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次西藏事件中彻底透析德国政治和媒体

从此次事件中彻底透析德国政治以及媒体
“那时候,全地还是说一种语言,用一套词汇。人们向东迁徙的时候,在拿地看见一块平原,就在那里住下来。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做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  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

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 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做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做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于是耶和华吧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逐渐放下建成的工程。那地方就名叫把别,因为耶和华在那里是全地崆峒的语言混乱了,耶和华又把人从那里分散到全地上。”-------《圣经•创世纪》
这个故事本来是想让人类看清自己的渺小和狂妄自大,最后被上帝所惩罚。正是有了这座“不可逾越”的“通天塔”,使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民族的人类产生了不同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人由于自己的罪性而看不到别人的良善,怀疑、不信任、隔阂由此而生。

这次“藏独事件”西方媒体在处理的方式上使很多国人震惊,气愤。没错,我当然也有相同的感受。但是只是气愤和震惊或者宣扬自己的民族主义情绪并不能解决问题,或使尤其在海外学子的心结得以解开。所以,撕开德国政治和媒体的面纱才能更深入了解德国现在反华浪潮的缘由。

首先,“政治体制不同”:大家都知道,由于西方世界在政治体制上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长时间的摸黑,使反对共产党,反对共产主义的思想在西方民众里已是“根深蒂固”。冷战时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的严重对峙,也使这些西欧国家的民众长期笼罩在北约和华约的“核大战”的恐惧之中,再加上前苏联在军事和经济发展上的不平衡,以及苏联对前占领区的铁腕高压政策,和现在的朝鲜问题等,使西方国家对这些社会主义国家有着普遍的“穷兵黩武”的印象。当然,中国在建国之后的动荡时期所走的错误的弯路也成为西方职责中国的重要论据。比如德国媒体就说,“中国军队在西藏迫害佛教徒和破坏庙宇”,就翻到了中国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旧账。也不知道他们是不了解还是避重就轻,在那个动乱时期,中国并不是针对性的对藏族或是其他少数民族,被迫害的人和被破坏的文化遗产怎么说也应该数汉族的最多。但是没有办法,虽然历史已经翻到了下一页,可人家抓住了你的小辫子你又有什么办法。

在二战战败前,希特勒在他的政治遗嘱中写到,“我衷心地感谢他们,不言而喻,我也希望他们在任何情况下不要中断斗争,应该永远与祖国的敌人战斗,忠于对伟大的克劳塞维茨的信仰。我们牺牲了的战士以及我和他们永久的团结是德国历史中的种子。种子已经撒下去,有朝一日会生长起来,在一个真正团结的民族中,民族社会主义运动将获得光荣的再生。

多少英勇的男子汉和妇女们决定将他们的生命和我的生命系在一起,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我请他们并最后命令他们不要这样做,他们应该继续战斗。我请海陆空三军将领以各种手段加强士兵们对于民族社会主义的信仰,以便提高他们的抵抗精神,并特别强调这一事实:我,作为民族社会主义的创建者,宁愿牺牲而不愿怯懦的辞职或投降。”

由于二战德国的战败,我们不可能看到希特勒所希望见到的所谓“民族社会主义”的建立,但是,其中所谓的“民族主义”的成分到是在二战时的种族屠杀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就像前不久死了的前印尼总统苏哈托,其所期望建立的也是“民族社会主义”。其实“社会”是假,“民族”才是真!现在我们知道了,现在德国政治和社会对“民族”和“社会主义”这两个词是多么的敏感,正是这两个词使德国人们在二战后一度站在了绝望的边缘,而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这两点又恰恰都在中国的身上有着充分的体现!可是又有谁去关心,和社会主义中国相比较:此“社会主义”非彼“社会主义”,而此“民族”又非彼“民族”也。如果说希特勒是“共产主义者”,那他就不会去屠杀共产党人,所以他的“民族社会主义”和中国的“社会主义”没有相同之处。希特勒本身是“种族主义者”,他一直宣扬亚利安人血统的崇高,而其“民族主义”就必然会产生一种“排他性”。所以为了保持其“亚利安”血统的纯净,就必然要排斥其他的族群,这种“民族主义”也就自然而然的变成了“种族主义”,为其后来实行的种族灭绝政策埋下了隐患。而中国在历史上千年的几次民族融合使人口最多的汉族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融而来的民族,在近一千年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改朝换代中,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不同族群相互排斥甚至是种族屠杀的局面,再加上建国以后的民族政策使得中国的“民族主义”很明显的和“种族主义”划清了界限。但是,我个人认为,在当今国际反华浪潮高涨,企图延缓中国复兴的情况下,民族主义的抬头都是情理之中的,这其中当然有积极的影响,因为自己都不团结又怎么样和反华势力抗争?要是从长远来看,民族主义如果有一天在国际环境好转之后,不会,也不应该发展下去,它既不利于未来中国和世界的融合,也不利于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和发展。

然而,眼前的这座“通天塔”是否应该全都归咎于所谓的“文明冲突”呢,也不尽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利益”。还是那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由于搜集资料的时间有限,我就从“利益”角度浅谈一下我对德国政治和媒体在此次事件中做法的理解,这里有我自己的看法,也有引用“高人”的解读。
从“利益”角度来分析德国的政治和媒体法则可以从四个方面:
1)        国家利益。
2)        政党利益。
3)        个人目的。
4)        媒体利益。

1)        国家利益。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从中可一解读出德国在对中国外交上的基本政策。国家利益又包括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两者有时互相独立,有时又紧密相关。
大家都想必都有所感觉,在默克尔政府上台后,其政治外交路线和施罗德政府迥然不同,其价值观外交在本届政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放宽视野来看,默克尔推出的价值观外交既非一个开始,也非一个结束,在默克尔之前,加拿大总理哈珀、美国总统布什、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等都做过价值观外交的重要推手,默克尔充其量只是承其端绪而已。“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正是由于西方国家内政方面遭遇了一系列困难,价值观才会盛装登场,只要内政上的窘境存在一天,这股价值观外交的逆流就会延续一天。
德国在二战之后一跃成为工业技术强国,其一是有很好的工业科技基础。其二和良好的教育体制密不可分:德国有世界上几乎最好的职业教育,这使德国能培养出最好的产业工人。再加上要求极为严格的高等教育,又使德国拥有素质过高的科技研发人员。其三是因为德国人有着认真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使德国人做事必求尽善尽美。可以说,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但是,西方国家内政的最大困局是经济体制的效益不高,这一点儿在欧洲国家表现极其明显。在二战废墟上重建的欧洲国家,普遍建立的是一种福利国家的制度。这种制度在给西欧人带去高水平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使得西欧经济制度的运作成本迅速膨胀。21世纪以前,这种高成本的经济体制尚能勉强维持其存续,但是,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高成本的西欧经济体制根本无法应对劳动力与生产要素价格极其低廉的新兴经济体的冲击,于是,嫉妒与忧惧混合在一起的复杂情绪开始在欧洲国家民众中弥漫开来。
  以英国首相布郎、法国总统萨?、德国总理默克尔为代表的欧洲政治精英们对于欧洲病产生的根源是心知肚明的,对于欧洲病的解决思路也是不谋而合的,正因如此,欧盟三巨头才会不遗余力地推进欧盟一体化进程。但是,应了中国那句“夫妻本是同命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古训,欧盟一体化的受挫减弱了欧洲整合的乐观前景。
  带领欧洲走出迷局的道路是明摆着的:进行彻底的内部改革,将经济体制运作的成本降下来。然而,这注定是一个充满风险与荆棘的道路:俗话说:“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 惯于在高福利下生活的选民们对于既得利益的坚持是极其坚定的,政治家们提出的远景目标并不能促使民众放弃对当下切身利益的坚守。如果政治精英们无法采用高明的政治方式说服民众们做出必要的牺牲,必然会被选民们抛弃。
  

