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349
- 威望
- 52
- 金钱
- 0
- 阅读权限
- 50
- 在线时间
- 46 小时
|

国人严重被康熙误导200年
[hide]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失去了儒道精神,而不是宣扬儒道造成的。这种失去,是满清造成的。为了维护统治,满清费尽心思地破坏中华固有的文化、思想和科技。并且将愚昧和麻木植入我们的民族。手段高明得难以想象。以至于,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仍固执的认为落后来自于文化,而不是满清。孔子也成了满清的替罪羊。悲哉。
. Y+ u% r& t7 k; Y# N9 r5 Q8 @$ O& w9 s9 K! H0 k5 I
我们需要恢复中华文化的本来面貌。找回能够让我们智慧、远见和自豪的正宗的中华文化。不是那些早已面目全非的东西。
. `1 f* C0 N3 j% T6 `' k5 W- ]rs238848.rs.hosteurope.de人在德国 社区# C) ^1 M" @! Q* K' u. n! ]
下面是具体的分析:先回顾一下明末和清末的情况。 6 M3 A3 ^8 l0 [7 @9 l
人在德国 社区" n% ]4 ~1 t: }
万历三十六年(1608),澳门陷入混乱。香山知县蔡善继获知此事,单车驶澳,平息了骚乱。事后制定了《制澳十则》,对违法葡萄牙人严厉惩处。葡萄牙人犯罪,可由葡萄牙人自行处置。牵涉华人的,需交中国官员审判。后来,常有葡萄牙人,被送去广州审判打屁股。 人在德国 社区3 b H$ n7 _* ]: {6 }
1662年,郑成功击败荷兰收复台湾,不多说了。 $ e! k7 B# l' {$ N) K# @" r
, w }$ @7 F2 Y% i& o! h6 t/ [. q' O有人很不屑:葡萄牙荷兰只是小国。怎么不说说英法呢?因为,十六七世纪葡萄牙荷兰才是西方海洋世界的超级强国。英国的工业革命,是18世纪的事了。
9 y6 T) k( [- L/ o( X9 [人在德国 社区上面2件事,也许不全面,但也能反应出明朝对待西方强国的态度和能力。 / B8 N+ q& g1 q/ ?
( y" F# I! W$ q9 x6 m7 j& \清朝就不说了,温习一下清朝签定的不平等条约。
% p2 a: O! s; J* W- J$ w) O5 d* N……
! F. i7 B5 r; m5 M5 G人在德国 社区几场战争,把中国几千年发展的经济成果,全贡献给了别人。能不穷? + E8 S) p* k: z3 z+ p y
0 G1 k D" W+ ]5 X' p3 f明朝的一个知县和一个地方势力,就能将西方列强收拾得顺顺的。清朝举国之力却是一败再败。相同的民族,基本相同的疆域,不同的go-vern-ment,造就的完全不同的结局。不由得想问一句:满清和明go-vern-ment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 S( }1 z, s, z H8 D5 ^. F3 T
( ]( Q' {) I- T2 o" mrs238848.rs.hosteurope.de, b0 j; L y3 C* d) u# m
先看看鸦片战争前。
" V& |$ Z; C9 O3 n& Frs238848.rs.hosteurope.de一,国力:道光时清朝人口4万万,GDP约占世界30%,明明白白一个东方大国。英国当时还没成为"日不落",GDP约占世界的5%。5 i5 W( t. w$ j: |8 N- s
二,军事:英国兵少,而清军兵多;英国后方太远,清朝在本土作战。 人在德国 社区5 K) y' Q+ z6 R) e' O% y0 g! f6 z
三,兵力:1840年6月,英国的懿律带领的侵略军也就4000人,乘舰船40余艘。 7 X8 p2 V" B# y* f0 S2 k
四,武器:当时英军使用的武器,海军虽用蒸汽机装备,但很多还是帆船;陆军虽使用后膛装弹的火枪和火炮,比清军先进一些,并不像后来差距拉得那么大。 人在德国 社区& I% Z3 T6 b/ a4 a( k( [/ {+ \
2 M7 \1 b2 |2 _, U1 A T7 b+ {' Q! j
历史上以弱胜强的例子多得很。清朝的客观条件还不错,是可能胜的,却败了。根源在哪儿呢?不要说教科书。
9 X$ q+ m- f3 d1 U# g* ^! {人在德国 社区
/ }9 A/ l# c% O* M6 k6 |) Xrs238848.rs.hosteurope.de* }0 k: N. v1 j( [2 Q
中国引领潮流几千年,突然就落后了,还落后的一塌糊涂。难道不让人费解?有兴趣的和我一起探索吧。历史的问题当然要在历史中寻找答案。 0 G3 r7 r# S, G9 U% t
1 l2 Y6 q) q4 W' R- R3 e了解一下康乾盛世的真相。
