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实的哈尔滨!!!!

不少城市都有别称。例如济南别称“泉城”,武汉别称“江城”,成都别称“蓉城”,昆明别称“春城”,哈尔滨的别称则为“冰城”。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座落在松花江中游,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城市。在哈尔滨,有十大军工厂,三大动力厂,三大飞机制造厂,还有轴承厂、亚麻厂、量具刃具厂等一大批国家重点大型企业。

哈尔滨的夏天气候宜人,绚丽多姿,别具魅力,是消夏避暑的理想地方。美丽的松花江宛如一条彩带,给城市增添了无限风光。一年一度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引得中外著名艺术家纷纷前来献艺,使哈尔滨赢得了“北方音乐名城”的美誉。

哈尔滨还是一座冰雪名城,每年举办的“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冰灯艺术博览会”,汇集了冰雪艺术精华,吸引了海内外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参加经济贸易交流。

从下火车,第一次踏上哈尔滨的土地,我就被哈尔滨独特的城市景色所吸引。站前高耸的苏联红军纪念碑,红军街两侧米黄色的俄式建筑,雄伟的霁虹桥,东北烈士纪念馆,与我见到的江南城市风格几乎有天壤之别。后来,节假日到了南岗秋林公司,道里中央大街,看到喇嘛台、索菲亚大教堂,更是为哈尔滨的城市建筑的无穷魅力所迷住。

哈尔滨在1900年之前还是松花江畔的一个小渔村,修建中长铁路,一大批俄国工程师、商人来到这里。等十月革命暴发,大批白俄逃亡到哈尔滨,把这里当成东方的莫斯科。德国希特勒上台,迫害犹太人,又有大批犹太人逃亡到哈尔滨。就是他们,创造了哈尔滨中西合璧的城市文化。

哈尔滨人沿袭了许多俄罗斯的生活习惯,例如喝啤酒,喝格瓦斯(一种用面包发酵做成的饮料),吃大列巴(特大烤面包,一个有5斤重),吃俄式香肠、酸黄瓜。在哈尔滨老百姓的语言中,有不少是来自俄语单词。例如,缝纫机叫“马神”(MACHINE 的音译),大面包叫“列巴”,小面包叫“帅克”,水桶叫“围得罗”。夏天一到星期天,一家老少带着食品成群结队来到太阳岛上,在沙滩上、树林里,铺好塑料布,打牌,喝啤酒,吃面包香肠,到江水中游泳,不到太阳下山不回家。高峰时一天能有20多万市民乘渡船去太阳岛游玩。外地客人听了郑绪兰的一曲“太阳岛上”,以为那是一个多么优美的风景名胜,一旦去了太阳岛,十个有九个半人要失望。因为他们体会不到哈尔滨人在太阳岛上的那种乐趣。当时有句话叫:到哈尔滨,不去太阳岛是遗憾,去了太阳岛更加遗憾,还要加上失望。

哈尔滨的城市文化实际上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外来文化,就是俄国人、犹太人带来的西方文化,它使哈尔滨这个城市非常洋气、大气,无论是城市建筑,还是市民的穿着打扮,都浸透了浓浓的“洋味洋汁”,歌剧“茶花女”、咏叹调之类的高雅艺术,在这个城市里有着肥沃的土壤。第二部分是满族文化,这里是满清入关之前的发祥地,譬如跳大神,就是满族宗教“萨满”的遗风,还有就是哈尔滨人最喜欢的东北大酱,也是来源于满族,但是随着满清王朝的覆灭,满族文化的影响逐渐削弱。第三部分是山东移民,从清朝末年开始,山东还有一部分豫东的贫苦农民,成群结队“闯关东”,他们给哈尔滨带来了山东汉子的豪放、豁达的性格,也带来了不少山东人的习俗,例如吃大煎饼。

正对中央大街松花江畔的防洪纪念塔,是哈尔滨市的一个标志性建筑。那是纪念1957年松花江特大洪水中军民抗洪胜利的一座丰碑,造型独特,非常雄伟。从防洪纪念塔向东,一直到哈尔滨青年宫,大约1公里长的绿化地带,是著名的“斯大林公园”,实际上就是松花江的一段防洪堤坝。这里是哈尔滨人的骄傲,沿江一些城市雕塑,是我看到的最协调、最清爽的城市雕塑。

南岗的秋林公司和道里的秋林公司原来是俄国人开的一家大型连锁百货公司,在东北每个大城市,长春、沈阳、大连,都有秋林公司,而且都是这个城市最大的百货公司。里面的营业员头上都扎一块带一根细蓝条的白布巾,显出一副特殊的韵味,非常漂亮。秋林公司里,最受欢迎的食品是大列巴,红肠,大虾糖,鱼子酱,酸黄瓜。星期天去秋林公司,总是肩摩踵接,人潮似涌。

哈尔滨的冬天,几乎有半年时间。有些年份过了“十一”就下雪,到第二年“五一”才脱棉袄。室外气温通常是零下20多度,室内温度一般调到零上十几度,室内外温差大,南方人刚到哈尔滨很容易感冒。为了防寒,房子大都是两层玻璃窗,到了十月份,我们还要领浆糊用报纸裁成纸条,把窗缝封死。到四五月份又要把窗子起开,把纸条擦洗掉,每年如此。中间的大窗上面有一个小气窗,用来放室内的污浊空气,每天开它半个小时二十分钟。等下了雪,中午刚化,晚上又冻上,使道路特别滑。南方人来哈尔滨,几乎没有不摔跟斗的。好在身上穿着棉衣,头上戴着皮帽,摔了也不疼。最有意思是上下坡的马路上,如果汽车急刹车,就会在冰雪中压出一道沟,不注意还看不清。骑自行车的遇到这道沟,没有不摔倒的,而且摔倒后帽子、眼镜都会摔出去几米、十几米远,相当狼狈。这时,附近的孩子就会聚集在旁边的人行道上,等着看一辆接一辆的自行车摔跤,一面欢呼:又摔了一个,又摔了一个~~~,比看马戏团演出还要高兴。

