湖谁才是赢家?不同的出身,不同的气质、不同的道路、不同的结局,三个人的命运扣人心弦,随着纪连海的讲述,数百年前的大戏再次开锣……


[ 本帖最后由 Challenger 于 2006-8-31 15:13 编辑 ]


连载:纪连海新解乾隆朝三大名臣   作者:纪连海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提起刘墉,我们都不陌生,许多人对他似乎很是了解。他与和珅、纪晓岚是整个清朝大臣中“上镜率”最高的三位。我们要了解刘墉,一般而言,无外乎以下三种手段:

  第一,年龄稍大的,多是通过刘宝瑞先生的相声《金殿斗智》(又叫《君臣斗智》、《满汉斗智》),知晓刘墉与乾隆、和珅斗智的故事。这个本子是由刘宝瑞的嫡传弟子殷文硕根据其口述整理而成的。

第二,一般的年轻人,多是通过数年前风靡全中国的一部四十集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开始知道刘墉这个人。剧中说刘墉是清朝乾隆年间山东人,进京赶考巧遇皇帝并与之下棋,与和结怨。于是和念念不忘要置刘墉于死地,此后刘墉与和在朝廷、在民间,对公事、对私事发生了一系列斗智斗勇的故事。

  第三,也有人是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刘墉的。比如书法爱好者知道刘墉其实是个大书法家。当然,更有些人本身是史学爱好者,早就知道刘墉了。

  我们此次的《正说刘墉》将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

  第一,刘墉的家世与乾隆皇帝的关系之谜。

  第二,刘墉真的与和珅斗过智吗,结果如何?也就是刘墉与和珅斗智之谜。

看过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的观众,一定对电视剧里面刘墉与乾隆皇帝的特殊关系印象深刻,剧中说刘墉是六王爷的女婿、皇太后的干儿子。这样的事有可能是真的吗?

  查阅《清史稿》,上面写得很清楚,刘墉既不是六王爷的女婿,更不是皇太后的干儿子。但是,刘墉他们家与乾隆皇帝的关系的确不一般。

我们为什么要相信《清史稿》所说的呢?

  要说这《清史稿》,可是研究大清朝二百九十六年历史最为重要的一本参考书。因为我们“正说清朝二十四臣”系列讲座经常要引用到《清史稿》的内容,所以,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其相关内容。

  《清史稿》的地位

  中国历史上,向来有后朝为前朝修史的传统。比如宋、辽、金三朝灭亡以后,元朝统治者就分别成立了宋史馆、辽史馆、金史馆,先后用了几十年的时间,陆续修成了《宋史》、《辽史》、《金史》这三本“正史”;元朝灭亡以后,明朝统治者又依据惯例成立了元史馆,修撰了《元史》一书;明朝灭亡以后,清朝统治者又依据惯例成立了明史馆,修撰了《明史》一书。

  因此,清朝灭亡以后,北洋政府经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批准,于1914年成立了清史馆,负责修纂《清史》,由近代著名史学家赵尔巽总负责。

  在这部《清史》的编纂过程中,中国一直处于军阀割据混战的动乱年代。就在书稿刚刚修成、还没有经过正式校订之时,国内发生了南京国民政府“二次北伐”成功、北洋军阀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等一连串的大事件。

  此时,清史馆失去了资金方面的支持者,也失去了一个安宁的修史环境,那些修纂者们担心自己十几年辛勤劳动将被化为灰烬,于是决定立即付梓刊行,正因为如此,只称之为“史稿”,而不是像以往那样以正史命名。

  参与《清史稿》修纂的工作人员前后有三百多人,编纂时间长达十四年多,最后成书五百三十六卷,八百余万字。此书记事上起努尔哈赤称汗(1616年),下至宣统三年清帝退位(1911年)。部分内容涉及辛亥革命之后的张勋复辟、溥仪离宫后出走天津等事件。

  《清史稿》的大部分内容依据《清实录》、《清会典》、《国史列传》及其他一些档案资料写成,修纂者将这些史料汇集起来,做了一些初步整理,使读者能够从中看到比较详细、系统的清代历史面貌。其中一些清末人物的列传并非取材于常见的史料,当另有所本。

  但是,《清史稿》在政治观点、体裁体例、史实内容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有不少甚至是错误的。由于当时的编写者大多为清室的遗臣遗民,他们是站在清王朝的立场来写清朝史,不免有个偏向;更因为全书成于众人之手,彼此照应不够,完稿后又未经仔细核改,刊行时也没有经过认真校对,是以体例不一、繁简失当,以至于年月、事实、人名、地名的错误往往可见。

  南京国民政府“二次北伐”后,故宫博物院接收清史馆,并组织人员对《清史稿》进行检阅和审查,谓该书错谬,“计反革命、反民国、藐视先烈、体例不合、简陋错误等,十有九项”。国民政府遂将该书定为禁书,不准刻印、发售。

  《清史稿》有如上很多缺点,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一部完全符照正史体例的纪传体的《清史》问世,因此,几十年来,《清史稿》仍然是清史研究者最为倚重的一本参考书。

  刘墉的家世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说刘墉他们家与乾隆皇帝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怎么就不一般了呢?刘墉他们家绝对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只是一般的汉族官宦之家,刘墉家世与清朝几代皇帝的关系非常特殊。

  刘墉他们家可以说是清朝皇帝的忠实臣民,这要从顺治皇帝算起。顺治皇帝也就是爱新觉罗·福临,他继承清朝皇帝之位不久,1644年清军入关,随即迅速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在清军征服中原的过程中,因为政策不是很对头,激起了汉族人民的纷纷反抗。在因为清朝政府的错误政策而导致人民群众的反抗方面,最为典型的事例便是“剃发令”了。

  清军入关后,规定所有汉族男子一律要按照满洲男子的发式,“平定四夷,定鼎中原”。我们经常说的“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剃头挑子一头热”等等话语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出现的。严酷的 “剃发令”激起了广大汉族人的反抗,“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血案就是因此而起的。

  当然,刘墉的祖辈不属于那样的人,他们很早就归顺了清朝,早就剃发易服了。我这里交代一下刘墉先祖的情况。

  刘墉的先祖原来是世代居住在江苏徐州砀山县大刘村(今砀山县属安徽,所以安徽人也认为刘墉是他们的乡亲),与汉朝的建立者刘邦是同乡、同族。元末明初社会动乱,他们迁居到今天的山东日照。明朝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又迁居到今天的山东诸城。所以,我们常常称刘墉是山东人。这一点,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里面没有说假话。

用“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来形容刘墉的家族一点都不为过。在山东诸城,没有一家敢与刘家叫板。

