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之重 zt

北京Vs天津:京津之辩
  北京和天津都是中国的直辖市,环渤海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无可比拟的科技智力资源、位居前列的经济实力和历史沉淀的文化资源,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然而,吸引力越大,对城市造成的压力也越大,北京是一个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城市,用水用电用地面临着严重的约束,同时,人口的大量涌入也对北京的交通造成了很大压力,削弱了城市的吸纳能力。天津区位优势明显,地处中国北方黄金海岸的中部,不仅毗邻首都,还是华北、西北广大地区的出海口。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贸易港口,拥有全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天津靠近北京既是天津的优势,同时也是天津的劣势,在北京的辐射下,天津的吸引力难以充分发挥,同时由于北京的阻隔,天津失去了经济腹地。
  在大部分年份,北京的经济发展后劲是强于天津的,但从2003年起,天津开始追上并超越北京,相对于天津,北京显现出后劲不足的趋势。
  我们发现,北京的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支撑了更多的经济发展,后劲也更强。这主要得益于北京的首都地位,北京的第三产业是为全国服务的,但从第三产业看,交通运输、邮电、金融业都是国有经济垄断程度较高的行业,垄断造成市场竞争不充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由于全国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北京的第三产业造成强劲的需求,掩盖了北京第三产业的低效率,一旦经济放缓,需求萎缩,北京第三产业将增长乏力。与上海的六大支柱产业相比,在北京的现代制造业中,高新技术制造业占很大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中电子信息产业一枝独秀,比重达78.2%,在电子信息产品中,移动通讯产品又“一品独大”,北京现代制造业存在较大结构性风险。北京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益,同时培育出更多的支柱产业以降低第二产业风险并增强发展能力。
  天津近两年第二产业的发展后劲很强,促使天津整体经济发展后劲超越北京,与第二产业相比,天津的第三产业显得有点疲软。天津曾是一个工业发达的城市,但近年来其传统工业正逐渐丧失优势,如汽车工业日渐萎缩。幸好天津建设了一个全国最好的滨海经济开发区,并发展起来信息产业,使之成为天津的第一大支柱产业,维持了天津的快速发展,但信息产业的产值大部分为外资企业创造,这是天津的弱点所在。开发区的成功也带来了负面的作用,由于开发区与市区距离远,造成开发区的工业与市区的服务业联系不起来,无法互相促进,也就是说天津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并未相应地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天津面临的难题是如何才能将外源型经济内源化,使本地企业随外资企业而发展壮大,同时将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紧密联系起来。
  
  青岛Vs大连:品牌之争?
  青岛市,位于山东省境内,地处山东半岛南部;大连市,位于辽宁省境内,地处中国东北辽东半岛最南端。现在的青岛和大连都是很美丽的城市,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然而让青岛名扬四方的是城市所拥有的名牌:海尔、海信、青岛啤酒、澳柯玛、双星,这些响当当的名字使得青岛成了中国的名牌之城。大连过去曾是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工业基地,与青岛拥有众多名牌产品不同,大连将城市打造成了中国的名牌。大连和青岛都具有优良的港口,实力相差不大。与青岛相比较,大连背靠东北腹地,是东北地区和内蒙地区的出海口,在东北和内蒙区域优势明显,而青岛经济实力与周边城市差距不大,在所在区域没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区位优势不如大连突出。
  青岛的经济发展后劲要强于大连,青岛的发展后劲强主要是因为第二产业强于大连,而青岛第二产业强大是因为青岛的企业强大。近两年,青岛和大连的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高于第三产业,发展后劲也都超过了第三产业,也就是说,大连青岛的经济增长都进入了主要靠第二产业拉动的时期,而在第二产业方面,大连不如青岛,大连的第二产业发展后劲也不如青岛。
  企业强大是青岛的最大优势,这种优势使得青岛的第二产业比较强大,与此相对应,大连的第二产业发展后劲不足,本具有绝对优势的造船业的市场份额在一点点被蚕食,软件业是大连的一个亮点,发展迅速,但由于大连的低工资高消费,人才非常缺乏。由于大连与青岛的生活性服务业相差不多,大连二产的相对落后造成生产性服务业的落后,从而造成第三产业的发展后劲不足。
  虽然青岛的第二产业强一些,国有企业强大,但由于体制的限制,职工工资不高,高消费低工资成为吸引人才的障碍,青岛本身没有北京上海或西安武汉那样的人才实力,人才储备也逊色于大连,这是束缚青岛继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大连需要在培育竞争力强的企业方面多下功夫,仅仅靠城市品牌来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青岛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如何使竞争力强的国有企业有更灵活的体制,以吸引更多的人才。
  
  济南:如何不老?
  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全市总面积817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90万人。济南2004年GDP达到1618.9亿元,人均GDP26000元(本报告采用),经济发展水平在35个城市中居于第12位,排在青岛之后、沈阳之前;经济发展后劲在II类12个中心城市中排名第4,弱于长沙,强于郑州;综合竞争力排名高于沈阳、低于长春,排在II类12个中心城市的第4位。
  济南的整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第二产业后劲尤其弱,不如第三产业。作为一个有较长历史的工业城市,制造业尤其是济南的机械装备产业优势明显,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产业人才集中,例如柴油机行业,中国主要的研发人员都集中在济南。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济南的传统工业优势正在丧失,同时又没有新的优势予以补充,经济发展没有支撑点。济南在山东过多担任了“政治中心”的角色,而青岛则担任了“经济中心”的角色,造成济南第三产业相对发达,第二产业落后,经济增长缺乏后劲。因此,济南若要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必须重点发展第二产业,尤其是郊区的工业。
  
  石家庄:华北商埠
  石家庄是河北省的省会,距北京283公里,总面积158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17.5万。2004年石家庄市实现GDP1633亿元,人均GDP16446元(本报告采用),经济发展水平在35个城市中居于第24位,排在长沙之后、昆明之前;经济发展后劲在II类12个中心城市中排名第9,弱于武汉,强于沈阳;综合竞争力排名低于西安,排在II类12个中心城市的最后一位。
  从1997年以来,石家庄的经济发展后劲一直不强,经济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相比第三产业,石家庄的第二产业后劲较弱。与郑州类似,石家庄曾提出要做华北商埠,该市有着全国年交易额第二的小商品市场,但是小商品市场缺乏工业的支撑,并没有培育出生产要素,产业链在这里没有延伸,这种繁荣背后其实已经潜伏着后继乏力的隐忧。制药业和纺织业是石家庄最重要的两个支柱产业。作为中国第二的制药基地,石家庄的药企有规模优势,盈利能力却普遍不足,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本土制药企业面临内外资企业的竞争和挤压,通往药都的道路并不平坦;作为全国重要的棉纺织基地,石家庄多数企业尚停留在生产初级产品和代加工阶段。现有的产业状况已经证明并没有使工业发展后劲得到更大提升,石家庄应提高产业聚集能力,促使现有产业有更好的效益,同时依托小商品市场发展出相应的工业链

faint,大连的低工资高消费上大学期间深有体会。记得当时薄熙来人称拨小草,呵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