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早期数码单反

一说起数码单反相机,可能大部分朋友首先想起来的就是当红的Eos400D,D40,K10D等等,或许有些玩机时间比较长的朋友还会想起数码单反普及化的始作俑者佳能Eos D30和代表性的Eos 300D,可数码单反相机并不是从虚空中变出来的,更早之前的数码单反相机呢?
大家都知道柯达发明了第一台数码相机,时间是在1989年,从那时起直到现在柯达都走在数码影响技术的前列,最早期的数码单反相机几乎都打上了鲜明的“kodak”印记,那是一个“Kodak inside”的时代。

Kodak inside
最早的数码相机是1990年推出的DCS100(91年正式上市),这个名字起的柯达味十足,实际是用尼康的顶级胶片机身F3改装的(很奇怪,当时F4已经推出两年多了,为什么没采用更新型的机身呢),柯达在对F3的卷片马达和取景器做了些小改动,然后安装了一块大小为20.5 x 16.4mm的130万像素CCD,镜头系数大约是1.8。
因为不是全幅,所以在针对视角的变化在取景器内也相应的用阴影遮挡了多余的部分,这样做的缺点是实际取景范围在本身已不大的取景器中央只剩下更小的一块了。不过也有一点好处,就是你无需放下相机就可以预先看到实际拍摄范围以外的物体,这个特点给拍摄运动物体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那时候当记者都是体力活
那时候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还不是太完善,所以F3的机身里塞不下存储系统,柯达设计了外接的DSU(数据存储单元)通过一条导线连接到机身上来完成照片的存储功能,DSU的容量是200兆,可以存下150张未压缩的或者600张压缩过的图片,更重要的是DSU上面带有一个单色的液晶屏,可以借此完成简单的编辑删除等操作,这个功能很受新闻用户的欢迎。
说一点题外话,CCD技术本来是NASA开发出来用于侦察卫星上的,到80年代开始逐渐进入民用领域,最开始是用在排版系统上,然后技术的发展使之可以做到小型高性能,数码相机便应运而生了。
DCS100的最大缺点就是没有内置存储系统,DSU也很笨重,携带使用都颇为不便,柯达很快开发出了内置存储系统的DCS200,这次用了Nikon当时的入门级专业机F801机身(F801s堪称一代经典,地位大致相当于现在的D200),终于赶上了自动对焦的大潮(DCS用的F3是手动的)。

DCS200
DCS200和DCS100并不是前后代的取代与继承关系,而是面对不同用户群的共生关系,DCS200换了块CCD,分辨率提高到了154万像素(1524 x 1012),但尺寸缩水到了14 x 9.3mm,所以镜头系数达到了创世纪的2.5倍,200mm镜头装上去变成500mm,长焦镜头爽了,可广角全完蛋,价格昂贵的AIS28/2.8按上去变成70/2.8,所以大家应该能看出来了,DCS200是给体育记者设计的。
DCS200内置了一个80M的硬盘(现在知道macro drive的历史有多悠久了吧),一共可以存下50张照片,但机身没有液晶屏,想看照片回放要连接到电脑上才可以,因此设计了一个小按钮,可以在紧急时刻用笔捅一下删掉最后一张照片,空出空间来,值得一提的是在机身缓存的支持下,DCS200的连拍速度达到了3秒一张,这个指标在现在看来虽然近似笑话(最新的EOS1DMKIII连拍速度是10张/秒),但在那时是非常非常牛的,其他的数码相机还只能拍静物而且需要曝光三次才可以呢。

DCS200的取景器画面,中间的黑框是实际取景范围1994年DCS 200被DCS 410所替代,仍然使用同样的CCD,但机身升级为F90X(N90S)售价合人民币大约是10万元,国内曾经进口过一批用于科研。1995年出现的DCS 460是一个大突破。虽然机身仍然是F90X,但是CCD却达到了当时创记录的6M像素,等效焦距倍率也减少到1.28。当然这部机器的价格也是同样的惊人,竟为数万美元。

DCS410标准像,上面装的镜头很有意思

是这支镜头是Phoenix19-35/3.5-4.5,韩国生产贴了个日本牌子,很多朋友恐怕都没听说过
同在1995年,柯达还用佳能的顶级机EOS1N机身推出了DCS 1(拥有核心技术就是牛,可以脚踏两只船),这款机器使用PC卡作为存储介质,340MB的记忆容量可以记录53张的高精细图像,适用于对画质要求极高的商品目录、简报等商业印刷,它的便捷性也非常适合新闻报刊、杂志社等领域的记者使用。
EOS DCS 1装有一块尺寸为18.4×27.6mm的600万像素CCD(最大分辨率3060×2,036),再加上所使用的EOS1N机身性能先进,坚固可靠,甫一推出就成为当时顶级的数码单反相机,售价也高达360万日元(那年头咱国通货膨胀,一支雪糕售价高达10元人民币……)。