这是横亘在欧洲政治精英面前的一道卡夫丁峡谷,既然不可逾越,就只能迎面而上。但是,经历迥异、见识参差、能力有别的政治精英们基于各自的立场和判断角度,其应对思路往往大相径庭。以默克尔为代表的新保守主义者,未尝不对欧洲病的起因洞若烛火,所以,她推出价值观外交,至少是想达到三重目的:
  

1、将德国乃至欧洲民众对于经济发展迟滞的怨愤情绪引向中国,从而帮助默克尔摆脱国内民众的指责。
  西方的政客们经常贩卖一个所谓的真理:威权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其外交政策必然会走向军事性的侵略扩张。其论证思路是:威权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大部分成果被垄断国家政权的政治集团瓜分了,为了平息民众们的不满情绪,威权主义政府会不断地鼓动本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以期将民众的注意力引向国外,从而发动对外侵略,二战前的日本就是奉行此路的典型代表。然而,西方国家的政治实践却表明:奉行所谓民主体制的国家同样会出现民族主义的骚动,只是,这种鼓动往往会被罩以华丽的外衣,譬如说“人权”、“自由”、“民主”等。西方政客们不断地向中国身上泼脏水,其实正是为了掩饰自己在解决内政问题上的无能,在此意义上,默克尔们所推行的价值观外交,充其量只是一种遮蔽自己在内政上乏善可陈的遮羞布而已。
  

2、因应默克尔转向美国外交策略的需要,进一步提升德国在美国外交中的地位。
  自从伊战受挫后,美国新保守主义开始退潮,有限的多边协调主义重新呈现在美国的外交策略中,这为欧洲国家与美国实现和解提供了前提。虽然美国的霸权颓势日益明显,但在可以想象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美国依然会是世界秩序无可替代的主导者。与之相比,欧洲一体化虽然进行了半个多世纪,却依然距离“以一个声音说话”的目标很远,在可以预期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欧洲仍然无法实现其彻底整合的宏大目标,这必然会捆住欧洲的手脚,削弱其形塑世界格局的力量。正所谓“傍着大树好乘凉”,欧洲国家普遍转向美国,恰好反映了欧洲无法独力支撑起维护由西方国家主导世界秩序重任的现实。
  面对着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发展,维护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秩序成为大西洋两岸共同的战略利益。在新兴经济体中,中国与俄罗斯的冲击程度最大,也最直接,以维护世界霸权为最高宗旨的美国势必将两者视为重点盯防的对象。因此,欧洲人想要获得美国推心置腹的信赖,必然会选择在对华外交与对俄外交上有所迎合。显然,投美国所好的奖励就是欧洲人依然扮演着世界秩序的参加构建者角色。
  

3、压制中国的政治影响力,从而增加与中国讨价还价的能力。
  在国际政治中,政治影响力突出地表现为国际游戏规则的参与创制上。对国际规则制定的发言权越大,对诸种经济资源共享的掌控能力也就越强。对经济资源的占有量,又决定着国家间交往的议价能力。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据德联邦统计局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2007年前三季度德对华贸易总额613亿欧元,同比增长11.9%,相当于德对外贸易总额的4.75%。其中,德对华出口额219亿欧元,增加13.4%,占德出口总额的3.05%;德从中国进口额394亿欧元,增长11.4%,相当于德进口总额的6.9%。德中贸易总额大大超过德日贸易总额(277亿欧元),中国继续保持德在亚太地区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大家想想,三个季度的贸易逆差就170多亿欧元,在现在中德贸易中,德国人的情绪由此可想而知。
  

中国经济发展的成绩是世界瞩目的,同时,这种发展带给欧洲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呈滚雪球状不断壮大的中欧贸易巨额逆差即是明证。在中低端经济领域中,欧洲人的败局已定,于是,在高端经济领域中寻求贸易平衡就成了欧洲人的不二选择。但是,技术贸易比实物贸易复杂,其时间跨度也往往很长,且技术输入方善加利用技术输入的结果往往是己方技术水平的跨越式发展,从而对技术输出方构成长期的威胁。
  

技术贸易的特性决定了技术输出方的矛盾心态:既想凭借技术输出平衡贸易逆差,又忧虑技术输入方的技术提升速度超过预期,从而挤掉技术输出方的技术垄断优势。由此来看,西方国家不断地指责中国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既是为了维护现实的经济利益,也是为了不断地筑高技术壁垒,延缓中国技术提升的速度,从而尽量长时间地保持西方的比较优势。
  对技术优势的保护考虑也涉及到了中低端经济领域的纠纷。这是因为,技术提升是以技术研发的不断投入为前提的,后进型国家唯有依靠中低端经济领域的发展为技术研发积累资金。西方国家对中国中低端经济领域提起的一系列反制措施,一方面可以因应国内相应产业失业人群的不满情绪,另一方面也可以减慢国内技术研发资金的积累速度,从而达致推迟中国技术提升速度的目标。

