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蓄水后发生的N个“百年不遇” (附文三篇详谈黄万里和三峡工程)

三峡蓄水后发生的N个“百年不遇” (附文三篇详谈黄万里和三峡工程)von GFW Blog von GFW Blog18 Personen bevorzugen dies.
2 K: N4 }) o1 ^" A人在德国 社区
1 g- I* M" c& e& a
- K% q4 [! f0 ?来源:凯迪贴吧 + 北大未名BBS
" M/ e: E& y8 D. L* n( ^1 Y8 A$ Y信息:本文于几个小时内在百度贴吧三更罗人人网校内等地被删除8 Y/ U! E6 b; [7 Z# m$ c
人在德国 社区9 S# I( N- Y  E+ C0 |5 c* l

2 l% A* O. o. y6 u人在德国 社区自从三峡大垻 2006年蓄水至135米后中国发生的重大灾害包括:  u& z) ]4 u5 i) M) r
0 V/ J  D! F* T. X/ a+ V- W# U0 @& L
2006年夏至2007年春
' I( ^  p! R0 o, {: G. n1 ^百年不遇的
  `" M' i% H/ H7 H# N+ ars238848.rs.hosteurope.de川渝大旱
( e# y0 r4 x; g0 k+ @% i2 r
( U* x3 G* P9 z: ^% l* J( @  E 2008 年鼕春之交
/ N6 G9 [" ?5 @" Y% f百年不遇的( ^9 `: R1 m1 V( V( ?8 `5 W7 K
华南雪灾
. d* I* s8 s2 {1 P1 D
- n$ q" ]6 m2 R& `+ o6 i4 } 20087 z" f0 A7 k! L% _( f
百年不遇的
: n) v( L# `" c' {8 S8 d汶川地震: c) S. N" N% k) l1 j9 t
. \$ m9 j0 r- j" J9 U+ P- x3 v4 g7 N
2009 rs238848.rs.hosteurope.de: V# ^( h/ ?) E8 q7 a( @; r
百年不遇的
! _" B" `9 z* l; b/ W江南大旱
9 W" ^( \% Y. ]$ @0 i. P3 |5 a6 E. h人在德国 社区6 e$ a- G# }! H, p  ~+ G
2009至今人在德国 社区; T+ v3 Z$ `* |
百年不遇的
# W* G# l: y' u" a西南五省大旱" f1 e$ d! @9 K+ |( Z5 m
% k: V4 I9 k; h/ ~9 ~" @. T9 ]) ~
请问:为何在三峡蓄水至135米后的三四年时间里神州大地如此密集地发生重大灾害,且主要在西南与江南两片水网密集地区域交替发生?
8 H( e6 q; r3 W, f
9 t! x, _$ H" g请问:黄万里关于三峡的预言为何一一实现?
2 P9 _8 Z8 q  S9 Z, G5 T1 G& urs238848.rs.hosteurope.de# e" a% U' T  W! \1 ^; c
请问:古今中外哪一地曾经如此密集地发生百年不遇的灾害?那些支持三峡的人能否用你的脚趾头算算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生这么多灾害的概率是多少?三峡的问题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专业问题,已经是常识问题!
( W8 }( F* L: F6 `) S# n8 z" M; yrs238848.rs.hosteurope.de+ b+ u5 [# W6 Z" t+ {6 d. h% y
请问:为何当局不曾给予反对三峡的黄老平等对话的机会?压制黄老的声音意味着什么?1 d4 f; z: Y3 p- j, w7 f- k

$ o7 p. e- h4 A- I4 R若天下人良知尚存,就不该对黄老的声音置若罔闻,就不能漠视对三峡的合理质疑!
& ]" `4 Z- i6 K; _" k
: ]. g9 K4 @# |6 K; t1 d. R人在德国 社区*   *   *
末世征象:地震 粮荒 战争 瘟疫 世界四分五裂

附文三篇rs238848.rs.hosteurope.de) }7 K1 I3 A$ ^. P9 w: [
文一: 5 ^2 [0 n* i1 _1 ~

黄万里:三峡工程祸国殃民,永不可修

rs238848.rs.hosteurope.de/ d( l( D( v* @9 r5 o# x
人在德国 社区4 V. h; ^2 o+ V$ ~+ Y
20018271505分,黄万里在清华大学校医院一间简朴的病房悄然离去——戴晴在悼念文章中说:“离开了这个他又爱又痛的世界。”' g7 B# i  x# ^: @
% \* _# L/ v3 }+ f
人在德国 社区6 N' @+ T- f( \* M
从字里行间,读者可以感受到戴晴的心在颤抖:
6 I$ q7 @4 j# ]/ e1 V7 m人在德国 社区
$ h$ P9 A9 b% ~# p- E! X/ m人在德国 社区1 k$ l. s- |. M$ \6 c8 i' W
他爱它,是因为在他九十年的生命里,他获得了常人难于企及的知识与智慧,享受过真正的爱与被爱;他痛,是因为他满腔的热忱遭冷遇,一身本事被闲置——而他苦难的祖国,他的正遭受专权、腐败与无知荼毒的祖国,多么需要他的奉献。
6 l* j3 k) \3 `0 F. E: p- R' J. U, w: e人在德国 社区  n" H) {% H9 F

1 Q/ L2 |' w  y4 o2 K, i" T% j' L他不要名誉、不要地位、甚至不计较二十多年的右派冤案,只要当政者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在自己的业务领域把意见发表出来——从五、六十年代,他在流放改造的工地上等着;八十年代以后,在自己家中逼仄的书房里等着。他一次次投书报刊,没人登载;那就给管事的写信,从学校到政协到人大到国务院到监察部,直到总书记本人——没人理他……或者说,只有一个当权的人物几天内就回信,致谢并向他咨询——可惜不是他的同胞,而是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
# l# ~0 O) {7 ^! k人在德国 社区+ @5 J; t9 @4 m& U. d: K) }3 ^1 [5 h
  N- k* u: |9 e3 H3 S
他到底要说什么?人在德国 社区7 D) y- R8 R( ~0 ]) [
; A* w; w5 a5 E$ k$ o8 K
8 F5 ]6 t6 L2 Z( ^1 T
他以自己数十年的研究观察,只想提醒当政者别再犯愚蠢的错误:国家浪掷几百几千亿、百万生灵涂炭、大好山河糟蹋。
9 F1 u- W. \7 ?& z1 E" i" S1 m! b, f' f% a" V

( |' e' H  i% E- n; W# ]+ i- W在三门峡问题上,正当壮年的黄万里的话没有人听;在三峡问题上,已经老年的黄万里的话仍然没有人听。黄万里是三峡工程的坚定反对派,他直言不讳地说三峡大坝是“祸国殃民的工程”,预警了蓄水后卵石淤塞重庆、四川水患、浩大的工程开销和必将酿成祸患的移民安置。
9 w8 q! M& J. w3 F# t人在德国 社区
1 [' G% {# z4 f- V& [- {" V) qrs238848.rs.hosteurope.de卵石堆在水库中比沙更麻烦! `7 O+ S  _  X5 @4 i3 y1 v
( e) z! E( R- n) m, Y; [  I

9 f) {- A0 I' ]4 f7 I. a  i黄万里与长江结缘,比他与黄河结缘还要早。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后期,他在四川工作期间,长江上游和在四川境内所有主要支流,他都亲自沿河实地踏勘过。那一次,四川省水利局派他带几个人参加全国水利勘测,到金沙江考察。去的时候是乘飞机到昆明,回来时从昆明出发,沿金沙江支流普渡河,走到普渡河与金沙江交汇处,再沿金沙江河道,顺流而下,一直步行回到重庆,历时三个月。沿途除了对河道水情的勘测外,对云南的贫困和少数民族问题都有所观察。
: O2 a; c5 R' b- ~: }- F4 P  G2 M. m: p5 h5 }# j3 J

