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吃肉(ZT)

我和妹妹有个习惯,吃饭没有肉不成,但是不能光有肉,最好是荤素搭配,素多荤少。父母则相反,每餐无肉不成,似乎总想不起吃蔬菜。我和妹妹每次回家,头疼的事情除了要应付他俩的唠叨,就数吃饭了。桌上摆的全是肉,看得头晕,吃得嘴腻。经过无数次的抗议、唠叨,他们脑子里总提不起这根弦。为此我和妹妹终于学乖了,每次弄菜前都提醒他们别忘了弄点蔬菜,这才符合口味,看得入眼,吃得下饭。

几十岁的人了,父母的饮食按理也能过荤。只是他们常说这是习惯,改不了的了。我倒是挺能理解他们的。毕竟是过苦日子过来的人,现在好歹衣食无忧,可是过去经历的影响自然避免不了,就像在海上漂流过长时间的人会得嗜食症一样。

父亲是个老农垦,六十年代由于招工过来的。原先在另一个农场,在那里本身的条件就很苦。山区刚开发,没有粮食没有路。要吃饭,就得到走几十里山路去县城挑粮。这粮食还不是现成的大米,是没脱壳的稻谷。挑回去了还得经过碾磨才能吃。70年代新农场创建的时候,他被调来此处,物质条件更差。记得聊天时邻居曾回忆过,当时有时连稻谷都买不到,应急的时候竟然是吃糠,用野菜和糠拌成菜团子,团子扎喉,根本无法下咽,许多女同志都是眼泪汪汪地慢慢咽下去。共和国的那一代工人太苦了,更何况那个时代的半大小子呢。肉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一种无上的美味。对我小时候而言,那确实也是好东西。一直到现在,眼前也偶尔会闪过自己小时候吃肉的情景,香,真香。所以,他们钟爱吃肉,不喜蔬菜也就不足为奇了。不单是他们,我现在的一些年龄较大的同事也如此。我身边的一位老大姐,就喜欢吃肉,不吃肉就没力气。她的父亲八十高龄,一样是没肉不行。没有这二十多年的改革,他们恐怕也不会有这种机会。

改革这么多年,进步是有目共睹的,至少对大多数人而言,已经解决了吃肉的问题。现在问题确实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也不少,对弱势群体的关照不够,对强势集团的约束也还不足。很多舆论对当前形势的批判和抨击也自有道理。号召着一定要改革。德莫克里特曾说过,与其在富裕的专制下做奴隶,不如在民主的制度下受苦。从这里可以推出富裕和贫穷并不是民主的必要条件的。西方的民主并不是从资本主义经济中产生的,民主的产生具有偶然性,它是文化思潮影响的产物。但是在现代世界里富裕起来的人们确实更偏向于需求民主,国际情况是人均3000美元是个坎。然而富裕不是民主的充分也不是必要条件,他还需要很多社会条件的相互支撑和相互支持。社会的动乱不在于社会的停滞,也不在于社会的高度发展,而在于社会发展中新旧体制的有序转换,社会也需要一定的承受的能力,否则,新的流血和社会动荡不可避免。

在这方面,法国革命和俄国革命就是个例子。1789年的法国,经济增长了,但人民却骚动了。在旧有阶段下,人民看不到希望,自然也麻木,新的变化让人们看到希望,而体制却无法保证有足够应对能力消除社会急进变革,缺乏相映的体制容纳能力,无法解决相对剥夺问题。一战前的俄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生产不断扩张,整个国家可以说是雄心勃勃,只是帝国匆匆坍塌了,小小的一场面包危机就引发了革命。

有肉吃,因为有了希望。但是有希望,却不能盲目的去拥抱。否则,希望就会变成痛伤
永远的小鸭圣吉奥
Share |
Share

TOP

永远的小鸭圣吉奥

TOP

土豆是山西哪里的啊,发的文章都挺有深度的

TOP

还好了。俺祖籍山西太谷
多谢欣赏。
永远的小鸭圣吉奥

TOP

能发篇文章介绍一下太谷吗?

TOP

网上倒是有,不过我看了感觉十分的肉麻。改天有了合适的贴出来,也算是为宣传家乡做一点贡献
顺便推荐给你一个网站,可能符合你的口味
http://www.cat898.com/

[ Last edited by 土豆炖牛肉 on 2005-5-18 at 19:37 ]
永远的小鸭圣吉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