再让我们回到政治的角度来分析现在德国政府对中国价值观外交缘由:记得有一年的暑假,那年恰逢日,德,印,巴,在联合国提出议案希望加入常任理事国。但是这四个国家错就错在非要捆绑入常,这正应验了“树大招风”这句话。如果这四个国家有哪个国家在入常上不够资格,那么他们就只能全军覆没。果不其然,由于日本在二战遗留问题上的处理使亚洲人们愤怒,使他在四国入常上起到了拖油瓶的作用。当时我和一位德国朋友谈起此事,那位朋友笑着说:“你看到没,从这点上可以看出德国在二战遗留问题上处理的非常得当。在二战结束后,我们该谢罪谢罪,该道歉道歉,该赔偿赔偿,这样德国今后才能在欧洲和世界立足,免得叫别人多少年以后再来翻旧账。”他说的没错,德国在二战结束之后和中国一样,实施的都是“韬光养晦”的政策。60年代后,德国经济起飞,这个人口并不是很多的国家其经济总量达到了世界第三。在国际的各种慈善和捐助活动,德国都慷慨解囊。但是几十年过去了,德国政府发现,二战都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德国在二战遗留问题也都解决了,该捐的钱也都捐的不少,给发展中国家的低息贷款和无偿援助也都给了,在欧元发行和欧洲一体化的过程中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在北约事务中德国也都出钱出人出力,最近还把德国大兵发到了阿富汗。可是在国际政治上还是英国和法国这些国家平起平坐,至今也不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其心里的不平衡可想而知。德国政府当然想尽快提高德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其中最高效和廉价的方法就是“树立敌人”或是“炒作自己”。这有点像娱乐圈中的艺人,想抬高自己的知名度就要“开骂”,可骂那些无名小卒有谁会理你,当然要挑有名气的。选美国?暂不提德国现在的价值观几乎都是来自美国,就是真要树立敌人他也应该知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纵然现在美国经济衰退的脚步没法停下,但其掌握国际媒体的资源可比德国要多的多,况且美国这个北约老大他又怎么惹得起,现在偶有德国媒体批评布什政府的伊拉克政策还不是正值美国大选,正所谓“人去茶凉”。选俄罗斯?小打小闹倒可以,但是要是真把这个就在家门口的北极熊激怒,给他断油断气怎么办?没办法,这个工业国的经济命脉一面掌握在控制着中东的美国手里;一面又掌握在其天然气的主要来源国俄罗斯。欧洲国家中德国更不会去树立敌人,远亲不如紧邻,欧洲一体化不要了?选来选去选到了中国,大家都知道中国在这几年似乎一跃成为世界舆论的焦点,这其中有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有人民币升值问题,有贸易失衡问题,有知识产权问题,有奥运问题,时下又来了西藏问题。正因为中国成为了焦点,这样德国外交政治才有了发挥的空间,站在好似的“正义”的一边,反对“邪恶和暴政”来抬高自己的身价,在国际政治形象中为自己加分;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向中国政府讨价还价,以政治议题上的炒作来换取经济上的利益。
也许有很多人不解,在德国的媒体相对是自由的,但是德国政府的政策是怎么样和媒体相结合的,我在第4节的“媒体利益”中会有详细的分析。
(第一节完)

第二节

一个德国传教士和我说过,“人类本身生来就是有罪的,因为这些夏娃的儿女和他们的母亲一样,会被魔鬼所迷惑犯下错误。而如果人类要如果不去信奉上帝,想通过自己的力量来管理自己是不可能的。几千年世界的政治和人类的苦难可以说明这一点。”
我个人不是宗教信仰者,但尊重他们的信仰,即使对一些事务有着自己看法,也不会和他们去据理力争,因为去破坏别人的信仰就等于去毁灭他们的灵魂,这比杀死他们更加可怕。基督教是人们的信仰,伊斯兰教是人们的信仰,佛教是人们的信仰,共产主义当然也是人们的信仰。如果说共产主义不是信仰的话,那哪里有那么多中国革命先辈为自己的信念而英勇牺牲。我想,假设如果有朝一日有人对一位曾经血撒战场的老战士说他所信仰的东西都是假的,我想他一定不会相信这个人的话,甚至和他翻脸。如果老战士相信这个人的话那他一定会抱着他用鲜血换来的军功章和很多战友的遗物郁郁而终。

可是,信仰也分是否科学的信仰,是否正确的信仰,真信仰和假信仰。

对于有些宗教人士只顾着自己的信仰,却不参与生产活动,个人认为就绝不是科学的信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矛盾,一个宗教传播最大化和生产资料分配之间的矛盾。假设有一天,你们的信仰是所有人的信仰了,大家都想一心专研,那谁去从事生产,连这个维持信仰的臭皮囊都维系不了又何来信仰。
对于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后所走文化大革命和大跃进这样错误的路线,那就是把其信仰走入了错误的轨道;而现在那些国内的贪官污吏他们的信仰可以说是假信仰,入党是假,实现个人目的才是真。在无形中他们也为这些“民主人士”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攻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自己家的丑事都提了,该提一下外人的了。西方宗教从历史走到现在就是白纸一张吗?肯定不是,在历史上,西方宗教也走过政教合一的黑暗时代,为了维系其绝对神圣的地位,对一些“异己人士”进行了疯狂的迫害,历史上的很多科学家就首当其冲,这里就不做列举了。就是当今,西方宗教也对其政治体系有着深入的影响。西方宗教走到现在,一些重要的议题也被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其中之一就是:宗教的发展是否应该和科学的发展相适应,或科学的发展应不应该违背宗教的教义的原则,这其中包含很多社会学和伦理学的东西。
从这些可以看出,西方人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攻击,实际上也是一种粗暴干涉他人信仰的行为。你们的宗教在经历了历史上的黑暗时期,现在却以和平,仁慈的外衣加身,同样在国家的政治中有着广泛的影响。而当别人在渐进式的走向适合其自身的民主时,其所走过的错误道路却让你们抓住了小辫子死不放手,这难道不是种在双重标准下的霸道逻辑吗?

人类终究不是上帝,发展到现在,自身事务除了政治外谁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解决吗?这也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可是,如果政治本身被灌入了“民族大义”和“国家利益”之名,那世界上个个国家或是民族的矛盾就很难被调和了,所以矛盾与和谐在现在的人类历史时期是总是存在的。
那么以个人身份来从事政治活动,想都别想。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渺小了,只有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之人组成政党才能发挥其个人信仰在政治上的作用。

2)        政党利益

很多人都知道,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斗争是非常残酷和激烈的:以美国为例,比如: 尼克松的水门事件,肯尼迪总统事件,克林顿的性丑闻事件等。怎样能在这么激烈复杂的政党斗争中来同时兼顾到国家利益,政党利益,后面财团的利益并得到选民的支持着实为极为困难的事情。

还是以美国这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例:在冷战时期,为了赢得冷战,美国的国债在里根时代已经高达2.4万亿美元的天文数字,相当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0%,到了里根的老搭档老布什时代结束时的1992年则更狂涨到4万亿美元,仅仅利息支出就高达近2500亿元美元,如果不是依靠国际资本源源不断地大量流入来填补,我看它美国早也就垮了几个来回了――让我们来看看克林顿总统1993年2月17日刚上任时向美国国会提出自己的一揽子计划时怎么评述自己的两位前任:“12年前,里根总统在这个讲台上宣布,美国的国债如果用面值1000元一张的美钞摞起来可高达120公里。今天,美国的赤字有增无减,如果仍然用1000美元面值的钞票摞积,其高度已经达到4347公里!美国如果继续这样寅时卯粮,要不了多久就会沦为一个二流国家。
“可爱的”克林顿总统上任之初,本着对美国稳健的长远利益出发,也确实通过大量地对增加大企业、特殊利益集团和富人的增税来减少联邦财政赤字,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概是在1995年前后有一次电视新闻的镜头里,克林顿总统拿着粉笔在一个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0”字,意思是那一年联邦财政的赤字为零(注意不是国债减为零,要把天文数字的国债减为零,我看就是神仙下凡也做不到),但是好景不长,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要求他不得不再次实行联邦赤字政策,到了小布什就更加变本加厉了。不过“可怜的”克林顿总统为了这次“出采”,后面那些受损的利益集团也狠狠地让他出了一次国际大丑,这就是“莱温斯基丑闻”,要不是美国国民对“可爱的”总统的良心发现,克林顿难免落得个“下台+家破”的下场。
这下克林顿知道厉害了,他应该庆幸那些人没有用当年对付肯尼迪总统的办法来对付他,我想这位“可爱的”美国总统从这时起应该真正了解美国了,如果一个美国总统不自觉地把自己站到决定美国战略利益和既得利益集团的立场上去,丫就有你的好看!

