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巍:生活不在别处就在这里

睡不着,找点儿东西来发吧.挺长的...

life is everywhere but not here
                                            --米兰昆德拉

从一出道的沧桑迷茫到如今的清澈明亮,从小众偶像到大众歌手,许巍把生命的每个阶段都鲜明地烙印在音乐当中,虽然从来没有大红大紫过,出道10年4张唱片的成绩也并不算高产,但他这屈指可数的几张唱片中记录的成长轨迹,早已成为不同年龄段歌迷的共同记忆。没有廉价的快餐情感,他的音乐中蕴涵的是属于我们共同的绝版青春。
   
吉他」“我一定要学会这个东西!”  


  上世纪80年代,邓丽君的歌声风靡了神州大地,喇叭裤、猫王头以及弹吉他成为了城市时髦青年的“标准配置”。  

  1986年当时正在上高中的许巍第一次听到了吉他的声音。  


  “给我震撼太大了。有一次我们晚上下晚自习,突然看到马路边有一个人弹吉他唱邓丽君的歌。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我就追出去了,我说我要学这个东西,一定要学这个东西!那个时候特别希望自己能学会吉他。后来我就慢慢地开始接触到港台的音乐,包括刘文正、邓丽君等等。因为喜欢唱歌,我父母也特别高兴,他们认为我终于能够安定下来不再闹腾了。于是我母亲给了我一把吉他,就把我所有都改变了,我从此不跟其他人玩了,天天就练琴。”和所有吉他青年一样,练琴、碴琴、在马路边唱流行歌曲成了许巍当时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一年之后,他便因为吉他弹得好而在附近出了名。在高中二年级的时候,许巍和一个已经毕业工作的朋友参加了一个吉他比赛。并且获得了第一名,他也在此时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曲。随后不少文艺团体找到了许巍希望他能加入。  


  不久,他做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重大选择:放弃高考,外出走穴。一心希望他考大学延续书香门第的父母在事后才得知许巍的选择,但是还来不及生气他们便担心起来,因为很快许巍便中断了和家里的联系,带着吉他开始了一年多杳无音信的走穴生涯。此时的许巍,大概十七八岁。  


  「走穴」一段贫苦而浪漫的时光  


  走穴之前,许巍“对音乐圈、文艺圈并不了解,只是充满了向往和敬意,但后来进去以后,失望的东西其实也挺多。”那段日子他走了全国很多地方,和其他演员一起坐在卡车后斗里、火车过道里,穿梭于湖南、湖北、四川等省的各个县城之间。经常是演出到半夜11点才结束,然后所有的人一起装台,运到下一个要演出的地点,根本没觉睡。而且一个月只拿二十块钱,甚至不发钱。  


  “那时候还有赵牧阳,我记得我们两个人,他打鼓,我弹吉他,我们俩都唱歌。那时经常没饭吃,有一次在湖北,1986年还是1987年吧,我记得不太清楚了,演出的时候,两个人在后台,饿得不行了,也不发钱,也不知道怎么跟穴头说。我在墙上写了‘天涯浪子’,两个人一人签一个名字。那时候就真的感觉到,原来这种生活还有一些浪漫色彩。”那段日子经历的各种形形色色的事情,给了许巍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当时他对人性中很多东西都非常失望。这在他多年后的第一张专辑《在别处》中有非常鲜明的体现.

[当兵」可能这辈子要干音乐这件事了  


  1987年,经一位音乐学院的老师介绍,许巍进了陕西军区当上了文艺兵。“那时我才19岁吧!刚好正是我的转折点,是一个人的生活要改变的时候。到部队之后接受了严格的教育,在那种安静的环境中把自己的生活整理了一下,知道自己那段时间才开始懂事了,有个目标了:我要做音乐,因为我离不开它。于是就每天练琴,一天练十个小时吧,脑子里什么都没有,就是音乐。那是一段特别幸福的日子,每天锻炼身体,然后就是不停地弹琴,听大量音乐,在那个时候才开始思路清晰了,我可能这一辈子要干这个事了。”也是在这个阶段,许巍接触到了摇滚乐。1990年底,许巍从部队复员,再次违背父母希望他上大学的心愿,开始了职业吉他手的生涯。在此期间,他创作出了后来更名为《执着》的《Don‘tCryBaby》等歌曲。  


  1993年6月,许巍召集了当时西安最优秀的乐手组建了“飞”乐队。半年后乐队的首场演出,一千人的剧场竟然挤进了三千名观众,各地的巡演也是好评如潮。但第二年,“飞”乐队便解散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许巍写出了《两天》这首歌。  

