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赠港中华鲟水土不服 海洋公园又有1尾死亡

新华网香港1月3日电(记者陈思武)内地赠送香港的濒危动物中华鲟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仍未能完全适应新环境。海洋公园行政总裁苗乐文3日证实,内地赠港的中华鲟又有1尾在2日死亡,使得半年内死亡的中华鲟数目达到3条。     海洋公园与内地专家3日在港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内地赠港中华鲟在海洋公园的最新状况。苗乐文表示,最新死亡的是“中华鲟一号”,几星期前出现不寻常反应,需要兽医照顾,但最近两天其健康状况急转直下,2日早上死亡。
    海洋公园的解剖结果显示,“中华鲟一号”头部有伤痕,头内有积血。初步怀疑它不适应咸淡水转换的海化过程,出现免疫力下降、伤口难以愈合、停止进食以及活动能力下降等症状,死因与去年12月死亡的“中华鲟七号”类似。 海洋公园动物及教育总监吴守坚表示,海洋公园需要与内地水产专家联手展开进一步调查,才能确定中华鲟的真正死因。
    海洋公园对出现中华鲟死亡事件深感难过,并表示会密切留意另外7条中华鲟的状况,中华鲟馆将继续封闭。据介绍,7条中华鲟中5条身体健康正常,另外2条身体状况不佳,不肯进食,海洋公园正密切跟踪它们的情况。     中央政府去年先后2次向香港赠送10尾中华鲟,其中“中华鲟五号”去年6月在水族馆鱼缸内被海狼咬死,另外1尾“中华鲟七号”则疑因受伤和不适应海化过程,于去年12月初死亡。     中华鲟是中国特产的珍稀鱼类,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研究鱼类和脊椎动物进化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新华网2009年1月4日

中华鲟内塘驯养全人工繁殖再获突破

新华网成都11月24日电(曾朗)2008年11月22日,宜宾珍稀水陆生动物研究所翠屏区宗场基地传出令人振奋的消息:该所内塘全人工驯养的、被誉为“水中熊猫”的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水生动物中华鲟,继2004年11月1日内塘全人工繁殖取得成功后,时隔四年,这条中华鲟再次开始排卵。

    宜宾珍稀水陆生动物研究所1991年引进的中华鲟苗子,经过10多年的精心人工内塘驯养,已经成为该所的中华鲟种鱼。据该研究所专家介绍,中华鲟排卵以后一般就不再进食,所以过去的办法是要么把种鱼放回长江,要么任种鱼自然死去。2004年11月1日该所内塘全人工繁殖取得成功后,这条中华鲟种鱼将近一年多不进食,然后逐渐慢慢进食;又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慢慢恢复,四年之后,即今年的11月22日开始排卵,标志着中华鲟内塘驯养全人工繁殖再获突破。

    据宜宾珍稀水陆生动物研究所的专家介绍,过去我国中华鲟人工繁殖主要采取从长江中捕捞种鱼的方法进行繁殖。此次,中华鲟内塘驯养全人工繁殖再获突破,为今后的中华鲟大量繁殖开创了一个新的途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