结构很简单,就是Eos1N加块板砖
同样是在1995年,尼康推出了与富士合作生产的新型数码单反相机E2和E2s(现在看来柯达更喜欢佳能一些,Nikon一气之下红杏出墙也是应该的)。这两部机器不光现在知道的人不多,那时候知道的也很少,但当时它们的出现却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和以前的DCS系列不同,E2/E2s不再照搬传统的胶片机身,而是采用全新的一体化设计。感光元件是富士提供的1.3M像素2/3英寸CCD。
E2/E2s最特别之处是尼康新开发的Reduction Optical System(ROS),通过在卡口后面新增的一组光学镜片将光线汇聚到面积远远小于35mm胶片的CCD上,从而保持镜头的视角不变。
看上去似乎很美,但是付出的代价是镜头的有效光圈严重缩水,成像质量也受到影响,而且还有一些镜头不能使用(主要是屁股太长的镜头,比如AIS16/2.8)。同时机身内部结构的复杂化也导致体积的膨胀,E2/E2s的机身看起来更象中幅机(样子类似后来的Contax AF645),重量也增加了不少。
 
E2N和E2S
 
E2NS和Contax AF645样子很相似吧,后来Nikon展示E2N的时候曾经有媒体惊呼尼康意图进军中画副市场1996年和1998年,尼康又相继推出了后续机型E2N/E2Ns和E3/E3s,基本设计没有多大变化,只是指标和功能上有一定提高。E系列机型可以认为是尼康为解决小面积感光元件导致的镜头视角变化问题而作出的一次大胆尝试。
虽然不能算是成功,却为尼康以后数码单反机身的开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就在E系列最后一代机型E3/E3N推出之后一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尼康D1横空出世,同时也宣告了数码单反相机摆脱梦寐时代的开始,当然,那就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了。

E3和E3s在外观上没啥区别
已然消失的美能达在数码相机的开发上也是个积极的先行者(美能达在新技术开发上面一直很激进,可以算得上是个愤青式的公司),美能达与胶片大厂Agfa合作开发的RD-175与尼康的E2/E2S同一年出现,而且在设计思路上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RD-175采用的机身是美能达的Dynax 500Si,感光元件是1/2英寸的低分辨率CCD,为了实现1.75M的分辨率,一共使用了3块CCD。由于CCD面积太小,美能达也象尼康一样使用了一组光学组件汇聚光线,但等效焦距倍率只减少到2而不是象尼康那样达到不变。跟尼康一样,这部机器也不得不牺牲镜头的有效光圈,同时机身的体积和重量也有所增大。

RD-175
此后美能达又推出了一部数码单反机身RD3000,使用美能达Vectis系列APS单反相机的配套镜头。一共有5支APS配套镜头可以使用,覆盖从17mm到240mm(35mm等效焦距为26mm到370mm)的焦距段,甚至还有一支50mm的微距头。
美能达仍然坚持使用多块低分辨率CCD实现高分辨率的策略,RD3000使用了两块1.5M像素的CCD来达到2.7M的总像素。遗憾的是自RD3000以后美能达再也没有新的数码单反机问世,直到索尼接手发布α100,真算得上物是人非。

AGFA虽然是老牌胶片厂,但在CCD研发上面建树不多
这些古老的数码相机大多是使用胶片相机的机身加上电子感光和处理组件改装而来的,大多外形都十分臃肿,像是在机身下面加上了一块板砖,正是从这些临时嫁接的怪胎身上得来的经验才最终促使了一体化设计的单反数码相机的诞生。

柯达最早的三台数码单反相机都是板砖样子的
题外话
小编想起来了前些年还很热的一个技术E-film,据称像胶卷一样可以直接插进胶片机身里达到数字化的目的,最终不了了之,这其中最难的技术难题和嫁接式数码相机所遇到的相同,那就是快门开启时间,鉴于篇幅小编在这里不再细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下D70所用的机械电子混合式快门的相关技术文档

kodak早期的数码基本上就是在cn顶级机身上装上kodak给美国军用卫星上使用的ccd,然后再专门配一个供电站,所以看上去都像怪兽,重量上也很惊人。不过对焦和连拍要比现在的兔 插 系列强。
另外画质如果是低感光度,还是很有胶片味道的,现在有iso 6 的机身少呀

TOP

E-film没有量产的确很可惜,如果投入市场了,估计很多数码单反就没人买了,至少我不会买7d了,7的对焦模块比7d强多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