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今日收购IBM全球PC业务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8日上午9点,联想集团在北京正式宣布,以总价12.5亿美元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其中包括台式机业务和笔记本业务。具体支付方式则包括6.5亿美元现金和6亿美元的联想股票。

  同时联想集团宣布了高层的变更调整。IBM高级副总裁史蒂芬-沃德将出任联想集团新CEO,杨元庆则改任公司董事长,同时,老帅柳传志将彻底退居幕后。




   


  具体而言,联想集团付出的12.5亿美元包括6.5亿美元现金和6亿美元的联想股票构成,中方股东、联想控股将拥有联想集团45%左右的股份,IBM公司将拥有18.5%左右的股份,因此,这次收购实际上是中美两家IT厂商的战略合作行为。

  新的联想集团在五年内有权根据有关协议使用IBM的品牌,并完全获得商标及相关技术,这就使得联想的产品在全球PC市场上具有了最广泛的品牌认知。

  这次联想的收购行为,是中国IT行业在海外投资最大的一场,至此,联想集团将成为年收入超过百亿美元的世界第三大PC厂商。

  联想表示,成立二十年来,联想经过无数坎坷,但是要成为一个具有国际规模的长久企业,这次和IBM的合作是一个突破性契机,联想管理集团的管理层在两间国际顾问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近13个月的谈判和工作量极大的业务梳理工作。最终走到了一起。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概况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联想集团”)和IBM签署了一项重要协议,根据此项协议,联想集团将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PCD),成为一家拥有强大品牌、丰富产品组合和领先研发能力的国际化大型企业。

  要点

  •此次收购将打造全年收入约达120亿美元的世界第三大PC厂商(按2003年业绩计算)

  •所收购的资产包括IBM所有笔记本、台式电脑业务及相关业务,包括客户、分销、经销和直销渠道;“Think”品牌及相关专利、IBM深圳合资公司(不包括其X系列生产线);以及位于大和(日本)和罗利(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研发中心

  •交易总额为12.5亿美元。联想将向IBM支付6.5亿美元现金,以及价值6亿美元的联想集团普通股,锁定期为期三年。

  •IBM将持有联想集团约19%的股份,联想集团和IBM将在全球PC销售、服务和客户融资领域结成长期战略联盟。

  企业结构



  资料与数据

  •联想集团将在纽约设立公司总部,在北京和罗利(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设立主要运营中心。

  •交易后,联想集团将以中国为主要生产基地。

  •联想集团将拥有约19,000名员工(约9,500来自IBM,约10,000来自联想集团)

  联想集团概况

  背景

  •主要业务为在中国生产和销售台式电脑、笔记本、手机、服务器和外设产品

  •总部位于中国北京

  •在惠阳、北京和上海设有PC生产基地,年产量约500万台;在厦门设有手机生产基地

  •在北京、深圳和上海设有研发中心

  •在中国拥有庞大的PC分销网络,包括约4,400家零售店

  •员工总数:10,000

  股票资料

  •香港联合交易所股票代码:992

  •美国存托凭证代号:LNVGY

  •香港恒生指数、MSCI中国自由指数成分股

  •总市值:202亿港元 (2004年11月)

  •股权结构:联想控股有限公司 (联想母公司)持有57%,公众持有43%

  财务表现

  •营业额:截止2004年3月的财年达231.8亿港元(29.7亿美元);截止2004年9月的6个月达115.3亿港元(14.8亿美元)

  •营业额按业务分布(2003/04财年):企业IT 51.5%,消费IT33.5%,手持设备8.8%,其他6.2%

  •净利润: 截止2004年3月的财政年度达10.5亿港元 (1.353亿美元);截止2004年9月的6个月:10.2亿港元 (1.307亿美元)

  市场地位

  •自1997年起,连续7年为中国最大PC厂商,2004年第三季度在中国PC市场的份额高达26.8%(资料来源:IDC)

  •亚太地区最大PC厂商(除日本外),占有12.6%的市场份额(资料来源:IDC)

