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美食10大流行趋势

秋季是一年之中色彩最为艳丽的季节,尤其是北京的秋季,这儿的秋通常是用了大色块涂抹的,色彩是充满大气的,不像春天般琐碎,就如同T形台上那些著名设计师的服饰般色彩斑斓,仅仅是或红或黄的几样简单组合便让整个舞台亮了起来,秋天也从此灵动起来。因此,在满眼淡黄、遍山红叶的秋天,诗意也就油然而生,在这样的日子也就有很多事值得让人铭记,很多事情值得让人疯狂,美食便是这很多事里的一件。  
    当秋天成了舞台,那么美食也就成了这个舞台上重要角色,那它注定要像时装一样流行起来。说到流行,那些时尚的美男靓女们肯定要问,今秋流行什么?说到美食流行,老饕们要问,这个秋天流行吃什么?那好,就让我们以一颗对美食虔诚的心去预测一下,这个秋天的美食究竟会怎么流行。
秋风起闻蟹来  

    稻黄季节是螃蟹的收获季节,也是成熟季节。此时的螃蟹经过长期的养分积累,具有肉肥、肉嫩、鲜美、清香等特点,食之可以使人大饱口福。  

    中国人对于螃蟹的热爱由来已久,吃蟹作为一种闲情逸致的文化享受,却是从魏晋时期开始的。《世说新语》记载:“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这种人生观、饮食观影响许多人。从此,人们把吃蟹、饮酒、赏菊、赋诗,作为金秋的风流韵事。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保持一份平和的心境,与朋友家人相邀,细细品味蟹肉的鲜香不愧是一桩美事。  

   爱心提示:螃蟹性寒,不宜暴食。另不可与柿子同食,也不要吃隔夜的蟹,以免中毒。

   入秋田螺最肥美  

    俗话说:“三月田螺满肚籽,入秋田螺最肥美。”中秋前后,人们喜食炒田螺,这是由来已久的习俗。田螺肉质丰腴细腻,味道鲜美,清淡爽口。具有清热、明目的作用。据行家说,中国田螺是可与法国蜗牛平分秋色的美食。一经巧手烹饪,即可由街头小吃化为席上珍品。一些大酒家已将炒田螺列为席上佳肴。烹调时,可随各人口味加入紫苏、蒜头、或辣椒、薄荷,各具特色。  

    爱心提示:将买来的田螺用盆清水养两天,在盆内滴上几滴豆油,将田螺壳尖尾端剪去或去掉螺盖,这样,不但利于食时容易啜出螺肉,还利于让味渗进螺肉中。

秋天过把羊肉瘾  

    俗语说“秋季羊肉赛金丹”,入秋后,天气凉爽,食羊肉可以暖胃,有特别的温补作用,非常适合男士,可以强身健体、去除风湿。  

    羊肉的做法很多,炖羊肉是最常见,也是最好吃的做法。加入秋季时令蔬菜———萝卜,味道更鲜美。它最大的优点是既能吃肉又能喝汤。煮过肉的汤,营养程度非常高,是滋补身体的佳品。  

    爱心提示:夏天刚过,人们食用了太多冷饮,身体尚且虚弱,初秋食用羊肉应适当节制,以免消化不良。

  温柔坚果的秋日浪漫  

    有两种东西自古以来是闻着比吃着香,一是烤红薯,二是糖炒栗子。不过它不只可以当做零食吃,把它融入美食中同样不同凡响。如板栗烧鸡,板栗焖鸭,还有最简单的板栗白菜。板栗和白菜同是秋天上市的普通食材,但组合在一起就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将白菜心洗净切条,板栗去皮,过水后码入盘中。将鲜汤加入葱、姜、盐、味精烧开后,倒入盘中,没过白菜。上屉蒸约10分钟取出,汤倒入锅中,调味勾薄芡,淋明油浇在白菜和板栗上。食之有健脾养胃,补肾强骨的功效。  

