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01056
- 威望
- 69255
- 金钱
- 48
- 阅读权限
- 130
- 在线时间
- 5186 小时
|
7#
发表于 2005-7-30 08:43
| 只看该作者
第五种身份:没有身份
●比起别的作家我可能更会做电视。●我还会忍受电视三五年吧。●会回到写作和电影创作上去。
新京报:在很多介绍你的文章中都提到了,你的家庭一直维持着上海的生活方式和来往朋友,能简单介绍下这种传统吗?
蔡康永:应该说我们家是某个阶层的上海人,继承了一些中产阶级上海人的特点。比较多体现在应酬方面。比如台湾一个明星大饼问我“为什么不愿意对观众讲,来让我们看一段VCR”?我就觉得奇怪,观众为什么要学VCR这个单词?这本来就是制作单位内部的一个工作程序,为什么不能说“我们来看一段录像”?太多的人喜欢把厨房里的东西拿到桌面上来,比如现在很多台湾主持人喜欢对着镜头外面的人说些什么,比如对摄影使个眼神什么的。在我的家教里,这好比就是“端菜的时候把炒菜的锅一起拿到饭桌上”。这种风气如果是个人癖好倒无所谓,如果形成一种电视主持风格,那应该是很可怕的。
还有,很多台湾家庭用的是日式榻榻米,他们会要求客人换鞋,我们家就很讨厌让客人换鞋。不能让客人配合把你家保持清洁,清洁应该是主人事后要做的事情,客人来了就应该让他感到舒适。我们家经常会来些女士,她好不容易打扮漂亮,穿着高跟鞋,你非要她脱下来,这就有损客人的光彩了。
新京报:你出身很好,又在国外留过学。回过头来台湾做娱乐节目,会不会有心理落差?
蔡康永:那要看你怎么定位自己的人生了。比起别的作家我可能更会做电视。比起你们内地很多大作家,其实我出的书并不算多,观众硬要把我当成一个文化人,可能是因为很少在电视里看到我这样的主持人,才有这样的说法。至于会不会“屈尊”之类,肯定没有,要有的话我早就滚蛋了。我从入行开始就没有人“欺负”过我,一般在电视界新人都是要遭受挤压的,如果我有读书人的心高气傲被打压的话,可能我很早就泄气了,也不会有今天。
我做电视的第一档节目就是访谈,就很适合我的个性。还是那句话,我很享受电视所带来的那种快速的影响力,早上做的节目晚上就能有效果。比如我会在《真情指数》中介绍书和介绍电影,但这种介绍肯定赶不上在《康熙来了》中的介绍;当然在《康熙来了》中我也只是一个月左右才来一次这样的介绍。
其实我有很多文化圈的朋友,他们都在感叹,靠传统方式传播文化太难了,费了很大的力气都上不了报纸,而我只需要在《康熙来了》轻轻一说,效果就很不错。其实文化圈的朋友都在监督我的言行,我希望这种传播是一点点的。
新京报:还会再次靠近电影吗?
蔡康永:现在的我可能觉得电影没那么难弄了,毕竟你有了名气很多人就会相信你,你现在给人讲故事很多人愿意听。我当然会有可能回到这条路上来,不会浪费现在的运气。我想我还会忍受电视三五年吧,到时候我就会回到写作和电影创作上去。
■采访后记
都说蔡康永很乐于和内地媒体打交道,但在和他约好电话采访后,我仍然是紧张的,我怕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用。蔡康永很准时地打来了电话,和在电视节目中一样,轻柔而又流畅的表达。蔡康永是聪明的,他总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观点,然后又能举出一个非常贴切的例子。
本来他的助手给我限定的时间是25分钟,但蔡康永极富耐心的解答让我们忘记了时间的限制。蔡康永在整个采访中没有笑出过声,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每一句话都包含着浅浅的微笑。
蔡康永没有以工作身份来过内地,但在北京798的某个艺术工厂,在上海双年展的某个展厅你或许看到过他的身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