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Share

央行决定小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6年8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暂不上调,继续执行现行存款准备金率。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结构调整步伐有所加快,经济效益继续提高,总体形势良好。但当前经济运行中仍存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对外贸易顺差过大等突出矛盾和问题。此次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主要是为了加强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维护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

  人民银行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护货币信贷的平稳增长,支持扩大直接融资,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TOP

评论:中国加息势在必行 1个月之内可能性很大

“如果中国采取加息行动的话,我估计幅度大约为27个基点,这种小幅度的加息起到的将是一个警示作用,对经济的实际影响有限。”陶冬指出,他认为中国经济流动性泛滥,利率水平实际上需要大幅调升才能达到一个合理的区间。

陶冬表示中国存贷利率需要提高2%到3%才能扭转利率过低的情况,他强调中国的利率正常化需要几年才能完成。

陶冬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将存款和贷款利率同时提高,贷款利率的提高将抑制投资的意欲,而存款利率的提高则有助制止房地产和股市的泡沫。如果储蓄利率不出现明显提高,将刺激内地金融市场的泡沫成分。

陶冬表示,市场上资金流动性泛滥,央行在抽取流动性和提高利率上难以取舍。“抽取资金流动性最后实际还是要涉及到利率提高的问题,中国的政策一贯是‘重汇率、轻利率’,这个思维方式一定要改变。”陶冬指出,相对汇率而言,利率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更加深远,如果利率政策有失误对中国经济造成的损失将远远大于保汇率的政策对中国的海外经济的好处。“我认为央行应该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实行连续加息的动作使得中国利率水平达到一个正常的水准。”陶冬补充道。

陶冬还认为,中国采取措施限制海外资金投资房地产的可能性非常的大,因为海外热钱在干扰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同时,还削弱了宏观调控措施的效果。

TOP

国家统计局:中国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存在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18日说,尽管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幅度还比较低,但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存在,应对价格上涨保持高度的警惕。

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主要由于食品价格和粮食价格的涨幅比去年低,今年上半年CPI上涨幅度出现下降。

国家统计局当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CPI同比上涨1.3%,涨幅比去年同期低1个百分点。

郑京平说,今年上半年,肉禽类商品的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7.7%,蛋类价格下降10.9%,仅这两个数字就影响了整个CPI的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


郑京平分析说,从长期看,中国经济目前已由供应短缺进入供应充裕或者供略大于求的阶段,所以价格尤其是终端产品的价格比较难掌握。


此外,他说,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上游产品价格的上涨向下游产品,特别是居民最终消费产品价格上涨的传递还不很通畅,再加上环境保护、社会保障、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到位,也人为压低了一些生产成本。


他指出,尽管CPI上涨幅度并不高,但工业品出厂价格以及原材料、燃料、动力的购进价格上涨的幅度却不低。今年上半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7%,原材料、燃料、动力的购进价格上涨6.1%,房屋的销售价格上涨5.6%。


统计数字显示,CPI今年4月、5月、6月同比分别增长1.2%、1.4%和1.5%;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涨幅度分别为1.9%、2.4%和3.5%;原材料、燃料、动力的购进价格分别上涨4.9%、5.5%和6.6%。


郑京平指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投放过多,从长期看,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中国也不能例外。所以说,要对价格的上涨保持高度警惕,不能因现在价格涨幅还比较低,就掉以轻心。


但他同时表示,认为短期内中国CPI会大幅度上涨,通货膨胀将会出现,也是不现实的。


他认为,下半年CPI仍然会保持比较温和上涨的态势,但要关注可能抬头的趋势,防止出现通货膨胀。

TOP

原帖由 小胖仔 于 2006-7-15 17:30 发表


加息减息对中国的经济是没有影响的

没有经典理论上的可推导的影响

有的只是借机造市

因为

第一,人民币不流通

第二,以国有银行和大中型企业为主角的中国经济舞台上,没有一方把利率高低这种明 ...

原因是对的,少了一个主角,那就是政府。
不可能没有影响的,比如说汇市。
健康是最高的利益,满足是最好的财产,信赖是最佳的缘份,心安是最大的幸福。

TOP

本周加息预期渐热

下一步宏观调控何时并以何种方式启动,如今备受期待。尽管官方关于宏观经济的敏感数据明天才会公布,但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最新的预测数据显示:经济过热的迹象已相当明显。
学界预测GDP增长再创新高
昨天,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发表了对宏观经济的预测:GDP第二季度将会达到11.92%的新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为30.03%。此前,坊间流传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了让人吃惊的35%。对于目前宏观经济形势,此次预测者之一、中国社科院欠发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袁钢明用“非常复杂”加以形容。

  衡量经济是否过热的另两个重要指标已经公布。7月10日,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6月份贸易顺差145亿美元,1至6月贸易顺差达到614.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4.9%,再创历史新高;而从央行14日公布的数据来看,1至6月的放贷规模已超过全年计划。