  刘墉的高祖父刘通明末时曾考中了秀才。清军入关时,刘家率先归顺了大清朝,逐渐受到重用。此后刘家在历次的科举考试中接连得中,官运也逐渐亨通起来了。

TOP

 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于顺治九年(1652年)参加顺治朝的进士考试,一举考中。从这一年算起,到嘉庆十九年(1814年)为止,前后一百六十二年间,山东诸城刘家共计考中进士十一位、举人三十五位。

  刘必显考中进士后当上了户部广西员外郎,是刘氏家族在外任职的第一任高官;刘墉的祖父刘后来官至四川布政使,刘的二哥刘果则官至江南学政。员外郎就是朝廷的备选官员,江南学政是主管江南地区学生学习及参加科举考试的官员。

  刘墉的祖父刘是清代康熙年间著名的清官,曾和张伯行、陈鹏年等并称,入选《国朝循吏传》。

  《国朝循吏传》是八卷本的《历代循吏传》中的最后一卷,《历代循吏传》是康熙、雍正朝时的著名大臣朱轼和蔡世远两个人合写的一本书。这里的“国朝”实际上指的就是清朝。本书写作的时间是在康熙年间,正式出版于雍正七年(1729年)。朱轼和蔡世远曾被雍正皇帝指定为接班人弘历——日后的乾隆皇帝——的老师。也就是说,乾隆皇帝在当皇帝前由其老师介绍,已经很了解刘墉祖父的为人了。

  从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开始,刘氏一门出了“文正公”刘统勋、“文清公”刘墉、“文恭公”刘之祖孙三公二宰相,成为实实在在的名门望族。其中,刘墉的父亲刘统勋最受清朝廷重视,官居内阁大学士、漕运总督、工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刑部尚书、《四库全书》正总裁等要职,乾隆十九年又加太子太傅。刘统勋死后,清朝皇帝赐其谥号“文正”——关于这个词的含义,我们后面再讲。

  刘统勋与《天下粮仓》

  提起刘墉的父亲刘统勋,相信很多人都是从电视剧《天下粮仓》里知道的。历史上,乾隆年间的粮食问题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乾隆年间的粮食问题其实是人为的,直接责任者应该就是乾隆皇帝本人。

  乾隆初年,乾隆皇帝出于备荒考虑,决定拿出银两采购粮食以充实国家粮库。他当时甚至采取了禁止以粮造酒、落榜生员可用银子买秀才等措施。但囤粮的效果却并不理想,十年时间国家粮库不过增加了六百多万石粮食。

  由于忽视粮食流通这一最基本的规律,使得地方粮价高涨,引发多起民变,饥民抢粮抗租的事时有发生。

  后来乾隆皇帝放宽了粮食政策,这场危机才渐渐平息下来。刘统勋与乾隆初年的粮食案其实没有多大的关系,而《天下粮仓》把这笔账算到了一些贪官头上,也是冤枉了他们。其实那个时候的贪官还不是很多,为什么呢?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此前的雍正皇帝下手极狠,已经杀掉了很多贪官,使得很多官员只能夹着尾巴做官,哪里敢贪污呀!

  第二,乾隆皇帝刚刚即位,很多官员还在察言观色、等待时机。清朝皇帝有上任就杀掉一批前朝重臣以确立自己权威的传统,所以当时就连清官都怕被砍头,更别提贪官了。此前有康熙皇帝擒拿鳌拜,此后有嘉庆皇帝杀掉和,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刘统勋在官运上可以说是亨通了,他曾任工部、刑部、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上书房总师傅等职。由于他清廉有为,深为雍正、乾隆倚重。

  也许有人看得出来,刘统勋所担任的这些职务很有意思。

  我们先说这个容易的:工部相当于建设部,工部尚书相当于建设部部长。刑部相当于公检法机构,刑部尚书相当于公检法机构的最高领导人。吏部主管官员的考核和选拔,相当于人事部及组织部,下面分为四个具体机构,俗称为“喜、怒、哀、乐”:喜,指文选清吏司,主管选缺、补缺,故曰“喜”;怒,指考功清吏司,主管处分,故曰“怒”;哀,指稽勋清吏司,主管丁忧,故曰“哀”;乐,指验封清吏司,主管抚恤、恩荫,故曰“乐”。

  再说这个东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这都是什么官职呢?

  大学士是唐朝的时候开始设立的,最初由宰相兼领。分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四个馆,大学士的主要职责是陪着皇帝练习书法、欣赏绘画、欣赏音乐、协助编练舞蹈等。明朝的时候以儒臣为殿阁大学士,大学士成为内阁长官,负责起草诏令、批答奏章,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清代的大学士是荣誉官职。专以三殿(保和、文华、武英)、三阁(文渊、体仁、东阁)为名称,汉人非翰林出身不授此官(少数例外)。刘统勋担任的就是三阁大学士中的东阁大学士。

翰林院也是个官署名称,开始设置于唐朝,供职者称“翰林学士”。清朝时的翰林院掌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其长官为掌院学士,所属职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统称翰林。刘统勋所担任的就是翰林院的最高长官——掌院学士。

  由此看来,到刘墉的爸爸刘统勋这一代,刘墉家族与乾隆皇帝的关系已经达到了一个新
的高峰。

 那么,刘统勋干过什么重大的事件,能够让乾隆皇帝看重?这些与刘墉日后的遭遇到底有多大的关系呢?

TOP

说到刘统勋让乾隆皇帝如此看重的原因,我们还要从乾隆皇帝的内心世界谈起。

  乾隆皇帝最想成就的是“三立”。

  什么叫“三立”?“立德、立言、立功”。古人曾说人有三不朽:“其上立德,其次立言,再次立功”。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先生的名字“三立”指的就是“立德、立言、
立功”这“三立”。看来,马先生是做到了。
所谓“立德”,指的就是在政治思想上:皇帝的德行要好,要能够听从不同意见,也就是要虚心纳谏。

  所谓“立言”,指的就是文化上:不但皇帝本人的文章要好,而且还要让天下所有的好文章发扬光大,也就是要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

  所谓“立功”,指的就是在军事上:皇帝在其统治时期的疆域要广大而且要不断扩大。

  刘统勋作为一个汉族官员,他也必须要认真研究乾隆皇帝的内心世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便投其所好,只有这样他才能赢得乾隆皇帝的赏识和重视。

  那么,刘统勋是如何做到为乾隆皇帝的“三立”添光增彩的呢?