  •2004年第三季度全球第四大商用台式机厂商(资料来源:IDC)

  •2004年第三季度全球第四大消费台式机销售厂商(资料来源:IDC)

  •2004年第三季度全球第八大PC销售厂商(资料来源:IDC)

  •2003年8月获《财富》杂志评选为中国百强企业第13位

  •2003年, 获《亚洲货币》杂志评选为 “最佳管理公司”第四名,“最佳财务管理”第二名, “最佳公司治理” 和 “最佳投资者关系”第一名

  •根据世界品牌实验室与世界经济论坛的联合调查,联想品牌是中国最有价值的四大品牌之一

  •联想集团累计获得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授权专利789个

  大事记

  •1984年:由中国科学院出资,11位研究员组成了联想母公司

  •1988年:正式成立

  •1990年:推出首款联想牌PC

  •1994年:联想集团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1999年:联想集团成为亚太区(除日本外) 首要PC厂商

  •2003年:联想集团推出的“深腾 6800”超级计算机,在世界超级计算机排行榜中名列第14位

  •2004年:联想集团将其英文名称修改为Lenovo Group Limited,并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

  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概况

  背景

  •主要从事笔记本和台式电脑生产和销售

  •总部设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罗利市

  •在北卡罗来纳州罗利和日本大和设有研发中心

  •约9,500名员工

  财务表现

  •2003财年收入为96亿美元

  2004年第三季度概况

  •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在世界各地的销量和收入均有所增长。

  •IBM笔记本电脑出货量最高季度

  •IBM笔记本电脑销出货量连续第二个季度创历史新高

  •IBM笔记本电脑销量出货量持续8个季度增长

  市场地位

  根据IDC调查报告:

  •商用笔记本市场:110亿美元(IBM份额:14%)

  •商用台式机市场:168亿美元(IBM份额:8%)

  •商用客户市场:278亿美元(IBM份额:11%)

  •在中国和亚太市场商用笔记本收入第一,中国同比增长29%,亚太同比增长19%

  •自2000年以来,在中国市场的商用笔记本收入持续高居首位

  •中国发展最快的PC商,商用PC出货量同比增长45%

  •商用PC出货量世界第三位(同比增长19%;整个行业增长16%)

  •面向大企业的商用PC出货量世界第三位(同比增长20%;整个行业增长19%)

  •面向中小企业的商用PC出货量世界第三位(同比增长18%;整个行业增长16%)

  •1994年以来,IBM一直在中国市场上占有领先地位,年复合增长率33%

  大事记

  •1981:推出首款个人电脑

  •1986:推出首款笔记本电脑

  •1992:推出ThinkPad,ThinkPad是市场首款拥有10.4英寸彩色屏的笔记本产品

  •1999:宣布退出零售业

  •2000:ThinkPad笔记本电脑出货量达到1,000万台

  •2001:推出市场首款拥有安全芯片的笔记本电脑,是行业首款获得可信赖运算平台联盟(一个制定数据安全标准的行业组织)认证的笔记本电脑。

  •2003:ThinkPad笔记本电脑出货量达到2,000万台

  •2004:PC出货量达到1亿台(包括台式机和笔记本)


哈,以后买Thinkpad就是支持国货了,爽啊!biggrin.gibiggrin.gi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

方兴东:IBM能否成为联想20岁突围的灵丹妙药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7日 09:33 新浪科技

  出处:博客中国

  作者:方兴东

  首发:商务周刊




   


  联想购并IBM的传闻已经从国内的网络媒体传播到《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惊动各路分析家和评论家。传言到了这个地步,基本上可以说是100%的既成事实。但是对于一个年收入30亿美元左右,市场价值30亿美元左右的联想,要购并IBM的110亿美元一年的PC业务(包括台式机和笔记本),实在是匪夷所思,起码我的脑子现在也转不过来。当然,如果成为事实,这的确是联想的一次大跃进,也是中国PC业的一个大跃进。因此,疑惑之中,我们还是为联想的努力高兴,不管是否真的全盘购并IBM PC业务,不管合并之后会不会出现消化不良(PC业历史上的购并基本都以失败告终),我们真心为联想喝采。以下是自己为《商务周刊》撰写的评论,写于11月份。那时候判断联想只能购并IBM的中国工厂而已(从各路媒体报道来看,这个判断很可能不对,各大媒体报道分析起来还是要购并IBM PC业务的全部),我的分析,未动一字,发表如下:

  联想20岁的生日是在平淡低调中度过的,这对于爱张扬的柳传志和杨元庆来说,这样度过如此重要的日子实在不是自己情愿的。但是,形势却不饶人,20岁的联想正在面临的不是鲜花掌声,而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国内市场的能力发挥接近饱和,国际市场依然寸步难行。两头胶着的联想已经突围了整整3年,直到现在,我们看到了动作,却还没有看到相应的实质性进展。

  2004年,在质疑和喧哗中,联想度过了不寻常的一年,包括裁员重组、机构整顿、战略调整、奥运赞助、高调换标、人事变动谣言以及业绩和股价的质疑,现在,喧嚣而上的就是联想购并IBM的各种传闻。有消息灵通人士从联想内部获悉,不出意外,12月上旬将公布正式结果。但是具体合作的内容却莫衷一是。目前传闻至少有三个版本:1、联想将IBM PC业务全部吃下,并最终形成“联想-IBM”的联合品牌;2、联想将IBM PC制造工厂拿下,今后IBM的PC业务由联想来代工;3、联想在吃下IBM PC业务之后,将IBM的品牌、联想的分销渠道、富士康的制造部分结合起来,结成三方利益联盟。

  根据过去几年的经验,大凡业界传闻出现在网络和传统媒体,那此事基本十有八九。因此,我们从联想和IBM的反应来看,双方合作的事情应该不会是莫须有。IBM 是全球PC产业的鼻祖,但是在今天,IBM PC业务的确越来越成为它的鸡肋。联想是中国PC市场的绝对老大,但是最近几年也面临国内国外厂商的两端积压。两大PC业的“老大”都面临各种的苦恼和麻烦。因此,此时双方同病相怜,彼此帮助,也是合情合理。一方需要摆脱包袱,一方需要重新包装包袱,的确非常切合。

  但是,站在产业的现实上来分析,一些基本的情况可以有所判断:联想要想将IBM PC业务全部吃下基本不太可能。因为据业内人士估计,以IBM PC历史声誉、品牌影响和业务能力,这部分价值最低股价也应该在100亿美元以上,而当下联想整个公司的市场价值也才20多亿美元。如此的“蛇吞象”显然违背商业常理,不具有真正的可操作性。而最现实的情况就是:联想将IBM 和长城的PC制造工厂拿下,提升联想的生产制造能力。

  当年在驱逐倪光南之后,柳传志给联想重新包装的理念就是后来人们众所周知的“贸工技”。如今,在技术上开始寻求突破的联想,却无法缓解内心的疼痛:按照柳传志的理论,“贸”成功之后,联想应该首先在“工”方面寻求突破,起码应该成为PC产业“工”方面的佼佼者。但事实上,过去几年联想在“工”方面却没有取得理想的进展,原来“工”方面的最大阵地——主板业务,一直成为公司利润的“大窟窿”,最终出售了事,付出惨重代价。而在笔记本和数码产品方面,联想的加工制造无法与台湾厂商形成竞争,连联想自己的相关产品也大量借助台湾厂商的加工。联想的“贸”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而联想的“工”越来越空心化。这种局面使得柳传志脍炙人口的“贸工技”三部曲理论拦腰而断。

  这一次,IBM 和长城的PC制造工厂有可能会让柳传志耳目一亮:有了这个工厂,联想在PC的制造加工方面有可能再上一个台阶。因此,对IBM和联想传闻最敏感的还不是戴尔、惠普等直接竞争的国际PC厂商,而是台湾IT厂商:台湾电子时报发表评论指出:联想与IBM合资传闻再起,与其欲拓展台式机市场占有率有关,而一旦这个合作成为定局,则会对台湾主机板订单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此,此次联想与IBM勾搭,希望就此借助IBM PC的品牌威力打开全球市场,希望非常之好,但是太不切实际。但是,借此重燃柳传志“贸工技”理论倒是非常现实之选。

