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趣闻] 野生少家养多,“娃娃鱼”该食否?

2008年04月25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2日“世界地球日”,这天,200多尾“娃娃鱼”(学名大鲵)被放归到张家界武陵源黄龙洞庞大的溶洞水系中。

    近些年,随着养殖数量猛增,产业界、环保界、舆论界围绕“娃娃鱼”“是吃还是放”这一问题,颇多争议。

    “活化石”

    “娃娃鱼”有3.5亿年的进化史。因其叫声近似婴儿啼哭,四条又短又胖的腿,前脚有四趾,后脚有五趾,很像婴儿的手臂,被俗称为“娃娃鱼”。

    记者在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到,上世纪80年代之前,当地人在溪流河谷中经常看到“娃娃鱼”。动物学家告诉记者,“娃娃鱼”曾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上游各省市和云贵高原一带。

    一位生物学家告诉记者,“娃娃鱼”幼时群居,用鳃呼吸;成年后相对孤立地穴居,用肺呼吸。其皮肤也有呼吸功能。昼伏夜出的“娃娃鱼”饱餐一顿鱼、虾蟹、蛙或水生昆虫后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之后二三年不吃也不会饿死。到繁殖季节,雄“娃娃鱼”将洞穴清扫干净后,雌“娃娃鱼”进去产卵,产后就走。此后30至40天,雄“娃娃鱼”承担全部护卵任务。凡此种种,在生物学上极具研究价值。

    从生态学上看,“娃娃鱼”一般生活在幽暗、湍急、清凉的溪流中,某种意义上是人类生命之源——水环境状况的生物“晴雨表”。

    但这种可与大熊猫相媲美的“活化石”,在最近几十年间,因其味鲜美,且具有一定药用价值,遭人类滥捕滥杀。上世纪50至60年代,重庆、湖南、陕西一些地方,每年进入市场的“娃娃鱼”以吨计算,形同普通水产。之后,加上回游通道被切断,水和大气环境遭污染等因素影响,到上世纪80年代末,“娃娃鱼”濒危。

    湖南省畜牧水产局副局长邓为民告诉记者,1988年,大鲵被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列为二级保护动物。在国际上,大鲵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被禁止国际商业贸易。

    人工养殖数量猛增

    在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黄龙洞举行的“娃娃鱼”放归活动仪式上,有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参加。被放归大自然的“娃娃鱼”,来自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繁育救护中心和一些娃娃鱼养殖、研究机构。它们从人工饲养的水箱中被放入水中后,有的一摆尾就游向黄龙洞深处,有的在岸边恋恋不舍,放流的专家、学者和小学生把它们向深水区推,它们才懒洋洋地离去。

    记者了解到,此次放归的大鲵属“子一代”(即野生“娃娃鱼”人工繁殖的第一代),经过精挑细选,具有很强的野外生存能力。

    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国已培育出了“娃娃鱼”“子二代”,这意味着我国已完全掌握“娃娃鱼”在人工环境下繁殖的技术。

    有统计数据显示,仅在湖南省,目前已审批数十家养殖“娃娃鱼”企业。2000年,湖南省还只有“娃娃鱼”亲本1700尾,短短几年时间,现已具备了6至8万尾的年人工繁殖能力。浙江、湖北、江西、贵州等地,“娃娃鱼”的人工养殖也蓬勃发展。

   “吃”出来的市场?

    在一些酒店,翻开菜单,有时能发现诸如翅汤神鲵、干锅神鲵、鲵掌乾坤之类的菜,这些“每人每位”,每份价格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的菜,主料是“娃娃鱼”。

    记者翻阅相关文件,发现作为野生保护动物,“娃娃鱼”是被禁止猎杀、出售、收购、运输和携带的。出于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等特殊目的,需经过省、自治区、直辖市野生动物主管部门批准,分别取得捕捉证、经营利用证、运输证后方可进行。驯养繁殖“娃娃鱼”,还需要取得驯养繁殖证。

    但有人爱吃、有人想吃,“神鲵”上餐桌形成的巨大商机,刺激了“娃娃鱼”驯化繁殖方面的科技进步。“野生娃娃鱼8年甚至10多年才能长成,但人工养殖的娃娃鱼,三四年就成熟。食物充足、没有天敌和自然灾害威胁,成活率很高。沿海有的‘娃娃鱼’养殖企业,具备年繁殖“娃娃鱼”数万条的能力。养殖场里的‘娃娃鱼’太多了,不可能不开放一部分商业利用。”一位渔政部门干部说。

    有关部门对养殖“娃娃鱼”的商业利用,采取较为谨慎的态度。具体而言,就是只对“子二代”达到一定数量、亲本资源等能够维持可持续发展、种群能够不断扩大的企业,才允许其所养的“娃娃鱼”上市。对销售数量有严格的审批制度和限制。

    野生种群恢复路在何方

    对于“娃娃鱼”目前的状况,很多人在思考。

    “娃娃鱼”产业化阵营的观点认为,“娃娃鱼”大规模养殖,能使物种不灭绝,同时大规模繁殖将降低市场价格,非法偷猎行为会减少。

    反对者担心,万一驯养促进了贩卖,特别是在“神鲵菜系”价格昂贵情况下,经济利益驱动,将助长滥捕、偷运野生“娃娃鱼”之风,野生“娃娃鱼”保护将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应推动“禁食娃娃鱼”。

    中国“娃娃鱼”人工养殖数量已达65万尾,但相关资料表明,野生“娃娃鱼”并不像某些观点所说的越吃越多:在人工养殖数量剧增的情况下,中国野生“娃娃鱼”种群仍十分有限,并出现个体小型化、繁殖群体数量偏少、年龄结构偏低的状况。在很多“娃娃鱼”传统栖息地,当地百姓“撞上”“娃娃鱼”的几率越来越低。

    专家认为,上述争议,无论是为保护而全面禁止利用,还是用产业化代替野生物种保护,都是片面的。“娃娃鱼”野生变少、家养变多这一反差,应该通过几个办法加以调和。首先要继续加强“娃娃鱼”自然保护区建设。其次,将增殖放流作为恢复和重建濒危物种野外种群的重要手段。

    有专家提出,在保护与人工繁育、商业利用并轨的情况下,当务之急需围绕“娃娃鱼”、中华鲟、胭脂鱼等建立水生野生动物产品标识制度。使相关领域的经营利用真正纳入规范化管理。严格审批、加大执法力度、加强产品市场监管,防止偷猎黑手伸向野生动物资源,才能切实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记者 苏晓洲)

[ 本帖最后由 冬日阳光 于 2008-4-27 05:48 编辑 ]

Share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