自1990年东西德合并举行的第一次德国选举以来,德意志联邦议院共有六个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CDU),社会民主党(SPD),自由民主党(FDP),基督教社会联盟(CSU),民主社会党(PDS)和联盟90/绿党(Buendnis 90/Die Gruenen)。

其实当年的施罗德政府也有着极为相似的际遇,当他和他的社民党发现了德国产业结构效率太低而成本高昂的缺陷之后,首先做的并不是拾起新保守主义的盾牌,以增加贸易壁垒,意识形态外交等和新兴发展国家对抗的方式来缓和国内矛盾,而是要以深入改革的方式来给这辆老牌战车注入活力。但是,其所触及到的选民,尤其是德国精英阶层的眼前利益使这些人对施罗德领导的改革派群起而抗之,我们从上届大选前的一边倒的舆论导向来看就可见一斑。其实,由于其民主制度的先天缺陷,使每个执政党在在政策的计划和实施中很难实现所谓的“远景目标”,尤其是触角到多数选民眼前利益的计划。所以我们知道这种大刀阔斧的改革只有在中国才能出现,俗话说:“想治大病就要下点猛药。”眼前的副作用当然是有的,但是想治本的话这也是唯一的办法。其实在这一点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些人不赞成这种改革式的做法,因为这势必会造成一些人的生活陷入困境。就像当年中国改革开始时成千上万的下岗职工,但是我们又要想想,这种吃大锅饭的阻碍生产力发展制度不做彻底的改革的话,早晚有一天会出现大的问题。
果不其然,施罗德政府在换届选举中得到了选民的“惩罚”,以右翼新保守主义为代表的基民盟在选举中成了赢家。其实,从选票的数量来说社民党并不算输,两政党不相上下。而我个人认为,其社民党犯下的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为了组阁所谓“大联合政府”,以便在议会里赢得更多的席位,社民党把“德国总理”,这个最重要的进行政治表演的“舞台”拱手让给了CDU。所以,现在的基民盟能在现在德国各州或是议会各种选举中攻城掠地,社民党节节败退也正是因为基民盟有了这个最关键的“舞台”。在这里,我将在第3节的“个人目的”中详细阐明。我想,正由于社民党这样的失误,并从现在德国各种选举情况来看,在下次德国大选中基民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还会牢牢坐在第一的位置。如果默克尔在下届大选继续参选的话,那么她继续当选德国总统应该也不在意料之外。因为现在最大的反对党社民党内部都群龙无首,在各州的议席也没有优势。
说道基督教民主联盟本身的性质,大家从其名称上就应该有所感觉。其党派成员多为基督教徒,他们在各项政策的实施上不会背离其宗教信仰,奉行的是新保守主义政策。战后组建的这个政党的成员主要是俾斯麦时代和魏玛共和国时代的天主教中央党成员,天主教中央党的源头是以教士为主的宗教政治团体,黑色来源于教士的黑色教士服。现在基民盟在西藏问题上的态度也很大程度上和他们的宗教背景有很大的关系。这就像绿党会极力反对在德国建立核设施,或反对任何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工程项目。从发展中国家的眼光来看,这些政治行为都比较极端,但是,没办法,这是人家政党的施政纲领,连说梦话也是这种味道。
由于希特勒时期的阴影,德国政坛长时期“宁右吾左”的政治环境,也让基民盟尝到了很多实惠。其实,其政党成员很清楚,右倾的保守主义在舆论上不会有什么亮点,这反而会引起一些选民的反感,所以在近期基民盟在各种舆论中不断的宣传自己是走所谓“中间路线”的政党,也是给下一次大选的造势。说实话,我想他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是走所谓“中间路线”的政党,但谁去管这些呢,选票才是硬道理!
回到中国问题上来,就是说基民盟不下台,那么他们对德国经济的改革就不会有什么大的手笔。也就是说,他们对中国的政策很的能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为了国内政治中给自己的政党加分,他们当然要站到在舆论氛围中所谓“正义”的立场,在中国问题上,其政党利益又以国家利益不谋而合,好家伙,这对基民盟来说真是天赐良机。这些其实也都在意料之中。
但是,我个人可不想犯这种“方法论”的错误,国际政治风云变幻莫测,德国现在制造这种仇视中国的氛围长期发展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如果德国和中国互相给了台阶下,并且中国以一些订单作为缓和德国贸易逆差的见面礼,中德之间的矛盾还会在短时间内有所缓和的。但是如果发达国家一天不在进行有效的产业调整,那么中国和德国之间的矛盾就会有一天的隐患。
(第二节完)


[ 本帖最后由 water96 于 2008-4-9 12:41 编辑 ]

TOP

第三节3)        个人目的

今早看到了一则新闻,题目是“社民党严厉批评民意测验机构” :
根据民意调查机构Forsa不久前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社民党在全部16个联邦州内,都不再是支持率最高的政党了。目前,社民党的支持率仅为22%,已经跌至自1984年Forsa民调开始以来的最低谷。勃兰登堡社民党总书记内赛说,这一民意调查结果只是根据2000位受访者的意见而得出的。受访者数量如此之少,平均到各个联邦州的受访者数量肯定就更少了。这样得出来的民意调查结果可信度不高。 同时,内赛还指责道,Forsa的负责人居尔纳尔(Manfred Güllner)的目的并非民意调查,而是在试图影响政治,想借此将外交部长施泰因迈尔推上社民党总理候选人的位子。对此,居尔纳尔表示了否认。还有社民党高层人士指出,鉴于民意调查的结果,社民党内部应该停止对总理候选人的争执,而应该尽早达成共识。

可怜的社民党啊,不管这次民调的准确率有多高,我们似乎已经了解了现在政治版图的概况,它至少反应了三个问题: 1.在德国普遍存在的新右翼势力抬头的过程中,大多数媒体对积极改革的左翼政党并不看好,甚至有落井下石的味道。2.社民党内部不只是群龙无首,而且还存在了分歧,这无疑是使这个最大的反对党(目前还是最大的,谁知道以后了^_^)在下次大选上雪上加霜。 3.这更说明了社民党在国家改革上的高瞻远瞩,而在政党竞争上的鼠目寸光。前面已经提过,正是由于其在上次大选联盟议会组阁时的短视,为了眼前的利益多得到一些议席,而把这个重要的“政治表演的舞台”,“联邦总理“拱手让给了基民盟。