8 ^3 e* C7 H9 h& k- L4 |3 G) o晚年的黄万里仍然不改初衷,从对千秋万代负责的高度看治理江河。, ~1 t! |  F3 q
rs238848.rs.hosteurope.de: \9 T% @9 M9 Q* u+ g( M, _! ~
, \1 R5 L9 J( i, ?. I3 q
黄万里后来写道:
' b+ R5 U( V3 U& h" {“一路山峦起伏,步履艰难,其山势每直逼江边,道路崎岖,莫此为甚。昔丁文江君,考察地质行过巧家县老君洞村,称为世界最难走之路。此处江宽测得159公尺,两岸皆峭壁耸立,测得深谷竟达1300公尺,较世界闻名之美国巍谷(Grand Canyon,现通译为“大峡谷”)为尤深,实世间最深之谷也。……自普渡河口到叙府长约550公里,高度以降落为550公尺,平均坡度为千分之一,……. B( \& P, R4 H1 F
奈何河中险滩过多,纵使毁去,翌年大水时,支流将砂石冲入正河,复成一滩,必将淘不胜淘。”
7 d! r  R* W5 F9 e9 Z

7 p- x2 a! v$ Y. M* |

1 w" X+ r$ y( _# G2 W) n人在德国 社区在当时的条件下,对长江水系江河进行开拓性勘测,其危险性可以说仅次于战场。黄万里对《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一书作者赵诚讲过,在那些水流湍急、人迹罕至的峭壁河道上测量,固然有危险;而那些看似平静的河面,也暗藏杀机——曾有三人在风浪不大的川江上工作丧命,其中还有一个康乃尔毕业的李凤灏硕士。这样的悲剧使他“对于河床演变获得了意外的认识”。$ j/ u: \, D4 U8 `

: G2 q# ~( O- l6 g2 z) J# l( A4 P& ?+ o

4 T  K" R+ T7 r; P( w人在德国 社区黄万里记述道:& c1 J9 ]6 G, A- {. _* P) F& u5 q
人在德国 社区& K8 ?" s7 q8 d5 S

! c# F; U3 |( D6 f' a+ S" p“……查勘组黄万里、张先仕等方走过江油旧城址几十公里,忽见上游来人急报:詹国华分队在平武旧城下五公里处测量涪江横断面时因船破两人淹死。等到黄、张赶到出事地点,天已近暮。眼见水如此之浅,流虽急,但怎可能淹死人?黄等亲自伸一脚轻轻入水,乃知河底卵石是移动的,而且不是仅仅一层,是多层移动着的。乃知两人因无法站住而被拖倒在大河里,大石头撞破头而淹毙。”
, x% ]$ }, G: f$ W
. L; a5 V% D! f4 G9 t人在德国 社区
0 a; h6 E" G. h* a' c
早年的这些勘察,为他形成关于水文地貌学的体系奠定了基础,也对他晚年关于长江干流是否可修高坝的学术观点形成有重要的影响。这就是:四川盆地一带河床质乃是砾卵石,在坡陡流急的河段,在没有悬沙底沙的情况下,河床卵石仍能运移。不像黄河下游堆积性河段里,悬沙、底沙、床沙可以按同一机理一起运动。
$ Y- W" g, Q+ M& t  q; T! K* V人在德国 社区
) ~* w8 H4 t# X人在德国 社区

/ B1 v& f8 O9 Y3 C0 _9 y基于这一实地考察的结论,黄万里在得知三峡大坝要修建时,认为这将造成比黄河三门峡更大的灾难——黄河河床是沙,沙淤积在库中还可以设法冲走;长江三峡以上的河床则是卵石,卵石堆积在水库中,就不可能冲走。
, W9 i  J# s7 P6 X$ {: v: O% p6 y
6 d  Z9 E% [5 d+ Y
rs238848.rs.hosteurope.de: S2 U, |/ N- Q9 j/ R3 j
黄肖路告诉多维记者:我爸关于长江的最早的文章,应该是1986年登在《华东水利学院学报》上。那时关于三峡工程,还没有拍板定案,还可以冒出些不同声音。) d% E4 l9 T4 J# Y) z" \

( d( W9 R4 _6 j, w寄出无数封信没有回音0 F% Z3 P. K3 `+ B- y

7 x9 w' {/ u( F
0 \2 P5 {$ m+ C  Q8 k5 a, k
19853月黄万里致书当时的国务院总理赵紫阳。6 k, e9 T) a' m& F; e8 u

* o7 e/ |1 w/ D- M, j/ l) J' F
9 }0 A# k' m) t8 Q6 |. A
这一年,他上书邓小平,再次谈及三峡一事。人在德国 社区, s+ T9 ~; O- C% c
) ?$ W# J! z- ?- x

) l. f1 `7 K' X8 \1992年三峡议案在全国人大通过,中共十四大刚结束,黄万里以一系列统计数据和计算为基础,完成《长江三峡高坝永不可修原由简释》(编者注:如网友有此稿件来源,敬请提供)等论稿。他认为:三峡工程必将贻害子孙。从自然地理观点,长江大坝拦截水沙流,阻碍江口苏北每年十万亩的造陆运动;淤塞重庆以上河槽,阻断航道,壅塞将漫延到沪州、合川以上,势必毁坏四川坝田。目前测量底水输移率尚缺乏可靠的手段,河工模型动床试验在长期内长段落中尚欠合理基础,只可定性,不能定量,不足以推算长江长期堆积量。故此而论,长江三峡大坝永不可修。如果是为了发电,可在云贵湘鄂赣各省非航道上建大中型电站,它们的单价低、工期短,经济效益比三峡大坝发电要大四倍以上。就流域经济规划而言,也应先修四川盆地边缘山区之坝,如乌江电站等为宜。从国防的角度看,大坝建起来后无法确保不被敌袭,也很不安全。
# i4 h6 P1 f, \+ C) H, U  A, m: m  R7 n+ U4 B2 s
  C7 T3 I: e; `4 ~
他先后三次致书小布什,指出:“长江三峡高坝是根本不可修建的,不是什么早修晚修的问题、国家财政的问题;不单是生态的问题、防洪效果的问题、或经济开发程序的问题、国防的问题;而主要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河床演变的问题,和经济价值的问题中所存在的客观条件,根本不许可一个尊重科学民主的政府举办这一祸国殃民的工程。它若修建,终将被迫炸掉。”4 p4 z3 c4 H& ?1 p6 H/ m( Z  |
( m& b9 M! p! n6 r

: l; T7 F2 d4 h6 U人在德国 社区他还指出,公布的论证报告错误百出,必须悬崖勒马、重新审查,建议立即停止一切筹备工作,分专题公开讨论。
% `/ f* t. H% s3 L/ c8 B
3 q' T2 U7 X( C% ]  T' t

& H1 ]/ ?# {' ^. F' T7 irs238848.rs.hosteurope.de在信中,黄万里还附上三篇文章,阐述了三峡高坝永不可修的缘由,和长江中、下游汛期防洪的治理策略建议,以及对黄河治理、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议。
  y& p  M8 p9 b' l1 N, Z! a7 W" X: d9 W* j! D8 K- i
+ w: }, W( Z, k$ U! w
但是三峡是李鹏坚持要上的,长官意志在三门峡水库上造成恶果的教训,并没有被决策者深刻反思总结。而“长官意志”为什么主上呢?作家郑义在《遥祭中华之子黄万里》(编者注:如网友有此稿件来源,敬请提供)文中分析说:这是因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权势逼人的水利工程利益集团因为以上大工程而攫取权势、中饱私囊,这个利益集团反大禹疏导之道而行,大建其坝”。半世纪以来,他们建了85千多座各类水库,竟占了全世界水库总数的二分之一。仅在长江流域,他们竟然建了4万多座水库。他们还不打算住手,还准备在汉水上再建16座,在长江正源雅砻江上再建20座。不把中国的大小江河碎尸万段,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rs238848.rs.hosteurope.de7 l& Z9 s9 _1 p

