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利反对派成立过渡政府 最大部落宣布支持卡扎菲

  23日,利比亚反对派宣布在班加西成立过渡政府,并任命过渡政府总理,为组建新的政府做准备。反对派宣称,新的政府将致力于建设一个没有卡扎菲的、统一的利比亚。法国外长朱佩同一天表示,很快将牵头启动有关利比亚局势的和解对话。与此同时,卡扎菲政府似乎也在寻求激战之外其他化解危局的途径。
- R' b) g% B* @4 l  反对派成立过渡政府
( D6 m0 Y4 h- n( v  23日,在班加西的反对派发言人伊萨姆·吉里亚尼宣布在班加西成立利比亚过渡政府,取代之前的临时全国委员会,任命经济学家穆罕默德·吉布利勒为过渡政府总理。 rs238848.rs.hosteurope.de$ z2 Y$ i: w4 }" [- f1 }
  吉里亚尼当日接受半岛电视台专访时表示,之所以组建过渡政府,指派过渡总理,是要在此基础上组建新的政府,来满足国家运营的基本要求。新的政府将致力于建设一个没有卡扎菲的、统一的利比亚。 rs238848.rs.hosteurope.de; d- B& \, z7 s! u- W7 n
  当被问及反对派目前占领利比亚东部一些地区是否会造成利比亚分裂时,这名发言人表示,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他说,“利比亚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我们的首都是的黎波里,并将永远是的黎波里”,反对派正“奋力解放”利比亚西部地区,包括的黎波里,以保持国家统一。 " S* n* r/ I. w4 F
  据路透社报道,吉布利勒早年曾在埃及和美国接受教育,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外度过,他被反对派视为革新派的社会改革家。目前,吉布利勒在反对派中负责军事和外交事务。过去数周里,他曾与包括法国总统萨科齐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内的多国政要举行过会谈。人在德国 社区. m; Q. a; b- H6 A4 q  @) R4 p% _
  班加西数千民众游行# i2 I+ L! R" A% f
  23日,在反对派的大本营利比亚东部城市班加西,数千名民众走上街头,手持标语,表达对多国联军空袭利比亚政府军的支持。 人在德国 社区- N0 D4 y9 P* o; ^( u9 F0 A9 W4 {$ W
  据路透社报道,得益于多国联军的军事打击行动,米苏拉塔的反对派军队23日击退了利比亚政府军,这也是反对派军队少有的一次胜利。  {, y. T+ G9 d* n9 _
  最大部落支持卡扎菲1 h9 h. h3 K  D+ b; q9 |8 [
  美联社24日报道说,利比亚南部瓦尔法拉部落的成员表示支持卡扎菲(编者注:2月21号瓦尔法拉部落曾发表声明不再支持卡扎菲)。尽管这个部落与卡扎菲的政治主张并不相同,但是他们会一致抵御外来袭击。有些部落成员已经拿到了利比亚政府分发的新武器。西方也有情报显示,利政府同时向这些部落提供了大量资金。
. Y+ ^2 Y- R* i$ S: b, r7 W  y) O4 K  部落成员穆罕默德说:“所有的人团结一致,应对分歧,应对任何来自外界的袭击。”
4 l, Y4 G+ S- p4 @  瓦尔法拉部落是利比亚最大最有影响力的部落,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就位于这一部落中。
% O) Y$ ^6 ^( K$ b) ]: Z8 g* h  另据报道,23日,利比亚副外长卡伊姆透露,利比亚政府已经开始联系一些部落首领,希望他们能够帮助促成政府与反对派之间的谈判。卡伊姆表示,能够尽快实现对话,对利比亚的未来至关重要。
; I5 H+ i& I6 I  ■立场
' |6 M  [- G; ]1 O( b* nrs238848.rs.hosteurope.de  希拉里吁卡扎菲“离开权力”
' |( d0 l6 l2 k7 O3 g$ e! r0 e人在德国 社区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23日提出,利比亚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可以“离开权力”,以最快方式解决危机。她说,卡扎菲和他的顾问正在做决定。
- {! p# [8 M! u6 f3 S, h  希拉里在美国东部时间23日下午说,美国政府得到一些消息称,卡扎菲的一些心腹正在考虑如何解决危机,甚至代表卡扎菲在欧洲打探出路。但她也说,这些消息有些可信度值得怀疑。
+ k) c- z6 W8 g人在德国 社区  希拉里说,美国希望,利比亚政府通过实施停火、撤回保卫城市的部队和准备成立一个不包括卡扎菲的过渡政府,作出“正确决定”。但希拉里没有提及“最后期限”。
8 i5 r+ l* a8 G4 v人在德国 社区  正在埃及访问的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表示,多国部队空中打击对利比亚造成的压力,可能导致卡扎菲政权核心产生重大分歧,甚至出现在其家庭内部。
% y1 D, k- p  y& ?& x0 A  法国欲牵头启动和解对话+ Q" x" a$ O- t- g; o; O) V2 Z