这次错误的教训是惨痛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我想尤其这两年大家也都注意到了,基民盟声势大涨,在各种选举中一路凯歌。而社民党却是只有招架之势,没有还手之力。在这个不伦不类的“联合大政府”中,其发挥的作用已经不能和当时做为和绿党联盟的执政党时同日而语。但这里我要声明的是,我个人并没有抵触德国政体的情绪,德国政党和政治体制有非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德国的《政党法》就对德国的政党政治有很着实有效的规范,如《政党法》中政党财政资助的规定,关于政党内部组织问题 和对政党平等诉讼主体的法律定位等。
其中尤其要强调的是“政党财政资助的规定”:如果政党是一架机器,那么财政资助就是维持这台机器运转的燃料。简言之,政党的组织机构、选民联络、广告宣传等一切活动,都离不开金钱。而要提供这些开销,只靠成员的党费或捐款是远远不够的。政党还必须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社会或国家的广泛资助。如何以合宪与合法手段去获得资助,乃是每一个政党所必须考虑的中心策略问题。现代政党的财政来源主要是党费收入,例如, 基督教民主同盟1992 年的预算是2. 22 亿马克, 其中9400 万美元是来自于党费, 社会民主党有2. 82 亿马克的收入, 其中党费1. 52 亿马。各种捐款与“创收”,以及国家财政拨款,即由国家向政党提供资金或经费补助,是西方国家的通行做法, 目前大部分西方国家都采取这种方法, 这是因为在这些国家看来,政党在竞选中对金钱的依赖会导致政党对于资金提供者的依赖关系。“受人钱财, 为人办事”, 造成政党政治中的腐败现象。如果由国库支出这些竞选费用, 就可以避免这些现象, 于是西方国家这种想法付诸于实施。德国是西方第一个用《政党法》来规范政党活动的国家。所以德国政党政体在政党经费公开,以及政党内部民主秩序方面等的规定具有其不可忽视的借鉴价值!

可是我为什么又说现在德国“联合政府”不伦不类呢?你想想,在联合政府的两大党,一个是有联邦总理宝座的基民盟,一个却是当时大选后在议会议席几乎最多的最大的反对党社民党,我想这种政府只有像德国这样极少数国家才有吧。假设这种政府在台湾,也许早就打翻天了,因为总统所提出的几乎所有议案可能都会被最大的反对党否决。那导致的唯一下场就是,解散议会重新大选。这样的情况在当今国际中简直是数不胜数。

一切都是为了德国!在组建联合政府的问题上和其成立不久,两党还是本着一切为了国家的原则同心协力的为国效力。可是,“相见好,常住难啊”,时间长了问题就出来了。这不最近,两党在“最低工资标准”等议题长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使众多议题不得不“束之高阁”。

难道现在的基民盟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保守党吗?当然不是,尤其是在上次大选前德国的经济形式不容乐观,如果一味的保守那么也就意味着基民盟在德国经济上的做为不会很大,那就必定会遭到选民的抛弃。其实在大选前,鉴于德国当时严峻的经济形式,双方都持有自己政党对德国的改革方案,不同的是这民党的方案是在德国产业结构上进行改革,但是要保护好最底层民众的利益; 而基民盟的改革主张是希望放宽雇佣、解聘劳动力的要求,降低劳动力成本。但这一主张遭到社民党的强烈反对。所以这导向了德国中产阶级精英基层和中下层劳苦大众的选票流向出现明显的不同。

现在马上正临下一届德国大选,德国政客为了保持其良好的政治风度,表面上礼尚往来,而两个政党却是暗中较劲。但社民党心里应该很清楚现在德国政治版图的“其主客之势早已异位”,所谓“一子走错,全盘皆输”,这又得让我们回到前面提到的“政治表演的舞台”。那么这个“舞台”又是谁的?当然是现在的联邦总理的默克尔本人。默克尔在现今德国政治中得到的成就和声望有她的独到的厉害之处,当然也有她的运气。说到运气,大家想想,在上次大选造势的时候西德的老百姓还是多数支持施罗德的,可是由所谓精英阶层所主导的媒体却是对默克尔一边倒,导致了施罗德在选举竞争中极为吃亏。就连这个可怜的,开着一辆破车又离了几次婚,几乎分文没有的前联邦总理在退出德国政坛后还被媒体鞭尸,使我这个旁观者心里都不是滋味。好巧不巧,默克尔的运气又在于其上台后不久,德国的经济就马上出现了好转,这一方面和相关产业和服务业的季节性变化有关;一方面摆明了是前施罗德政府政策的余荫。而这时一些媒体又跳出来大赞默克尔的成绩,看的我简直是苦笑不得。

记得有一次,在默克尔执政不久,一德国媒体拍到了默克尔自己去在一家超市买点东西的镜头,于是乎德国个大媒体马上闻风而动,纷纷大赞其等等等(就不细说了,这些话谁都知道)。至于为什么默克尔去超市而这家用摄像机拍到她的媒体的反应速度如此之快,我不想多做猜测,因为我不是“阴谋论者”,也可能真的是巧合吧。但是,带着两个彪形大汉的保镖,去超市买东西,是不是有点劳民伤财了?但回头想想,如果是哪个其他政党的chef 去超市买东西,会不会成为媒体的焦点呢?你倒想,可谁理你啊!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默克尔充分利用了这个“舞台”,为其政党和个人谋求更多的政治空间。 同样,在西藏问题和人权问题上,她还是站在了一个高高在上的“正义”的高度,来和“强权和暴政”做斗争,那她自然会赢得国内选民的广泛支持,这不马上就快大选了吗?政治家,有时还必须是出色的表演家,在“政治秀”上能不能做好,决定了自己和所在政党的政治前途!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现在基民盟对社民党的胜利的原因。 说道这里,我想到了上次默克尔会见达赖后为什么中国在外交上会对默克尔如此强硬,我想中国和德国都早有感觉藏独势力会在08年有所动作,而默克尔偏偏在这时候会见达赖正不是给国内舆论埋下伏笔,并在今后的08年造出声势!这点我在第4节详细阐明。

作为政治家,默克尔所做的也正是她按照她的政治路线所必须做的。而作为一位普通的民众她又是什么样的人,其心里对中国又是怎么想的呢? 我又不是她肚子里的虫子,我怎么知道。但是从她的政治生涯和成长经历我们似乎可以管中窥豹:

