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259115
- 威望
- 99720
- 金钱
- 125
- 阅读权限
- 130
- 性别
- 女
- 在线时间
- 1719 小时

|
3月19日-4月2日,重庆“钉子户”事件那十五天发生了什么
' M( r: ]# b- p# l人在德国 社区 ]8 X2 ^* G# X7 P
——一场举国瞩目的公共治理危机化解内幕
7 n2 B( s x, n% i. I8 p c; |- Q Y' h/ J$ |$ j( \( }: F. @9 J3 d* x
本报记者 张悦/ g+ C. Z) M( i9 X* {6 R
9 `1 V& E( y+ X q5 U; w人在德国 社区 《南方周末》记者独家采访重庆九龙坡区委书记郑洪、九龙坡区法院院长张立、达成协议后“消失”的“钉子户”吴苹。
0 z2 X; B' s( q9 u1 R. {
, ^+ f0 |4 {( H3 q. [人在德国 社区 细述一场公共治理危机是如何通过妥协得到解决。各方从这场公共危机中收获了些什么
/ p) s, c, h8 s3 ~$ N: \rs238848.rs.hosteurope.de
4 p* S, w( A9 K; h3 C 重庆地方官员在“史上最牛钉子户”事件中的角色耐人寻味,有人说他们是最宽容的地方官,也有人认为,他们和其他推动城市改造的地方官员并无不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次面临的是多年未有之处境。事件从网络开端,并为传统媒体所跟进,传统媒体和网络又积极互动,互动背后又有强大的社会情绪,还招来无数外国记者,处理得好坏,事关中国的“形象”。更重要的是,物权法刚刚通过,几乎所有观察者都把事件的处理结果,作为衡量中国保护私有财产尺度的依据。如今,事件已平息,而重庆官员在这一事件中究竟承担何种角色?在那些惊心动魄的日子里,他们都做了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