  刘统勋如何为乾隆皇帝“立德”

  在为乾隆皇帝“立德”方面,刘统勋做得最为出色的是这三件事。

  第一件事:清代新任命的地方大员惯例总是自带一批亲信,以备日后任用,而这些亲信往往形成私党。刘统勋为改革这个弊端,上书朝廷,建议今后一律停止地方大员自带亲信的这种做法。这个建议得到乾隆的批准,并交吏部实行。

  第二件事:有一次户部上奏说,各省州县管理钱粮库的官吏多不尽职,弊端甚多。乾隆皇帝当时考虑,还不如将不尽职尽心者罢免而以笔帖式(秘书)代为管理仓库钱粮好呢。于是,乾隆皇帝找来刘统勋与他商议此事。

  刘统勋沉默再三,回复乾隆皇帝说:“我老了,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好主意,您容我回去思考之后再给您一个准确的答复吧。”第二天,乾隆皇帝又召见刘统勋。刘统勋向乾隆皇帝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州县官员是老百姓的父母官,只要他们能够为百姓效力,那么仓库之事自然可以解决,不必将各省州县管理钱粮库的官吏尽行罢免。其核心意思就是不要因噎废食。

  乾隆皇帝点头,表示很同意刘统勋的看法。

  第三件事:刘统勋监督河南黄河工程期间,一天晚上他走出驻地,微行河岸,看见几十个用大车送秫杆的老百姓都露宿在河旁,人和牲畜都是疲惫不堪,有的大人和孩子相对而泣。

  刘统勋询问是怎么回事,那些人回答:“我们是某县的老百姓,离这里有三天的路程,奉县官的命令运送秫杆到这里。可是负责收料的某官员每车索钱数贯,拿不出钱,料便不能入。我们都是穷人,哪里来的钱?在这里滞留已近十天,所带的盘缠已花完,打算逃跑又走不了,所以在这里哭泣。”

  刘统勋听后半信半疑,后来灵机一动,告诉他们:“我也是来送料的,与某官手下人是老相识,一会儿便能将料缴完,现在我去替你们去缴。”说完便赶起一辆车前去。到了收料场,拜见了某官员。某官员见刘统勋面色细润、衣着整洁,便断定他是乡间富绅,于是加倍索取,共十余贯钱。刘统勋略与之争辩,某官员便大发雷霆,命令随从挥动皮鞭将其驱走,并将其牛车扣留。

  刘统勋一见该官员的所作所为,比老百姓反映的有过之而无不及,便急急赶回驻地,一面命随官手持令箭绑某官员前来,一面召集管治河工程的官员开会。

  不一会儿,某官员被押至,刘统勋略加审问,即令推出候斩。管理治河工程的官员纷纷长跪为其请罪求恕。

  坚持了好久,刘统勋才命令将某官员押回,罚以大杖杖数十,再戴上重刑具沿河示众。各料场官员闻讯惊恐万状,从此对来料随到随收,再也不敢欺负老百姓了。

  刘统勋如何为乾隆皇帝“立功”

  在“立功”方面,刘统勋做得最为出色的事情就是第二次大、小金川战役。

  要弄明白这大、小金川战役,首先我们得搞清楚一个名词——土司制度。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一种名为“土司”的机构,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称为土司官。土司官与普通官员最大的不同点是,土司官是可以世袭的,而普通官员则是有任期限制的。土司官对于本辖区内的行政有自主权,但要按时向朝廷交纳贡赋、调兵从征,职位的继承也必须要取得中央朝廷的批准,这就是土司制度。

  由于土司的职位可以世袭,往往会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统治。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皇帝采纳大臣鄂尔泰的建议,在西南广大地区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称为“改土归流”。但是,直到乾隆时期,四川省西部的金川地区尚未实行“改土归流”政策,也就是说,这一地区仍然由土司负责管理。

 乾隆十二年(1747年),大金川的土司莎罗奔未经过清朝廷的同意,趁机兼并了小金川。随即乾隆皇帝派大军打败了莎罗奔,恢复了大、小金川地区的原状。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的侄子郎卡继位后又不断滋事、恃强欺弱、对抗朝廷。向来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有了前一次用兵大、小金川的经验,决意再度用兵大、小金川,用武力解决问题。刘统勋考虑到金川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曾建议改用政治手段(
也就是恩威并施的办法)加以解决。但是,乾隆皇帝没有听从刘统勋的正确意见,仍坚持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对金川地区用兵。结果不出刘统勋所料,前线接连传来战败的消息。此时乾隆皇帝“烦懑无计”,不知道是该“用兵乎”,还是该“撤兵乎”,于是,他急急忙忙召来刘统勋,问刘统勋今后应该怎么办?这时刘统勋考虑到连年用兵,双方损失都很巨大,不如一鼓作气彻底平息金川动乱,以解决土司制度,因而答曰:“日前兵可撤,今则断不可撤。”并推荐大学士阿桂接任原来的将领,最终取得第二次大、小金川战役的胜利。这也成就了乾隆皇帝“十大武功”其中的一个。

  刘统勋如何为乾隆皇帝“立言”

  在“立言”方面,刘统勋做得最为出色的是编纂《四库全书》。

  乾隆皇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位“圣明君主”,“康乾盛世”的缔造者之一,尤其懂得思想统治的重要。他继位之初,就开博学鸿词科,扩充科举取录名额,搜罗天下人才为他效劳。同时下令开馆修书,先后完成“清三通”(即《皇朝通志》、《皇朝文献通考》、《皇朝通典》)等一大批史籍的编纂。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乾隆皇帝为了宣扬他的文治武功,进一步笼络天下的文人学子,决心要编纂一部囊括中国古今图书典籍的大丛书。在规模上,不但要超过康熙、雍正时编辑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而且要超过明代的《永乐大典》(两万两千八百七十七卷),创中国亘古未有之伟业。

  可是,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代书籍浩如瀚海,若想成此大业,非有学识渊通、博闻强记而且年富力强的奇才不足以担此重任。

  乾隆思来想去,将朝野的文人学士一个个地排队,确信东阁大学士刘统勋能够担总裁之任,并由其他大学士以及各部尚书协理,在头脑中形成了总裁、副总裁一班人马的考虑,只是总纂一职却无人能够胜任。

  这天,乾隆皇帝又把刘统勋召进宫来,商议由谁来担任总纂一职。乾隆皇帝叹道:“古来兵家常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编纂《四库全书》一事乃千秋伟业,比疆场征战更难啊!朕沉思已久,难道以中国之大竟无一人堪当此任吗?”