默克尔出生于德国北部港口城市汉堡,原名安格拉•多罗特娅•卡斯纳,父亲是一名路德教会牧师。
母亲曾经是位英语和拉丁语教师。出生6星期后,她随父亲迁往东德小镇滕普林,并在那里长大。
1986年她获得莱比锡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
1990年,她随该党加入基督教民主联盟。在时任基民盟领袖、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提携下,默克尔先后出任德国青年妇女部长、环境部长、基民盟秘书长和副主席等职。
2000年科尔和时任基民盟主席的朔伊布勒先后卷入政治献金丑闻后,默克尔立即公开表示反对科尔。在朔伊布勒被迫辞职之后,默克尔当选主席,开始统帅基民盟。此后几年中,默克尔不仅迅速领导基民盟克服危机,并且出人意料地一次次成功应对挑战,稳坐主席一职。
可以说默克尔的宗教家庭背景给她的宗教信仰和对宗教事务的看法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而其参与政治活动后其政治头脑和能力在其政治生涯中就可见一斑。

可以说默克尔从她的政治路线来看非常善于抓住机遇或机会,就像其在基民盟政治献金丑闻后就主动反对这个提携了自己的前总理科尔。你可以说她忘恩负义,也可以说她大义灭亲。加上现在她的中国西藏问题上的路线,让我们有理由说她是一个“机会主义者”。 从尊重别人的角度,我个人并不想这么说。美国《时代》周刊指出,“默克尔是个强硬并善于在机会出现时抓住机会的人,而施罗德刚好给默克尔献上了机会。虽然经常有人批评默克尔胆小和不够鼓舞人,但是默克尔得到的胜利已经超过了她应得的份额。她已经从一个普通物理学家变身为令人生畏的“政治黑豹”。她正在精心计划,并会毫不留情地出击。” 话说回来,“机会主义”也好,善于抓住机遇也好,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怎么理解都要看观众自己了。

还记得在德国媒体上有这样一则笑话:在前东德时代,说一群绵羊跑到边境说要到西德去,边境上的东德警察问他们 “你们为什么要跑到西德?” 那群绵羊说“东德的秘密警察要抓我们,因为现在正在搜捕大象”,那个警察疑惑的问“可是你们不是大象啊”,这群绵羊说“这你去和秘密警察说吧”。

从这个笑话大家有所感觉,在冷战时前东德地区对苏联占领者和其情报组织是多么的敏感。在美苏对垒时,由于经济上的弱势和意识形态上的原因,使前苏联对民主德国的控制是在高压下进行的。在斯大林时期,苏联同样经历过浩劫,为了实现跨越式的工业化,曾有多少人被配发到西伯利亚去修建铁路,开采矿产。而农业生产的薄弱使前苏联和其阵营同样经历过可怕的饥荒,据说仅当时的乌克兰就饿死了一百多万人。由于前苏联的错误路线使现在很多德国人,尤其是东德的德国人对共产党国家及其反感,再加上媒体宣传上的添油加醋,共产主义在其心目中已是名声扫地。甚至还有很多人在媒体的宣传下认为是前苏联造成了东西德的分裂!  (1949年4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和同年8月在英美自己的占领区内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则是冷战格局形成的重要标志。本来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期间就极力反对肢解德国,为此他就为英国提出的战后在德国成立所谓“北德”和“南德”两个国家的提案,和邱吉尔吵得面红脖子粗,因为斯大林清楚,如果整个德意志由同盟国统一管理,就可以通过合作机制利用美国强有力的物质基础,恢复被占领国的经济,他不仅可以顺利拿到雅尔塔规定德国给他的100亿美元战争赔偿,而且在此合作机制之下,苏联丰富的石油资源又可以有一个购买力很强的买主,对苏联的好处是大大的。所以斯大林内心并不想和美国决裂,只是杜鲁门这个“该死的”搞起了北约和西德,着实让他碰了一鼻子灰,他只好抛弃幻想,于1946年9月,也就是在美国成立西德的第二个月,也急忙忙成立了个“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如此这般,雅尔塔规定的德国对苏联100亿美元的战争赔款就只能落到这个生下来就注定要倒霉的“东德”头上了。沉重的赔偿负担,再加上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根深蒂固的传统仇视,也难怪东德的百姓成天价想着往西德跑――所以毛泽东主席在五十年代末就预言过:如果苏军撤离,东德傀儡政府不用三天就垮台!由于美国宣传工具的作用,现在许多年轻人都以为北约的成立是为了对付华约(苏联和东欧集团搞的华沙条约组织),其实迟到1955年华约才成立,整整比北约“年轻了”七个年头。)

由此可见在前东德地区长大的默克尔对社会主义的感觉是什么样子,尽管有着政党和国家的利益,但是当一个人的意识形态形成以后,其外部事务就对本人产生的作用就很小了。
(第三节完)

TOP

第四节:

从此次藏独事件想必大家都对西方媒体尤其是德国媒体的作为感到震惊,西方媒体的丑陋面貌在所有“明眼人”面前一览无余。所有人感到气愤也正是由于德国媒体的扭曲报道,甚至公然引述虚假消息误导大众,对中国进行疯狂的诋毁和摸黑。其实,不只是我们对这种“媒体小丑们”恨之入骨。六十年代的中印边境冲突中,印度根据帝国主义英帝国时期英国传教士麦克马洪所画下的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奉行当时印度总理尼赫鲁所谓的“前进政策”,公然对我国领土进行侵占,中国在进行了最大的忍让并数次对印度要求谈判无果的情况下进行了自卫反击。当年唯一的一个能从美苏“两大阵”营拿钱拿枪的不可一世的“强大印军”,要不是当时中国对待俘虏的宽大政策差一点被人民解放军打到大山里“落草为寇”。而当时的西方舆论当然也是像大家所想象的,向印度这个“民主国家”一边倒: 有对印度同情的,有唱起中国对世界的威胁论的,有怂恿美苏出兵的甚至“核平”中国的,更有把中国和当时的纳粹德国相提并论的。可是这些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进行过侵略和疯狂掠夺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谁又能理解,中国对这条由帝国主义英国确定的边界的感觉!后来有人形容,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元帅面对着这些西方媒体气的直抖,说了一句:“你们要知道,中国人民其实才是受损害的!” 陈毅元帅的这句话,饱含了中国人民对近一百多年来屈辱历史的感慨,而又反映了对当今国际“媒体小丑”的愤怒!二战之后的几十年来,“媒体小丑们”并没有偃旗息鼓,反倒是家丁兴旺蒸蒸日上。他们为了自己或者政客的利益,使无数人成为这个比“枪杆子”还厉害一万倍的“笔杆子”下的牺牲品!