* M. T6 b5 c0 }% h* I" J
rs238848.rs.hosteurope.de8 y/ v  n( {' I
郑义的说法并不是无端揣测:原中国国家电力公司总经理高严涉嫌贪污钜款而失踪,不就透露出了冰山一角?! l2 \+ v4 G& \3 p

1 w/ s% z6 Z3 v' r8 u: ?rs238848.rs.hosteurope.de

+ }, ?  p5 N2 c  `- @+ _6 ~黄万里的意见与决策者意见相左,挡了他们的权路、财路,有关的研究课题也就与他无关,他得不到任何有关数据,只能是当局公布什么,他才了解什么。在与对方的论战中,他的论据都是靠当年在川江工作时的观测数据进行推算。9 H1 @* R1 O8 u9 O9 {
( |8 U8 P+ Q+ h: ~& b
1988年长江大洪水后,身患绝症的黄万里申请讲课。他特地穿上白西服以示郑重。" i# }! h. i- d& b

/ p* T% d& Y/ T1 I这是他的教学生涯中最后一次讲课。  F$ u7 k& ~2 I9 y1 W
0 S8 n, Y4 z) K" J% n
人在德国 社区+ {9 I6 w! c" d1 z" L' |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卢跃刚写过三峡,他在请教一些专家时,
& B+ g2 q$ r6 k5 ~1 H6 A人在德国 社区“他们都说黄万里在这方面是首屈一指的”,“但在80年代并没有进入三峡的论证小组”。这位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长江的水利专家,如今只能在边缘、在局外焦灼地关切长江的命运。" u+ s5 f$ d$ M1 N

, y8 N. b9 k% `2 m
  P1 ]+ g2 b( ^' W& \5 Q* @6 T李锐在写给领导人的信中披露,黄万里同他谈到这样一个细节:“钱正英春节曾来我家拜年(她的夫君是黄的亲戚),可是就是不让我参加三峡论证。”
( Z) _6 L( a& ]' r* Q9 M- O
! B& B; z  I2 C5 y) e' z2 T% v; l8 O+ d& J  V5 x5 H, O
黄万里回忆:在三峡大坝开工前,写了三封信。大坝开工后,又写了三封信——给上面一共写了六封信,附了六篇文章,却没有收到一次回信。但是给美国总统写信,“我十天内便收到克林顿的回信”。: r2 [- x+ Z" U6 X! j
" n+ N* A' U: k1 ~& [

8 c- `+ ?4 a: S一般人提了意见,上面不理睬也就作罢,但黄万里却锲而不舍。他不仅接着写,还向监察部去申诉,对决策者拒不答复人民来信,他要讨个说法——虽然他得到的,还是不答复!他还一度诉诸法律。为了他挚爱的人民,他将自己完全置之度外,至死还惦记长江之事,正如他在困境中写下的诗句:有策犯鳞何足忌,垂危献璞平生志。他多次跟学生谈过:“我提这个问题,是对国家负责,对民族负责,对千秋万代负责。”
3 o' g+ e1 d3 e
7 d' Z: i/ @* q. T: @$ e5 ~. c
# i0 V4 j/ j  f( E( @7 K' f李锐在信中回忆黄万里甚至激愤地对他说:“如果三峡修成后出了问题,在白帝城山头上建个庙,如岳王庙前跪三个人,中间一女(钱正英),两边各一男(张光斗、李鹏)”!
) W+ K4 J) F  H4 J  ~人在德国 社区  |0 E( l! P9 g; @
无人出版他的著作rs238848.rs.hosteurope.de) i+ N- ^5 N* W& }3 q$ w! x
6 }8 K! J% X  O- f

5 S, i; U) t( H: e! I6 {* Srs238848.rs.hosteurope.de黄万里毕生的学术著作一直束之高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他自费印了论文集《水经论丛》和诗文集《治水吟草》,那是一本没有书号、没有出版社、没有定价、没有发行单位的“四无出版物”,在亲友中散发。清华大学有一个庞大的出版社,但黄万里没有资格在那里出书。二OO一年黄万里九十岁寿辰前,经领导开恩默许,清华水利系的老师们从各自课题费中凑了钱,为黄万里印了一本非正式出版物《黄万里文集》,这是一本十六开本、三百六十多页的大书,只印了不足五百本,一下就被人要光。! K, S2 d3 Z, h' {- E1 @
人在德国 社区. l9 f1 U8 T# G7 b  p) R* t, V
rs238848.rs.hosteurope.de0 T+ s: `0 V, W7 M- J
在他时昏时醒的弥留期间,他的两名毕业于一九五八年的得意门生沈英、赖敏儿夫妇前去探望。他自知沉屙不起,与他们再次谈起治江之事,说着说着,竟流出眼泪,哭了起来。即使在逆境中,学生们也没见老师这样伤心地哭过!沈英夫妇怕他激动,起身告辞,黄万里坚持把他们送到了门口,觉得话没说完,遂索纸笔写道:人在德国 社区; ]* i; ]7 z# a  p' ?; T

/ m; U* Z$ Z& p" N) o% p" C7 \2 r4 w& U2 |
    万里老朽手所书. l9 P% [$ Y- G2 H1 p7 {/ V% ^
  敏儿、沈英,夫爱妻姝:
* x5 W% E9 m$ X/ H  治江原是国家大事,“蓄”,“拦”,“疏”及“挖”四策中,各段仍应以堤防“拦”为主,为主。
9 O5 v" o  C; g( G  汉口段力求堤固,堤临水面宜打钢板桩,背水面宜以石砌,以策万全。盼注意,注意。
3 u- a' t8 T+ J0 C  万里遗嘱rs238848.rs.hosteurope.de1 ?7 J6 c1 J, S; t* Y6 X% O$ e* L

$ p) n/ W' B8 _3 ?2001-8-8$ f- g/ }# P1 B  x) b! M: m' w; N

4 n  G2 }0 o  ^这也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的话。3 B$ q( V) u. B3 e: @
# ?, H2 D8 o8 ^8 _' a* ]/ j* v
人在德国 社区8 E1 u# B. T3 ?9 e4 f
一贯主张疏导的黄万里,为何提出“各段仍应以堤防'拦’为主”,对如何拦得严密还想得那么细?记者读到此,百思不解。后来读到郑义的文章,才恍然大悟:“三峡钜祸已经铸成,莫可奈何。所念念在心者,已是补救之策。临终之际,他仍然不忍以灾难证明自己的正确,而欲以'钢板钢桩’来拦堵三峡大坝必将经常泄出的滔天洪水,永固江防。”; ^! Q- g" }) C* ~5 h% E  r

7 \2 o2 J* t3 P
' i  S3 P3 R; j1 a! }; u与黄万里相对照的,是三峡工程上最为党所倚重的专家,中科院与工程院双院士张光斗。他生病时三峡工程副总管郭树言去探视,过后将他的谈话以“张光斗同志关于三峡工程谈话纪录”文件形式报全国人大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张光斗也谈到防洪,他说的是:“或许你知道三峡大坝的防洪能力比我们对外宣称的要低,清华大学曾做过一份调查研究……但是,我们只能以降低蓄洪量到一百三十五公尺来解决这个问题,即使这会影响长江江面的正常航行。但记住,我们永远、绝不能让大众知道这点。”* x+ O* n" K9 d0 q

, i& ~: U/ _3 M! t, s7 r2 `. T3 F1 U2 \! S5 H0 k: c
黄万里对黄河三门峡的预言,不幸应验了。rs238848.rs.hosteurope.de( U, L8 }  d. \# u- D5 H. r
4 l5 t0 u. h- M, W8 D' h$ T
: a, @: r$ A/ _, U" R
黄万里对长江三峡的预言,会再次不幸而应验吗?尚待时间来证明。这时间将有多久?
2 T* y$ G! ^2 [( B) a" e( D
0 e) p. {3 y5 h( q6 x9 }rs238848.rs.hosteurope.de*   *   *
末世征象:地震 粮荒 战争 瘟疫 世界四分五裂