, p: `: l: C& G( _( N y人在德国 社区: ]' f% {, f; L1 M/ r
康熙前面的,实在没什么可说。除了杀还是杀。咱们就从康熙开始。 1 V+ V4 {( l! I4 [
1 d2 \8 Y5 x+ {康熙是个了不起的人:智擒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征战雅克萨,打败葛尔丹,治理黄河淮河,学习近代科技 。咋一看,战功赫赫,成绩斐然,俨然一位伟大的君主了。真的是这样吗? / D" l# t3 s8 [$ V& j& [5 s1 O
8 w) w. D( h" D" e# I" Srs238848.rs.hosteurope.de
: p& s* R9 b% ~4 r: @6 D君主伟大与否谁说了算呢?衡量君主的标准是什么呢?这个标准选不好,结果就会出问题。我认为君主伟大与否要看:君主对国家民族的贡献,而不是君主的个人能力。 3 M* n* }, C, p7 ~1 G7 P% R
7 o; l8 w q7 O" f( @) j; n咱们来逐一分析康熙做的大事,了解了解真相。 人在德国 社区 C2 i" z3 P( X! U( I" R
9 A9 ~: Q @" G; X3 `人在德国 社区智擒鳌拜,说明康熙很能干。不过,这和伟大没有一点关系。不过是清go-vern-ment内部的皇权争夺战,变更的仅仅是国家实际领导人。这是康熙为自己而战,没有涉及到国家民族的贡献,和百姓也无多大关系。
@+ S+ w# N* A& W; X/ |! p6 ~ B3 j/ A3 N4 s% m
4 J: e8 q, ~4 g6 a平定三藩,更是为了维护皇权。康熙和吴三桂争着当老大,结果大打出手。战争还是康熙挑起的战争。(战争贩子?)这不过是一场地方go-vern-ment与中央go-vern-ment的夺权战争,和贡献沾不上边。战争中,不知道多少老百姓遭了殃丧命了。康熙最终胜了,也只因为他的手段比吴三桂高明,说明他确实能干。没有涉及到贡献,自然也和伟大没有关系。也许会有人会说:至少康熙维护了领土的完整,难道不算贡献?好问题,赞一个。我还是要说:这和伟大不沾边。不是我固执或偏见。你想想:吴三桂如果胜了,他会允许分裂吗?肯定不会的。也就是说,这场战争,不管谁胜,国土都是完整的,不存在分裂的可能。因此,你的观点不成立。这和沙俄分裂新疆有着本质的不同。 人在德国 社区, h' s% E# Q9 o( w
. E( z4 J6 {' | q3 E9 ~. n; Vrs238848.rs.hosteurope.de满清收复台湾,我实在是不愿说。当时的情况和现在根本不一样。
* X8 @& d7 l, z; ^$ G. Y# Y人在德国 社区
8 v9 \% O( w$ ` Q% @: x接着是雅克萨之战。此战发生在康熙年间,清go-vern-ment战力最强的时期。沙俄投入的兵力也就800多人,还是远征。弹药和粮食都有限。远没有大家想象中的规模巨大和惨烈。清军数倍于沙俄军,还享受着不错的装备,水陆两军同时进攻,打了大半年才了事。这种战斗(根本算不上战争)和结果有什么自豪的?哼!康熙28年(公元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把西伯利亚的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土地送给俄国,才换来百年的安定。这就是大家引以为荣的康熙和雅克萨之战。不知道历史学家出于什么原因,大肆宣传,真是误导人呢。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足狗文人写的?请不要自欺欺人了。 人在德国 社区1 G$ y, x4 z6 A* n0 T9 B
; J- _6 C/ e) m" ^# l康乾对漠北蒙古的准葛尔部进行了种族灭绝,残忍得罕见,不说了。
, R# R) n3 G8 K
( A& }8 G, ^4 A% e% t; Y8 ~9 W人在德国 社区黄河淮河,隔若干年就会出点事。哪个朝代没治理过呢?赶上了,顺便就治理了嘛。此等分内之事,哪能和伟大扯上关系呢?明朝那个,30年不上朝的万历帝在位时,还治理过黄淮河的水患,而且治理得不错。不知道了吧?所以说,有些事根本不是大家想的那样。脑袋长在自己脖子上,不要被别人摆布了。
+ a) O! l7 c6 ?. B* S D1 s人在德国 社区接着是康熙的勤奋好学。 人在德国 社区9 P! I4 H' V- n4 T0 B. D4 Z
rs238848.rs.hosteurope.de5 t& r9 d# w$ g
康熙和同时代的彼得大帝,几乎一样的好学。不过,彼得将自己对科技的兴趣推广到全国,使俄国迅速走向强盛。康熙对科技仅仅是个人兴趣,而这种兴趣还有政治动机。
+ t. R, `$ q+ U+ B' M8 s人在德国 社区* f: C3 t* p1 X2 d1 K$ o+ e! U
