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德国实习生看中国

23岁的索菲雅只身一人到了北京,她将在欧盟委员会驻北京代表处实习四个月。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但索菲雅从中找到了乐趣。
. f6 v# ^; n5 ]
" G1 [# J9 p; G" X/ @索菲雅到达北京后不久,中国的传统佳节春节开始。她在欧盟办事处实习的第一天,正是中国的大年初一,金猪年的第一天。索菲雅住处的中国邻居给她算了一下,今年是索菲雅的本命年,也就是说,她也光荣加入了“猪”的行列。索菲雅高兴的是,据说属猪的人好运不断。对索菲雅来说,能找到欧盟驻北京办事处这样的实习位置,确实是她好运中最好的一桩。
. r5 a# ?4 J# t2 E6 ]; T: y
% g0 m- w- d* N7 K2 S! h中国人把金猪年视为生儿育女的最佳时机。从2007年2月18日到2008年2月6日,千百万夫妇都想在这一年内添丁,以至中国媒体都惊呼今年将出现“婴儿潮”,若干年后将形成幼儿园、小学、中学乃至大学位置紧张的局面。索菲雅的邻居给她大谈猪年生育的好处,索菲雅回答这位好心的邻居说,可惜她还没有把这件事排上日程。
$ l- ~" X! E' z  R1 L% b人在德国 社区
. ?! _" L* ?1 Q好年伊始当然要大大庆祝一番。索菲雅亲身感受到发明火药的中国人制造烟花炮竹高超水平和燃放的规模。节日期间24小时的全天候燃放,使索菲雅产生了身处战区的错觉。与北京燃放的数百万枚炮竹相比,德国一年一度新年零时的短暂烟花简直就是“小儿科”。按照德国的标准,中国的一些炮竹应纳入武器范畴。尽管如此,仍有人无视危险,点火燃放。在索菲雅看来,这些人大有“一不怕伤、二不怕死”的劲头。人在德国 社区& Z( Q4 ^; Q6 w& j; q( [
8 k$ g( J: q7 p5 x0 F$ G
北京有六万家餐馆,绝大多数提供中餐。索菲雅到了北京就决定只吃中餐。北京也有几家德国餐馆,有肉肠、酸菜、牛排、通心粉面条,顾客有德国人,也有中国人。但索菲雅顶住了诱惑,甚至能做到经过德国餐馆“三过而不入”。 人在德国 社区3 h* n8 e# v/ C) h9 d  h& U0 }9 F

4 T4 e; b& b& A. `2 C; s超市中的食品柜台是索菲雅的中餐教学课堂。她看到冷冻的爬行类动物、鸡爪、猪耳朵、甚至狗肉。不过,她大多光顾面食柜台。好奇的中国顾客很注意一个外国人选购的食品,脸上掠过一丝笑意。北京超市供应的品种很丰富,但对西方人来说,可选择的余地仍然很小。例如,早餐的全谷物面包就难以找到,找酸奶也费了一番周折,原来酸奶的标签上画着一个脸上涂着酸奶的妇女,索菲雅甚至以为这是一种妇女用的化妆品。当她确认这是酸奶时,不禁笑了。 7 `% c8 E  m1 ^0 P5 l) V5 Z
人在德国 社区3 Q( }: k2 c# v+ `* c
索菲雅在北京实习的时间将近过半,她已经熟悉了北京的生活。也许,她实习结束回国后还会再次来到中国、来到北京。
Share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