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若无正确历史观,和平崛起可能过不了三代

孙传炜(海南博鳌)
  内阁资政李光耀劝诫中国加强国民教育,帮助年轻人认识历史、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他坦言,如果中国的年轻一代无法继承上一代人从惨痛的教训中累积的历史经验,那么中国的和平崛起可能过不了三代。

  李资政昨天在海南博鳌举行的“中国和平崛起与亚洲的新角色”圆桌会议上说,由于这一代中国领导人深刻了解到冲突将中断中国的经济发展,因此他不怀疑他们希望国家和平崛起的诚意,不过,对于中国的年轻一代,他没有这样的信心。

  “是的,我相信中国领导层不希望因为中国的迅速发展而(和其他国家)发生碰撞,他们会先累积经济实力,然后才是政治实力和军事实力。”

  “不过在这样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如果年轻一代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那么我们会有麻烦。”资政在昨天的午餐演讲中表达了这个担忧。

  “中国和平崛起论”是中共中央党校前副校长郑必坚在2003年提出的。今年73岁的郑必坚当时指出,近代史上,一个后兴大国的崛起,往往导致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急剧变动,甚至引发大战,一战时的德国和二战的德国与日本都选择通过战争,来打破原有强权建立的国际体系,不过中国不会重蹈覆辙,相反的,中国将致力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

  尽管“和平崛起”到了领导人口中变成了“和平发展”,但一般仍相信,作为官方智囊的郑必坚提出的这个概念,仍反映了中国领导层的想法。

  资政说,郑必坚这一代人经历了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朝鲜战争、文化大革命、中苏边境冲突,他们深刻地体会到,没有和平的环境就难有发展。

  “(昨天)我问郑必坚,这一代二三十岁的中国人没有这些历史的惨痛经验,在他们的成长经历中,看到的只是中国在一天天富强起来,轮到他们掌舵时,他们的想法还和你们一样吗?”

  资政回忆说,去年7月,当时还是副总理的李显龙访问台湾,结果中国的年轻人在网上对新加坡口诛笔伐,“一夜之间,新加坡由老朋友变成了新敌人。”

  “……(中国的)年轻一代相信新加坡必须清楚自己的位置:‘是的我们曾经向新加坡学习,但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们现在正在崛起。’”在他看来,这种心态近来又在中日之间的最新纠纷中表现出来。

希望中日两国

能够摆脱历史包袱

  在谈到中日问题时,资政表示希望两国能够摆脱历史的包袱向前看。他说,新加坡在二战中也曾遭到日本蹂躏,他个人差一点丢掉性命,但新加坡后来还是选择将历史恩怨放在一旁,与日本发展经贸关系。

  资政说,新加坡的经历或许没有中国遭遇的惨痛,但中国也不应让中日关系永远纠缠于这些历史的罪行。

  不过,他也强调,日本必须向德国学习,真实地告诉下一代人历史上曾发生过什么事。

  他恐怕,如果年轻一代的中国人和日本人没有应有的历史记忆,整个区域都将深受其害:“一方面是中国在‘和平崛起,另一方面是日本在推动‘正常国家’化,我担心东亚可能永无宁日。”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Share |
Share

中国政府首次表态反对抵制日货的呼声,指这不利于中国的对外合作与发展。

  官方媒体新华社昨天晚上发出“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就中日经贸关系答记者问”的通稿,解释了在全球化发展下,各国生产要素已经相互交流,经济发展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抵制日货对中国不利。

  薄熙来列举了两国经贸往来的数据,希望提出抵制日货的群众“理智地表达爱国热情,自觉维护社会稳定,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

  去年中日双边贸易额均超过1600亿美元,中日两国互为最大的进口来源地,日本是中国第三大出口市场,中国则是日本第二大出口市场。

  薄熙来也承认日资企业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透露在华日资企业直接和间接吸纳就业人数920万人;2004年,日资企业缴纳税收约490亿元人民币。

  他承诺将依法保护包括日本企业在内的一切在华外商的合法权益。

  不过,在谈到“政冷经热”时,薄熙来也提醒日本,如果不和谐的政治关系持续下去,“政冷”将影响“经热”。

  他指出,2003年前的11年,日本一直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但去年已被欧盟和美国所取代,中欧、中美之间的双边贸易额都已超过了日本。在投资方面,韩国当年的对华投资额也已超过了日本。

  而根据日本外务省早前公布的数据,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

  薄熙来也间接对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亚非峰会上的讲话作出回应。他说:“如果日本政治家能以‘村山谈话’的客观态度来正确对待历史问题,并言而有信,中日两国的经贸合作必将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昨天晚上播发了薄熙来答记者问的部分内容。