TOP

文二:
) W7 w' S4 W3 n. p1 q1 Brs238848.rs.hosteurope.de6 y7 d4 S3 t) Q& R) F1 F! \3 L" j1 X3 W

黄万里给钱正英的信


5 y2 v- |7 q  Y' W' m0 D2 U- l2 T% v9 l. m

  k6 u. g8 N7 {0 K# l  c* xrs238848.rs.hosteurope.de【据《财经》200395日载,“819日,新一届国务院举办第一次学习讲座,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主讲《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学习讲座时指出,国务院组织学习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法律和现代管理等知识,是一项重要制度,要长期坚持下去。”rs238848.rs.hosteurope.de- C# s+ j9 r! F3 S
$ q0 @/ a" D  T) @5 n

; r) {( P  C6 ^9 w4 F这里公布于众的,是已故清华大学教授黄万里1988625日致钱正英的信。在信中,作者特别提到与当前政府这一由总理主持的“学习讲座”有密切关系的问题∶政府决策人与专家,以及“积有研究并能铮铮发言”的专家与“工客”(专业出身,却无真本领的冒充专家)的判定。黄教授遗文有机会发表于今日——原本外行的行政领导,硬要充内行去领导技术;而退出领导身份后,又摇身一变,居然成传授知识的专家——看来不无教益。下边是原信,信的眉额处有“黄先生给钱正英部长写的信”字样,想来出于负责转递此信的办事人员之笔。至于钱正英部长有没有收到此信,收到之后又如何处置了,就不是保藏这封信的黄家人和黄先生生平研究者所能知道的了。】+ B& x7 r6 @) ?  \  Q

2 a( i2 R9 ^8 \信件原文9 e/ x- ~  }4 ^; \5 o! r' S

0 X4 Y! _& F9 k# H2 @  |
7 v7 x# p0 J5 F) D正英同志∶人在德国 社区7 D% {' M1 z/ V8 W6 t
3 g! f# Y$ K# ~3 R' H* Y' \! x
郑州开会期间,多承招拂,无任感荷!又承告知,辛白先生为我同族。返京后经查家谱,载有“元一公生五子,长留句容,次徙湖广,三迁淮安,四由姑苏徙吴江路至崇明西沙黄家村,五随兄而东居嘉定清溪镇。传十一世至细一公。”
9 i7 y2 ?" l# [: W* {' J
' Q: e6 n" p) D5 [按元一公为宋徽宗侍卫,北宋亡后南渡,名黄彦,是春申君黄歇的四十一世孙。
  v  l. {( i& w7 ?8 r- R+ D. P4 g- T/ c' R: O1 ^8 D6 d2 c
元一公传十九世为雪谷公,定居川沙高家桥(高家行)。传二十七世为我一代,多以钟字排行。
" O  X4 {  e/ n1 i% X. R' U9 N
$ Z/ p2 E( `) ]$ A' @今家谱称“雪谷公家谱”,雪谷以下有氏族详载。未知
7 m9 o: x1 \: M4 v9 Z- W辛白先生是否出于嘉定一支?有便当趋候。若属同族,则当以宗嫂相称矣。" a: x- i$ \4 F3 F: d: q. A

# Q  o* v# [3 s1 k会中亲见嫂氏精明强干,分析总结迅速;勤劳工作,亲自奔走处理;真是难得的干才,国内少有的女强人。今余热尚炽,而退为闲职,于国家诚属可惜。退后还为长江黄河制定规划,足见爱国心切,长戈难歇。人在德国 社区+ q; ]+ j6 O/ h2 n! l
% [8 [1 ^( l  _6 X; `$ a6 O5 e
可是私下询问同事,多有不满之辞∶或不满于嫂氏撤消北京设计机构,或不满于独断孤行,甚至在技术上也一切先自决定,命令下属遵行。若然,则水利方面许多技术性错误,皆由嫂氏一人负责,岂不冤枉?按负行政总责者,责在执行国家既定政策,技术性决定只能由专业者作出,并负总责,因为他是内行。可以说,在行政上,外行必须领导内行;在技术上,内行该由自己负责。外行的行政领导,硬要充内行去领导技术,就不免自找苦吃。人在德国 社区1 H$ T( Q+ y: H6 h, M

. b, W, t  P8 Q6 f5 b* n9 ]人在德国 社区技术内行该由外行来作行政领导,那麼领导除了掌握政策外,该认识哪些内行的事务性知识呢?下面三项似乎是不可缺的。这些知识,只要有人讲清楚,一个具有进大学前的知识程度的政治家应该都能接受。所以一个政治家并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今天可以当外交部长,明天可以当一任经济部门的部长。国外就是这样。
! w& o+ _( v" p" e6 E8 [( X# F2 }人在德国 社区人在德国 社区7 h' }  D: ~5 {4 L5 I+ {
1
5 D' D2 B6 i* l' |6 b; V要知道这一部门中业务的分类及各自的作用,[]其知识分类和基础学术。要能领会技术领导的非专业性的技术报告。要能识别专家和工客(专业出身,却无真本领的冒充专家)。按我国工界有工客、农有农客、商有商客、学有学客,他们都有一套装扮自己形象的本领,用来欺骗无知的政治家。一个真正的专家,例如水利专家,他们都是经历过实地测量、施工(坐办公室挂名的不算)设计和规划,又有广博而深邃的知识。可能只专于一门,但却是老老实实自知其知识的局限性。领导要从内心出发,真正地尊重他们。
" q7 W, R0 m. ?' b5 X1 i; ^+ Wrs238848.rs.hosteurope.de
# C6 j1 F( y4 r$ q+ _24 B& z% o9 H& C# B$ B
要懂得工程或企业的步骤∶规划、设计、施工、运行。规划包括某项工程的可行性鉴定。只用简略的勘测资料就能定出工程的大概规模、造价、效益和经济价值,需要最高的知识。因为设计代价可达工程造价的3%3 ,若可行性不成立,就白费了设计。所以先作可行性考查,定其取舍,可行才进行设计。1 Z! y6 X/ u6 y

