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我国储蓄率超过五成 智库称促消费应先均贫富z

中国的高储蓄率全球闻名。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周六在此间全球智库峰会上透露,二00八年中国的储. J7 @- m" [, B7 n6 C
蓄率为百分之五十一点三。当年,美国的储蓄率为百分之十二。. y" F  O% \- g3 g+ P
中国的经济总量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近年来大幅增长,储蓄率也不断上升。一九九二年为百分之三十六点7 N- C2 ?9 a  B9 s. ~7 a+ R- b' v
三,到去年已经超过一半,上升了十五个百分点。
7 k7 B/ U. x2 f- G* g- T  ]人在德国 社区马建堂分析说,中国的高储蓄率与东亚地区“崇尚节俭,反对奢华”的文化传统息息相关。
& W# U9 Q3 j0 }: }* Ers238848.rs.hosteurope.de另一个原因是中国人对未来预期谨慎,“不太敢花钱”。这位官员说,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虽然有很大
" p% i5 X% ^. |- n# ?& C8 S; _" W! X进步,但还是不太健全。二00八年,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央政府的比重为百分之七点五,而德国超过7 t% v( A: s6 c/ E2 A
五成五,美国超过三成。rs238848.rs.hosteurope.de6 K0 V$ `2 S9 K1 b5 i  P
收入差距拉大也是造成中国消费率走低,储蓄率走高的重要原因。富人和穷人边际消费倾向不同,马建: S) i& Y! u7 A2 X1 G: l# V
堂说,低收入者拿到一百元花掉八十八元,高收入者同样拿到一百元只花掉六十四元。而目前,中国收/ h7 b* M* O; `, R7 o( q
入分配的“二八效应”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钱集中到了百分之二十的富人手中。
0 g6 R% I. |2 G1 ^6 D不过,家庭储蓄并非导致中国储蓄率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家庭储蓄占
5 e- @( T5 V, m% f6 L2 M$ HGDP之比基本保持在两成左右,上下浮动不大。企业和政府储蓄的大量增长才是真正的推手。0 A  w2 W  ~/ T( E5 P
如何才能让中国的高储蓄率降下来?智库们各有高见,但“均贫富”似乎是共识。rs238848.rs.hosteurope.de9 ^5 ?/ ]& ]1 X
马建堂认为,最关键的是要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让愿意多花钱的人有钱可花。他说,要发挥税收的  G3 Z$ I+ i  n& O' N
调节作用,把富人的税收通过财政杠杆转给低收入群体。
$ _( z% g1 p' x! T这一观点得到诸多与会智库人士的认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就表示,应该通过财税政策与
& s  K9 O' s2 ?. frs238848.rs.hosteurope.de机制创新,抑制不合理的收入悬殊以促进消费。
( _8 B* g) X" b* f+ rrs238848.rs.hosteurope.de他特别指出,大型企业,尤其是具有垄断地位的国有大型企业,其收入近年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 E; o6 u/ ?) i+ w, E明显提高,应当通过立法对这些企业向国库缴纳国有资产收益金做出规定。在个税方面,则应明显降低# X( V3 x  E7 e
低收入阶层的税负,加大高收入阶层的实际税负。
" Y) |7 f. U: E) d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认为,中国企业储蓄率过高,如果通过rs238848.rs.hosteurope.de% f2 `/ F' I0 w* j3 s
分红的方式,将企业利润转移给政府和民众,将对储蓄率降低大有裨益。周小川也表示,为了让民众有
+ P, R  C2 r1 ?+ _9 \0 n! O更多的财产性收入,“要让公众更多地分享企业的高收益”。
. F, ~+ T2 U$ j. {. E# s5 S, g# ^rs238848.rs.hosteurope.de政府的“还富于民”,在智库们看来,也是解决中国高储蓄问题的关键。政府不仅应对低收入群体进行0 `4 f0 r, p) w5 W- l# f: K$ t
必要的财政补贴,而且应加大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唯有吃穿不愁、后顾无忧,民众们才有可能松开
( d' N- Q4 Z% e6 s' n! m3 _人在德国 社区捂紧“钱袋子”的手。
Share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