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金融] 从金融灾难到全球萧条?

http://www.globalview.cn/ReadNews.asp?NewsID=16251
4 S- q$ ?( h5 `rs238848.rs.hosteurope.de
: _$ [. q9 M" m7 ?, }* M

从金融灾难到全球萧条?

人在德国 社区& w3 ?8 E# ^) Z. X1 T& b# _

努里尔•鲁比尼 

   
" u, [- R) B2 M, {" jrs238848.rs.hosteurope.de# y: Y% M* }1 a" z9 j# Y
    富裕世界的金融系统正向着灾难走去。股市在多数时间里持续下滑,金融市场及信贷市场随着利率价差飞涨而关闭.现在确定美国及欧洲所采取的大量措施能否阻止市场持续失血还为时尚早。
& s& \2 d0 L& V3 i    银行系统发生的大规模挤兑,引发了70年来首次恐惧,而经纪自营商、非银行抵押信贷机构、结构性投资工具及渠道,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影子银行系统,则面临着短期债务挤兑的危机。rs238848.rs.hosteurope.de5 Z& d2 [( q* ~9 E- Z7 E
    在实体经济方面.占全球GDP55%的所有发达经济体,甚至在去年夏天开始的大规模金融动荡之前就已经出现了衰退迹象。因此,现在发达经济体已经陷入了经济衰退、严重金融危机及严重银行危机。人在德国 社区. U9 F3 t  b7 Z9 L! N' e
    只有当外国投资者开始撤资的时候,新兴经济体才与这场灾难连在一起。就连表现较好的国家例如巴西、俄罗斯、印度及中国,现在也冒着经济硬着陆的危险。许多新兴市场目前可能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 P8 c* `7 V  @3 P- }
    事实上,可怕的是愈来愈激进的政策及金融市场的紧张状况间落差愈来愈大。当政府在3月份以高达300亿美元的代价挽救贝尔斯登债主的时候,股票、货币及信贷市场的反弹持续了八个星期;当美国财政部宣布在7月援救抵押贷款巨头房利美及房地美的时候,反弹只持续了四个星期;当2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付诸实施,上述公司6万亿美元的债务被美国政府接管的时候反弹却只持续了一天。人在德国 社区- q" h9 `) E6 S& g" \, L1 u" z3 }
    不久前美国及欧洲宣布救市政策的时候,任何像样的反弹都没有出现。当政府以高达850亿美元的代价挽救美国国际集团的时候,市场下跌了5%;接着当美国7000亿美元教市方案获得批准的时候,市场在短短两天内又下跌了7%。
5 ?8 e0 A& Z( V+ ]人在德国 社区    在美国及外国政府从10月6日至9日采取愈来愈激进的政策措施时,资本市场却日复一日地向着更深处下跌。
& e9 M9 s" r4 l5 Y& q6 Grs238848.rs.hosteurope.de    当政策行动不能对市场参与者构成安慰的时候,你就知道离系统性金融及企业部门崩溃只有一步的距离。去杠杆化、资产价格骤降及增收保证金的恶性循环正在形成中。5 H$ a; a  E8 J5 @
    因此,我们不能排除系统性失败及全球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只有经济政策发生巨大变化,所有发达及新兴市场经济体采取非常激进及协调的措施,才能避免发生灾难。人在德国 社区, f5 D) \) V* l; B. ?
    这些措施包括:
  f/ R' f1 n5 Q" w# `  ]( n7 M    一、新一轮全球快速减息,平均降幅至少150个基点;5 n$ `+ p4 F; [' C/ z" U. J% d
    二、为所有存款提供临时全面担保,区别对待应予以关闭的破产金融机构及虽然而临困难却仍有偿付能力的机构,必须对后者实行部分国有化,为其注入公共资金;
6 a% S; {, y* I( `    三、先暂停取消抵押品赎回权的全部操作,然后迅速降低无偿付能力家庭的债务负担;rs238848.rs.hosteurope.de3 ?) X& C7 _1 F: V
    四、向有偿付能力的金融机构无限量提供大规模流动性;# e% F* v' W( e* M" i2 c4 D
    五、向有偿付能力的部分公司提供公共信贷,帮助有偿付能力但流动性不足的公司及小企业避开短期债务再融资危机;
& o+ I9 ?4 _& o3 [    六、数额巨大的直接政府财政刺激,其中包括公共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开支、失业补助、对低收入家庭的税收减免及为陷入资金困难的地方政府提供补助拨款;, q* z. Z4 q8 H% @
    七、在经常账户盈余的债权国与经常账户赤字的债务国之间达成协定,以保持赤字融资的井然有序和债权国盈余的重复利用,避免上述余额山现无序调整。
, l8 x; Z1 L9 ?/ x
    (《环球视野》摘自2008年10月16日香港《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