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59115
- 威望
- 99720
- 金钱
- 125
- 阅读权限
- 130
- 性别
- 女
- 在线时间
- 1719 小时
|
4#
发表于 2005-2-8 10:06
| 只看该作者
木鼓长约1米,直径约30厘米,鼓面用黑牛皮蒙起。舞者围成内外两圈,男女两人为一组,不停地前后旋转,并配以扭身、甩手、踢腿等动作,舞姿粗犷奔放,别具一格。在姊妹饭节上,我们第一次见到被称做“东方迪斯科”的反排木鼓舞。这种古老的舞蹈来自一个叫反排的山村。
反排位于台江东南26公里的方召乡境内,全村共有340户,近1500人。整个村庄坐落在一个山洼里,四周绿树成荫,泉水涌流,景色十分秀美。村子里的房屋依山而建,一色传统的木板吊脚楼,不少民居都有上百年的历史。现在这里已被国家辟为民族文化保护村。
村长唐林今年45岁,初中文化,从小就学会了跳木鼓舞,并多次参加省内外的各种演出,还发表过介绍木鼓舞的文章,在当地被公认为是对木鼓舞了解最多的人。
唐林告诉我们,反排木鼓舞是从牯藏节的传统祭祀中演变过来的。以前,只有在牯藏节时才有专门的神职人员跳木鼓舞,后来慢慢发展为一种平时也可以跳的民间舞蹈。
“开有鲲鹏展翅之势,收有雄鹰护窝之威,跃有猿猴攀越之捷,旋有鹞子翻身之疾。”这种舞蹈以动作粗犷奔放而著称,动作节律为踏二四拍,其头肩、腰、臀各部位均稳定在一定的节拍中。全身运动以胯为动力点,甩同边手,头、手、脚开合度要大。斑鸠舞、斑鸠合翅舞、五祖宗舞、打猎舞、扎夏舞等五个章节,分别表现苗族祖先昼夜兼程、跋山涉水、披荆斩棘、打猎御敌、开疆拓土、共祭祖先的生活经历和情景。
1986年,反排有20多位演员去美国、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日本等地演出。目前,村内组织了近50人的演出队,还在村中心修建了专门的舞场,一年四季可接待大批前来参观考察的中外专家、学者和游客,每演出一场收费300至500元。另外,还有七八个村民自发组成的演出团体常年在外演出。反排木鼓舞已形成了当地的一种文化产业。
年轻的姑娘,在母亲的陪伴下进入踩鼓场,母亲挎一个竹篮,随时准备装女儿身上掉下的银饰和卸装时用。要知道她们的一身银饰,一般有十多公斤重。
踩鼓、传统婚礼、龙舟比赛都在施洞镇所属附近村寨举行。
施洞镇位于县城北侧约35公里处的清水江岸边,山高路险,有简易公路通行,坐中巴车约需一个半小时。
踩鼓场设在施洞镇石家寨村紧靠清水江的河滩上,这里地势开阔平坦、周围绿水青山,是踩鼓的理想场地。参加踩鼓的共有2000多人,分别来自周围七八个村寨,以穿着节日盛装的年轻姑娘和中年妇女为主。头围红色头帕,上身着青色右襟半体衣,身长过臀、短袖,后领口翘起,在双襟,肩部、衣袖处均有彩色刺绣;下身着百褶青色长裙,前面围有用三块彩绘图案缝在一起的裙帕,腰间系一条彩色腰带,中年妇女的盛妆我们是第一次见到。下午1点多,踩鼓正式开始。上万人站满了场地内外,鼓声、欢呼声连成一片……
踩鼓都是以村寨为单位围成十多个圈,每个圈三五十人、百八十人不等,圈可大可小,视人数多少变化。圈正中站一至二人敲木鼓,其它人则围着跳。舞步舒展、缓慢,一般每半个小时为一节,中途也可随时上下。舞蹈种类主要有四面八方舞、虫鱼旋转舞、织布舞、打鱼捞虾舞等。
踩鼓的起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远古的时候,一对苗家儿女勇耶古和仰妮耶古从遥远的东方逃难来到施洞、革一等地的深山里。劳动之余,兄妹俩常以虫鸣鸟叫为音乐,手舞足蹈,自娱自乐。有一次,他们在一棵枯树旁听到啄木鸟发出的声音节奏鲜明、清脆、悦耳,遂缘木而上,发现此树原来已经空心,故击之能发出响声。于是,他们将此树砍倒制成了木鼓。有一年,兄妹俩为使失散的族人团聚,特意在清水江岸边跳起木鼓舞,众人闻到鼓声纷纷响应,踩鼓从此诞生。
据考证,踩鼓也是一种木鼓舞,发源于施洞、革一等地。与反排木鼓舞不同,木鼓是圆的,鼓点急如炒豆、响如溪流,跳舞时舞者手脚的摆动、身子的旋转都不大,这主要是因身穿盛装所致。
踩鼓一直持续到天黑结束。我们发现,苗族女性对踩鼓非常痴情,尤其是年轻的姑娘,谁也不愿放弃这样的机会。虽然踩鼓要在高达摄氏30多度的气温下连续跳几个小时,但她们还是在母亲的陪伴下进入踩鼓场。母亲随身带着一个竹篮,随时准备装从女儿身上掉下的银饰和卸装后的服装。要知道她们的一身银饰,一般有十多公斤重,穿在身上甚至连方便一下都很困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