) A0 ]) h# d2 A0 ^% qrs238848.rs.hosteurope.de3
- L, X  [+ u) a/ g. `0 @4 v工程经济核算的一些简单原理,领导必先懂得,才可能理解可行性报告的内容。1980年以前水利部一些高级工程师声称,部内从未做过经济核算。他们不懂得工程本是一个经济问题,未经考核经济的工程,纵使站住没有坍下来,若其经济价值不成立,等于买卖做成了,但是亏本的。人在德国 社区; o! G8 _  E7 C. r& q0 R  |
8 C- I: p3 |7 n3 z) j
下面是解放后水利方面一些显著的失误,未必是部长个人的错误,但部长应负总的责任∶
. }: O* Q! Z( i2 O6 Y人在德国 社区
+ ?8 i# |1 r; V0 [7 ^一)舍弃了浅层地下水却去鼓励开发深层有压地下水。在沦陷期间,华北普遍没有手压汲水机,每机可汲深度最多8米的浅层水,灌5亩地。解放后没有去整顿这些汲水机,却去放款鼓励打深井。深层有压水的露头远在山西,其承水面积有限,相对汲水地面只有很小一部分,因此供水有限。深井多了,水位下降了,水易枯竭。政府不催地方还款,原是好意,而因此人民大量开深井,只要负担些电费,于是全面告竭。直到五、六年前,水利部才觉察到而停止贷款。再加上河北省前领导压制人民,禁用浅层水,于是地下水的利用成了既枯竭又浪费的局面。地下水勘察又归地质部领导,但又不管工程。水利部和地矿部不相协作,影响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河北省在石家庄开发回灌地下水,在南宫研究地下水回灌并利用卓有成效,水利部竟拒不援助。须知地面水库与地下水库联合运营,水资源才得尽量合理运用。
+ {  R" V) b4 L2 d, W% H人在德国 社区
$ N3 M* M% ]/ G* E, g二)没有从三门峡坝规划的错误吸取教训。 1955年我在黄河规划讨论会上不同意苏联提出的规划;1957年我反对苏联提出的三门峡坝修建初步计划,说明不仅将来库区淹没,淤积还将上延,今日的开封险境将搬到渭河上。经过七天的辩论,汪胡桢等同意了先不封闭六个施工排洪闸,但是最后仍照苏联原设计修成。这也许是政治问题,但人们应该从此吸取教训,分析清楚三门峡坝的错误所在,以免再犯。从1964年起,不断有论文发表,先说淤积末端到交口(泾河入渭之口)不会再上延,再说不会超过临潼;又历次提出改修三门峡坝的方案。现在证实了我在1973年提出的相反意见,淤积将毁坏渭河南岸农田∶由于地下水随河槽淤积而抬高,农田盐碱上升,农产将逐年减少。当我沿渭河观察,看到18岁的少年赤著膊修生产堤,天真壮健可爱;再倾听华县宁东梅公社主任的报告,不觉心酸。回来成诗一首∶《倾听华县毕家公社宁冬梅主任报告三门峡修坝后灾情》
3 c. W2 N; {$ G0 A+ L9 z! y. Srs238848.rs.hosteurope.de: T  j; z3 Q  }3 Q9 d, _; q
: W" o- l, c1 s' A/ Z4 a
听罢毕家遭苦害,不禁簌簌泪交颐。人在德国 社区' r; l2 W) P! u# g6 ^8 H7 a/ m
暴洪施虐知拦阻,恶碱侵农待溉漓。2 m# n; ]7 x7 T# Z$ O) R
凡此事先皆可见,一般律定莫相违。
* n0 X8 ~" M9 A* B: B+ T2 f' i平生积学曾何用,愧对苍生老更悲。
  [6 O7 Z0 J0 [3 M( Y人在德国 社区
4 N2 P; L6 T! D1 X* F5 `1 L# `* j+ v三门峡坝的错误规划有两点∶1库区地质属地堑区,潼关以上尚在淤积过程中,淹没损失不限于仅仅库区,这以上将继续淤积,盐碱上升,影响将达咸阳。2把减少库区淤积寄托希望在水土保持上,也明知其无效,又以一半拦沙任务放在支流拦沙库上,这是不现实的,至今人们不敢以实践来考查。
0 D, E1 O( e) X0 A% z- Brs238848.rs.hosteurope.de: P# m3 a4 |! J0 R+ X. f
rs238848.rs.hosteurope.de0 V. J3 ~% b, ~! I7 I/ o- I6 o
人们误以为只要打开泄流洞增加大坝泄洪能力就可将积沙排出。按未修坝前三门峡以上原是淤积著,再打多少洞,也赶不上没有坝时排沙畅快,淤积总比以前要多。淤积上延是不可免的。所以历次改修坝的方法都是错误的。
; |+ o- C! O: j% r+ nrs238848.rs.hosteurope.de4 G) y1 K+ n! a6 S" d( ?: @  b
“淤积不上延是可能做得到的。三门峡坝可以改建好使恢复原来期望的发电功率。”人们上了当,不研究错误所在,又不肯了好好学习,硬说坝修好了,淤积不会再上延了。这是欺骗群众,欺骗领导,所以我在大会上说,请大家深刻反省。4 s# Y: x! J  T
人在德国 社区. X2 w5 t/ h# C/ Q4 H: y7 c
三门峡坝这一乱摊子没有收拾好,又去设计小浪底坝,这意味著不管这乱摊子了,让淤积发展罢。这怎样回答周故总理的叮嘱∶确保下游,确保西安呢?
& x9 a& ?, {! Q3 M5 ?2 C# t% Nrs238848.rs.hosteurope.de% n; ~. I  h; o' j1 K. B
三)1963年河北省天津市大水,政府事前提出要确保天津和津浦路通车,这原是做得到的。由于行洪的方法错误,酿成水灾。若行洪得当,则津浦路以东的损失和人民淹死是可以避免的。我曾提供政府这次行洪的错误所在。在中山公园展览的四役拦洪抢救的模型,大肆宣传,竟无人向政府指出其纰缪。这说明我国防洪知识普遍地低落,也显示了政府的无能。我作为水利工程的教师,也有责任。我若缄口不说,就是不爱国。有人提出了,政府就该考虑,分析清楚,使大家心中有数。也应惩治指挥的技术负责者。
* B& z& |; f" Q* s, B人在德国 社区3 {7 k/ K1 f( S- v
四)1966年四川汶川渔子溪要开发一个长输水道水力发电站,这在解放后还是创举。在全国各地可修建的地方很多,由我校水利系张永良书记和张光斗教授率领半系教师前往当地设计。我听了报告后,就提出这设计有三方面错误。其中一点是把调节日内用电用水不匀的小水库设在河中输水道之首,这样峰载时的需流45秒立米必须由输水道通过。照常例若在输水道之末端山头上设一前池作日内调节,则输水道只须通过6.5秒立米,也不需要昂贵的调压塔了。过水流率减小7倍,输水道可改明渠,工程大大减小,全部土木工程费用可以减少四倍之钜,我系内无人信我的话,反而批判了两次。后来造完了,我又提出了具体意见,也送到水电部设计施工的单位和水电研究院,没有下文。第二级开发仍照同样设计,又浪费了四倍的工程费。我到成都两次演讲,说明长输水道必须设前池于山头,来调节日内流率,这是一个普遍性的原则,因为西南山头到处有这样的地形条件,可以发电。我把渔子溪设计作为一个反面教育,不然国家将重复这种错误,损失将多大!5 d4 D. |3 W4 `5 o* @/ h
) X6 l+ N: L# r9 ]# o
五)1970年长江葛洲坝的修建是否失误,应好好总结。这将有助于决定三峡大坝的可行性。修建这两坝等于否定工程必先通过经济核算,必先考核对于上下游水文地貌的影响。这方面我已发表过两、三篇文,不赘。许多人说,假使不修葛洲坝,可以改为修多少中小型的电站,而投资早就回收。这原是上级的决定,但现在还有争议,说明政府屡次申令要注重经济效益,负责人又不对上争论,政令自相矛盾。这次可公开讨论三峡大坝的可行性是可取的民主方式,但被邀者多正面人氏,像我这样的反派人氏就要排除。或许鉴于1957年黄河三门峡之七天争辩,有黄万里一人出席,会就太热闹了吧。
/ m) [4 N$ S. F. c9 U+ A, [4 i& N8 d
六)1975 年河南两个土坝溃决,死亡人数打破人为水灾的世界历史记录。黄河开封淹城、汉水决堤也只数万人。若按今兴安岭失火例,则部长和各级领导难免问罪。这且勿论,事后便怪洪水设计太小、现行统计法有误,竟擅自下令一律改用
( e4 q5 f1 Q" e8 f" z8 ]. Q“最大可能降水量P.M.P”法。按此法是设想极限情形下的最大暴雨,没有概率的概念,转算成洪流,中间误差很多很大,是不可靠的。现在计算所得结果都大致把统计所得的成果加上20%左右,实际上这是统计中一个样本误差问题,有的统计系列短,校正样长,误差就该加2030%或更多;系列长的加5%左右。今一律加大20%左右,又硬说是考虑了概率问题,一方面有的加得太多了,造成浪费;另方面有的加得还不够,仍欠安全。像这样的问题,不是那些总工程师们所能懂的,就该请专家商讨。贸然以行政命令推行,就是领导不信任科学。洪水设计规范也未规定必须外加这种校正标准,也未规定必须用最小二乘□线法定出各参数,制订规范的该负一部[]责任。rs238848.rs.hosteurope.de% y  Q9 \8 d* L& M) X
2 ~+ q+ p8 y; |# w  Z) x. S
七)关于1978年的东线南水北调会议和1979年的治黄规划会议。为了华北缺水,提出东线南水北调,似是顺理必然之策。河以北,西有太行,北有滦河,南有黄河,三面环水,高高在上,地下还有深浅层的潜水,可谓得天独厚。惟有东面临海,余沥可排碱出去。地形隆突成三角洲。与太行东冲积平原交界线就是黑龙港窿道,这一带旱涝盐碱沙为灾,十分贫瘠。假使引黄河浑水大量淤灌,汛期余水蓄地下,就可彻底改良土壤,辅以深层排水,当地可很快繁荣起来。南水北调过黄河,水头抽高须达70米,而水量即以100秒立米计,终年不停,也只有每年31.5亿立米。水流过苏北,沿途必被截用,那里有千万亩海滩黑地,人民见水如命,无法劝止拦阻。所以说,北调江水是不可能的,不必要的,不经济的。而部里却念念不忘,终不罢止。人在德国 社区6 i' @) k7 w$ T/ r7 A, R' z+ v
7 M3 x1 x# O- M# J0 ~# g9 ]; A
水土保持不可能减少下游泥沙,经历了30年无效,就改说50年,把责任移交子孙。用整治河道方法,想把泥沙全带出海去,可以证明是不可能的,却仍要求耗费每年250亿立米水输沙出去。世界任何三角洲上都是分流水沙淤积灌成肥沃田地的,惟有我们顽强地封住两堤,不让水沙沿著现成的廿二条流派分出去。这真是无法理解。历史上黄河下游看不到一块石头,连堵口都用捆厢打土,要筑分流闸门,自是可怕。现在钢筋混凝土加钢钣桩,何惧分流酿成泛滥?现在河底已淤高起410米,正是分流刷槽的好时机。但是分流必须打去底槛,才能把积沙拉出来,分淤各流派的滩地。现在山东人民自筹款放淤,是好事;但是只放泥不拉底沙,将使大河淤得更甚,是不对的。总之,政府一贯执行的“拦、排、放”治河策,是完全错误的。+ \7 S( i$ H4 J/ J

