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趣闻] 长江底栖动物不到60种

  金陵晚报记者 于飞 王君
  金陵晚报报道底栖动物对水环境变化反应非常敏感,当水体受到污染时,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将会发生改变。记者从省环保厅专项研究的“江苏省水生生物调查与评估”中了解到,江苏省淡水[url=]水产[/url]研究所专家通过调查,不仅掌握了长江江苏段底栖动物的生存状况还对长江江苏段水质进行了“摸底”。
  专家说,调查时的4个断面包括南京断面、镇江断面、江阴—靖江断面及常熟—海门断面,监测点为江宁、江浦等地。经过筛选,这次调查在长江[url=]江苏[/url]段共监测出了底栖动物58种,其中环节动物门如中华颤蚓等12种,占20.69%;软体动物门如螺蛳等16种,占27.59%;节肢动物门如中华绒螯蟹等30种,占51.72%。而根据定量结果[url=]统计[/url],长江江苏段底栖动物的主要优势种类为中华颤蚓、钉螺、日本沙蚕、河蚬和苏氏尾鳃蚓5种。
  基于污染环境底栖指示生物(颤蚓科)的密度及比重可以衡量出水质状况,研究表明,长江江苏段丰水期水质良好,平水期和枯水期水质为中等污染,三水期平均水质为轻度污染。各监测点平均水质分别为:[url=]江阴[/url]、常熟、海门水质良好,江宁水质轻污染,江浦、镇江和靖江水质为中等污染。不过,专家还发现,江宁水质经常会出现不稳定的状态,有时可以达到重污染,有时则也能保持清洁的状态,这可能和污染水体的物质排放量有关。
  而根据优势种类组成的结构综合评价,研究则认为:长江江苏段平均水质为轻度污染;江浦和靖江平均水质为中等污染,镇江和江宁平均水质为轻度污染,江阴、常熟和海门为[url=]清洁[/url]水质。
([url="]南京报业网[/url]) 2007年2月28日

Share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