' C/ f9 U# k, O% c0 L/ N" ?满族这个落后部落,在中国还没有坐稳江山之时,他要让汉族大臣看到:他是一位多么能干和智慧的皇帝,满人并非蛮裔。这就是康熙学习科技的动机。
3 S: X" o1 T0 v, t4 c8 o康熙年间,戴梓发明的28连发的,当时最先进的火器,康熙弃之不用。还说:以满洲夙重骑射,不可专习鸟枪而废弓矢,有马上枪箭熟习者,勉以优等。后来,天才级人物戴梓被充军关外。这就是康熙打压科技的手段。 ; ~6 U# M( v7 p. v% u. w
4 P. I/ M6 Q# [
清朝后期,左宗棠在西北平叛,从一处明代炮台遗址挖掘出开花弹百余枚,不禁仰天长叹:"三百年前中华已有此物,到如今竟然失传,以至被列强所欺凌。"看到没?这就是康熙造的孽。不仅不发展科技,反而打压科技;不仅不进步,反而退步。这就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英雄的本质。 : G' h/ O" e N& n9 `& v1 J
* W) s' x9 w3 n Wrs238848.rs.hosteurope.de4 v, ^/ @ h/ i' f* n0 A/ z5 G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顺便比较一下康熙和同时代的路易十四。
) K- o2 P# V. B4 e/ k人在德国 社区
# l( n" f5 z3 g* P8 ` p6 e: Q先看看个人情况。
/ [+ p! a) o, ^6 D! j& h路易十四奢靡无度;热衷芭蕾;没有兴趣参与任何科学活动;期望成为亚历山大那样的欧洲霸主。咋一看,有点荒唐,不学无术之人还爱做梦。 8 s, @! V+ Q1 f) u
康熙一生节俭勤政;对西学颇有研究;以大禹为自己的治国偶像。很不错的样子。 ; b. l+ w& s/ k, d7 W0 I5 d( q, ^
0 A' F5 e5 Z7 {4 P6 u人在德国 社区接着是两人的作为。
6 s3 M* C. }# {. j路易十四大力支持国家普及科学。他接受大臣的建议,成立了法兰西科学院,法兰西建筑学院和法兰西喜剧院,其成员享受国王的津贴,研究活动受到资助。同时代的康熙,则忙着进行文字狱,以维护满族统治的合法性。 人在德国 社区1 _& G# x+ i/ ~& z, z7 Y+ j8 o
路易十四发动了大量的对外战争,打造了一个鼎盛一时的法国。康熙热忠打内仗建功立业。对外只和俄国发生过冲突,面对俄罗斯一股小小的远东军,康熙煞费苦心。
1 e* g' ~/ S0 e% J1 w/ u1 X
e1 z1 X' C% C- j, o5 ~
& V& _1 u: {$ e* S# C# x路易十四为了发展海外贸易,拓展海外殖民地,将国门大开。加强法国与欧洲及世界的联系;而康熙在开海禁海问题上,长期犹豫不决,最后以禁海告终。禁海不仅使中国造船技术一路滑坡,也导致离奇事情的发生:明末对世界地理已有相当程度的认识,清末竟没人知道欧洲在哪(还有其他原因:销毁相关地理和科技书籍等)。有人会说:明朝也禁海,为什么只说清朝的不是?好问题,后面会谈。
6 S \0 z) c3 e$ V, xrs238848.rs.hosteurope.de
+ k& S0 e: O ?" Y2 D4 b康熙和路易十四比较之后,我们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皇帝的个人能力和成就并不成正比。皇帝的个人能力,似乎也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眼光和优秀的辅佐人才。
8 M& v% {% }; `) U/ M b* Z' M
( B1 q0 c p: J0 |6 m
# Y: f, l# q8 f# B康熙晚年,禁止公开讨论天文预兆和历法研究。因为这些内容,涉及到清朝的合法性。1715年,康熙在科举考试中也禁止了相关内容。此前两年,乡试和会试的策问,都已禁止涉及天文、乐律和计算方法。就这样,文字狱成了清朝的一项基本国策。以一人之力,成功改变考官及书生的兴趣几百年,真是能干至极。清朝后期无知无能的种子,就是康熙一粒粒播下的。这也是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 / ]5 }7 B3 i8 e3 u9 N2 d
, Q6 s( g$ p6 A9 K2 Q人在德国 社区突然明白:皇帝能干未必就是好事。有时,甚至会成为某些民族的灾难。 人在德国 社区6 ~- B/ F. p6 N+ Y. E2 y& B6 b }
人在德国 社区' |5 q% G9 v7 j& |% a) x
顺便看一下,一直被大家骂的,所谓黑暗的大明朝。 4 v2 f. m9 p& \) l' J2 f B# C* S