  联想的胶着局面已经延续太长时间,如此下去,风险将不断增加,突破的时间窗口已经不太宽敞。如今,联想基本的战略已经确定,集中一切资源,需求PC业务的重大突破。从纵向来说,联想的核心竞争力能否从PC的销售,逐步延伸到PC的技术和制造;从横向来看,能否从国内传统PC市场的优势,拓展到新功能新应用的新市场,以及更为辽阔的国外市场。联想这一年来的动作基本体现了这些思路框架。关联应用标准化的大胆推进,集中体现了联想在PC技术方面的摸索,联想高调换标是为国际化营造形象和试探风声。当然,联想在突围的同时,必须巩固面临极大挑战的根据地:国内市场。2004年,联想的2999元电脑和天骄宽带关联电脑是其中两大亮点,虽然两者市场取向不同,但是都指向一个共同的本质:试图开启一个新的中国特色的PC时代!的确,随着中国特色的互联网新浪潮迅速崛起,对于国内市场领导者联想来说,这是挑战更是机遇。因为,在中国特色面前,戴尔、惠普等国际品牌必然将失去过去的历史优势。可以说,在联想20年的发展历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国内PC业的追随阶段。国内PC的产品形态、性能功能以及市场理念,甚至价位和节奏,都基本上与欧美主流市场亦步亦趋,没有什么中国特色。这在产业初期,是很正常的,但是现在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越PC拥有量的数倍,而且互联网中国特色不断凸现。简单追随欧美PC市场已经不适用,而且永远不会再适用了。

  2999元电脑主要是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出发的中国特色电脑。标志着中国PC业生态从此有别于美国等主流国家的PC产业,预示着“发展中国家PC”新生态的形成,有可能帮助中国PC产业走出国门,成为全球PC产业的一股重要力量。那么,天骄宽带关联电脑则从另一个维度上,凸现PC应用的中国特色。这方面,联想的努力可以说是可圈可点。

  但是,综上所述,联想战略虽然已经开始专注到PC领域(手机领域短期内依然不容太乐观),但是对于联想如何在PC领域打开重大突破,依然非常迷惘,缺乏清晰的思路。依然处于四处寻找方向的混沌阶段,这次购并IBM的传闻也是其他的方向之一。

  与IBM合作能否成为联想20岁突围的灵丹妙药?对于现在急需重振士气,确定努力方向的联想来说,是一个新的契机。但是,这个契机也不能人为夸大。毕竟,拥有了IBM制造工厂,并不能在对戴尔、惠普等国际一流品牌的竞争中,赢得太多的分数。我个人认为,联想最佳的突围方向,不在于如此急切地寻求技术、制造和全球化方面的突破(因为这些方面是急不来的,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而在于尽快放低自己的身段和架子(到了今天,联想还试图摆着市场老大的空架子已经毫无必要),回归到中国市场更具前景和优势的潜力市场中——符合中国特色的低价电脑!由于对市场潜能、渠道冲突、利润控制等的顾虑,联想没有将2999元电脑竭尽全力推广,实在是一次重大的战略延误。因为2999元电脑的拓展将使联想未来豁然开朗。不但可以成为联想重新崛起、带动多年持续增长的“核武器”,同时也是杨元庆实现当年“100亿美元”梦想和挺进国际化的唯一正确的方向。而且2999元电脑更大的价值有可能引爆中国PC产业的一场革命,进而引发一场全球PC业的变局……

  很多年以前,Compaq凭借一次次惊人的价格战超越了PC老大IBM,将PC价格拉到新的底线;而后,Compaq却在购并DEC试图走向高端的路上最终失败,被惠普购并而消失;戴尔也是凭借价格优势,攻城略地,成为当下全球PC霸主。千万不要将PC事业看作多么崇高的事业,尤其在中国这个巨大的新兴市场中,只有将价格战打到戴尔无法跟进和承受的前所未有的地步,联想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才真正出现。可惜,现在专注于PC领域的联想太急于走向高端,而不是走向草根;当年凭借一次次价格战掀翻国际品牌的杨元庆,失去了挥舞价格利剑的非凡斗志。