$ L/ C  m" b9 p5 {黄河两堤以内怕水涨,怕沙淤。堤外两大片地即黄淮海平原要水灌,要淤泥,以改良土壤,繁荣农作。所以分流是一举两得。分流后刷深河槽,保证可平息洪水,把它分散成几十股水流,分别淤灌黄淮海平原。同时沟通南北运河,四条高堤正是人们不自觉地造成的高速公路路基。总的经济效益每年在 30亿元以上。. j$ k$ d2 L4 Z2 R
rs238848.rs.hosteurope.de+ `# `3 m# n. \$ E- e. W
高村下开闸放水几十里入万福河,淤灌平湖西盐碱沼泽,余水入运河,足以替代东线南水北调。不此之图,却去引水济三百公里以外的青岛,这比青岛蒸发海水制成清水还贵。这是什麼科学?什麼经济效益?工程和企业若都这样,国家怎能不穷?物价怎能不涨?1 B& k; s2 i4 [) l4 R1 E' J
rs238848.rs.hosteurope.de+ V" t, |. l( M# @
八)在华北普遍缺水情形下,专家们高呼我国天赋水资源太少,年内分布又不均匀,这样冤天尤人,来卸掉自己的责任。按我国水资源在全世界是数一数二地丰富,其分布又恰恰和农时吻合,是好极了。北京年雨量660毫米,略高于西欧各地,如伦敦、巴黎等,只有东京、纽约雨多雪多,由于其特殊的环海、临海和海流方向的条件。我国内陆距海千余公里,还能受到台风的影响,重庆年雨量达1000多毫米,在全球是少有的。全国雨量3/4落在夏季,正是气温高、植物生长茂盛最最需要水的季节。全国唯有五、六月份的春雨少得贵如油,其时北方小麦返青,水稻需水大量泡田,这是最紧张的时候。但这总比西欧海洋气候冬春降水大、夏秋反而干燥要好得多了。北京660毫米若12个月平均分布,不论冬夏一律55毫米,春雨足够了,但最需水的夏天作物要枯死。
* x, ~! m1 F; u" @  X- M
6 x) i# C- ~- B; I% _唯其是如此丰富的水资源及其合乎农时的分布,我祖先才根据这天然条件制订出作物的农时。华北41°的纬度能种两季,越冬小麦分两年生长,实为世间奇迹。春夏间缺水,其量有限,真旱时可汲地下水;若夏秋缺水,问题就严重了。广西南部可种三季水稻,年雨量平均2000毫米,一遇台风来雨少了,便称干旱。这不是真缺水,而是人对自然的要求太高了。
0 X/ @3 k3 W; b
: ~) _! V: u6 P: }人在德国 社区唯其有如此天赋丰富水资源,配以勤劳的人民,我国才能支持几十亿人口。但是向天奢望过高,终将受自然界生态平衡的惩罚!现在幸尚未达这程度,还有潜力可挖∶华北黄淮海平原在分流黄水后,还有二、三百亿方水沙可享。地下浅层潜流也有几十亿方可汲,连同从减少地面蒸发的措施,也可增加灌溉水量。只是山西汾河也有权要水,河北京津缺水之量与日俱增,惟一出路是引黄淤灌。僵化的头脑终将被迫承认应该分流,但仍将倔强地坚持其束堤集流、输沙出海和水土保持等劳而无功的治黄之策,而不肯认错。
. ?) R; {- |& ]9 w% S* q: Q人在德国 社区; J- s# n" P, }5 [( l$ j1 g
九)今1988年用水法的制订是应时之需。但是内容没有定出如何解决上下游间和相邻流域用水之争。一概推给领导机关仲裁,就是把法治推向人治。天津引滦取水,原可利用唐山晋各庄至天津的运河,再接上一短段沿山麓引滦到晋各庄新开运河,就可送水到津。其工费不要如今开山打洞的十分之一,工时只要几个月。不这样做,就是为了沿途唐山地区各县难免要截水。在新的所谓水法里,无法可循。我近写了对水法的意见,不免兴起才难之叹!这里不需要多少学问,制法者没有深思,用水者甘愿浪费。我国焉得不穷!
% _: P% ~5 Y* [/ T( m5 N) z7 ]% s% \  e
当然,三十年来,您劳苦功高,成绩将长示后人。前列诸端,只是缺憾的一面,叼在族亲,敢不竭诚相告。且其中有的还能及时改正,则其功将永垂后世。如治黄问题,不妨发动群众,各抒己见,公开争论,以谋一是。京津华北缺水,与日俱增,从滹沱河、拒马河借水,同时引黄水偿还其下游;山东已筹款一亿元,取黄河水淤灌。分流已经执行,但必须合理规划∶人在德国 社区$ }6 |1 n2 n0 z* b% ^% I0 l! l
分流闸次完善地设计,其艰难性不亚于滚水坝;分流路线和渠道断面,有淤滩、有冲槽,地形坡降改变很大很快,都须完善设计。现在这样,由地区自己掌握,未必可靠,费工掏挖必甚。分流只顾淤灌而置治河于不顾,不是两全之策。
. e& j7 \2 ~7 h9 urs238848.rs.hosteurope.de
: @) j: b( x( {9 [! U8 I3 @$ _/ i亦宜出您余热,告戒后人,即接班人∶必须靠积学之士,组成智囊,出谋划策,并明确其职责。切勿轻信工客,攘臂亲自指挥。遇有疑难,不妨公开征询,引起争辩。国内外学术会议,必须遴选才士出席,对于议题积有研究者,在会上能铮铮发言、惊倾四座。我国学者实不后于洋人;而每次派去出席的大多数是庸碌工客,甚至是外行人,无发言能力,如何能代表国家的学力?6 h5 C" _  C$ ?/ ]% [! r0 O