  刘统勋早就有心想在皇帝面前举荐自己的门生纪晓岚。纪晓岚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因“漏言”案被充军发配新疆,这时正是为纪晓岚奏请开释的好时机。于是刘统勋慢吞吞地说道:“圣上乃真龙天子,当朝以后,天下太平,四夷臣服,可谓国泰民安,万民乐业,为旷古未有之盛世,文治武功皆胜于往昔,今圣上创千秋之伟业,成万世之宏章,地辅天助,定早已降下堪当此任的辅臣。只是老臣愚钝不慧,不敢贸然荐举。”

  乾隆从刘统勋的话中听出他已物色好了人选,便催促说道:“看来你心中已有人选,何不从快快奏来?”

  刘统勋看乾隆催促如此急切,欲擒故纵,更不肯直截了当地说出来,笑道:“哪个朝代都有杰出的人才,但往昔各代皆不可与国朝相比。依老臣看来,堪当此任者已侍奉圣上多年,也深得圣上垂爱,只是这位才子远离圣上几年,圣上一时想不起来罢了……”说到这里,刘统勋又故意十分惋惜地叹了一口气。

  乾隆看刘统勋胸有成竹而又有意绕弯子,便又催促道:“老爱卿,此人是谁?你快快为朕奏来!”

  刘统勋这个时候才说:“圣上操劳国事,日理万机,此人又久居边塞,所以圣上一时想不起来啊!这人就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当过侍读学士的纪晓岚啊!”

  乾隆听刘统勋这么一说,若有所思地沉默片刻,然后问:“老爱卿,难道你是有意为他说情来啦?”

  刘统勋连忙下跪,说:“圣上明鉴,臣蒙圣上恩宠,处以高位,自当鞠躬尽瘁,报效万岁隆恩。几十年来,臣以国事为重,忠心耿耿,今万岁爷求贤若渴,臣若知而不言,埋没了人才,岂非罪在不赦?臣尝思古人尚能‘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今吾皇万岁乃贤明圣主,广开言路,故而老臣敢直言以陈。纪昀虽是臣的门生,但他更是圣上的宠臣。中进士之后,他恭敬侍上,深得圣上嘉许。此后坐‘漏言’案发戍乌鲁木齐,乃圣上英明,爱惜英才,免其死罪,宽大至极。他在西域军中也勤奋不已,并深为往事愧悔,一旦赦免回京,定能不负圣上隆恩!”刘统勋侃侃奏来,入情入理,乾隆听着不由得频频点头。

TOP

这三年的时间,内廷中没有纪晓岚往来走动,乾隆总感觉缺点什么,遇有许多事情时常着想要是纪晓岚在朝中就好了,尤其在诗、联属和之时更感到如此。

  但乾隆也有他难言的苦衷,不好将纪晓岚马上召回京城。自从动了纂修《四库全书》的想法之后,乾隆也在想,由纪晓岚主持总纂恐怕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了。现在刘统勋奏请,正中下怀。乾隆于是顺水推舟,说道:“看在老爱卿的面上,朕赦纪昀回京。”

  于是,乾隆颁下诏书,要纪晓岚火速回京。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六月,纪晓岚回到了北京,成为《四库全书》的总纂官。

  《四库全书》的编校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乾隆年间的一桩盛举。对刘统勋来说,他于《四库全书》最大的贡献倒不在于他担任正总裁,而在于他推荐了一个很好的总纂官。因为刘统勋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刘统勋之死和刘墉的继任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十二月,刘统勋黎明入朝,至东华门外,猝死在轿内,时年七十五岁。

  乾隆皇帝亲自前去吊唁,因为刘府大门矮小,他的轿子去掉顶盖后才得以进入。乾隆皇帝十分感动,回到皇宫,流涕对诸臣说:“朕失一股肱!刘统勋乃不愧真宰相。”因而在其死后特赠谥“文正”。

  中国古代,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死后都要由在世的大臣根据他一生的品行做出评判,并根据这个评判给出相应几个字的谥号。一般的大臣都是两个字,武将的第一个字是“武”,如岳飞死后的谥号就是“武穆”;而翰林出身的文臣的第一个字一般是“文”,第二个字则有些区别。

  “文正”一词是清朝皇帝对于官员评价最高的谥号。文正,按谥法:道德博闻曰文(清朝时有个规定,谥号曰“文”的人必须是翰林出身,也就是必须在翰林院做过官),靖共其位曰正。也就是说,能够被赐予“文正”的官员,生前不仅德才兼备,而且要恪尽职守、忠君爱民。整个大清王朝一共有八位“文正”。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说,刘统勋居第二位。

  除了“文正”,其次好的是“文忠”,凡是谥为“文忠”的大臣都是真正实心为朝廷办事、受人尊敬,比如李鸿章、林则徐等。有武绩的大臣可以谥为“文襄”,典型的是福康安、左宗棠等。

  刘统勋去世后,乾隆皇帝想起了刘统勋一家三代(刘必显、刘、刘统勋)一百二十多年来对大清朝的贡献,又想起了刘家的第四代刘统勋的儿子——刘墉,正式决定一旦等刘墉三年守孝期满,就将长期外放为官的刘墉调至自己的身边做事。这之后方有君臣俩之间嘻笑怒骂的逗弄及弹劾皇帝等极度荒诞的种种传闻,真真假假,都被编入相声、电视剧中。这是一个历史契机,隐藏了谜团。

  事实上,从前文所述来讲,乾隆皇帝自小就与刘墉他们家的人很熟悉。也就是说,乾隆与刘墉双方在君臣礼节方面存在着不很严格的可能,存在着双方开玩笑的可能性,而且在双方开玩笑的时候,还可能有皇帝最为宠信的大臣和在一旁站脚助威。

  正因为如此,如果我们非得要考证刘墉弹劾乾隆皇帝一事是否发生过,那我说,假设君臣二人在朝廷之下,在开玩笑的情况下,这种事是很有可能发生的。在真实的生活中,这类玩笑在乾隆皇帝身上屡见不鲜。

  问题在于,既然我们前面说乾隆皇帝如何如何器重刘统勋,那为什么刘墉长期以来却一直在外为官呢?刘墉回京以后,会对和产生哪些威胁呢?他们斗的究竟是什么呢?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出生;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十九年(1754年),因受父亲案件的牵连被革职;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任安徽学政;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任江苏学政;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任山西太原知府;

  乾隆三十年(1765年),升任冀宁道台;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因在太原知府任内失察阳曲县令段成功贪污公款,被发往边疆的军队中效力改造;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任翰林院编修;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任江宁知府;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任陕西按察使;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因父亲逝世,丁忧守孝三年;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授内阁学士;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兼任四库全书馆副总裁,任江苏学政;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升迁为户部右侍郎和吏部右侍郎;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升迁为湖南巡抚;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任三通馆总裁兼任吏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年初因漏泄与乾隆皇帝的谈话内容而受到申饬,同年八月受乾隆委托主持祭拜文庙,因未行规定的一揖之礼受到太常寺卿德保的弹劾;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任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