大明朝最懒的皇帝应该是万历帝了。30年不上朝,真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风景。如果你知道这件事是在:皇权与文官制度发生了剧烈冲突,皇权受到压制的情况下发生的,不上朝是万历帝的消极对抗。你会有何感想呢?皇权受到压制,怎么可能?不是说明朝很黑很专制的吗?是啊,已经专制到皇权都受到了压制了!不可思议吗?确实。开始的时候,我都不敢相信。这和我脑子里的印象完全不同耶。后来才知道:以前被洗脑了。言归正传。皇权受压制时,万历帝没有因为大臣与他作对而杀过一人。不上朝也并不是不办公,万历年间的很多大事小情,都是万历帝处理的。大的如万历三大征(全胜),特别是明朝的援朝逐倭战争,一直是在万历关心和支持下进行的。小的如利玛窦进京传教,建立教堂等,都是在万历过问下,得以顺利进行的。东西方文明得以交流,万历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不可思议?)顺便说一句: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其实是个笑话。除清朝外,中国历朝都是开放的,真正的第一人哪能跑到清朝去呢?林则徐不过是清朝看世界的第一人罢了。 人在德国 社区, x4 v1 c% z$ M$ P
+ \: O& D: W0 v- H' `
8 k2 r' [" j' p2 R, d; H! X- b+ q事实上,明朝的皇权是有限的,内阁是很成熟的。很多国家大事都是内阁处理了。内阁的老大称为首辅,类似与现在的总理或者首相。这些内阁成员大都是学时渊博,德高望重,聪明绝顶之人(有时也会有些混蛋)。这些人的努力,成了大明皇帝懒散的资本。这就是明朝的部分皇帝不勤政,机构却能一直正常运行的原因。 7 O" m5 t& p: \: L/ [
4 P9 h Z& g! M& [. y" F. P7 G) _( E! O7 w1 ~2 u; s* s$ P
以往的各个朝代,包括明朝,皇帝的"治统"之外,还存在着一个"道统"。明朝的官员很骄傲地认为自己掌握着道统,因而经常和皇帝争执。官员常常不以皇帝的标准看问题,动辄在朝堂与皇帝发生争执而据理力争。有时皇帝气得没招了,就打大臣的屁股。即便这样,这些官员依然义无反顾。因为,被皇帝处罚的同时,获得了另一种荣誉--整个国家,整个文化界,都认为大臣是对的,而皇帝错了。这就是:吾更爱真理。为什么那么多人去赞扬亚里士多德,却没人愿意了解一下自己的祖先呢?自卑来源于无知。
* z4 ~! j- ]2 a
: E' V; R( B5 H. y9 W+ j/ K9 W2 n; X清朝吸取了这个教训,通过种种努力,把道统收到皇帝手中。 实现道统和治统统一的王朝,历史上,只有满清一个。 - c: S x# @9 v1 }0 S0 Y
1 q: v! [" s, S8 q' I% _4 c清朝是如何实现的呢? % J2 S: {% Y7 u3 @# j, k; F3 H
人在德国 社区# V/ u6 j i2 K# N0 o, }
首先:皇帝大力提倡程朱理学。这个不新鲜,只是程度加重了很多和太多。读书人熟读八股,只为科考得中,两耳不闻窗外事。富国强兵的技术和思想却鲜有涉及,极大地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读书人的智慧和良心都没了,国家怎么能好?清朝后期无能愚昧的种子,又播种了一些。(明朝虽然也提倡程朱理学,但影响有限。)
* c, W% ?8 V: u6 l" \6 G: U
1 b3 z9 a9 v: m7 t# S @" E( I- r
0 T! u- S8 c9 P, o$ o. `rs238848.rs.hosteurope.de其次:侮辱和痛贬名儒的人格,使他们颜面扫地,根本没资格以名儒自居。更别指望他们像明朝官员那样和皇帝争高下了。康熙三十三年,康熙帝召集翰林官员作文。题目:理学真伪论。自己做考官,翰林官员当考生。羞辱这帮以才学自居的文人,包括自己的老师熊赐履和一些已经过世的名儒。骂这些人是假道学,同时以皇帝的威严痛斥当世名儒。告诉人们:真正懂道学的是皇帝,真理在皇帝手中! 大臣失去道统,就失去了制衡皇权的王牌。治统与道统的统一,使得清王朝成为历史上最为专制的王朝(很多人以为:其他朝代也是这样的,因而大骂自己的祖先。把清朝的做为扩大到5000年的历史,是不对的哦)。清朝的文武百官,自称奴才,口称主子,开口闭口皇上圣明,就这样出来了。没人敢和皇上争高下了,皇上能不圣明?奴才也顺便出来了。奴才需要的是听话,不是才干。
B" Q* w" _$ S3 ~, I, ?rs238848.rs.hosteurope.de9 G5 X& O" c& V
. g+ Y+ D* D3 w h7 c; G
最后,当然就是杀头了。明朝能容一个骂皇帝的海瑞,清朝不能容一个哭庙的金圣叹。专制与否,在这里表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康熙初年,庄廷龙修《明史》,庄家被灭族。这样的事多得很,有兴趣的自己找相关资料吧。有思想的人几乎被杀尽,事情做到这份儿,能不愚昧不落后?难怪小日本会笑话我们。此外,满清律规定:凡汉人三十人以上集会者,以谋反罪论处。这可是古往今来第一次,满清真是有开拓精神呢!