  中国政府连日来动用各种资源,通过各平面和网络媒体,有序地为几周来的反日情绪降温。

  新华社评论员昨天在一篇《党员要做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表率》里,抬出共产党的纪律要求,促党员要“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做到令行禁止,确保中央政令畅通”。

中国关闭反日网站

  为防止民间反日情绪进一步升温,以及担心在五一黄金周出现新一波的大规模反日示威活动,中国的一些反日网站被关闭,有些网站则暂时关闭其论坛。

  被关闭的网站传递号召5月1日和4日在上海、南京、温州和重庆等城市举行大规模示威活动的信息。

  而昨天新闻网站上也高调报道了小泉在亚非峰会上“对日本过去殖民侵略表示深刻反省道歉”的信息。

  网民在评论时普遍对小泉的反省和道歉表示怀疑。有网民说:“不要被简单的一步退让给迷住了双眼、自大了虚荣;我们要的是彻底的反省、整个日本国的反省、右翼的消失。”

  另一方面,对于日本议员参拜靖国神社,中国外交部在受询时对“一些不顾大局的消极举动表示强烈不满,希望他们从两个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采取负责任的行动,多做有利于中日关系改善和发展的事”。


《联合早报》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雅加达纪念万隆会议上就侵略历史说“道歉”,在日本成为少有的头条。几乎所有的日本主要晚间报纸,昨天都以“反省、道歉”打了大标题。

  小泉就侵略战争的道歉谈话,是安插在演讲稿开场白后的第一段。

  日本共同社在报道时指出,小泉在开会致词就表明了如此立场,可推敲有以下原因:

  第一、因为今年是战后60年,借此机会表达日本的外交立场。

  第二、在中、韩反日浪潮高涨的此刻,借国际聚会表达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基本立场,以便希望能够稳定反日局势。

  第三、是为了在会议期间实现与中国最高领导人胡锦涛的一对一谈话。”

  《每日新闻》将小泉首次在国际会议发表的一连串“道歉”指为“反常现象”。它认为,所以会有这样的安排,主要因为看到近期升温的中、韩反日情绪。

  《产经新闻》发出的署名文章却把这一道歉列为是日本外交的“退步”。

  文章表示:“在这么一个国际会议上大力强调和平路线,确实向国际社会明示了日本战后的‘成绩’,也是为了要获得亚洲、非洲国家的信赖。

  “不过,重复‘村山谈话’,其实就是在倒数日本战前的罪过,走‘道歉’外交的回头路。 ”

  据悉,出席会议的韩国官员在回答日本媒体询问如何看待小泉谈话时回答说:“在历史问题上,更重要的要看日本是否能够言行一致?”

  日本在不久前,通过了歪曲历史的教科书,都让中国、韩国以及一些亚洲国家深感失望,认为日本是在开历史倒车,无法在行动上正视历史。

日本市民也示威

  昨天,当小泉纯一郎在国外发表道歉谈话时,100名日本市民聚集在日本教育部门前抗议,反对日本教育部通过右翼编选的《新历史教科书》。

  日本和平团体“和平之船”代表也对媒体表示:“游行示威,是为了传达人们,中国所以有反日运动,日本的历史态度是根源。”


《联合早报》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

町村访华之后的中日关系

--------------------------------------------------------------------------------

● 邱震海(香港)

  日本外长町村信孝此次访华在中日关系进入低谷的时候进行,外界普遍分析访问没有取得突破。但笔者倒是认为,此次访问折射了未来一段时间中日关系的一些走向,因此可圈可点的地方甚多。

  首先,町村信孝抵达北京首日与李肇星会见时,两人在媒体前竟然破天荒地没有握手,从而给世界舆论留下了一个中日交恶的深刻印象。随后,町村信孝要求在媒体离开前,发表一段讲话;讲话直指中国内地反日示威,并要求中国道歉。但李肇星也不示弱,唇枪舌剑地把町村的要求顶了回去。

  其次,町村访华原本要会晤中国总理温家宝,但临时安排被取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邀请温家宝访日,唐家璇转告町村,温家宝收到了邀请信,但表示要等最有利的时间去日本;而小泉希望到印尼出席亚非会时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面,中方的答复是,胡锦涛主席很忙,要见的人很多,能不能抽空与小泉见面,要再研究。

  种种迹象表明,町村访华时,本想在要求道歉问题上给中国一个下马威,但结果却碰了不少软钉子。

  町村周一离开北京时,中国副外长、前驻日大使武大伟18日在记者会上形容:“现在中日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应该说这个困难是中国同日本自1972年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最严重的困难,而且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中日关系出现目前困难局面的原因,是在于日本政府不能够正确地对待和处理历史问题。”