  法国外长朱佩23日在法国国民议会回答议员质询时说,有关利比亚局势的和解对话很快就将展开。朱佩说,法国牵头发动了军事打击,同样也将牵头启动和解,由利比亚人民的民主辩论来决定利比亚的未来。 & {& P  L/ ]' X/ ~# n# l& `+ K) Z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国高级官员当天对此解释说,除了法国承认的“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之外,法国还鼓励利比亚其他反对派加入到民主转变的过程中来。
1 E1 u' x6 G) P6 Z  不过,法国方面当天并没有提及卡扎菲政权是否也被列为对话方之一。 人在德国 社区) [" T& e3 A6 _* J+ B
  意大利外长弗拉蒂尼同一天表示,意大利希望并致力于以和平方式结束利比亚的危机。目前利比亚需要尽快实现停火,以开启国内各方的协商对话,而进行对话的“唯一前提”就是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必须下台。
' C! _( c! x9 {8 v6 W! ^  ■反应 8 N* }9 S, Q0 ]! A3 b; f
  突尼斯各界联合反对入侵利比亚. e! w3 Z# V* T( k+ i& W
  突尼斯一些政党和民众团体23日发表新闻公报,宣布成立“突尼斯反对入侵利比亚全国斗争阵线”,并呼吁突尼斯和阿拉伯各国人民起来反对西方联盟武装入侵利比亚。
9 ~$ I9 m( c% g! g( f8 _% X& A  公报说,“统一民主联盟”和“统一民主青年组织”等7个政党和民众团体以及“众多政治界、知识界和社会其他各界著名人士”宣布组成“突尼斯反对入侵利比亚全国斗争阵线”,支持阿拉伯各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而发动的民众起义,同时也“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入侵和占领阿拉伯领土。
* o7 V( o  f3 Q' P/ F人在德国 社区  公报指出,阿拉伯各国人民应该清醒认识西方联盟对利比亚发动的军事打击和侵略,其真实意图是“实现对利比亚的殖民占领”和“掠夺阿拉伯民族的石油资源和财富”。 6 D. X! t2 j: y
  ■链接人在德国 社区" ]2 Y' {7 X5 ^$ d( a
  巴黎埃菲尔铁塔遭遇“诈弹”
! @7 g5 Z9 D. X4 L/ E' qrs238848.rs.hosteurope.de  法国巴黎标志建筑埃菲尔铁塔23日发现可疑包裹并接到炸弹威胁电话,紧急疏散参观者。警方搜查未发现爆炸物,警报当晚解除。
/ e/ d! B  e! G% ~人在德国 社区  据报道,23日16时许,埃菲尔铁塔管理公司接到匿名电话,警告铁塔受到炸弹威胁,公司随即报警,并紧急疏散了现场约4000人。警方随后在铁塔脚下发现一可疑包裹。警方两个多小时的搜查没有发现爆炸物,警报19时解除,铁塔恢复开放。 8 ?, S' m  A  s
  近日,以法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不少法国百姓担心会发生针对法国的恐怖袭击。: l) C: ?3 l. G2 E) G
  利新闻播音员誓言保卫卡扎菲/ V0 ]8 |- z* Z- o6 q
  23日,利比亚电视台一个频道的新闻播音员在接通观众来电,谈论利比亚形势时,突然举起放在旁边的AK-47步枪,誓言保卫祖国、支持卡扎菲。他说:“敬爱的领袖,我愿为您奉献,最后一口气,最后一颗子弹,最后一滴血,最后一个孩子。 6 `! ]* l! r: }, B5 C
  绝不让人触犯您一丝一毫,绝不允许敌人伤害您。”
0 u. [  ?# E( d) X. z0 j$ y  利比亚电视台还播放了一段画面,讲述的是一名妇女哭诉反政府武装对班加西等地的破坏以及对当地人民的镇压,她呼吁反政府武装控制地区的人民拿起武器、进行反抗。* f( a- n' _: [9 `
  福克斯与CNN记者打嘴仗人在德国 社区) }" Z0 q# Q- ]! c
  就在美英法等国在空袭利比亚问题上出现分歧之际,美国两家最重要的电视媒体福克斯新闻网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也打起了“嘴战”。 % K* q3 O, I1 Y; y
  纠纷源于福克斯五角大楼记者格里芬21日的一篇报道,该报道称英国军队当天本来准备好向卡扎菲官邸发射7枚导弹,后来却不得不中止进攻,原因是利政府当时将包括CNN、路透社在内的一些外国记者带入官邸,名义上是请记者参观被多国部队攻击后的损毁情况,实际上在利用他们充当“人肉盾牌”。
  e4 [4 P1 g) Z) K! E" O  y/ x2 L  尼克·罗伯逊是CNN记者,他当时参加了对卡扎菲官邸的采访。对于福克斯“人肉盾牌”的指责,他反驳说,记者在卡扎菲官邸总共只待了约20分钟,“如果他们真想利用我们,会让我们待更长的时间”。而且,当时到那里参观的也有福克斯记者。CNN还讽刺福克斯“在前方没有记者掌握可靠信息的情况下”编造新闻进行报道。   W' @% W( k$ _2 i3 T9 i% {/ c
  虽然挑起口水仗的福克斯记者后来表示了歉意,但是拒绝收回“人肉盾牌”的说法,称其信息来源于英国。
Share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