  嘉庆二年(1797年),授体仁阁大学士;

  嘉庆九年十一月(1805年1月),去世。

TOP

 提起纪晓岚,大家都不陌生。近些年播出的由著名演员张国立、张铁林、王刚三个人主演的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已经深入人心。张国立版的纪晓岚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是:风流倜傥、铁齿铜牙。

  在电视剧里,纪晓岚的身边总是有很多美女与他有着说不清楚的关系;纪晓岚风趣、幽默、机智、勇敢;纪晓岚一心为百姓、为国家;纪晓岚主持正义,好打不平,经常在乾隆皇
帝面前与大贪官和进行斗争,而且每每或化险为夷或最终胜利。而乾隆皇帝也是常常游离于大是大非之间,是个亦正亦谐的人物。

  与纪晓岚同一时代或稍晚些的清朝人的笔记告诉我们,历史上的纪晓岚比张国立版纪晓岚还要英俊潇洒。

  那么,纪晓岚的真实形象到底如何呢?纪晓岚与乾隆皇帝的关系到底如何呢?

  说出来可能会让人大吃一惊:乾隆皇帝不太喜欢纪晓岚!乾隆皇帝不太喜欢纪晓岚的首个原因就是纪晓岚的家庭背景。

  我这里有些证据。我们做这样一个假设:假如电视上正在上演一部歌颂您祖先的电视剧,您和您的家人肯定都特别高兴,是吧?可纪晓岚的后代看完后不但不高兴,还发表文章指出了这部作品的不是之处。为什么呢?这还要从纪晓岚的姓氏谈起。

 纪晓岚到底姓什么?有人说,这不是废话吗?要我说,这还真不是废话。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要从“纪”字这个姓氏的来源及其正确的读音谈起。

  纪姓之来源

  中国人的姓氏是很有讲究的。姓和氏最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汇。那时候,姓是女人的
专利;男人没有姓,只称氏。

  早在母系社会人们就有了姓。古人造字,“姓”这个字就是由“女”、“生”两个字组成的,也就是女子所生为姓。“氏”比“姓”的出现要晚一些,到父系社会才出现的。

  姓氏的区别在于:氏是用来表明身份的高低贵贱,姓是用来区分婚姻,判可否嫁娶的。

  由于此前没有专门的家谱,秦朝之后,经过几次大的社会动乱后,姓氏就全乱套了。最根本的一个变动就是男子开始以氏为姓。姓氏系统的乱套直接导致宗族的混乱。

  汉族人姓氏的起源主要有这几种方式:

  第一种是以祖先不同氏族或部落图腾崇拜的自然物为姓氏。如熊、牛、云、池、柳等最早就是以不同氏族或部落图腾崇拜的自然物为姓氏。

  第二种是以地名或者方位为姓氏。如鲁、韩、宋等就是以地名为姓氏;东门、西门、东郭、南郭、西郭就是以住地的方位为姓氏。以地名或者方位为姓氏有二百多个,大部分都是中国古代的小国。纪晓岚的“纪”就是以地名为姓氏的。

  第三种是以先人的职业、地位、谥号或者名号为姓氏。这又包含以下四类——

  一、以先人的职业为姓氏:如姓巫的是从事占卜的人,“巫”姓就是先人的职业为姓氏,上官、司马、司徒、司空等是以官职为姓氏的。西方最常见的姓中,“史密斯”是工匠,“乔治”是农夫,“亨利”是统治者。日本有一个姓叫“犬养”,就是养狗的。

  二、以先人的地位为姓氏:如公孙、王孙等,他们的先人应该是公或王。

  三、以先人的谥号为姓氏:如穆、庄、武等。

  四、以先人的名号为姓氏:这种现象在现在的汉族人中已经不多见,但古代尤其是先秦的华夏族(汉族的前身)中是很常见的。后来,汉族周边的少数民族也继承了这一传统,典型的如唐时南诏国国王的姓氏。南诏国的第一个国王叫盛罗皮、盛罗皮的儿子叫皮罗阁,皮罗阁的儿子叫阁罗风,阁罗风的儿子叫风加异,风加异的儿子叫异牟寻,异牟寻的儿子叫寻阁劝,寻阁劝的儿子叫劝成龙、劝丰等等。这种姓氏实际上是人们在没有文字状态下记住祖先的一个办法。

  第四种是借用少数民族的姓氏,如宇文、呼延、慕容、尉迟等。康、安、石、何、史等等这几个姓也都是唐朝时从西域(今天的新疆)过来的。

  第五种是改姓。改姓的情况比较复杂,这又包含以下三类——

  一、因居住地迁移改姓:最为典型的如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田”姓外迁,以外迁的次第改姓“第一”、“第二”……现在汉族人中还有姓“第五”的。

  二、避仇或者避讳改姓:如韩信被杀之后,其后代就把韩字劈开,分别姓“韦”和“卓”;司马迁出事后,其后代把司马分开,姓“同”和“冯”;姓查的出事后,其后代改成姓香。此外还有因为避当朝皇帝的姓名改姓的叫“避讳改姓”。

  三、皇帝给改的姓,也就是赐姓:隋炀帝第二次东征高丽的时候有个姓杨的人趁机祸乱,隋炀帝说,你不能姓杨了,把脑袋给砍了,你们家姓“肖”。这个肖字的原意是什么呢?说猫头鹰不讲孝道,猫头鹰老了之后,小猫头鹰就啄老猫头鹰。最后啄得老猫头鹰眼瞎了,没有办法跑,最后被吃得就剩下脑袋了。所以把人杀了,把脑袋挂上去,就叫“肖”。

  纪晓岚的“纪”属于以地名为姓氏,这个地名是怎么来的呢?

  根据史书记载,周武王建立周朝后,追念先圣先王的功德,封炎帝神农氏的一个后代于纪(在今山东寿光县东南),建立了纪国。春秋时,纪国被齐国所灭,纪国王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纪。与“纪”同为神农氏后裔的还有“齐”、“甫”、“申”、“吕”、“姜”、“许”、“向”等,也都是以地名为姓氏的。

  这里我们得说说,纪晓岚的后人为什么对《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歌颂纪晓岚的电视剧有意见和不满呢?

  因为呀,《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作品最大的一个差错,就是给人家的姓改了音调!换句话说,就是给人家纪晓岚改了姓!