4)        媒体利益

媒体政治学是一门极为复杂的学科,我想只有少数人能把当代媒体分析的十分透彻,而且由于现在信息化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变化,媒体政治其本身也在不断发展。以我的能力实在不能把其分析的面面俱到,只能从我自身能力出发,从个人的角度去分析一下现代媒体。
  
提到媒体利益,可以大致从两个分方面说明:其一是媒体其自身的利益,其二是媒体和国家政治以及政党之间的相互利益。

说道媒体自身利益,我们知道现代脱离了经济上对政府的依附,其自主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展,突出表现为媒体在商业化、私有化大背景下,主流媒体因私有化打破了政治力量的束缚,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性,同时,由于商业利润巨大的吸引力,市场成为新闻最终的裁定者。西方媒体在政治人物、政治事件的报道中,“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让它提起人们的兴趣”。在现实生活中,媒体一方面努力寻找具有轰动效应、夺人眼球的“爆炸性”(政治报道)选题,另一方面又在编辑技巧、报道角度和形象设计上进行包装,使其成为能够“卖座”的新闻。
回到西藏事件德国媒体造假的问题上来,其媒体们正是由于缺少相关事件的信息才或把尼泊尔的图片“张冠李戴”,或对真实的图片来“看图说话”并引用的分裂分子所谓一百多藏人被杀等消息。而这些其实都是为了使其新闻产生“爆炸性”的效果,由此来提高自身媒体的知名度,并实现其重要的经济效益。西方人常说:“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可对媒体来说,“没有消息,那就是天大的坏消息!” 丫的,没有消息也得给我弄出消息! 在残酷的媒体竞争中,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否则就会被大众读者所抛弃。所以,如果一旦有所谓爆炸性的新闻,那通常所有的媒体都会蜂拥而上。很多时候,往往事实真相和经济利益相比较显得“弱小无力”,所以在二者的选择上前者往往成为了一些“道德沦丧”媒体的牺牲品。

可是,从此次西藏事件德国媒体的一边倒的倾向性报道来看,其媒体已经牢牢的打上了政治的烙印。而其媒体和国家政治以及政党之间的相互利益是怎样实现的,我们需要德国政治和媒体之间的两种形式:“政治媒体化”和“媒体政治化” !

政治媒体化:在媒体影响下的政治构成和舆论导向

前面已经提过,媒体一方面努力寻找具有轰动效应、夺人眼球的“爆炸性”政治报道选题,另一方面又在编辑技巧、报道角度和形象设计上进行包装,从而赋予政治以媒体的基本形态。严肃的政治新闻经媒体“包装”后,摇身一变,成为仅供受众消遣的轶闻趣事,从而使政治呈现出商业化、娱乐化和戏剧化的种种表征。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不同,当代西方媒体作用的日渐放大,正逐步削减着政治的自主程度。政治越来越受媒体的控制,媒体也演变为政坛的“斗秀场”。在媒体逻辑中,大众传媒似乎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第四种权力”。

上次德国大选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由于施罗德在上次大选中没有获得大多数媒体的支持(其原因已经说明),使得和他和默克尔的竞争就像在擂台上蒙住双眼睛,捆住手脚,使施罗德有苦难言;而默克尔却由于有媒体的支持,如虎添翼。从施罗德的竞选失败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出,其“民主国家”的媒体的能量有多大,其完全可以左右国家的政治和外来走向。 还有一个很好笑的例子就是,在最近的美国总统竞选中,候选人希拉里在参加完其和奥巴马的辩论节目“超级星期二”后抱怨主办方媒体对她对手的偏袒:“ 我想奥巴马在节目中可以拿一个枕头在旁边睡觉了,因为主持人总是在不断质问我问题。”


媒体政治化:政治钳制下媒体的参与者、合作者、同盟者角色

媒体政治化出现在近代报刊时期,这一关系主要发生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和革命后国家政治生活的政党较量中。其特点表现为媒体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始终依附于政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虽然媒体政治化比走向相对独立的媒体大众化时间还要早,然而,由于强权政治和强权理论,即使在目前的和平时期,媒体政治化深远的影响力和广阔的覆盖面,同样使西方新闻在政治面前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和公正,甚至在非常态时期(突发事件和战争),尤其是国家利益至上的战争交锋状态下,“部分媒体对官方采取的各种政策基本上是无保留的全盘接受”。比如,在战争这一特殊时期,国家依靠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制裁,甚至是军事打击对战时新闻实行强制性管控,以保证媒体在战事报道上与政府宣传口径一致(就像98年美国炸我住南联盟大使馆事件)。战时媒体与政府在政治上的高度统一,使常态下的政治媒体化现象逐渐回归到近代报刊初期的媒体政治化形态,并随着战争的开始而开始,以战争的结束而结束。

那么在和平时期国家又是怎么来统一媒体的口径呢?这不得不让我们回到现在的德国来。我个人完全相信德国确实有一些完全为国家和政党服务的媒体,当国家和政党有需要时,他们会第一个跳出来为政客们说话,当然,肯定不会以政客的口吻,而是以一种“客观媒体”的角度来说话!然而一个国家有这么多媒体,为什么有时其口吻会“如此一致”,就像是商量好了一样几乎没有其他“不和谐”的声音,为什么?难道是默克尔一个个的给各家媒体打电话,要求其统一行动吗?她当然不会这么笨。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自由媒体”的能力再大,也没有这些政客们“老谋深算” !德国的这些政客在实施一些政策路线,达到其政治目的时,往往会站在一个“正确,正义”或是“国家利益”的高度,把此问题在议会里广泛讨论,或是提出与此相关的议案,在这种长时间的讨论里,必然会有几家前面提到的“第一个跳出来”的“客观媒体”来为其政策在全国民众进行“媒体轰炸”,形成一个广泛的,“正义,正确的”舆论环境。这一下,其被“忽悠”的就并不只是广大民众了,一些其他的“自由媒体”也就坐不住了,为了其媒体的自身利益现在跟风报道还有块肉吃,再晚了可能连骨头都没有了!果然,不用多久,这一上一下,一明一暗的撺掇就使“祖国山河一片红”了。

这次西藏事件德国政治和媒体之间的关系就完全说明了这一点。前面第三节已经提到了这一点:默克尔在去年高调会见了达赖喇嘛,中国政府在其后以各种方式进行了强烈的抗议和反制,使得后来中国给法国订单就便宜了这个“忘恩负义”的萨科齐。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大的反应?其实大家心里对08年藏独分子的活动心里都有数,而老莫去年会见达赖的举动正说明了她想在德国这种媒体和舆论环境中为08年打下根基,造成舆论环境,而为到时德国媒体的统一口径埋下伏笔!这样以来中国很容易看出老莫希望利用08年奥运对中国进行打压,以便实现其所期望的利益。所以,我想当时中国领导人一定是恨的直咬牙根。以中国的核心利益“领土完整”和08年奥运来做要挟,我也会“严正抗议”的!