在部队时,冬天早晨都要跑三千米。头上戴顶针织的滑雪帽,手上戴着皮手套,三千米跑下来,眉毛、胡子上面全是白霜,活脱像个圣诞老人。哈尔滨冬天虽然奇冷,但是因为空气湿度低,是干冷,南方冬天的冷是冷到骨头缝里的那种冷。我到哈尔滨最大的收获就是在上海生了十几年的冻疮居然好了,从此再也不生冻疮了。

哈尔滨的春天很短。刚脱棉袄,不多久就要穿衬衣了。看着杨树发出新芽,一天天树叶的颜色变深,由翠绿很快变成墨绿,蔚成奇观。哈尔滨春天风大,风大风沙也就大。所以,哈尔滨的春天一点也没有诗情画意。转眼到了夏天,这是哈尔滨的黄金季节,最热的几天中午气温也就是30度左右,晚上睡觉还是要盖被子。因此,哈尔滨成了避暑的好地方。一到夏天,中央的大领导纷纷到哈尔滨、牡丹江来视察工作,开会。

东北菜没有进入八大菜系,自成一体,从风格上与鲁菜相近。印象比较深的有:小鸡炖蘑菇,粉条炖肉,椒盐排骨,溜肝尖,溜肥肠,扣肉,苏白肉,鱼香肉丝,酸菜炖肉,肉皮冻,溜蹄筋,酱猪肝,弹簧菜(就是塌鸡蛋),炒酸菜粉条,白菜片炒木耳,冻豆腐炖白菜等等,大多是以猪肉当家。再有就是水发鱿鱼、水发海参,就算是“硬菜”了。最名贵的是熊掌、飞龙、猴头等山珍,一般是吃不到的。遇到喝酒或者请客,都要拌个凉菜。东北凉菜很有特点,白菜、胡萝卜切成丝,肉丝先用豆油、酱油炒出来,再加上粉丝、虾米、木耳、黄花菜、干豆腐丝、葱丝、味精、陈醋、香油,放到一个脸盆里拌一脸盆。最后最先吃完的总是这个凉菜。东北大米,由于生长期长,口感特别好。东北的土豆、南瓜(当地叫倭瓜),淀粉多,吃起来特别“面”。回到南方,就吃不到那么好吃的土豆、南瓜了。

改革开放之后,道里市场特别繁荣。卖烧鸡的铺子一个接一个,最有名的是六号车的烧鸡,味道好极了。我们一个月总要去买几次,解解馋。那时候,吃烧鸡,肉吃完了,鸡骨架还要用来炖个汤,一点也不让它浪费。偶尔买到一次虾,吃了虾,虾壳留着当火锅底子,要的是那个海鲜的鲜味。枇杷、荔子、杨梅这样的南方水果在那个时候的哈尔滨是绝对吃不到的。就是橘子,我们一年也只看到过一两次。最多的是辽宁来的国光苹果,到秋天总要买一大筐,放菜窖里面,吃一冬天。梨头,大多是关里运来的。东北自己产的梨,有一种叫“秋子梨”,黑色外皮,冻了放阳台上,吃的时候再用凉水化开,味道也不错。

在哈尔滨生活、工作二十多年,生活习惯多多少少给它同化。最为欣慰的是性格上的同化,改变了上海人那种精明、小气,变得大大咧咧,豁达开朗。回到上海家中,弟弟妹妹都说我不像上海人了。我说这是对我最大的表扬,正因为不像上海人了,我可以和天南海北的各界人士交朋友,成为一个特别容易相处的人。感谢哈尔滨,感谢这块黑土地,养育了我24年,给了我无穷的快乐和欢笑。就是那些难以避免的苦涩,现在回味起来,也是觉得有苦瓜般的清香。
Share |
Share

哈尔滨话和赵本山的东北话还是有很大差别滴!

TOP

上学的时候,同寝室有个女孩子,
胖胖的, 说话特逗
东北话都是从她那里学的

TOP

xiang nianing

TOP

格瓦斯就是汽水儿!只不过是俄语的名字而已!通常都是啤酒瓶那么大的瓶子装的;后来格瓦斯没了,就退出来“汽酒”,其实都是一回事:大瓶装的汽水而已,,,

就像现在没有人叫“笆篱子”了一样,可能也没有人叫“布拉吉”,“格瓦斯”了,,,

http://spaces.msn.com/members/al ... XYZbm1l9Q!131.entry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laocui at 2005-10-25 11:37 AM:
最为欣慰的是性格上的同化,,,,,,,,,正因为不像上海人了,我可以和天南海北的各界人士交朋友,成为一个特别容易相处的人。 ...


这是真正的财富!从此可以说:自己不是上海人,而是中国人了。
恭喜恭喜,,,,,,,英雄所见略同,,,,
http://spaces.msn.com/members/al ... XYZbm1l9Q!189.entry

TOP

我是80年出生的。小时候都喝过格瓦斯的呢

看来没听说过的,应该是80年后。。。。。。。。

TOP

格瓦斯好像在80年代末就停产了

TOP

我在那呆了20多年,咋没听说过这个呢?

TOP

小时候喝过, 很好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