“三点共识”与基本态势

  武大伟还明确表示:“现在中日关系的困难局面是日方造成的,中方没有任何必要向日方道歉。”他还说,中日关系恶化,将伤害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而且没有良好的中日关系,就没有东亚的良好合作,特别是东北亚的合作。

  分析家认为,武大伟的这番话与其说是讲给日本听的,还不如说是讲给美国听的,暗示美国如果希望在朝鲜核问题上得到中国的支持,就必须正视中日关系,不要再兴风作浪。

  虽然如此,从整体情况来看,笔者没有一般评论那么悲观,并不认为町村信孝此次访华一无所获。相反,笔者认为,中日双方其实都有迫切改善关系的愿望,因为双方其实都没有使关系长期恶化下去的资本。

  双方没有使关系长期恶化下去的资本,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即便双边关系进入低谷,但町村信孝还是如期访华,双方均无抵制或临时取消之意;二是町村访华第一天,中日外长唇枪舌剑之余,便就以下三个问题达成了共识:

  一、胡锦涛和小泉可能借22日参加国际会议之际举行高层会晤;

  二、两国将组成专家组,共同开展历史问题研究;

  三、建立中日交流基金会。

  就第一点而言,目前的态势是,虽然中日关系剑拔弩张,但两国最高层,亦即胡锦涛和小泉都没有把双方关系闹僵,这是未来两国高层互动的基础。而且最近有消息说,小泉已宣布不参加今年春天的靖国神社参拜。

  虽然在目前中日关系气氛毒化的情况下,上述三点共识很容易为人们所忽视,但两国外长在会晤首日便达成上述共识,足显示双方对改善关系的迫切性。

  当然,日本面对中国崛起感到不安,希望“联美抗中”,这一态势长期不会改变;中国利用历史问题敲打日本,最后使得日本“入常”在无形之中泡汤,这一策略也不会改变。但同时,像目前这样的民间气氛毒化,却是双方都无法承受的代价。

  因此,未来中日关系必然呈现时而恶化,时而缓和的态势。实际上,最近一段时间日本对华的策略已经显示了这一点:每当风平浪静之时,东京便要寻机对华出牌,但关系僵到一定时候,日本领导人便出来呼吁峰会和对话,一手硬,一手软的策略玩得十分到家。

  目前紧要的问题是:胡锦涛是否将在亚非峰会期间与小泉见面?笔者认为,关键不在于是否见面,而是见面以后谈什么。

对日民间工作须加强

  去年胡锦涛与小泉在智利见面时,要求小泉不要参拜靖国神社;从后来的情况来看,此话从中国国家元首的口中说出,还是对小泉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在两国外长北京晤谈后,而两国民间情绪则依然紧张之时,若北京能找到合适的晤谈话题,对未来中日关系有正面作用,则中日峰会就应可举行;反之,若仅起到反作用,则宁可暂时先放一下。

  与此同时,北京须尽快开始对日本民间的工作。日本国内存在四种力量,一是健康、理性力量,二是大多数具有模糊历史观的普通民众,三是保守的机会主义政治家(如小泉),四是极端右翼分子。北京对日工作只有着眼于将健康、理性力量作为依靠的对象,将大多数具有模糊历史观的普通日本民众作为团结的对象,将保守的机会主义政治家作为争取的对象,才能最大程度地孤立极端右翼分子。

  六十年代中日关系远较现在恶劣时,在周恩来主导下,当时的中国政府对日本国内左翼团体做了许多工作,实际上对后来中日关系正常化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这一经验依然对处理今天的中日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次中日外长达成的共识之一,即成立中日交流基金会,促进两国民间往来,是一个十分正面的信号。实际上,两岸关系最近有明显缓和的迹象,这与北京注意对台湾岛内政治力量进行仔细、科学的分析,然后据此制定出统战、分化的策略分不开的。

  两岸关系的经验对处理中日关系当有启示作用。

 ·作者为香港资深时事评论员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

(综合讯)明报消息:大约一百五十名日本人在东京游行示威,抗议中国近日的反日示威中有暴力事件。

  示威者中有很多是右翼分子,他们操过东京中国人的聚居地区。示威者高呼口号,敦促中国政府镇压反日示威,也促中国正式政府向日本道歉。

  有好奇的市民驻足观看,但在游行期间有轻微冲突,一名不满交通受阻的日本女子被示威者推撞。主办游行的人说有三百人参加,但警方说有一百五十人。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

此人反共先锋!一生反共,不遗余力!
记那人同坐, 纤手剥莲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