& I- ^8 f5 B+ r" Q' u: {8 k+ I6 ^
一句话:康熙是一个能干的人,但他不是一个好皇帝。甚至可以说:康熙是个很糟糕的皇帝!那么,谁才算是伟大的皇帝呢?古代中国,伟大的皇帝不少呢。有兴趣的,了解一下隋文帝杨坚,一个被遗忘的人。 3 W/ H8 K, x5 V# \6 A' O/ F' y* J, P
1 y" Z7 J+ M; b9 p; V: b
看了康熙,再来看看乾隆。 rs238848.rs.hosteurope.de/ x) w0 Y7 {8 [' Z5 H, t. Q
乾隆时,文字狱达到顶峰,发生了160多起。少则牵涉百人,多则牵涉万人。思想被禁锢得连文化科技都无法正常发展。望文生义,牵强附会,捕风捉影,甚至一些疯子的言语也被定为逆案而处死,荒唐至极。
- A4 y' [6 x W/ A5 i& }
. j( T |) X6 c1 T( z7 y0 nrs238848.rs.hosteurope.de刘三元,本疯癫。某日对人说:我是汉室后裔,要众官扶持。结果被杀。一个疯子,一句疯话,就掉了脑袋。
# D- a; U1 ~; J) o" P6 a# C c6 r人在德国 社区# C( o( ` i3 ]+ `
王锡侯,因不满《康熙字典》为一家之言。用了十七年时间,编成一部新颖的字典:字贯。因字典中有康熙、雍正的庙讳及乾隆的名字,乾隆大怒:下令把王锡侯处斩,子孙六人处死,全家二十一人连坐,妻媳及未成年之子为奴。
3 b7 b' T( e p4 h& Q
- m" x2 ?1 ^' f z: y3 Y1 N6 b0 b尹嘉铨,自称古稀老人。乾隆说:我称古稀老人,早已布告天下,他怎么也敢自称古稀老人?绞死。 (没一点点涵养和胸襟,还称十全老人。) rs238848.rs.hosteurope.de8 h" X! T: r! r
人在德国 社区1 G3 K% K( ~3 N" K7 g k' \
徐骏,已过世。遗著《一柱楼诗》中有:举杯忽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抛半边。乾隆认为壶儿就是胡儿,诽谤朝廷,嘲讽满清没文化。结果,徐骏被剖棺戮尸,儿孙和地方官员全部斩首。
7 ~; x: p+ N0 x9 ^% Q! d, ers238848.rs.hosteurope.ders238848.rs.hosteurope.de8 R% z: n& a/ G$ @1 f( t9 [+ z
这些是发生在咱们祖先身上的,真实的事。不是故事,而是事故,是悲剧。
8 o! u9 ]! o- o8 j3 a人在德国 社区7 V1 I3 y$ _$ v
这样的事还多得很,有兴趣的自己查资料吧。接着咱们来看看,乾隆朝修订的四库全书。
# B, \+ j! `. i5 p3 k/ }- j1 h5 u) V' }1 J' }" V: E+ ^0 i
乾隆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全国图书都要进献检查。乾隆三十九年命各省查缴"诋毁本朝"之书,尽行销毁。乾隆四十年令四库馆臣对所收书籍"务须详慎决择,使群言悉归雅正"。不仅不利于满清的文献被禁毁,连前人涉及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的文字都要进行篡改。查缴禁书竟达三千多种,十五万部还多,焚毁的图书超过七十万部。(乾隆心想:秦始皇算什么,敢跟我比?)禁毁书籍与四库所收书籍一样多。明清之际,黄道周、张煌言、袁继咸、钱肃乐、顾炎武、黄宗羲、孙奇逢等人的著作,都成为禁书。历史学家吴晗说: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中华的历史和智慧都在古书里)文字狱之彻底可见一斑。唯一幸免于难的就是汉字。满清较之前代的外族统治者,更加阴险卑劣恶毒。鲁迅说:对我最初的提醒了满汉的界限的不是书,而是辫子,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的头,这才种定了的,到我们有知识的时候大家早忘了血史。 《天工开物》《物理小识》《武备志》《明将军传》等非常有用的,记录中国明朝科学成就的书籍也被清朝列为禁书。吴三桂的《反满檄文》,《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略》,在中华本土消失了二百多年。二百多年后,才从日本找出来。满清就是这样阉割了中华的光辉科技和灿烂文化,使中国回到了欧洲中世纪黑暗蒙昧的境地。思想没了,文化没了,科技没了,后来钱也没了。发展了几千年,又被打到原始社会,怎能不愚昧不落后?难怪小日本嘲笑:中国发展5000年不如日本发展50年。中华文明被毁灭的同时,清王朝也失去了强盛和进步的基石。清朝的皇帝据说个个勤政,却落了个丧权辱国的结局,也就不难理解了。这恐怕是满清前期的统治者始料未及的。没过多少年,整个清王朝就成了,鸦片战争中,人们看到的,愚昧、麻木、扭曲和奴性叠加起来的德性了。直到现在,也没好到哪里去。