“写这首歌之前的那段生活带给我的震撼挺大的。因为选择了这条路,体会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后来乐队解散……让我感受到很多生活态度。那段时间就是这种样子,也就这么写了,我写东西基本上就是想到什么写什么。”这一年的深秋,许巍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到了北京,与当时正值鼎盛时期的红星音乐生产社接触,并迅速签约。  


  从“那一年”到这一年  


  许巍,生于古都西安,十六岁时开始练习吉他。1987年底参军入伍,在陕西军区当文艺兵。1988年,许巍接触到摇滚乐,受到巨大的冲击,从此便立志做音乐人。  


  1990年底,许巍从部队复员,开始了职业吉他手的生涯,其时他已是西安音乐圈最出色的吉他手之一。这期间他创作了《Don'tCry Baby》等歌曲。  


  1993年6月,许巍在西安组成“飞”乐队,他担任主唱和节奏吉他手,并负责词曲创作。乐队在初建时没有经济来源,只能在一所破旧的房屋内排练,异常艰苦。  


  1994年8月,“飞”乐队因种种原因解散。同年10月,许巍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到北京。1995年4月,许巍与红星生产社签约,并在同年11月推出两首单曲。1997年4月,许巍首张个人专辑《在别处》正式发表。  


  第二张专辑《那一年》于1999年12月录制完毕,在2000年出版发行。2002年3月,许巍签约环球旗下的艺风唱片,并于同年底推出个人第三张创作专辑《时光·漫步》。  


  2003年,艺风唱片转为EMI厂牌下的步升唱片,许巍转约EMI,并于2004年12月推出全新专辑《每一刻都是崭新的》。  


  2004年底,许巍在北京展览馆剧场举办了一场小型个唱,演出门票一度被炒到千元以上。  


  2005年8月13日,许巍将在工人体育馆举办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场个唱:《绝版青春》。  



  《在别处》1997年(红星)  


  《那一年》2000年(红星)  


  《时光·漫步》2002年(环球/艺风)  


  《每一刻都是崭新的》2004年(EMI/步升)  


年龄变了,生活变了,心态也变了……惟一不变的是弹琴和音乐。在许巍看来,音乐是他这一辈子注定要做的事。
现。
  
「红星」是那两年文艺青年的理想聚集地  


  签约红星之后的一个月,许巍的两首作品《两天》和《青鸟》便推出。第二年,由许巍作词作曲、田震演唱的《执着》红遍了大江南北。此时他已经搬到了石景山和众多的“红星们”住在了一起。  


  “那两年的红星绝对是一个文艺青年的理想聚集地。那是一个黄金时期。现在肯定不会再有那样的环境了。在石景山,那里特别安静。人也完全静下来了,开始了新的生活,一个人就在房子里大量听音乐、看书、准备专辑。我每次写一张专辑的时候,脑袋肯定是空的,不可能完全想好了。我觉得做音乐需要的状态,是你安静的时候,你特别安静的时候,这样才能沉下来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去体会你生活中的每一刻,包括你经过的旅程、经过的人、经过的事儿。只有在你最安静的时候,才能体会到最深的东西,在‘红星’的那段时间,内心的轰鸣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安静。第一张专辑像‘我的秋天’,就是在安静的状态中回忆了某段时间的生活。”1997年4月,许巍创作期长达两年的首张个人专辑《在别处》正式发表,在无任何的宣传情况下,一炮冲天,销量惊人。第二年,作为流行乐界仅有的两位作者,许巍和崔健的作品一起被选入中国当代诗歌文选。凭借这张专辑,许巍赢得了大量乐迷。  


  可随后许巍在红星的发展并不愉快,创作期长达3年的专辑《那一年》在许巍和红星的谈判过程中发行。而唱片发行的消息许巍竟然是从朋友口中得知。虽然在缩混和设计上存在不少瑕疵,但这张唱片仍然透露出了一些许巍将要转变的迹象,熟悉的气息中蕴藏了一些即将变得明亮的东西,灰暗不再是许巍的主旋律,一个清澈明亮的许巍即将“出壳”。  


  「转折」听到几个孩子在地下通道里唱我的歌  
2001年,制作完叶蓓的唱片,许巍陷入了生命的一个低潮期,虽然名声在外,但生活的窘迫和音乐上的不如意让他产生了放弃做音乐的念头。  


  “第二张专辑出了以后,我就很自闭,也不知道谁喜欢你的歌曲,也没有演出,也没有媒体,也不知道唱片卖成什么样,任何人都不接触,每天就是埋头练琴,一天时间就过去了。然后看看身边的生活,想回趟家,一想,没钱。生活的问题和现实的问题都让自己喘不过气来。  


