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一见:《美国国家地理》中的老照片

1海底研究站:打破沉默

“一般人以为鱼不会发出声音,
其实许多鱼都会。它们会呼噜叫、呜呜叫、咚咚叫、呱呱叫,还会磨牙!”摄影师 F. 巴若斯.柯尔顿在首次刊出这张照片的1945年1月号《国家地理杂志》中如此写道。在纽约一家水族馆记录鱼类声音的实验中,摄影师里萝?海斯用一小撮鱼饲料,引诱这只肃氏圆刺鲀靠近麦克风。尽管这只凸眼的圆刺鲀架势活像从前爵士大乐队的歌手,但是它的声音并不是透过嘴唇发出,而是用牙齿互磨,藉以表达痛苦、攻击性,或吸引伴侣。

  大约在同一时间,美国海军也在收集水下声音的录音,以便教导负责聆听潜水艇侦测装置的水手,如何区别鱼发出的声音与敌军潜水艇推进器的声音。
Share |
Share

2。高科技飞行:天“车”行空


在1947年11月的一次试验飞行中,
这部名为ConvAirCar的飞天车在圣地牙哥离地飞行了超过一个小时,当时众人对这架混血飞机的期望就跟它一样居高不下。通勤者是否很快就能选择走公路还是“空”路?这架汽车飞机的原型机重330公斤,拥有可拆卸的玻璃纤维车体,可像普通汽车一样驾驶,贝娄斯.科尔顿在这张照片于1948年2月号的《国家地理杂志》中出现时这么写道。就像其他车辆一样,这种会飞的车也有汽油用完的时候;ConvAirCar第三次试验飞行时就发生了这样的事。驾驶员在坠机中生还,但生产这种汽车飞机的计画终究触礁了。

TOP

3。中国:炕上好生活

晚上是卧榻、白天是座位、随时都散发著温暖的炕,
在中国北方的乡间曾经十分寻常,而其历史也许可以追溯至汉朝。砖块砌成的表面底下可以煤炭生火取暖。这张照片刊登于1927年6月号的《国家地理杂志》,照片里是几个中国人在一家乡间客栈里睡觉。旁边还有另一张照片,是醒著的客人拿著饭碗坐在炕上。“吃饭时,他们会在上面放置低矮的小桌子,而到了夜里,他们就用许多席子把它变成一张温暖坚硬的床。”当时的图说这么解释。摄影师还指出,枕头里面“塞的是粟类,十分坚硬。” -------------despair.gidespair.gidespair.gidespair.gi

TOP

4。缅甸:老虎悲歌

该拿这只老虎怎么办?”乔瑟夫.洛克在1922年3月号的篇章〈寻找大风子树〉中问道。这位传奇的探险家与植物学家远征缅甸收集稀有种子时,
造访了这个猛虎为患的村落。当时已有两名妇女死亡、一名重伤,还有一个两岁的小女孩失踪。“我们只找到一道血迹,通到森林里。”洛克写道。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遇害妇女可怜的丈夫是如何费心制作了那个陷阱,”洛克回想起村民布下的圈套。他们的苦心有了结果。“那头被捕的野兽愤怒的模样教人怵目惊心。”然而过了“几分钟之后……20支长矛就终结了它凶猛的一生”。第二天,当哀伤的村民醒来时,他们发现“天空依然为这场悲剧流著泪”。

[ Last edited by shishi on 2004-11-25 at 14:12 ]

TOP

5。太阳:巨星黯然

1936年6月19日,
莫斯科市民正等待日全食让俄罗斯的天空陷入晦暗。有些人戴上了保护视网膜免受阳光灼伤的滤光镜,但似乎有人比较关心《真理报》上关于一颗俄罗斯巨星的新闻,反而较不在意头顶上的恒星。