  联想,无论是否真的能攀上IBM这样高贵的婚姻,但是未来之路依然在自己的脚下!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

商业周刊:新联想的最大挑战是如何管理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8日 17:41 ChinaByte

  文达 编译

  《商业周刊》今日刊文表示,联想以12.5亿美元成功并购IBM PC资产对于双方而言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但由于面临着有机整合及文化差异等挑战,同时为这笔交易增添了一丝风险。IDC认为:“新联想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管理的问题。”




   


  天极网12月8日消息 在一场能够改变全球计算机市场格局的谈判中,IBM今日终于同意将其年收入高达120亿美元的个人系统部门(PSG)以12.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中国最大的PC制造商联想公司。这绝对不是一场普通的交易。并购IBM PC部门之后,联想的国际总部将迁往纽约,由IBM的几名高管负责运作。同时,IBM还将持有联想公司一定的股权。从法律的角度讲,这场行动的确属于并购,但同时又像是双方合资。

  经过了13个月的风风雨雨,此次合作终于于今日尘埃落定。据知情人士透露,双方的谈判工作几乎于今年9月份半路夭折。因为当时IBM的PSG部门正处在上升势头。当时,PSG部门营收增长17%,达到33亿美元。但经过IBM首席执行官Palmisano的再三定度后,最终还是决定将谈判进行下去。

  事实上,对于双方而言,这笔交易应该是一种双赢的局面。根据当前的合作形式,IBM在不保留PC部门的前提下,仍保持着PC业务。而对于联想,则可以将业务进一步拓展到国际市场。IDC分析师Phillipe de Marcillac对此表示道:“在这场交易中,联想和IBM双方均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因此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经营模式

  IBM在PC市场的业务范围极其广泛。最初于1981年缔造出全球第一台PC机时,其名声就已经扎根于企业市场。在20世纪80年代,IBM一直垄断着全球PC市场。此后,IBM的龙头宝座被康柏和戴尔所霸占。在经过了巨额亏损后,IBM找到了一条生存之路,那就是出售制造工厂,将大部分生产任务外包,自身只保留一些设计业务。

  而联想同样也有着自己的一部兴衰史。尽管目前以27%的市场份额垄断着中国的PC市场,但是公司进军服务器和服务领域的愿望始终未能如愿以偿。而且,由于戴尔等国际品牌的冲击,联想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也有所下滑。但今年第三季度,联想和IBM的总PC出货量占据了中国市场1/3的份额。

  对于IBM,摆脱PC业务束缚是其从这笔交易中所得到的最大益处。今年前9个月,IBM个人系统部门的销售额为94亿美元,税前利润仅为7000万美元。业内分析家此前也认为,IBM可以通过出售其PC业务来提升公司的整体运营利润空间。而且,IBM还可以通过转售PC来获得利润。据统计,目前IBM公司35%的PC销售额用于支付公司的销售人员和在线零售店的费用。

  风险所在

  但是,无论是对于联想还是IBM,这笔交易也绝非完美的天作之合。合作之初,双方的运营效率仍无法与竞争对手戴尔的直销模式相提并论。目前,联想仍基于预测结果来生产PC,并通过经销商渠道将PC交付到消费者手中。

  此外,两家公司的文化差异也使得这笔交易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根据合作协议规定,联想的日常运作将由首席执行官Stephen M. Ward Jr负责,而Fran O'Sullivan同时也被任命为联想的首席运营官。前者是IBM公司高级副总裁兼个人系统部门总经理,而后者则为IBM个人系统部门-PC业务总经理。而联想现任首席执行官兼副总裁杨元庆则为新联想的董事长。

  因此,联想和IBM如何将双方当前运作有机地融为一体,以及谁将拥有新联想的真正控制权等问题都是业内所普遍关注的问题。IDC分析师Marcillac表示:“新联想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来管理的问题。”