  有人说了,难道纪晓岚不姓“纪”(jì)吗?说对了,纪晓岚还真不姓“纪”(jì),不但纪晓岚不姓“纪”(jì),我也不姓“纪”(jì),我们都姓 “纪”(Jǐ)!不信,您可以去查阅任何一本汉语字典或者词典。我们知道,“纪”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上声和去声。其中,这个上声“纪(Jǐ)”只有一个意思:姓。
“纪”字读音之辨

  这里,要简单介绍一下中国汉字的音调。中国古代,汉字有四个音调:平、上、去、入。随着时代的发展,平声因分化为阴平和阳平。阴平就是一声,阳平就是二声,上声就是三声——这里的“上”读三声,去声就是四声。入声则没有了。我们这个姓氏“纪”的正确读音应该是“Jǐ”。

  这里有什么讲究呢?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还要从“纪”这个字最早的含义谈起。这里,我要先介绍一本书——《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本字典,是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著,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年历史。《说文解字》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字学的成果,为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汉字演变不可缺少的工具书。特别是《说文解字》对字义的解释一般保存了其最古的含义,对理解古书上的字义很有帮助,是研究汉字最早的一本权威专著。

  “纪”这个字,查《说文解字》:“纪,别丝也。”段玉裁注:“一丝必有其首,别之是为纪。”故“纪”的本义为丝头丝端,后引申出“系”这个动作。因此我们可以说,“纪”这个字虽然有两个读音,但它的最早读音应该是表示某种物质方位的上声,然后才延展到了表示动作的去声。

  值得注意的是,纪国先祖的居住地名字“纪”,按照我们正常的推理,它的原意应该是指丝头丝端,其最早的读音应该是表示某种物质方位的上声。

  因此,纪晓岚的姓氏“纪”正确的读音应该是上声,要念成“Jǐ”,不能读去声“jì”。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1999年版的《辞海》从第768页至第769页所收“纪(jì)”字的23个词条中,关于人物的只有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和法国作家纪德的名字,一个中国名人都没有;而在第764页“纪(Jǐ)”字条下面不仅有纪昀(晓岚),还有纪昌等其他中国历史名人。

  像纪晓岚的“纪”这样读音发生音变的姓氏还有很多,诸如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先生的“盖(Gě)”(演员盖丽丽的姓也是这个读音);著名武侠小说家、笔名金庸的查良镛先生的“查(Zhā)”;中国明代画家仇英的“仇(Qiú)”;唐代诗人员半千的“员(Yùn)”;楚国的开国之主能释的“能(Nài)”;《雷雨》中的繁漪的“繁(Pó)”(开封城里著名古代建筑繁塔的“繁”字也是这个读音);令狐冲的“令(Líng)狐”等。

  有的观众说了,纪(Jǐ)晓岚,这念着多么别扭啊!难道就真的不能读成纪(jì)吗?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编纂的《现代汉语词典》审订为近年也有把“纪”姓读“jì”的。真要把纪(Jǐ)这个姓氏读成纪(jì),虽然也可以,但是我的看法是,你在读这个字之前,应该征求人家的同意。纪晓岚已经作古,这个意见没有办法征求了,就只能读成纪(Jǐ)了。

  此外,汉语语法还规定:两个上声连读,前一个字可以读为阳平,这样就可以把纪晓岚这个人名读成纪(jí)晓岚。这样可能也要好一点。

  旧的问题刚刚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有人不禁产生疑问:我怎么看到有的书上说纪晓岚又叫纪昀呢?这个“昀”字和“晓岚”两个字有什么关系吗?我怎么还听说纪晓岚的后代都称纪晓岚为“文达公”,这是怎么回事呀?难道这里面也有讲究吗?

  纪晓岚的“名”和“字”

  古代的中国人有名、字、号等不同的区别。名、字、号是分开的。所谓“名”,是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

  “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字”是男子到二十岁、女子到十五岁时起的,供朋友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要进入社会了。女子长大后将离开母家而许嫁他人,未许嫁的叫“未字”,也可叫“待字”。“待字闺中”就是这个意思。十五岁达到许嫁年龄时将举行笄礼,也要取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

  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子平、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名字中的“观”就是“游”。

  “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渔”(打鱼)、“樵”(砍柴)常为侣,《通志》的编者郑樵字渔仲。

  “名”和“字”也有意义相反的,如前任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的名字,其“战”字是连战的爷爷连横给起的,他当时认为中日之间将来必有一战,因此给孙子起名曰“战”;而连战的妈妈则认为中日之间应该永远和平友好相处下去,因此给儿子取字曰“永平”。
  那纪昀、纪晓岚的来源呢?纪昀、纪晓岚就属于第三类,其“名”和“字”的意义是完全相反的。“岚”的意思是云雾缭绕,“昀”的意思是喷薄而出的日光。当日光喷薄而出的时候,缭绕的云雾还能存在吗?

  古人的“名”和“字”还常常用来表示本人在家族中的行辈。

  先秦时,人们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示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孟姜女就是姜姓的长女。

  汉代以后逐渐流行在“名”中用同样的字或同样的偏旁表示同辈关系,如明朝崇祯帝朱由检和他的哥哥明熹宗朱由校的名字第二字共用“由”,第三字共用“木”字旁。

  在这种情况下,姓名中的第一字是和父、祖共用的族名,第二字和第三字的一半是和弟兄等共用的辈名,具体到个人身上就只有半个字了。

  是“纪文达公”还是“观弈道人”?

  除了有“名”和“字”之外,有些古人还有“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号又分为别号和绰号两种。

  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包括斋名、室名)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号的使用率(如苏东坡)甚至超过本名。

  别号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像姓名要受家族、行辈的限制,因而可以更自由地抒发或标榜本人的某种情操。别号中常见的“居士”、“山人”之类是表示使用者鄙视利禄的志趣。宋代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就是以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加上他本人一老翁,共六个“一”取号。画家朱耷在明朝灭亡后取号“八大山人”(“八大”连写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寓“哭笑不得”意),来抒发自己怀念故国的悲愤之情。

  那么纪晓岚的别号是什么呢?纪晓岚的别号很多,最能代表他个性的别号是“观弈道人”和“孤石老人”。观弈道人是他一生的写照,孤石老人则是他晚年境遇的注解。

  另外,古人还常有“绰号”。这大都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认的别号,是对人的刻画和形容。宋代王任宰相十多年,除“取旨、领旨、传旨”外不干别的事,当时号为“三旨相公”;《水浒》里梁山上一百零八人都有绰号,大多准确地描摹了人物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这些绰号作为姓名的代称更是人们所熟知。

  除了上述的“字”、“号”外,历史上常用来代替个人姓名的还有这几种:

  一、地名(包括出生地、住地和任职所在地)。如东汉孔融称“孔北海”、唐代韩愈称“韩昌黎”、柳宗元称“柳河东”或“柳柳州”等。以地名称人在封建时代是表尊敬,也叫称“地望”。清末时有人做了一副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指任北洋大臣(宰相)的李鸿章(合肥人)、下联指任户部尚书(司农)的翁同 (常熟人),却是利用“地望”的双关语义讽刺了封建官僚的贪婪豪奢。因此,从地望角度说,也有人称纪晓岚为“纪河间”。

  二、官爵名(包括职衔、封号)。如唐代杜甫称“杜工部”、“杜拾遗”(杜甫曾任工部员外郎、左拾遗)。

  三、弟子或后人所上的尊称。如王夫之称“船山先生”。还有在本人死后由门人、后人上的尊号(“私谥”),如晋代陶潜的“靖节”等。

  四、谥号,即死后由皇帝颁赐的荣称。如宋包拯称“包孝肃”、岳飞称“岳武穆”、明徐光启称“徐文定”、清纪昀称“纪文达”等。

  五、在姓氏前加形容词指称特定的同姓者。如唐代诗人中“老杜”(亦作“大杜”)专指杜甫,“小杜”专指杜牧。“老苏”、“大苏”、“小苏”则分别指苏洵、苏轼、苏辙。

  六、以几个姓并称特定的几个人。如“马班”(亦作“班马”)指司马迁(《史记》作者)、班固(《汉书》作者);“李杜”是李白、杜甫。

  七、唐代还常以行第连同姓名官职等称人。如杜甫称“杜二拾遗”、白居易称“白二十二舍人”等。至宋代时也还有此风习。

  上述这些起着标注姓名作用的地点、官职,大多是他人、后人为表示尊敬或方便而使用的,本人并不使用。

  因此,我们后世人一般应该尊敬地称呼纪晓岚为“文达公”。这“文达”二字是清朝皇帝在纪晓岚去世后赠的谥号。

  讲了这么半天,有人问,这与乾隆皇帝不太喜欢纪晓岚有什么关系呀?当然有关系了。

  我说了这么长段,不都是在介绍纪晓岚是一个汉人吗?纪晓岚是一个汉族人,而清王朝却是满洲人建立起来的,他们还是喜欢用本族人作为他们的亲信,也就是说,乾隆皇帝从心底里面更喜欢满洲人。

TOP

 那是不是说,汉族人就难以被乾隆皇帝喜欢了?话可不能这么说。对有些汉人,乾隆皇帝还是非常喜欢的。可惜的是,这些人里面不包括纪晓岚。  

TOP

 乾隆皇帝首先喜欢满洲人,其次才喜欢汉族人。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那么,乾隆皇帝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汉族大臣呢?

  能够讨乾隆皇帝喜欢的汉族大臣有两类:一类是相貌英俊、仪表堂堂、有学问的,比如王杰、董诰;第二类是世代均为清朝高级官吏的,比如刘墉,虽然他长相不怎么样,还有些驼背,但他符合这第二个条件呀!

  其实,乾隆皇帝不仅仅对汉族官员如此,对满洲官员也是如此。乾隆皇帝喜欢的满洲大臣也是两类:一类是相貌英俊、仪表堂堂、又有学问的,比如和、福康安;第二类是世代均为清朝高级官吏的满洲贵族,比如阿桂。

  可惜,纪晓岚完全不符合乾隆皇帝的要求:他既不相貌英俊、仪表堂堂,其家也不属于世代为官的。

  有人疑问:不对呀,纪晓岚不是个长得很帅气的人吗?前面我们不是还说了历史上的纪晓岚比张国立版的纪晓岚还要英俊潇洒吗?怎么,有问题吗?还真有些问题。

  纪晓岚的长相到底是什么样的,历史上一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认为纪晓岚风流倜傥、一表人才、风趣幽默;第二种说法则认为纪晓岚貌丑、近视、口吃……到底哪一种说法更接近历史的真实呢?

  “貌寝短视”的纪晓岚

  要想确认纪晓岚的相貌到底如何,就需要逻辑严谨的历史考据学。

  历史考据学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如第一手材料的原则,就是说,你要证明你的观点,所用历史材料必须是最早的第一手材料,不能是辗转引用的别人观点;又如“孤证不立”的原则,就是说,单一的历史材料不能成立。

  我们先分析这第一种说法:通过考证,纪晓岚长相英俊潇洒的说法还真能得到某些第一手历史材料的认可。能够证明纪晓岚风流倜傥、一表人才、风趣幽默的典型史料是清朝一个名叫江藩的所著《国朝汉学师承记》一书。江藩这个人生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比出生于雍正二年(1724年)的纪晓岚要小三十七岁。他的一生,除了辅助纪晓岚修纂《四库全书》,就是写出了《国朝汉学师承记》八卷、《宋学渊源记》三卷等著作。

  《国朝汉学师承记》第六卷记载,纪昀“胸怀坦率、性好滑稽……然骤闻其语,近乎诙谐,过而思之,乃名言也”。这段材料证明纪晓岚具有说话诙谐幽默的特点。

  这是一段当时人记载的材料,属于历史考据学的第一手材料,具有很强的可信度。但按照“孤证不立”的原则,只有这一段历史材料还不足以证明纪晓岚风流倜傥、一表人才、风趣幽默这一说法成立。我们还需要找到其他当时人记载的材料。

  为此我们找到了一首诗,作者是洪亮吉。洪亮吉生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比纪晓岚要小二十二岁。他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考中进士后就一直在纪晓岚手下工作。洪亮吉与纪晓岚有个共同点,就是二人都曾因为获罪而被发配到新疆。洪亮吉素以诗闻名,著有《北江诗话》。洪亮吉在《续怀人诗十二首·纪尚书昀》里也称赞纪晓岚是“子云笔札君卿舌,当代无人可共论”,证明纪晓岚说话具有诙谐机智的特点。

  这两段考证可以说完全符合了第一手材料的原则和“孤证不立”的原则。至此,我们是否可以说纪晓岚真的是风流倜傥、一表人才、风趣幽默了呢?

  且慢,注意到没有?江藩、洪亮吉这两个人有两个共同特点:第一,他们在年龄上都比纪晓岚小二三十岁;第二,他们在参加工作后经常与纪晓岚接触,当时他们都是纪晓岚的部下。因此,细分析一下,是否还有这种可能:他们在非常尊重纪晓岚的前提下撒了谎,亦或是捧了纪晓岚的场。在历史学家而言就是“为名人讳”。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这两个人写的材料只说到纪晓岚“风流倜傥、风趣幽默”,并没有说到纪晓岚“一表人才”!