  备受敬爱的小说家兼剧作家高尔基于前一天去世。尽管被尊为“苏维埃文学之父”,且是“苏联作家联盟”的领袖,高尔基对史达林政权的幻想终究还是破灭了。他本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佩什科夫,高尔基的是他的笔名,原意为“痛苦的人”。患有结核病与心脏病的他死于68岁,但他有可能是被毒死的:一直有传言指称是史达林下令将他暗杀。

TOP

6。欧盟:华沙之冬


一位人像摄影师在1947年的华沙市区等待客人上门。看来他应该是等了好一阵子了。

  1944年的华沙起义后,
希特勒下令摧毁这座城市。这场反抗纳粹占领军的行动由波兰地下抗暴组织领导,而一年前,华沙的犹太人也在其居住区内起义。这座城市在德国战败之后终于获得重建,波兰的经济也逐渐复苏,尤其在苏维埃集团崩溃之后。本月,这个国家成为欧盟的一员。

TOP

7。达尔文错了吗?——满地找牙

在1900年代初的阿拉斯加,
找到猛犸象的长牙并不是什么太艰钜的工作。毛茸茸的猛犸象虽然已经绝迹了1万年,它们的遗骸却有很多留了下来,史前时代的象牙往往直接就露出雪面。不过图上这名象牙搜寻者大概是用挖的。我们的档案里还有另一张未刊登过的照片,同一个人站在几根象牙中间,手里握著一把铲子。照片的文字说明表示,发现象牙的坑底“布满了毛发和小块骨头”。

  阿拉斯加和其他地方的象牙搜寻者会把找到的象牙拿去卖。1907年9月号《国家地理杂志》里有一篇文章报导,西伯利亚“定期有猛犸象牙出口。过去200年来,每年都有100对以上的猛犸象牙流入市面。”现在象牙还是继续出土贩售。买卖猛犸象牙至今依然合法。

TOP

8。伊拉克:乱世“浮”生


在公元前8世纪晚期,
这个浮雕看守著国王萨尔恭二世位于杜尔舍鲁金(即今日伊拉克的科尔沙巴德)的皇宫入口。不过,刻有长著翅膀的亚述神祇的这片石膏浮雕,最后却走入地底——在国王驾崩而杜尔舍鲁金遭到遗弃后,它有好几个世纪都被埋在尘土下。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学院的一个考古团队在1933至34年间在这里进行发掘时,这件雕刻品终于重见天日(上)。仅管科尔沙巴德出土的其他文物被运送到芝加哥,这位神祇却从来没有离家太远,一直陈列在巴格达的伊拉克博物馆。也许这位古代神祇仍然保有祂旧时的庇祐法力。今年4月间博物馆宝藏遭到劫掠时,这块浮雕平安无恙。

TOP

9。巴西:巨蟒成“裙”

 在巴西东北部的圣卢伊斯,
这位女士骄傲地展示她“闪亮”的风格,穿著这张绿森蚺皮摆姿势让一支国家地理空中调查队的成员拍照。调查队此行的报导刊登在1931年1月号的《国家地理杂志》,标题为〈穿越拉丁美洲的空路〉,显著刊出同一张蛇皮的另一帧照片,图说写道:“大到足以吞下一头小牛的巨蟒大量盘据亚马逊河三角洲。”绿森蚺是世界上最重的蛇,重可达225公斤,长可达约8点5公尺。图中这只还活著时大约90公斤重、5公尺长,比起来还算轻的。

TOP

10。巴格达:二度为王

费沙一世登基成为伊拉克国王前,
早已有实际经验。贵为麦加王子的他,曾协助领导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阿拉伯起义,后来被立为叙利亚国王,但于1920年被法国罢黜。然而,当伊拉克暴动促使占领的英国当局决定寻找一位阿拉伯人担任统治者时,费沙再度获得了执政机会。英国人在1921年扶植他为伊拉克国王,并在巴格达建立了哈希姆系君主政权,这个政权一直到1958年他的孙子遭到暗杀才结束。这张费沙与宠物花豹的合影是在1925年摄于他的皇宫中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