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9514
- 威望
- 3134
- 金钱
- 0
- 阅读权限
- 90
- 性别
- 男
- 来自
- 地球就是我的家
- 在线时间
- 337 小时
|
国力与艺术、哲学思维升华之浅见
作者:巫石吉
曾经听过一个德国大诗人歌德的故事,据说:
有一次,歌德在公园里散步,在一条仅能让一个人通过的小径上,遇到了一位傲慢自大的评论家,两个人愈走愈近。
“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的!”评论家先开口说道。
“我却正好相反!”歌德说完,笑着退到路旁。
从这则故事中,歌德用智慧“反败为胜”做了最好的说明,尤其他冷静沉着,开阔的心胸,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其实“反败为胜”就是要用“行动”证明自己的智慧,而不是逞一时口舌之快,这也是歌德让人尊敬的道理。
歌德在【浮士德】这部诗剧中,强调浮士德的精神,一方面符合古典理性、信仰之价值;另一方面,又拖引出德国哲学与精神生活中的非理性诉求。这样一来,【浮士德】与歌德就超越了一种古典主义精神,接壤于现代人的观念思考。其实,歌德笔下的浮士德一直处在一种对于理性与信仰的戏谑与调侃状态、反讽状态之中。这就使得歌德的眼光,内含一种当代荒诞剧的刍型,在荒诞中又让人领会其中智慧的火花,这才是歌德真正的智慧所在。
歌德、但丁、莎士比亚与荷马,被称为欧洲四大最负盛名的诗人,其中歌德被称为是代表现代欧洲文学的思维,这也就是歌德的“现代精神”之所在吧!?
1790年到1794年是席勒潜心于哲学思考的时期。而康德的“判断力批判”(Critigue of Judgement)一书刚好正于1790年出版,所以我们处处可以从“审美教育书简”一书中,看出康德对席勒的影响。
席勒许多重要的美学著作,包括他在耶拿大学的讲课记录,都是在此期完成的。这可以说明是康德的著作引起了席勒对美学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而康德在哲学上所揭橥的自由批判精神、本体与现象、知性与感性等对立范畴的区分、把美联系到人的心里功能的自由活动和人的道德精神等这些基本概念,都成为席勒美学思想的出发点。
由席勒“审美教育书简”的书名便可知道,“审美教育”或“美育”即为书中所探讨的最主要观念。美育是提升精神境界,达到精神自由的教育;美育是培养道德人格,建立社会和谐的手段。由此可知,席勒所讲的“审美教育”不只是以各种艺术为内容,“审美教育”更有全人教育、精神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理想。
就歌德发展的体系而言,有学者指出其基本观点概括为三维世界,即神、人、魔。一般而言,人之存在,若依据神的旨意,通过奋斗,即可达于天堂;反之,若合流于魔,堕落于感官淫乐,即会沦于地狱。因此,人间的事,不可贪恋于感性之阶段,必有一番柏拉图式的超越,也就是说,必然有精神层次的归属。
此与席勒在“审美教育”中包含全人教育、精神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理想,似乎有很多思维雷同的地方。只不过席勒着重在“审美教育”或“美育”的哲理宣扬;歌德以浪漫诗文贯穿他整个文学生命,而代表作【浮士德】便是超越自己、强力意志与着重精神层面的伟大诗剧,这也是歌德超越同时期席勒的最主要原因。
特别谈到席勒,是他与歌德的相知相惜。歌德一七九四年与席勒相识,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友谊。两位文学家亦师亦友,彼此激励对方创作,如歌德已中辍的《浮士德》就是在席勒的鼓励下重新提笔的,歌德曾说:“是你给予我第二次青春,使我再度成为诗人,此后,我将不会停止写诗。”
在席勒去世时,歌德喟叹道:“这位挚友的死,使我也失去一半的生命。”这对挚友情谊也为德国文学造就无数的佳作。
如果这样的推理,歌德的诸多想法与思维也间接受到康德的影响。
康德(1724-1804),1740年入哥尼斯贝格大学。从1746年起任家庭教师4年。1755年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在此期间康得作为教师和著作家,声望日隆。除讲授物理学和数学外,还讲授逻辑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火器和筑城学、自然地理等。
18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有:【关于自然神学和道德的原则的明确性研究】(1764)、【把负数概念引进于哲学中的尝试】(1763)、【上帝存在的论证的唯一可能的根源】(1763)。所著【视灵者的幻梦】(1766)检验了有关精神世界的全部观点。1770年被任命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同年发表【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
当中康德所著【视灵者的幻梦】(1766)检验了有关精神世界的全部观点。在歌德的思想与创作诗文中,对于精神层面的升华,描述得非常之多。其实,歌德穷毕生六十年的时间著作【浮士德】这部巨作,如果只是写本书籍,并不需要耗费如此长的时间撰写一部诗剧;但歌德展现他过人的精神意志,试图开创出前所未有的代表性形而上诗剧来,这大概连古人,亦或康德都望之兴叹!
与歌德同时期的德国世界级艺术家或哲学思想家,贝多芬(1770--1827年)是代表性的一位,他是德国作曲家。生于波恩城,自幼随父学钢琴。1787年曾经到维也纳向海顿学习作曲,并结识莫扎特。1792年定居维也纳,从事教学、演出和创作。贝多芬生活在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和维也纳体系的反动时代,欧洲的民主和民族意识此时正日益兴起。他的作品正反映了这些时代的特征,或歌颂英雄,或反对封建,争取民主自由和美好未来。其主要作品有《第三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合唱》),以及《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等。
此外黑格尔(1770-1831年)也是个中翘楚,他是当时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生于德国南部斯图加特的一个绅士家庭,1788--1793年在图宾根神学院学习,毕业后当过六年家庭教师,后在纽伦堡中学当校长。1816年任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1830年任柏林大学校长,1831年死于霍乱。主要著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和《美学)等。
我发现到一种现象,一个国家的兴盛与否,从其艺术与哲学可以看出端倪,当时期德国的文学、音乐与哲学思想等等,几乎一直影响到现代世界的各个层面,且周而复始的延伸下去,这也象征德国当时国力的强盛,激发各种领域的顶尖人才一一展露头角,在世界上引领风骚数百年而不坠。
联想起中国唐代的兴盛时期,不也是如此光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均是在盛唐时代,一个国家的政治兴衰,对于艺术与哲学思维的提升与否,竟然成相辅相成的结果,这是很难理解,却很容易得到的一个答案。
如果以这样的逻辑推理,资讯时代的二十一世纪到来,中国的全盛时期将再度超越唐代当时的世界否?是否中国人即将在艺术与哲学思想上,在世界上大放异彩呢!我们可以忍住性子端详一段时间,去发现当中所蕴含的形而上哲学循环逻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