6 {# v4 ?' m: |" w2 x0 u人在德国 社区* a& ]. a0 V0 L Q+ Y/ h' d
《四库全书》名义上是为了综合古今典籍,实际上是对中华文化的一次彻底的清洗。乾隆统治的六十多年,是中国文化最KB最黑暗的年代。现在清朝宫廷戏颇多,都是赞美和称颂之词。每每看到这里,心里就泛起悲凉。多少人因此对历史造成错觉,其影响和后果,唉…… " y* Z9 |8 m# c0 Z% g' [
4 B4 i! F/ x9 B$ Q* E
欲灭其国,先去其史。满清对中华文化进行的彻底而细致的清洗与篡改,为的就是不让明朝的真实记录留传下来。一些可以丑化明朝的东西却被全面渲染,以妖魔化明朝。这就是大家误解明朝的原因。假作真时真亦假。几百年后的今天,人们仍然相信,这个朝代是前朝不可企及的盛世,皇帝也是不可多得的圣君。满清篡改捏造历史的本领,实在是前无古人。汗一个……抗战期间,日本在我国东北推行奴化教育和满清如出一辙。日本人说过:征服中国不必在乎手段残酷。因为征服中国后,东条英机就不再是屠杀者,而是中国的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看来日本人确实深入的研究过中国的历史,再汗一个……
8 m/ {5 ?$ Q8 U: I: q人在德国 社区! c$ I3 l Y: N5 [0 C, B/ Y5 N1 W; Z
满清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女真族民不过百万还是野蛮民族(没自己的文明)。面对泱泱中华时,心理弱势是不言而喻的。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他们就从汉人的文化和民族自信下手,打掉汉人自信和能干的基石。汉人变得愚昧和奴性,才便于他们统治。这就是满清极力丑化扭曲汉人政权及历史的目的,也是文字狱的目的。汉人习惯了当奴才,他们才能放心做主子。国人的愚昧和奴性,就是这样被满清种植的。 而满清后期的屡战屡败,除了落后之外,很大程度上就是满清不愿胜。鸦片战争中,满清go-vern-ment重用琦善,诬陷林则徐,以及后来的中法之战"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已经把满清的意图显示的清清楚楚了。三元里抗英,更是说明了英国根本没有想象中的强大。满清贵族说过"汉人一强,满人必亡。"即使国难当前,满清首先提防的还是汉人,而不是友邦。于是,"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的事,也就不难理解了。 $ c- ~( X; l; Q. Q2 K
4 V4 |& R8 o) z# W3 e3 C2 S0 v- [人在德国 社区声明:说这些可能影响民族团结,我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我也希望各民族和睦共处,更没有要伤害谁的意思。但这是事实,影响重大,不能不说的。
4 c, ?9 [, `0 n
' [/ t. n" H0 }0 ~3 ~3 C: }rs238848.rs.hosteurope.de至于康乾盛世,清朝国力居世界第一,则要归功于中国雄厚的基础。以往各朝代,中国的国力都是世界第一,不是到了满清才第一的。明朝经济总量占世界45%,清朝约占30%。这说的还只是量,如果,涉及到质(科技、文化、思想等),那满清和明朝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 I/ c; x5 Q: w
( ]. A9 v# B# X) i# w9 e* l$ e明末崇祯年间,中国耕地总数783万顷。而顺治16年,中国耕地总数是549万顷。乾隆31年,达到741万顷,才接近明末。
1 w) O, v! [7 Y$ Irs238848.rs.hosteurope.de5 v: z v6 x8 c N5 \
明末,传教士利玛窦的《中国札记》这样记载中国:这里物质生产极大丰富,无所不有,糖比欧洲白,布比欧洲精美… …人们衣饰华美,风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礼,谈吐文雅。而乾隆时来访的英国使者马戛尔尼则说: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 …很多人没有衣服穿… …军队象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 ( g3 B! ], x7 l. { ?" h
