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趣闻] 澳过多袋鼠威胁到濒危动物

《科学日报》消息,澳大利亚国防部最近准备对堪培拉郊区的袋鼠进行选择性捕杀,这引发了国际媒体的热切关注和相关人士的激烈讨论。近几年澳大利亚袋鼠繁殖迅猛,以至于其数量已经达到堪培拉人口的三倍。这一严峻形势在首都附近已经废弃的两处军事用地尤其明显,这些地方是东部灰袋鼠的绝佳藏身之地。

  袋鼠已经致使当地的草原严重超载,这给草原上的其他动物带来巨大的影响。这些地域是澳大利亚仅存的几处自然草原,是那些濒危动物的乐园。澳政府曾设想重新安置这些袋鼠,但是由于成本太高,政府最终决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通过注射方式处死400只袋鼠。目前,在这200公顷的军事用地上生活着600只袋鼠中。政府最终认为,重新安置这些袋鼠这只会转移问题而不会解决问题。

  在过去几年内应用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们和莱比锡大学赫尔姆霍茨环境研究所(UFZ)的研究者合作,对当地自然而适宜的草原的分化和转变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更进行深入研究。

  东部灰袋鼠一直以来就是堪培拉的一道风景,因此被称之为“丛林首都”。但是即便如此,莱比锡的科学家马里昂·霍恩(Marion H?hn)和UFZ的研究者安利特. 瑞秋(Anett Richter)仍然十分惊讶于其数量的庞大。在她的博士论文中,她研究了澳大利亚首都地带,幸存无脊椎动物如地表甲壳虫的生存与草原分化和居住环境变更之间的影响机制,然而,她发现当地的无脊椎动物比想象中要少得多。

  堪培拉大学的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当地的草原干枯,已经被动物啃光,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干旱不断,尤其是在那些城区附带的军事地域。她说:“这一项研究的最终结果还没出来,但我认为地域和高密度袋鼠与无脊椎动物物种的多样性的减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在经历长期的严重干旱之后。”

  但是人类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曾经这广阔的草原是土著居民的领土,他们在这一片土地上与动物自然和谐地共生。自然界的食物链是平衡的武器,澳洲野狗控制着袋鼠的数量。200年前开始有第一块土地被开发为城市,此后,市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当地的自然结构。

  现在,由于城市化的兴起和农业的密集,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地域已经是支离破碎,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通常来说弱小的袋鼠在干旱季节往往是牺牲品,但是人类为其安装了水槽和其他的蓄水池,在这一条件下,它们得以保持其总体规模。不象其他动物,袋鼠与已经适应了人类的存在。在澳洲的很多地区袋鼠被猎杀,袋鼠肉被出口。

  澳大利亚的首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显示了自欧洲人在这里定居后的200年来,人们是如何大刀阔斧的改变这个世界第五大州的。堪培拉曾经是澳洲东南部最广阔的自然草原,大约有5%的草原动物在这里生存。这一改变使得首都生态区被视为澳洲最受到威胁的生态系统。堪培拉附近的草原现在受到城市化、干旱以及袋鼠规模庞大三重威胁,而在前些年,当地的居民还十分高兴这些曾经被认为要灭绝的动物已经开始兴盛。

  


  草原无耳巨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为稀有的动物物种,只有很少的一些生存在堪培拉郊区。这些小个子蜥蜴,只有5克重,非常善于伪装自己,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认为它们已经灭绝。

  草原无耳巨蜥已经被认定消失了30年。直到1991年,当堪培拉大学应用生物研究所的一位生物学家威尔.奥斯本(Will Osborne)博士偶然推开一块脚边的石头时,发现了它。“那一刻是我人生中最值得兴奋的瞬间。直到现在我还是无法相信我是如何将我的儿子自肩上迅速放下来然后去抓住那只珍贵的蜥蜴。”

  草原无耳巨蜥已经被认定消失了30年。威尔博士说:“我们很难对一个人类如此陌生的动物开展保护计划。”在近几年,他和同事与莱比锡UFZ的研究人员一道,对爬行动物的习性进行研究,来提升对生态系统的了解。草原无耳巨蜥生活在洞穴中,其洞类似于蜘蛛洞穴。这些洞穴为它们提供了绝佳的防身之地,甚至可以逃过丛林自火,但最终它们灵活度小,不能对环境的改变做出有效的反应。霍恩博士对其进行了基因研究,看这些草原无耳巨蜥的数量是否会有种群内的应对,他说“如果没有的话,长期下去,它们将面临彻底的灭绝。”但现在最重要的是它们如何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存活下去,这样的话就需要足够的昆虫供应,而这一点则取决于多样化的植物和适宜的植被结构。

  克莉丝蒂娜·卡斯特拉诺(Christina Castellano)博士正在进行一项新的博士后研究,并得到了堪培拉国家机场公司的支助。该研究致力于研究袋鼠的影响和草原无耳巨蜥的生存。现在由政府主导的对过多的袋鼠进行淘汰的行动也将为研究提供良好的机会。

  为了解决军事用地所面临的困难和袋鼠所引发的问题,堪培拉正进行一系列的研究来控制袋鼠的生育。最近研究者已经找到合适的解救方法,虽然这对很多动物来说已经太迟了。这就是为什么科学家没有别的方法来减少袋鼠数量,只能对袋鼠进行人为淘汰的原因,目前来说这的确是能保护首都郊区敏感动物群的唯一方法。(王菲)

2008年05月29日 来源:人民网
Share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