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伊尔-76购买谈判背后的故事

送交者: 龙镇四海 [秀才] 于 July 04, 2008

美国合众国际社10号刊发平可夫的文章,称中俄两国重新开始伊尔-76运输机的购买谈判,我国可能买最新的伊尔-476运输机。

这事说来话长,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购买了十几架伊尔-76运输机,归属中国联合航空
公司建制,实际主要执行军事任务。这是我国首次获得大型军用运输机,以前的运-8只

能算中型,载重航程方面无法满足国内快速部署的要求。

我军对伊尔-76的使用感觉不错,于是2005年签署合同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30架伊
尔-76运输机和8架伊尔-78空中加油机。结果因为物价上涨和美元贬值,俄国人嫌这笔
生意做的赔了要求重新谈判飞机价格,我国当然不肯答应,结果俄国人就这么拖着不肯

交货。

老毛子的要求不是没有道理。05年11月到07年8月期间美元贬值16%,作为飞机主要材料

的铝锭05年到07年价格上涨30%,按照这两个变量计算,合同上2000万美元一架的伊尔-

76MD运输机相当于降到了1300万美元/架,这个价格就算不赔钱也挣不到几分,俄国人
当然不干了。

而且这事不仅仅是钱那么简单。

普京上台后加强了对国内的控制,先是收拾了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然后又开始整顿军工

和航空航天这两个盈利大户,成立了国防产品进出口公司统一负责对外军售,成立俄罗

斯联合航空制造公司,把苏霍伊、米格、伊柳申、图波列夫、雅克福列夫等飞机设计局

、生产厂全部包括在内,免得他们在出口时彼此恶性竞争损害国家整体利益(咳,对外

出口是说谁就不用单独指出了吧)。

可苏联当年军工系统架子极大,俄罗斯仅仅继承了其中的一部分,负责伊尔-76运输机
总装的乌兹别克塔什干飞机生产公司就不在其境内,于是就管不到它,只好干看着它组

装伊尔-76运输机出口大挣特挣。

那怎么办呢?你不是配件厂在我境内吗,我就断了你零件供应,让你生产不出来。这次

平可夫文章称我国订购的38架飞机已有15架处于半成品状态,就是因为俄国人卡脖子闹

得。

如果真是只因为价格问题造成拖延,这对我军来说还是容易协商的,就算价格提高到
3000万美元我们也不是买不起;而且这个价格也不算高,美军C-17运输机要5亿美元一
架,比伊尔-76小一号的C-130也要6000万美元。但塔什干飞机制造公司自己生产不了零

件,俄国那边的配件厂往死里要价,那就没有办法靠钱解决了。

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飞机制造公司没了零件,守着半成品飞机和生产合同就是挣不到

钱,于是它也怒了。你不仁我不义,不提供零部件让我卖不成飞机是吧,我干脆把飞机

设计图和生产工艺图卖出去,大家一拍两散!于是塔什干飞机制造公司就和我国联系,

想把这些东西卖给我国。

这本来是一件大好事,可国内某些老左派非要鸡蛋里挑骨头,硬是说那东西太落后,非

要自己改进一款先进运输机出来,

拒了
人家自己又做不出来,现在再想买工艺图也晚了,又要重新花一大笔钱从俄国人那里买。


现在双方重开谈判条件都变了,我们提出飞机型号、制造厂、价格都要重新谈。改变型

号是因为现在俄国人已经把伊尔-76的新改型做出来了,比以前用D-30发动机的老型号
有很大提高,再买伊尔-76MD太吃亏。改变制造厂就是中俄双方默契了,把乌兹别克斯
坦排除在外,让俄国乌里扬诺夫斯克飞机制造公司来生产,帮他们整合国内航空工业。


国内西安飞机制造公司正在仿制伊尔-76运输机,也就是常说的“大运”,这东西今后
二十年的时间里都是我国空军的主力运输机,空军自然希望性能先进一些。可国内航空

科研力量太薄弱,要进行什么大改恐怕又不知拖到哪一年去;还是抄俄国人的现成机体

结构和发动机,再用国内的材料和航电进行改进比较稳妥。

现在购买38架伊尔-476很可能同时引进其生产技术,就以此做为“大运”的仿制基础,

和当年引进苏-27战斗机的生产专利是同一种模式。

富士山上扬汉旗,樱花树下X倭姬
Share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