$ M. R/ a3 C% b) V6 Qrs238848.rs.hosteurope.de这就是康乾盛世的本质。 6 z7 _3 v- d1 X) u5 A( u6 T. {3 ^' M
清朝这个专制残暴和扭曲都达到顶峰的朝代,骨气和思想,早已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中国传统的为官直言敢谏,为史秉笔直书的观念彻底被摧毁。后来又被东西方列强欺负和蹂躏,国人的自卑和媚外也顺便产生了。被征服和奴役的太久,都进了潜意识,形成了习惯。直至现在,还有那么多贱骨头,自己不行,却认为祖先和文化有问题。漠视那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
! u' k4 r8 v0 `) a2 k+ d
) @1 f$ X* Z8 M, [8 k' ?9 U) v看看现在:
4 z- h5 p; {3 ~那么多人以拿外国绿卡为荣;那么多女明星以嫁外国人为荣;那么多人心甘情愿的做西方资本家的奴才;那么多……已经把国人自卑和媚外表现的淋漓尽致了。这是不对的。 ) n' x# q$ o# ^; X, M/ P' r3 v
飞船上天和北京奥运,那么多人关注,为什么?借此获得一点点的自豪罢了。这是不够的。(小子够狂,口气大得没边了。)
5 z2 c4 g: K. b, i: d! s; L% C. n/ g2 G# b' F
那么,怎样才够呢?寻找。只有找到我们民族的智慧和自豪感的源泉,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才能获得属于我们民族的骄傲。
, R7 v) J' T R9 ] _1 {
$ l2 j5 M3 u( v5 }9 Z$ O) W人在德国 社区撒切尔夫人说过:"中国成不了超级强国。因为中国没有能够推进自己,削弱西方国家 的,具有国际传染性的学说(思想)。"真是入木三分,不愧一代豪杰。她也提醒国人:超级强国是需要领袖气质的,漠视民族智慧的民族难当大任。 # x: e; e2 C& v% D" V
人在德国 社区- k" f2 N" W5 A! O9 ~
满清已经成为历史,就让它过去吧。但是,反省,发现,重整旗鼓,是不能不做的。可惜,这么久了,还没人做。大家都不做,就让我这个不自量力的小人物来吧。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6 x$ ]- Q' h& j5 N" @6 `: Q人在德国 社区
1 C1 M; W5 m# g) Q! l5 V人在德国 社区下面是明朝和清朝的一些情况。
; B$ ~2 s# \( N! ]+ |rs238848.rs.hosteurope.de1 K% E( n# T- G9 R- o4 A9 R$ y
中华文化在唐宋达到鼎盛。明朝的文化成就,大家看看"影响中国的100本书"的明朝部分就知道了。满清完全是文化荒漠。 260多年只产生了一部伟大的著作:红楼梦。内容还是揭露清朝的腐朽的。曹雪芹为了躲避文字狱,才以小说的形式表现。
! |2 _) n/ d7 V% [: E1 o; i( t9 I! D( R6 r9 L# J' g6 R0 I# K
思想上相对唐宋较为严苛的明朝,思想家也是层出不穷:王守仁,李贽,王廷相,顾宪成,吕坤,顾炎武,黄宗羲等。伟大人物的诞生,必然伴随着伟大的智慧。而两百六十年的满清,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竟没有一个思想家。满清本没有思想,却压制汉人。使中国,在近三百年的时间里,思想上处于一片空白。(难怪会被嘲笑)直到现在,国人还没有醒悟,悲哀莫大于此。
$ s# v3 \) @* P- C' F+ {4 B人在德国 社区& k" r4 ]- y3 C8 t
从胸怀上看,汉唐明的中国和类似于现在的美国。对外表现为自信、开放、开明和吸收。真正闭关锁国的只有满清一朝。 人在德国 社区" P2 T9 C8 e! k( ^: q% n$ {& K
七下西洋的太监英雄--郑和;足智多谋的和尚军师--姚广孝;百科全书式的王爷--朱载堉;史上唯一封侯的女将--秦良玉;文武兼备的一代宗师--王守仁;为研究西学加入天主教的宰相--徐光启……明朝的开放与精彩哪是清朝可以想象的。明朝虽然也禁海,却不是彻底的禁,而是时禁时开。即便后期官方从海洋退出,海洋世界也不是权力真空。海商和海盗成为海上的统治者。郑成功之父郑芝龙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出现在中国海域的荷兰船只,常被郑芝龙部截获。天启七年,郑军与驻台荷兰军还发生了一场战争。结果,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西方海洋强国,荷兰战败。此外,明朝非常重视与西方的交流,积极吸收西方先进的技术。那个木匠皇帝朱由校,还为中西交流做了很大的贡献呢。(误解历史,愧对祖先。)