同样的道理,大家还记不记得上次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时使用的把戏和此事相比就“如出一辙”: 先是拿到议会里广泛讨论和辩论,然后是媒体的跟风报道,使这些“过度消费”的美国人都开始认为自己是受害者,而勤劳的中国人变成了“剥削者”?!  他们难道就不想一想,“布雷顿森林体”是怎么倒台的,“石油美元”建立的目的是什么,日本人的“失去的十年”是怎么样产生的? 看见没有,想颠倒黑白其实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

由此可见,大众媒介在整个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日渐凸显。传媒不仅作为宣传舆论工具被统治者牢牢掌控,而且,随着现代社会民主进程的推进,以及传媒功能的日益强大,“政治媒体化”已逐渐普泛为一种时代特征。可以说,不懂得传媒,就难以把握现代政治的进程;不懂得传媒,也无法领略现代政治的奥妙,“传媒”与“政治”的结缘已繁衍出一个新的生态空间。 美国学者Timothy Cook把制造新闻与政治治理的不可分割性称为“政治媒体化”。在政治逻辑下,媒体的所谓客观性、独立和自由、媒介权力的实质等,都是值得怀疑的。他在研究了美国政治与新闻媒体的关系后,得出结论:在美国,建立一个客观、中立的新闻界越来越成为一种理想,越来越远离现实。新闻界远没有成为第四种权力,新闻界仅仅是游弋于政府三权中的一个政治机构,而不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政治力量!

现在我们知道,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所谓“自由媒体”,同样也为其政治服务!只不过有些“媒体小丑”们知道自己是扮演什么角色,而有些媒体不知道自己的“跟风报道”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政客的工具。但是为了保护其自身利益,和所在政府对着干;或是在大的舆论环境下逆流而上的“不和谐”媒体又有几家呢?


现在让我们回到这次德国媒体事件来。这次事件德国媒体“狸猫换太子”被我们的“战友”揭发之后着实是栽了个跟头,但是我庆祝胜利之余还要警惕其下面的动作。就像有人所说:“好的谎言家,其十句有九句是真话,就一句是假话;而完美的谎言家,其十句有十句是真话!”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说话的人有强烈的倾向性。就像许多德国媒体,很多报道的都是事实,但确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倾向性,避开自己不想报道的,只报道自己想报道的。

我们的偶像,刘德华说过:“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但艺术家是有祖国的。” 没错,媒体是自由的,但是控制媒体的编辑是有政治立场和个人目的!同一件事,从不同角度去看会有非常不同或者是截然相反的效果。对于媒体来说,同一个新闻,换一个角度或是口吻去报道会产生迥异的影响。就像一个圆柱体,从侧面看是一个矩形,从上面看是个圆形,而媒体所向大众展现的却恰恰是平面的,而不是立体的。

举个有特点的例子: 2006年7月12日,黎巴嫩真主党首先炮袭以色列北部,随后与以军交火,拉开了黎以战争的序幕。布什政府抓住以色列遇袭的机会,将计就计,利用以色列的“安全困境”试图一举消灭让自己难堪的激进势力哈马斯和真主党,实现赖斯所提出的“新中东”构想,以迎接年底的中期选举。为了实现美国的战略目标,美国的新闻媒体从表面上看,对黎以战争的报道比较客观,受众既能看到以色列狂轰滥炸给黎巴嫩造成的破坏和伤亡,也能看到真主党乱放火箭弹造成以色列平民四处躲藏的悲惨情景。但从主持人的点评、记者对新闻事实的取舍及解读分析上看,报道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譬如,自从以色列和布什政府将真主党和哈马斯列为恐怖组织,美国的大多媒体纷纷倒黎,《华盛顿邮报》著名的保守专栏作家查尔斯•克劳萨默在专栏中大肆渲染以色列的伤亡情况,在文章中将真主党的火箭攻击描写成“也许是自伦敦闪电战以来,最公然的空中恐怖攻击行动。”而CNN所谓的“客观”、“公正”也因有选择的报道电视画面遭到同行的讽刺。在卫星发回的现场报道中,美国记者们往往站在贝鲁特市中相对安全、没有遭到破坏的区域,相形之下,距市中心几公里处,早已被以色列的空袭和炮火夷为平地的南郊居民区,由于没有媒体报道,世界上几乎“没有人知道有多少人埋在那一堆堆碎石烂瓦和扭曲的钢筋下面。”很显然,这些情况明显地使黎巴嫩真实的伤亡情况在美国的新闻报道中被“客观地”忽略了,这对于想要了解战争真实情况的人们产生了巨大的误导。

这次德国媒体的“狸猫换太子” 相对于美国媒体CNN的被剪辑的照片就能看出“姜还是老的辣”。CNN纵然照片是剪切的,但却是真实的西藏发来的照片,顶多说明他们的新闻有倾向性,并不说明其新闻造假;而德国的“错误的照片”行为着实有一种新闻造假的味道。看来德国媒体这些小辈还得根CNN这个在政治风云中“战斗”了这么多年的“祖师爷”学着点!
所以德国媒体的下一步行动就应该是“避重就轻”,使新闻报道有明显的倾向性,让你很难挑出毛病。但是,敌人不会由于我们的仁慈而放下屠刀,只要他们的险恶用心没有变化,和敌人的斗争就应该不断的进行下去!


说了这么多,想先停一停了。现在的我充分的体会了那句话:“只有身在国外,才知道什么叫爱国。” 国际反华势力就没有一天希望中国好过,中国人民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苦难之后发展到今天“不容易”,中国今天的发展和人民的勤奋密不可分,因为现在世界上还没有几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勤劳。现在国际上所谓的发达国家高速发展的时候早已过去,德国人有句谚语说:“ 世界上没有长到天边的参天大树!” 有些在发达国家养尊处优的人舒服的日子过惯了,看到别人发展起来心里并不平衡,再加上影响了其切身利益等原因,就找理由把人踩下去。所以说实在话,不要以为现在德国社会的反华情绪全是“媒体”的原因,而德国人自己是无知的,被欺骗的,我们应该告诉其真相,唤醒其意识。我看有这些想法的人还是别对德国人抱有太多幻想,当然和德国“媒体小丑”的斗争还要继续,但对于德国民众乃至世界其他国家一些人的想法,我看为了使我们的心里不至受到太大伤害,请不要太认真了,因为,所有人的心里都有自私贪婪的一面!还请每个人认清国际形式,时刻准备和这些人做斗争!对于中国现在的发展,和现在发达国家来说,我想引用老子的话:“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天之道,抑有余而奉不足。”

中国人民在努力之后肯定会有收获,在困难之后一定会得到幸福!我想到了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全篇完)
参考和所引用文章出处:
《揭穿西洋镜》
《默克尔的遮羞布》
《德国政党法》
《政治媒体化向媒体政治化的演变》

TOP

写得真好!

不知以上内容可是Water96您本人的手笔,剖析得很棒! 佩服!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影响媒体。 对现在的媒体不要太当真了,伤咱自己的感情,想想其背后的政治背景政治目的,就一清二楚了。

TOP

原帖由 yonsly 于 2008-4-12 22:34 发表
不知以上内容可是Water96您本人的手笔,剖析得很棒! 佩服!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影响媒体。 对现在的媒体不要太当真了,伤咱自己的感情,想想其背后的政治背景政治目的,就一清二楚了。



是我自己写的,其中也有一些参考和引用的文章,就是想让wuppertal的朋友多了解一些德国现在的情况,有一点忧患意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