  联想和IBM最终能够脱离PC苦海并重塑辉煌吗?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不过一个有趣的问题是,一个西方的“金字招牌”居然被由中国政府部分控股的企业所并购,不可思议。当然,这同时也是一个信号,那就是各个市场的全球化已经真正到来。(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

分析:龙与蓝色巨人的博弈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8日 13:30 新浪科技

  联想正在改变着人们对于中国企业的“传统认知”。

  保守稳健,小富即安;营销主导,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困守本土,没有放眼四海的气魄与胆量……这些向来为人所诟病的本土企业疾患有望成为历史纪录——中国企业整合跨国巨头传统业务,这样的事件仅在几年前还是人们难以想象的。作为唯一可与HP、Dell等洋巨头相抗衡的本土PC领军企业,联想的大胆举动在业界内外激起了轩然大波——对中国  


   


品牌走向世界报以厚望的人们纷纷盛赞联想“走了一著妙棋”,持此立场的评论家认为联想通过整合IBM PC业务而“缩短了国际化部署的周期”;但也出现了一些反面的声音——例如质疑联想此举实属“以蛇吞象”、不自量力,尽管联想的整合行动并非未经深思熟虑的蚍蜉撼树;联想何以会不惧“风险”地指望吞并PC产业缔造者的“传统业务”,是铤而走险,还是步步为营?联想与IBM的合作如果成为现实,又将给全球PC市场带来怎样的变数?

  联想近年来的战略举措实有其内在的关联性。2002年末发布关联应用技术战略;2003年春更改英文品牌标识;2004年初决心抛弃“冗余业务”,专注“个人电脑及笔记本、服务器、外部设备等相关产品”;3月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把上述事实联系起来,便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联想是在将国际化作为品牌存续与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联想此次尝试,绝非压力之下的冲动,而是深思慎举之后的明智之举。

  IBM一直被认为是打开了个人电脑需求魔盒的那位巨人。1981年8月12日,PC 5150吹响了个人电脑时代来临的号角——这台机器采用了Intel 8088CPU,配备了64K内存以及5.25英寸软驱,微软公司为这种“神奇机器”开发了字符界面的MS-DOS操作系统——1982年,随着IBM掀起的PC风暴横扫北美市场,随着PC 5150被著名的《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封面人物”,一家名为康柏(Compaq)的公司悄然成立——个人电脑开始改造世界。

  正因如此,有人认为作为个人电脑“首创者”的IBM倘真的出售其PC业务,也便意味着PC时代的终结——但这种看法是浮浅而不负责任的。IT技术发展史已无数次证明,另有怀抱的企业——即便它是某一技术、产品的鼻祖,在技术与产品产业化之后,该企业的选择无关整个产业的存亡断续。

  PC时代的中国起点

  联想整合了IBM的PC业务,这意味着PC时代迎来了中国起点。

  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强强联合”,对合作双方来说充满着希望。联想执掌着中国乃至亚太PC市场的牛耳,而IBM则在全球企业市场和笔记本业务领域占据着显著的优势。新联想继承了IBM的Think系列品牌,将在相当长的周期内享用IBM公司的品牌。

  强强联合还整合了两个互为补充的市场,并通过两个深具互鉴性的管理团队的结合,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国际化的管理团队——这一点尤其令我们欢欣鼓舞,因为它既是联想博弈全球、决胜未来的关键,也是起步较晚、积淀较浅的中国企业快速切入世界市场的重要保障。

  龙与蓝色巨人的博弈不是不是简单的“收购”,不是单纯的“买”与“卖”的行为,而是以战略联盟合作为支撑。新公司将覆盖全球市场,并具备强大的品牌、多样化的产品和领先的研发能力。有赖于富于诚意的磋商和卓有成效的部署,双方的合作规避了很多风险,从而力保了整合行动能够成功实施,并带给新联想快速发展的难得机遇。