% ?1 F5 ]9 i  }3 }; y拉杂陈言,望谅解初衷,不是对您攻击,而是敬爱出诸肺腑。此致
0 U6 K% j, A! l  d" W2 q$ P
  m5 h" A; u$ d- irs238848.rs.hosteurope.de敬意
2 e8 u0 _/ O- i4 ?% u5 A7 A1 Y& W人在德国 社区
: q, |1 |9 e$ y9 v: Z人在德国 社区辛白先生均此+ O4 y* F5 Q- b+ X5 I$ z3 X

8 k+ ~* m  b8 b, F+ ~+ U- p$ Z人在德国 社区黄万里 1988625' q' O2 Y/ y* G# p

* d7 q5 X( m3 z' O清华九公寓卅五号,电话282451-33949 o% n  F. m4 v( r3 X7 Q

. E( n7 E3 U0 V- p) L# W8 G人在德国 社区*   *   *
末世征象:地震 粮荒 战争 瘟疫 世界四分五裂

TOP

文三:
4 s* M. q: M5 t: }8 B$ r人在德国 社区

黄万里毕生反对三峡工程 预言大坝终将被迫炸掉

2 f/ l3 q2 q3 }
9 x4 Y& h; E. K2 N9 m' R
2006-08-23 13:40:58
( A& y, [- Q/ ?+ urs238848.rs.hosteurope.de
) h. h4 y  G$ A  F" x4 p% q人在德国 社区 来源: 大众网-经济导报 
: _4 a; k) f4 S# N2 M
4 `  O6 v8 P( C4 [' S( m/ t/ ~$ q人在德国 社区

    核心提示:黄万里(1911.8.20-2001.8.27),出身名门,作为黄炎培之子的黄万里,一生中的转折点就是黄河三门峡工程上他的坚持己见。右派平反后,他曾六次上书国家领导人反对在长江三峡上建大坝。本文发表于2005年。

人在德国 社区# t' m. \( d8 F! v* [

# O+ j/ T: W, `半个多世纪以来,
" Q) g; B" E6 x  f) r黄万里以学识渊博、观点独到而蜚声中外,更以敢讲真话、仗义执言而在学界独树一帜。从这个意义上说,
8 Q4 U+ H7 u2 x$ e! Jrs238848.rs.hosteurope.de黄万里的离世意味着,在国内重大水利工程讨论上,另一种声音的消失
7 g, T" |3 ?6 frs238848.rs.hosteurope.de" E  B# W3 B! K& L
2001827日下午35分,在清华大学校医院一间简朴的病房,90岁的黄万里先生溘然而逝。
! E+ K3 p% o8 x4 e' S' v
+ \4 n9 z& Z( v7 C8 l: J黄万里,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著名水利工程专家。自1937年留学归国起,倾毕生心力于国内大江大河治理。
: o  ~: h6 z6 c# d% o( ^人在德国 社区rs238848.rs.hosteurope.de# t! H/ e; K% W
人在德国 社区' p" R7 |4 v) j
94日的追悼会上,他的一位学生告诉记者:在国内水利学界,多年来,/ M* U8 H2 d) n% H9 M2 M
黄万里代表着科学家的良心。
6 G& w) y. a# U$ _* r5 w, L" x

  G) t' T6 g. v& e6 q  Y! ?/ d  C

( f$ H6 ?, d  @& }6 D2 ~rs238848.rs.hosteurope.de他当年的助教回忆说,黄先生最大的特点就是为人耿直,敢说敢言,不管什么时候,不管针对谁,他都是照说不误,有时可以说是口无遮拦。在他对三门峡工程的意见中,这种性格得到了体现。6 l) I$ k# Y' K- C; v

% Z- i7 J: K# ?8 p

; a" [2 T& y: x" h! z# I( Y19576月,由周恩来总理主持,水利部召集70名学者和工程师在北京饭店开会,给前苏联专家的方案提意见,谈看法。参加这次会议的所有专家学者,除了一位名叫温善章的人提出改修低坝外,只有人在德国 社区: p7 ^7 G  b" s2 m
黄万里一人,从根本上全面否定了前苏联专家的规划,其余的人异口同声,赞成三门峡大坝上马,认为三门峡大坝建成后,黄河就要清水长流了。研讨会开了10 天,
  a* `1 U5 ~5 l+ w黄万里参加了7天,也辩论了7天,到最后,会议就成了以他为对象的批判会。  
1 ?, u" A4 @3 ?+ v4 ^+ m0 X& S

7 B4 |1 O* j  m! q3 f孤身反对三门峡工程,被划为“右派”rs238848.rs.hosteurope.de8 x+ t% {. M. h6 s: w' O) {

/ X1 p% f7 f6 r+ f8 Crs238848.rs.hosteurope.de1957年上半年,三门峡工程即将开工。黄万里在水文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述了他对三门峡工程的看法,一是水库建成后很快将被泥沙淤积,结果是将下游可能的水灾移到上游成为人为的必然的灾害。二是所谓“人在德国 社区% C2 e' ]$ s5 ^* p3 w3 L- D+ c
圣人出黄河清
8 N* m* q. s% n! g& p6 Z6 b”的说法毫无根据。因为黄河下游河床的造床质为沙土,即使从水库放出的是清水,也要将河床中的沙土挟裹而下。在课堂上,他对“圣人出黄河清”的说法甚为不屑,使人觉得这种说法实出于政治阿谀而缺乏起码的科学精神。
" z5 B( v1 ^  h# nrs238848.rs.hosteurope.de
: c/ A, p$ Z& P5 h& ?( i早在19565月,黄万里就向黄河流域规划委员会提出了《对于黄河三门峡水库现行规划方法的意见》。这篇文章刊于《中国水利》1957年第八期,并收入了《三门峡水利枢纽讨论会资料汇编》(19584月水利电力部印)。意见书全面否定苏联专家关于三门峡水库的规划,而不是只在个别问题上持不同意见。
; I& r5 M) B( ~3 U9 |* O在反右期间,向一个党支部书记提意见就是“反党”- n5 C) H! Y8 g: L
。指名道姓地说邓子恢副总理的报告“不正确”。光这一句话就够右派了。rs238848.rs.hosteurope.de7 ~* k; g& Q" e1 g# k# B. V
8 U; A% r, b7 s9 i9 M
19581125日,三门峡工程开始黄河截流。19606月高坝筑至340米,开始拦洪,同年9月关闸蓄水拦沙,是年潼关以上渭河大淤,淹毁良田80万亩,一个小城被迫撤离。库内的水位在涨,库区的农民一批批挥泪踏上离乡背井之路。这一切不几乎都在黄万里的预见中吗?其实,黄万里只是本着科学家的良知,说出了关于黄河及泥沙与三门峡大坝问题的科学的真话,可是他被非民主决策击败了,他成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4 K. ]& J5 A+ @; L; @
; @: [$ ?' t; O8 k- w
于是三门峡工程改建的“两洞四管”方案确立。改建的四条钢管于19667月投入运用,增建的两个隧洞分别于19678月、19688月建成,水库淤积开始减缓,排沙能力依然不足,潼关以上河床“翘尾巴”淤积还在继续。
, V8 ]! h; H. g人在德国 社区rs238848.rs.hosteurope.de( o, |$ U; e, O8 V/ Y5 F7 F
事实虽证明真理在黄万里一边,但令人伤心的是,有些人反而迁怒于提出正确意见的黄万里。1961年,黄万里“奉命在密云劳动,与昌黎民工同居同食同劳,所居半自地下掘土筑成。”“文革”中更贬他到三门峡挖厕所以示惩罚。rs238848.rs.hosteurope.de, e2 ^6 j5 h5 x
" d& m% ]' w) H  f
三门峡工程的一切问题和灾难都按黄万里的预言来了。我们从这一重大失败中总结教训,可以使我们获得大量思想资源。但传统文化的惯性却导致一些人要隐瞒真相,歪曲事实,混淆是非,为自己、为大人物、为尊者,文过饰非。 ' ], Y  g3 ^6 W1 H3 G/ \7 z/ U