  当时我在西安呆了一年多,西安跟北京生活节奏不一样,慢很多。我觉得每个人到了三十岁之后都会有这样一个过程,不会再过多地去抱怨,而是更多地反省和调整自己。“就在这个时候,一件偶然的事情又再次坚定了许巍做音乐的信心。”我听到几个孩子在地下通道里唱我的歌曲———那时候的我已经不想再做歌手了,一直在想这个事情—————然后就听到地下通道的孩子们在唱自己的歌,发现自己对别人还是有用的,不管怎么样,有人在唱,有人喜欢,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于是,许巍从西安老家回到了北京,签约了上海艺风,并在2002年底出版了第三张专辑《时光漫步》。在这张唱片中,以往迷茫挣扎的风格被一种明朗的全新的音乐所替代。这种巨大的改变让不少他以前的歌迷感到不太适应,有些人甚至质疑现在的许巍是否还有才华写出当年《青鸟》、《我的秋天》那样的经典歌曲?  


  对此许巍并不同意:“我不认为我现在的音乐没有力量,现在这种力量可能需要更加成熟的心态才能体会到,有些人不大接受,可能是他没有体会到;有些人体会到了,一下子就被击中了。我1991年至1993年的时候就听‘枪花儿’,喜欢那种状态,人家给我拿披头士我不听,说没劲,不酷啊。但是后来随着年龄增大,有一天忽然听到,眼泪哗哗的……做音乐是一种态度,每个时期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重生」弹琴、念诗、喝茶  


  签约百代之后,许巍在2004年底推出了专辑《每一刻都是崭新的》。这张唱片和《在别处》时的许巍已经有了非常巨大的差别。此时的他生活规律且安稳。平时喜欢的事情从浪迹天涯变成了弹琴、读书、喝茶。  


  “我越来越喜欢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东西,我最近在读唐诗,觉得那种意境非常开阔,因为他们那个时代跟自然和周围的环境靠得非常近。当然我还达不到那种境界;但我觉得就是生活,你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除此之外,书法也是我现在非常喜欢的一门艺术,尤其喜欢看《兰亭序》,中国书法中蕴涵的智慧是难以言传的。”未来,许巍希望能每两年出一张唱片,而中间的时间,就去背包旅行:“我喜欢这样的生活,西藏、黄山、江南水乡都是我向往的地方。云南去过了,不过听说云南某地深山有一处一望无垠的草甸,上面是一片一片的竹林,竹林里面住着人家,简直是世外桃源……真正的采风是精神上的,是用身心去感受自然,而不是去当地人家里让老人唱两首歌把谱记下来,那只是形式上的,我必须亲自去感受被震撼的感觉。”与之对应,更多的生活细节以及对他人的体察被他写入了歌中。“有时故意去写一种境界是误区,其实我的生活就摆在那,可写的很多。《喝茶去》的歌词就是在喝茶的时候写的。  


  春秋天我经常去爬八大处,喜欢在那种自然的地方找个茶社喝壶茶,读书,消磨一下午。有喜鹊在头上飞,放生池里的鱼会突然蹦起来,平时这样就过去了。突然有一天,觉得应该把它写下来。  


  实际上,‘喝茶去’也是禅宗的一桩著名公案,有人向老和尚请教佛法真谛,老和尚不动声色一概请他们到后面喝茶去……可能我自己永远无法参透这其中的禅意,但我想最好的领悟方式就是投入地去生活..."

[ 本帖最后由 fubo322 于 2006-9-9 05:17 编辑 ]

点击进入我的个人空间http://www.csuchen.de/?29059

TOP

许巍、郑钧,都很喜欢,为老乡自豪,加油!

TOP

顶,西 安 帅 小伙子

TOP

原帖由 Dianyandeshou 于 2006-9-9 10:43 发表
顶,西 安 帅 小伙子
没看懂,是说郑许二人帅,还是夸你自己呢?what.gifwhat.gif

TOP

喜欢他的(蓝莲花)

TOP

他的歌是很不错。应该都有了。。

TOP

老崔的歌让人亢奋,郑均的歌让人思考,许巍的歌让人平静。
最喜欢他的<在别处>和<我的秋天>rose.gif

TOP

许巍是个玩深沉的流行乐手,郑均更没法跟许巍比,抄的稍微多了点。

TOP

原帖由 Wassermann 于 2006-9-10 21:50 发表
许巍是个玩深沉的流行乐手,郑均更没法跟许巍比,抄的稍微多了点。
我靠。。。本来不打算会贴的,可看了楼上的话,忽觉不吐不快!!
!!拜托。。。他们俩的歌你听过几首啊?不懂就别瞎说好不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