  联想的国际化运筹

  从联想的角度看,整合行动首先是基于回归主业和国际化竞逐的需要。在联想的10年战略(2001-2010)中,“回归主业”与“国际化”不仅不矛盾,还相辅相成。PC产品是迄今为止联想营收与财报的主要增长点。蝉联多年亚太PC市场霸主,同时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亦接近临界点,联想只能想方设法突出重围,奔向世界。双雄联手的结果便是新的巨头——新的“联想”既汲取了IBM的技术优势与品牌口碑,同时也传承了联想的产品战略与服务模式。当全球第三(IBM)牵手亚太第一(Lenovo),将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实在殊难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Dell、HP们会有一段如坐针毡的难熬周期。

  另一方面,携手IBM与TOP计划也是互为补充的。今年3月26日,联想正式跻身于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TOP)。联想与国际奥委会、北京奥组委、都灵奥组委签订的四方合作协议规定,在未来四年内,联想将为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世界200多个国家的奥委会及奥运代表团独家提供台式电脑、笔记本、服务器、打印机等计算技术设备以及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有史以来,中国企业第一次可口可乐、柯达、斯沃琪、源讯、恒康人寿、三星、通用、麦当劳、松下电器、VISA等跨国巨擘同台共舞。然而品牌知名度任何时候都不能等同于优异的业绩。联想若希望TOP计划真正有益于其国际化业绩,便必须投入大量资源,用于品牌推广、渠道建设、产品营销以及消费者教育。试想一下,联想如何才能利用短短四年时间在全球范围内完成这样的“伟业”?所以,以收购降低资源注入、同时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这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联想的选择。

  与IBM携手攻略世界PC市场,这是联想长期以来国际化运筹的必然结果,它经过了缜密的计划与全面的评估。

  中国信息产业的丰碑

  从“整合行动”对中国信息产业的影响来看,联想与IBM的携手将成为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强强联合的结果是,联想以超过百亿美元的经营规模,跃居全球电脑市场第三的位置,成为我国率先进入世界500强行列的高科技企业和制造业企业,大大提高我国信息产业的国际地位;同时,联想和IBM的个人电脑业务部门在产品、市场、供应链和制造等方面有极强的互补性,这一“强强联合”的案例,将谱写中美两国企业合作的新篇章;以体量较小的企业并购体量较大的企业,为中国企业通过并购迈向国际化道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范例。

  改写全球PC产业格局

  整合行动势必会深彻改变全球PC产业及市场的格局。

  据了解,新联想的全球PC业务总部将设立在纽约,并将在北京、巴黎和美国北卡州的罗利(Raleigh)设立主要运营中心。罗利也将作为联想的研发管理中心,其国际研发团队将分布在不同地方。原IBM在日本的大和研发中心将继续行使笔记本研发的职能。联想现有的研发机构,将继续作为台式PC研发中心,并将提供定制化的笔记本设计和软件开发。新联想的年收入预计将达到120亿美元,产品销量将达到1150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8.3%,成为全球第三大电脑领袖。

  很显然,整合行动一方面强化了IBM对企业级市场的专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新联想更准确地把握到全球PC市场的发展机遇。联想在个人客户高品质电脑领域的强大实力与IBM一流的商用电脑和笔记本业务整合在一起,全新的联想将凭借整合后的雄厚实力帮助客户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

ibm不想做pc业务我是很早就听说了,但联想只用12.6亿美圆并i购bm110亿美圆的pc业务,我觉得这样的好事有点值得推敲.
但如果属实的话,我想我知道下一台电脑要买什么品牌了.

TOP

楼上的好像搞错了,110亿美元是指营业额,如果没记错的话,今年ibm前九个月的个人电脑盈利为7000万美元,这还是税前利润。另外,12。6亿美元并没有包括5亿美元的债务转到联想帐下,事实上应该是17。6亿美元。

ibm的鸡肋,联想的盛宴!呵呵,这就是客观事实。

TOP

我们中国也有了让世界都知道的品牌了,不止是”世界的加工厂“,顶顶14.gif14.gif14.gif14.gif14.gif
wass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