    爱心提示:栗子虽好吃,而且做起来又方便,但不可随意搭配,切不可与牛肉混做。  

满汉全席风光再现  

    金秋不光是丰收的节日,更是个令人充满想象的季节。于是,很多事就在这天高云淡的秋季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让人的心充满期待。曾被溥杰先生称道的“堪称清宫御膳之经典”的仿膳饭庄就赶在这个季节里,把它最有名的满汉全席进行了全新改版,一种更能让现代人接受的传统菜肴就极有可能在这个季节里流行起来。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宫廷御膳是为万体之尊的天子所享,因而使宫廷菜肴有一种历史的神秘感。而要是在北海的漪澜堂吃仿膳,就会让人依稀觉得离那曾经遥不可及的宫廷生活更近一步。歌舞升平中细品这饕餮美食———“满汉全席”就更让人有了怀古伤逝,感叹生活美好的双重感受,夜风袭来,点点滴滴的感受便飘散在北海湖上。  
     仿膳饭庄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着手恢复经营最能代表清宫风味特色的满汉全席,为了能使宫廷菜肴得到继承和发展,他们多次前往故宫博物院求证,在浩瀚的清宫膳档中,整理出乾隆、光绪年间的数百种菜肴,并在《扬州画舫录》一书中找到记载有满汉全席的膳单,这份膳单是目前研究者所见到的满汉全席菜单中年代最早而且内容最为完整的一份。仿膳饭庄根据这份膳单,在金秋推出了具有浓郁江南风味,兼容鲜明宫廷特色的满汉全席。  

    皇宫御膳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它的“精、繁、丰、珍”,即膳食的选料精细、烹制的工艺复杂、品种的丰富多样和原料的珍贵稀少。仿膳最具宫廷特色的当属满汉全席。满汉全席选用山八珍、海八珍、禽八珍、草八珍等名贵材料,采用满人烧烤与汉人炖焖煮炸等技法,可谓汇满汉南北口味之精粹,丰富多彩蔚为大观。完整的满汉全席有134道热菜、48道冷荤及各种点心、果品,分四至六餐食完。为满足不同客人的需要,饭庄又推出满汉全席精选餐式,客人食一餐便可略领满汉全席之精美。  

    领略精美大餐的同时,仿膳还有像四抓”、“四酱”、“四酥”和黄焖豆腐、栗子扒白菜等特色菜,“四抓”是抓炒腰花、抓炒里脊、抓炒鱼片、抓炒大虾,“四酱”则是炒黄瓜酱、炒胡萝卜酱、炒榛子酱、炒豌豆酱。“四酥”指的是酥鱼、酥肉、酥鸡、酥海带。名点有慈禧太后的御点豌豆黄、芸豆卷、栗子面小窝头及炭火烤制的肉末烧饼等。席间不时有身着清代宫女服饰的侍者讲述“圆梦烧饼”、“芸豆卷”、“小窝头”等宫廷菜点的来历和典故,在享受和惊叹各种山珍美味的神气之间,“宫廷侍者”典雅悉心的服务,让食客从视觉、味觉到心境,能够全程领略到皇族生活的尊荣风范。  

    看来当吃满汉全席也能成为生活新方式的时候,这流行也就变得不再遥远。  

    爱心提示:客人可以穿上龙袍,过把皇帝瘾,更增添客人身临其境之感。
人在德国,吃在德国,健康生活
Share |
Share

馄饨里的别样情愫  

    北京的秋季是比较吸引人的,比起各地的秋季都有韵味,当年郁达夫就写过《故都的秋》,可见北京的秋天是相当有魅力的,秋天是属于北京的。就在这温度渐凉的秋季,馄饨这名不见经传京味儿美食将重新走上台面,在京城这大大的美食天地里添上独特的一笔。  

    馄饨以其制作精良、鲜香味美,深受人们喜爱。这些馄饨皮薄馅嫩,味美汤鲜,配以三鲜、羊肉等馅料,在汤中加入的各种调料更是为那一碗小小的馄饨增添了无穷乐趣。看着那漂动的油腥、绿绿的香菜叶,闻着那股随着热气飘起的混合了馅儿、汤、菜叶清香的味道,没有人不会动心。  

    秋季某个夜色渐浓的傍晚,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一碗香浓的馄饨保准让人顿生暖意。相信此时此刻一股特别的情愫已经在你心中升腾了。  

    爱心提示:因为北京有很多做这个的小店,其中鱼龙混杂,需要慎重挑选。  

   

