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毫米
手上的毛孔。可是,汗毛呢?晕!

100微米
再放大十倍,依稀可见皮肤的组织结构。还好学过生物的,以前也看过,见怪不怪了。

10微米
一个细胞的数量级就是10微米,当然这只是一般来说。插句嘴,世界上最大的细胞是鸵鸟蛋,它是一个单独的卵细胞,数量级是分米级的,厉害吧。

1微米
疑似生物课上学过的细胞核膜,细部。

0.1微米
现在我们进入细胞核的内部。图上螺旋缠绕的东西就是DNA链缠绕成的染色体,他们拥挤的储存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人类的每一个正常活体细胞(不包括红细胞,它们没有细胞核)都保存着生命的所有完整信息,他们就是46个染色体。

100埃
埃是一种长度单位,指10的-10次方米。用字母“Å”表示,就是字母A顶上加个小圆圈。100埃的数量级就能度量某些有机大分子的物质了。
我们现在稍微近一些观察DNA的两条链,你会发现它是一个规则的等距双螺旋结构。这上面排列的化学信息就是有机生物的奥秘所在。这个常常的链条可以用四种字母的组合来表达信息,他们是A-T,T-A,G-C,C-G。尽管所有的生命形式都是使用这样简单的组合,但是任何两个生物的序列都是独特的。当细胞分裂的时候,这个链条会被拆开,每一条链自动成为一个模板,用互补的结构填补上就能复制出2条链来。

1纳米
我们管10的-9次方米叫一纳米。现在为材料科学炒得火热的纳米技术就是说很多物质精细到纳米级后将表现出很多在常规数量级上所表现不出的性质来。在纳米这样的数量级下,我们连原子都可以数清了。因此,纳米级又叫原子级。
下图是组成DNA分子的原子们,它们以共价键和氢键彼此结合成庞大的有机分子。生命就在这种复杂的结合中得以体现。敬礼!

1埃
上过中学的就都应该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下图中所表示的是密布的电子云,我们能看到原子核外围的电子云比较浓。
所谓电子云,其实并不是说一个原子拥有无数个电子,象云雾般的弥漫四围。每个原子拥有的电子数都是固定的,有数的,具体依元素种类而定。这些电子行踪飘忽不定,在原子核外部乱窜。一个电子,无数法身。就把这些电子“团团转”的特点用电子云来形容了。离核近的地方出现的几率大些,云就密;离核远的地方出现的几率小些,云就稀。

10皮米
原子核外围的浓密电子云。仿佛又回到了浩瀚无边的宇宙。这样来看每个原子都像是个小宇宙,我们的世界就这样的周而复始着,不寒而栗着.

1皮米
穿过最浓的电子云,发现更近核的地方反倒清净。原来离得远了要吸引,离得近了也会排斥呢,保持一个最佳的距离才好。(挺象谈恋爱呦)
什么?你说电子阴性,原子核阳性,异性相吸,应该越近核越密才对?别逗了!真要那样越近越吸,越吸越近,电子还不都撞到核上去,最后谁也动弹不得!
可是为什么不是这样呢?国家机密!就不告诉你,吼吼。
下图框中的斑点就是原子核。

0.1皮米
走近点,这就是传说中的原子核了。10的-12次方米叫做一皮米。在0.1皮米的数量级下看原子核就可以看出很多个球球来,它们是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

10飞米
原子核的特写。

1飞米(10<super>-15</super>次方米)
质子(也可能是中子)的细部,乱七八糟一大片。未知的结构,未知的领域,那里属于上帝。

0.1飞米
一旦我们进入下一个层次,我们将会看到什么,我们又将会知道什么?

[ 本帖最后由 qquchn 于 2008-8-23 10:10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