5 L( A& X" L+ F1 t) o7 b2 u) ]! J- h8 |- y* f
人格和气节方面,中国的文化从来都是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来都是教育人们威武不屈贫贱不移;从来都是要人以礼义仁智信廉耻来自律;从来不乏铁骨铮铮之人。且不说:蒙恬-教尔等尝尝帝国铁骑的滋味儿;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苏武-牧羊;陈汤-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冉闵-力挽狂澜,拯救华夏于危亡之际;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杨坚-重建中华文明和秩序;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岳飞-还我河山,满江红;虞允文-国难当头,挺身而出;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明朝也不乏: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海瑞-不畏强权,刚直不阿;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郑成功-驱逐荷虏,收复台湾等高节之士。而满清却盛产奴才。奴才从来都是卑躬屈膝的,哪来的人格和气节?士大夫无耻是为国耻。两百六十年啊,中国竟无一个真正的人,奴性被破天荒得发扬光大深入骨髓。 祖国,我为你痛哭!
9 `$ d2 }/ h/ f! Xrs238848.rs.hosteurope.de
+ W7 m9 |8 q1 C) a3 n明朝的太监也是个不能不说的话题。由于刘瑾和魏忠贤的关系,明朝的太监名气好象特别大。这两个人做了不少坏事,出了名,连累了其他人。不过,他们就是他们,不能代表全部太监。实际上,明朝有贡献的太监远多于祸国者:七下西洋的英雄郑和;助徐阶清除大奸臣严嵩的黄锦;助张居正改革的冯保;危险之中保护小皇子的怀恩等,都是太监。太监是一个群体,有好有坏,不是一些人认为的:只要是太监都是坏蛋。 有人可能会问:"冯保还贪污呢,你怎么把他也算到好人里了?明显的偏见。"又一个好问题,赞一个。冯保是贪污,不过,他也是张居正的变法的有力支持者。没有他,变法恐怕也不会那么顺利的。变法限制了王公大臣的胡来,让百姓减轻负担,国库充盈。他的贡献远远超过他的贪污。又不是圣人,有点问题是难免的,看人要看大局。而且,冯保后来也被处置了。而清朝的贪污更厉害:"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甚至皇帝也捞,还捞得更厉害:"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就很能说明问题。据说,和珅的财产是清王朝10多年的国库收入,那才叫强悍呢(贪官里的极品)。结果,全装进了嘉庆的私人腰包,又一个混蛋皇帝。说到乱政,慈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灾难之深重,恐怕不是明朝那几个能比的。慈禧最经典的名言更是响彻云霄了:宁与友邦,不与家奴。明朝亡国的崇祯帝的最后遗诏则说:勿伤我百姓一人。瞧瞧,这就是差距,这就是本质。 + H9 D0 D5 Y6 l7 d% ?3 G
2 L1 l5 a' g% `; D5 @" L1 h
由于明朝的文官权力甚大,皇帝会让太监去牵制大臣。皇帝,文官集团,太监,三者是相互制约相互利用的。(三权分立?)这就是文官集团和太监集团频繁斗争的原因之一。适当的矛盾,其实是有利于进步的。权力有了制横,才会透明和民主。
1 x$ B9 y4 @2 @- w# b1 ?人在德国 社区忠奸并存,斗争激烈,胸怀广阔,开明吸收,群星璀璨,波澜壮阔---这才是真正的大明朝。
# {0 M- j. ?5 |0 `. A! ^' t2 }rs238848.rs.hosteurope.de
* v$ S$ R) Z6 k( Y- r- t
2 ^- i. S0 N% x* w, j' s* O. r
2 g# l+ N( Y* W) b, K" K人在德国 社区9 v* R$ P S/ n1 w* F5 Z; i;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