多吃农家菜食补在其中  

    北京的秋天是最美的季节。天上的云彩好像被水洗过一样,用秋高气爽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被一夏骄阳残酷折磨的都市人渴望回归自然,去乡间吹着纯净的风、闻着水果的清香,剪橘子、钓鱼、吃农家饭、赏秋天美景,享受着惬意。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农家饭的种类也增添了许多。人们经过炎热的夏天,身体消耗大,体内的营养物质相对缺乏,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立秋之后调养一下身体是很有必要的。药补不如食补,许多食物也具有治疗作用。如多吃荠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进补的佳品。  

    这些进补佳品,其实都是农家菜里的普通常见菜。所以,如果您这个秋季打算到郊区旅行,可千万记得多到附近餐馆吃些农家菜哦!  

    爱心提示:食补有方。凡食疗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缺什么,补什么”,而不应凭贵贱来分高低。

   
祛燥润肺众所“粥”知


    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几次降雨的光临,秋寒也迫近了北京城。秋寒易伤肺,而粥有祛燥润肺之效,在健康饮食至上的今天,粥可能会流行一段时间。明代诗人张方贤在他的《煮粥诗》中说道:“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长。”这真是粥的写照。粥是抚慰人心的一种爱物。它那淡而悠长的味道,常是游子在异乡温馨的牵挂。中国人爱喝粥,可能就是喜欢喝粥时的那一份宁静、那一份温情吧。  

    粥绵软细腻,花色繁多,凡是能做菜的食物均可以入粥。优雅的百合便是其中之一,取新鲜百合60克,冰糖适量,加粳米100克煮粥。成品后粥的色泽柔和,给人平静之感,品上一口,顿觉一股香甜从舌尖散至全身,身体无一处不舒服。此外,百合粥还有清心润肺之功效。而菊花粥则是秋季流行美食中另一佳选。将菊花去蒂,晒干,研成细粉备用,粳米50至100克煮粥,待粥将成时调入菊花10至15克,再煮一两分钟即可。菊花粥气味清香,凉爽舒适,色泽上以黄色调为主,在秋日里别添一番情趣,再加上重阳节等节日的刺激,此粥极有可能火爆一阵。  

    爱心提示:老年人不能以粥代饭,因为长期吃粥,得到的总热量和营养物质不够维持人体的生理需要。  

     
豫菜里的文化韵味  

    说到流行菜,身在北京城的人们最有发言权。北京流行过的菜就如同走马灯一般,让人眼花缭乱,能叫得上口的就有淮扬菜、东北菜、新疆菜以至于现在依然火爆的川菜等众多菜系。但这个秋天,一个令很多人想象不到的菜系极有可能为北京流行菜添上灿烂的一笔———这就是充满文化气息的豫菜。  

    就算特别好吃的人,也可能只听说过河南烩面,而对河南菜系了解是少之又少。人们忘了河南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域,其文化的厚重性是一些地方不能比拟的。在这历史与文化的滋养下,豫菜显现出了独特的文化特色。这些在主营河南菜的“豫府神厨”里便可见一斑。这餐厅装饰便很有文化味儿,镂空的木格隔断、天然石材和金箔壁纸相映成趣,现代时尚,古朴典雅,墙面上的巨幅书法木刻黑底金字,显得庄重富贵。关键是这儿的菜还很有说道,均有典故可查,其中一道名菜“紫气东来”,语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西游,骑青牛路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自东而来浮关,知道有贵人来到,于是下楼迎接,并热情挽留款待老子,老子深受感动,并写出五千字奇书《道德经》。整盘菜摆置桌上,造型优美且色泽艳丽,赤橙黄绿青蓝紫,五彩缤纷,煞是好看,令人垂涎欲滴。据说,此菜是茶文化与饮食文化相结合,吃这道菜要先品汤,后食肉。汤用牛鞭、鸡腰和40多种中药材熬制而成,具有滋肾壮阳之功效。  

    当久居北京城的人们决定在秋天“觅吃”,确又对麻辣口味腻烦的时候,足不出城(只需驱车至右安门桥)便可吃到这正宗河南菜。酒足饭饱之后,一种新鲜感夹杂着胃口的惬意感觉便在微凉的秋风里弥漫开来。  

    爱心提示:这儿的“生氽甲鱼三吃”不错,可以去尝尝,其中滋味令人难忘。
人在德国,吃在德国,健康生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