0 U6 B$ s1 A$ n1 k8 C2 Q六次上书中央谈三峡问题
$ T' e7 f0 u0 e* P% D4 J! O) m' _6 h
1980226日,在度过了22年半的右派生涯后,黄万里终于获得了右派“改正的决定”。决定只有短短几行,称:“黄万里同志原划右派问题属于错划。经中共北京市委批准予以改正。恢复政治名誉,恢复高教二级教授的工资待遇。”
0 T; l1 ]& ~) M$ S# @4 M+ j: ]rs238848.rs.hosteurope.de
# D7 c" ]% N" a3 ^0 t. X( A5 v经历了20多年的冤屈镇压,黄万里仍没学会看政治风向表达学术观点。从上三峡大坝的消息传出后,黄万里就先后给众多国家领导人上书,不遗余力地反对在长江三峡上建大坝。人在德国 社区' v9 L) V: g1 Z1 w' [8 ]& v
0 _3 q. Y6 g4 C3 n2 Q0 Z
他认为:从自然地理观点,长江大坝拦截水沙流,阻碍江口苏北每年十万亩的造陆运动;淤塞重庆以上河槽,阻断航道,壅塞将漫延到泸州、合川以上,势必毁坏四川坝田。目前测量底水输移率尚缺乏可靠的手段,河工模型动床试验在长期内长段落中尚欠合理基础,只可定性,不能定量,不足以推算长江长期堆积量。故此而论,
+ T  b- W* d) D$ ^9 Wrs238848.rs.hosteurope.de长江三峡大坝永不可修
! }! G& ^- |, _rs238848.rs.hosteurope.de。如果是为了发电,可在云贵湘鄂赣各省非航道上建大中型电站,它们的单价低、工期短,经济效益比三峡大坝发电要大四倍以上。就流域经济规划而言,也应先修四川盆地边缘山区之坝,如乌江电站等为宜。
6 R( @6 p, _) D) o! r, }9 A人在德国 社区* p- K/ C( \( G4 O
此外,从国防的角度看,大坝建起来后无法确保不被敌袭,也很不安全。黄万里预言:“" x% r5 A6 ~  _" u! A' h
三峡高坝若修建,终将被迫炸掉。
; R, b* _: }3 T6 {”同时,他还指出,公布的论证报告错误百出,必须悬崖勒马、重新审查,建议立即停止一切筹备工作,分专题公开讨论,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rs238848.rs.hosteurope.de6 s0 T, s' Y6 {/ o9 m" i2 E! k( q
: s5 z' J, I- s5 K. ?- A
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对三峡工程进行论证,黄万里教授没有被邀请参加工程论证。黄万里数次给中央领导人和政治局,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家监察部写信,痛述三峡工程的危害。要求中央决策层给他半个小时的时间,陈述为什么三峡工程永不可建的原因。但没有答复。
! s: h" X; h5 n# k0 [, _3 Z0 V6 I0 V4 f& ?+ ^* f
黄万里晚年病重昏迷中仍喃喃呼出:“三峡!三峡,三峡千万不能上!”2001827日,他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 b  s0 U1 s2 i/ Y! ^8 x: j0 s

5 k; ~) O4 u# R' D+ Y2 j黄万里报憾辞世
: N: W: }9 V: ]& h  H0 Rrs238848.rs.hosteurope.de7 F8 B3 f  A; ~- H
“圣人出,黄河清”是封建时代的人文思维,带有谶纬迷信色彩,在严肃的科学论证面前,本来上不得台面。但当时的某些参与决策者,竟然将这种腐朽观念奉若神明。苏联专家不会懂得这个掌故,肯定是中国人才会搬出这种错误的人文思维作为武器,为错误的技术思维开路。该工程当时没有问责制,如今要想问责,主要决策者已经不在了,剩下几个技术官僚和科学“泰斗”,在责任上“顾左右而言他”,肉烂嘴不烂。6 q+ w6 q- O% o* l6 N0 @
% A# o& w! v5 [4 w
在既有三门峡和阿斯旺的前车之鉴、国内也存在众多反对意见的背景下,三峡工程议案于1992年被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以1767票通过,反对177票,弃权664票,赞成票数之少,在人大历史上是空前的。
# t# a4 i3 E; r; a2 r6 b4 @
3 ?  U8 d8 \. M) T- W国家机器需要“标准件”,“独立思想者”如黄万里教授者,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纷纷落马,或被弃置不用,形成了人才选拔上的“精英淘汰制”,这就为好用听话的“标准件”入选创造了条件。经过“文革”对文化、道德的摧残,急功近利的技术思维逐渐占据上风,也就不足为怪了。
' l- {" W/ P" |0 k# r& p9 Y
8 I8 V1 Q5 S& c) D) o5 Z三门峡工程不足四年就现世现报,水利工程逐渐变成了“水害工程”。在难以逆转的生态灾害形成之后,如何恢复生态,能否拆除这个废物,就成了谁也负责不了的“老大难”。谁又能够想象,将来三峡工程正式退休以后,后代子孙该如何为它老人家送终?rs238848.rs.hosteurope.de0 \/ D( N. m! p1 |$ d

. Q3 W! s( W/ E3 y黄万里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对三门峡的意见不幸言中,痛心疾首,反复叨念:“他们没有听我一句话!”晚年病重昏迷中喃喃呼出:“三峡!三峡,三峡千万不能上!”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如今三峡工程竣工,库区清污成本和长江航运成本剧增,已是不争之事实。据三峡工程防汛办提供的气象资料显示,“今年(编者按:指2005年,下同)4月份三峡坝区天气复杂和剧烈变化程度为近50年同期所少见”,请看《中国三峡工程报》的报道:“今年4月三峡坝区气候反常。气温并没随夏季的到来逐渐上升,反而呈下降趋势。4月末平均气温不足12摄氏度,4月中旬周边山区还出了较大范围的降雪,月内有3次降温过程,温差升降剧烈、颠倒错位的现象严重。另外,4月份全月降水量为236.5毫米,破坝区近10年降水量最高纪录,破宜昌地区近118年同期降水量最高纪录。”# y# Y  B$ D' Y) b7 Z9 y8 j2 t

7 C) e6 \, X# i& E: ?- t: i. w人在德国 社区三峡库区地质环境复杂,暴雨、洪水频发,自古以来就多滑坡。三峡大坝坝址附近区域为坚硬的花岗岩,向上游则多以碎屑岩、碳酸岩为主,包括侏罗纪遗址的粉砂岩。地质容量、环境容量的天然不足,仅国土资源部查明的滑坡就有2490处。近两年我国南北气候反常,今年重庆地区大雨滂沱,多处发生山体滑坡。这些现象是否与生态上的变异有关,虽有待专家们继续观察论证,恐怕也无须久待。
末世征象:地震 粮荒 战争 瘟疫 世界四分五裂

TOP

你是说蝴蝶效益是瞎编乱造的
5 H, D/ ^- {) X7 z" R" g! w! m还有另外一个例子,在美国西部科罗拉多,修了一个拦河大坝,结果大峡谷的地貌和植被气候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末世征象:地震 粮荒 战争 瘟疫 世界四分五裂

TOP

对整体气候的影响还是会有的。
Wrong cannot afford defeat but Right can.
别跟我学。姐是个传说,姐用自己的行动写着自己的传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