  “经济有可能过热,但是不能确认过热。”袁钢明昨天用绕口的语言试图表达的观点是:衡量生活成本的居民消费价格与衡量生产成本的工业品出厂价格目前还在低位运行,仅从经济增长直接得出经济过热的结论是不妥的。

  微调还是急刹仍存悬念

  “我的判断是,经济基本上处于过热的阶段。”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易宪容不赞同袁钢明的判断。就在上周,易宪容刚刚发表一篇名为《加息解决问题》的文章,呼吁加息。

  “一季度房地产信贷占到信贷总规模的48.5%,这比2004年和2005年都要高,甚至比2005年高出30%,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易宪容认为,由于房地产价格未能列入居民消费价格统计之列,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低位运行不能反映经济过热的真实情况。

  为了抑制过热的经济,从6月份开始,央行通过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定向票据、进行“窗口指导”等政策,压缩贷款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增长。

  袁钢明指出,银行6月份人民币贷款余额增幅比5月份降低了0.73个百分点。“这就说明调控措施略微地见效了,可以认为效果不明显,可以继续使用经济手段控制,我不赞成使用行政手段。”

  国家信息中心主任、经济预测部范剑平表达了类似观点,“现在的形势还没有那么严重,只是局部经济出现了扩张因素,大的趋势还是好的,现在我们还没有必要做全面的调整,经济没有热到必须全面地‘踩刹车’”。 实习记者 邢飞

  相关新闻

  加息传言让市场如惊弓之鸟

  晨报讯(记者 李若愚)本周是加息预期的焦点时刻。此前,犹如惊弓之鸟的市场参与者已多次做出激烈的反应。

  上周,瑞士信贷和汇丰银行表态称,估计本月内将会加息。历史资料显示,中国2002年以来的三次加息分别发生在2002年2月21日、2004年10月29日和今年4月27日,均是在主要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出炉并向社会公布之后。明天,国家统计局将公布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状况,这是对加息与否的最为重要的数据;此外,央行的金融运行数据和海关的贸易数据已于上周公布。

  强烈的加息预期令市场风声鹤唳。上周四,内地和香港股市盛传中国人民银行已请示国务院,准备在周六加息。这个消息导致当天内地A股上证指数暴跌84点;同时,在香港上市的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的股价也集体下跌。申银万国的分析报告指出,在加息传言的冲击下,市场一度出现恐慌性的抛售,相当多的股票不分青红皂白地跌停。

  上周六,央行并未如传言所说的加息0.27个百分点,但市场又有进一步的传言称,加息措施很可能会在本周出台。对于市场各种各样的猜测,央行官方均不予置评。

TOP

原帖由 小胖仔 于 2006-7-15 17:30 发表


加息减息对中国的经济是没有影响的

没有经典理论上的可推导的影响

有的只是借机造市

因为

第一,人民币不流通

第二,以国有银行和大中型企业为主角的中国经济舞台上,没有一方把利率高低这种明 ...

说的有对的地方  现在是特殊时期  就是要避免借机造市 防止外界借rmb升值 推高rmb升值的压力
但也有不对的 加息对一些中小企业影响还是很大的  很多中小企业的生存离不开贷款 虽然很多时候他们得不到应有的贷款  但毕竟一加息 还贷款压力增大 会加重很多中小企业的负担  而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在于他的中小企业  另外现在这么多人贷款买房  一但加息  将要加重多少人的负担  
所以我认为在年底之前央行不可能加息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TOP

原帖由 天佑中华 于 2006-7-15 15:29 发表
中国加息会造成全球影响,这让人想起2004年那次中国9年来首次的令人惊讶的加息,引起全球振荡.
中国加息,全球预期中国对外需求减少.
股市:国内和香港形成股灾,原材料股和地产股成为重灾区,全球股市普便大幅下跌
汇市:美元出现了短期内走强的异常反应
油价:油价大跌
另外全球原材料市场出现价格大跌.
这次加息引起了令人始料不及的全球全面反应,外国媒体说:现在真是中国咳嗽,全球感冒.


加息减息对中国的经济是没有影响的

没有经典理论上的可推导的影响

有的只是借机造市

因为

第一,人民币不流通

第二,以国有银行和大中型企业为主角的中国经济舞台上,没有一方把利率高低这种明规则看在眼里

掌控这个经济体运行的决定性力量是 潜规则
我爱生活 我爱大自然 可是我更爱发呆

TOP

原帖由 小胖仔 于 2006-7-15 16:48 发表

顺差 oder?

呵呵  打错了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TOP

原帖由 欺负大象 于 2006-7-15 12:27 发表
... 同时因为中国长年的贸易逆差 ...

顺差 oder?
我爱生活 我爱大自然 可是我更爱发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