  而据另几位历史考据学家的考证,真实的纪晓岚有三大缺陷:

  第一,纪晓岚貌丑。据清史专家邓之诚先生考证,纪晓岚“貌寝”。所谓“貌寝”,就是相貌丑陋,野史上有人说纪晓岚是个黑胖子。

  第二,纪晓岚近视。这得从《东华续录》中记载的海升殴死其妻吴雅氏案件说起。乾隆五十年(1785年),大学士阿桂的姻亲海升殴死其妻吴雅氏,谎称吴雅氏是自缢身亡。乾隆皇帝派左都御史纪晓岚去复验,证明的确是自缢。吴雅氏的弟弟贵宁不服,上告,随后乾隆皇帝又派阿桂、和会同刑部共同查核,发现尸身并无缢痕,结果阿桂被罚俸五年、革职留任。而对纪晓岚,乾隆皇帝则说“纪昀本系无用腐儒,原不足具数,况伊于刑名事件素非谙悉,且目系短视,于检验时未能详悉阅看”云云,则虽交部严加议处,实已为之开脱。这里乾隆皇帝说纪晓岚是“短视”,“短视”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近视。这个材料出自皇帝的圣旨,可以判断是真实可信的!

TOP

 第三,口吃。纪晓岚居然口吃,这在各种传记中都没有提起。只有他的好友、跟他交游数十年、曾为嘉庆皇帝师傅的朱著的《知足斋诗集·续集》中先后两次直言不讳地写到这事。现录一首如下:“宗伯河间姹,口吃善著书。沉浸《四库》间,《提要》万卷余。抑扬百代上,浩博衡锱铢……食肉不食粟,清浊同一盂。非真佛不度,凭君意踟蹰。”

  由此,我们是否应该相信邓之诚先生的判断,说纪晓岚有貌丑、近视、口吃上述三大缺
点呢?

  且慢,这种观点也不能完全成立!

  因为,按规矩,封建社会里选拔官吏有“身、言、书、判”四项标准的考核。

  在这四条标准之中,“身”居首位,“言”居次席。纪晓岚既然能通过选拔任官,那必然是在“身、言、书、判”这四个方面都合格。其必然通过了形体长相以及说话能力的考核。也就是说,纪晓岚长相可能是有些缺陷,但至少不至于丑得没法见人。

  那么,纪晓岚的相貌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我认为,纪晓岚在相貌和个人日常生活上有如下特点:

  第一,纪晓岚从相貌来说一般,与和、王杰、董诰、福长安等人相比,不是很英俊,在乾隆皇帝身边的众大臣当中应该算是长相比较不好看的。如果我们认识到乾隆皇帝身边英俊潇洒的男人比比皆是,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说纪晓岚貌丑了。

  第二,纪晓岚的确有些口吃的毛病,但并不严重。否则,刘统勋作为主考官,也不敢录取纪晓岚。

  第三,纪晓岚的近视应该是真的,这与他看书时不注意姿势、平时又缺乏身体锻炼有关。不过,那个时候像纪晓岚如此有学问的人,近视一些倒不算什么大缺陷!

  长得不太帅气,有些近视眼,又有些口吃。这样的人能得到向来喜欢英俊潇洒的男人围在身边的乾隆皇帝的喜欢吗?

  纪晓岚这些并不突出的缺陷在乾隆皇帝的眼中人为地被放大了。乾隆皇帝看惯了美的,这会儿在他眼中,纪晓岚简直太难看了!这样的人,他是不会喜欢的。除非他必须用到这个人,否则还是别在我身边的好!

  由于相貌不太符合乾隆皇帝的要求就不被重用,这会给纪晓岚的人生及心态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嘴损的纪晓岚

  因为自己相貌不太符合乾隆皇帝的要求就不被重用,这给纪晓岚带来的第一个影响是造成他在待人接物方面有些偏激、刻薄、讽刺多于幽默。

  在纪晓岚生活的时代,在同样的工作成绩基础上,那些容貌英俊的官员升迁要比纪晓岚快得多。这就使纪晓岚心中多少会产生一些不平衡。他经常会想方设法、利用一切机会去挖苦、讽刺别人,来发泄他心中的郁闷和不满!用大白话说,纪晓岚这个人嘴有些损,他的眼睛里经常闪烁的都是别人的缺点,经常是骂人不带脏字。

  关于这一点,我的第一个证据来源于清朝文人牛应之的著作。牛应之,湖南人,又名朱克敬,著有《雨窗消意录》一书。这部书中记载着“纪文达公昀,喜诙谐,朝士多遭侮弄”这样的话语。可以看得出,这里的“遭侮弄”就不是在夸赞纪晓岚的口才了。

  这第二个证据来源于另一位清朝文人钱泳的《履园丛话》一书。书中说:“献县纪相国善谐谑,人人共知。”这里的“谑”也不是在夸赞纪晓岚的口才。

  这第三个证据是来源于很多人都知道的关于纪晓岚的一些奇闻逸事。

  纪晓岚善于对对子。他对的对子里经常有一些挖苦讽刺同僚的话语。比如钱泳在《履园丛话》中就记载着下面一件事:

  一次,京城工部衙门失火,乾隆命令大司空金简召集民工重建。朝中有一官员百无聊赖,遂根据此事自题一上联:“水部火灾,金司空大兴土木。”由于此句含有 “水、火、金、土、木”五行,所以很久都没人能够对出下联。当时朝廷中有位状貌魁梧、老炫耀自己是南人北相的中书科,他也挺爱对对子,然而他左思右想,却始终得不出下联。于是他求助纪晓岚,要纪晓岚帮忙想想。纪晓岚笑笑说:“对上此句不难,只是怕对出来有妨先生哟。”中书科急切地说:“啊,无妨无妨,只要对得上就行!”纪晓岚于是对曰:“南人北相,中书科什么东西!”纪晓岚用上了“南、北、中、东、西”五个方位,与“水、火、金、土、木”五行相对本来很合适,但放到一起就变成了一句骂人的话了。

  又如一个我们都知道的笑话:有一天散朝时,一个太监想听纪晓岚讲笑话,纪晓岚假装沉思半天,说:“从前有一个太监……”说了半句就不再说了。这个太监等了半天,就问:“底下如何?”纪晓岚答道:“底下一样没有。”闻者绝倒。

TOP

 依我看,如果把身份放在遭到讽刺挖苦的当事者角度去想,纪晓岚肯定不讨人喜欢。乾隆皇帝也是很在意这一点。

  因此,纪晓岚在待人接物上的偏激和刻薄,也是乾隆皇帝不喜欢他的一个原因。尽管这是一个连锁反应,本身并不怨纪晓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