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游记系列二---特拉维夫 -- 9月27-9月29

写以色列游记了,一路记载了从9月28日到10月9日在以色列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
————————————————————————————————————————————————
9月27日晚上7点半从柏林Tegel机场起飞,飞往以色列,我的以色列游记就从这里开始:
××××××××××××××××××××××××××××××××××××××××××××××××××××
喊着去耶路撒冷朝圣已经有一年了,终于今天登上了飞机,不过飞机抵达的目的地不是耶路撒冷,而是以色列的第二大城市特拉维夫。

以色列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是耶路撒冷,只是占地面积,但是市区面积最大以及人口最为稠密的还是我们将要抵达的特拉维夫。

下了飞机,已经是9月28日凌晨12点半了。进关的时候,我们都被问了不少问题,但是检查护照的工作人员都非常和蔼和亲切,让我倍感温暖,和德国人一副审问犯人的严肃表情截然不同,这是我进入以色列的第一印象,友好的国家。
Tel Aviv airport1.jpg

我们大摇大摆出了海关,没人检查行李,总之一点都不像传说中的那么严格,戒备森严。

Tel Aviv airport2.jpg

特拉维夫的机场大厅,看天花板,好多卡通气球。。。
紧紧张张的坐了一晚上飞机,这半夜时分,看到这些可爱熟悉的卡通形象,让我们顿时觉得眼前一亮

Tel Aviv airport3.jpg

出了机场,我们一行有八九个人,找了一辆“面的”一样的出租车,分成两队,在各自找到的不同旅社过夜。我们这个队的旅社是在特拉维夫最热闹的地段,靠近地中海的沙滩边。

Mugraby Hostel(“牧歌蜡笔青年旅社”,这个音译名我翻译的好吧?
Mugraby hostel0.jpg

当时到旅社的时候已经半夜三点了在旅社里面check in, 一行四人,三女(包括我)一男(德国极品男,哈哈,后面再道来,如何极品)

门面很小,很简陋,但是很有特色,看得出来,主人精心设计了蓝色为主要色调,一进屋,就让人感觉心安平和,还有Internet Cafe,能无线上网,我的第一篇游记就是在这里写下的。

Mugraby hostel2.jpg

我们住的房间就通过这个小楼梯上去,(房间的照片没有,等从耶路撒冷回来,我们还会住这,到时候补拍吧。)

住的是最便宜的多床位房间(高低床,6个到8个床位,男女混住的,哈哈,我喜欢),
一个晚上58 Sheckel(当地货币,约等于10欧元),店主很得意的说,这是整个特拉维夫最便宜最好的旅社。。。

因此讨价失败.........

Mugraby hostel5.jpg

便宜是便宜,但是也要为便宜付出代价。整个旅社就在马路边上,由于是热闹地带,再加上我们的房间窗户就朝着一个十字路口,整晚飙车的马达声,喇叭声络绎不绝,整整一晚上我也不知自己睡着没有。

早上我8点就起来了,真热,果然是地中海气候,早晚温差很大,昨天晚上到的时候,还是很凉爽的。

旅社给我们准备的早餐,面包吐司,果酱加奶酪,果酱的颜色竟然是艳丽的粉红色,把我和我的好友Marta都惊了下,哈哈,就拍下了这张照片。

breakfast.jpg


吃完早餐就游市场了,9月28日的特拉维夫行待续:

[ 本帖最后由 fussfun 于 2007-10-11 23:16 编辑 ]
凡是真精gg的帖子一定要顶!
Share |
Share

以色列游记系列十三---10月2日

游记还是要继续写下去,10月2日都没有写完的,精彩的还在后面呢。
因为上个月末忙去了,一直拖到现在,继续蚂蚁搬家

话说上次再见哭墙后,从哭墙出来,就可直接去Felsendom了(英文对应的是,the Dome of the Rock),中文则叫做圆顶清真寺,就是那个我们平时在媒体上,除了哭墙外常见的最大的耶路撒冷标志。图片一上就一目了然了。

照片是后来我在一个教堂的顶上鸟瞰耶路撒冷拍摄下的panorama


panorama1.jpg

图片上金色圆顶的右边过去一寸左右就是哭墙,能看到吗?这就是圆顶清真寺和哭墙的距离了,一个是最大的犹太人的标志,一个是最大的穆斯林的象征。

panorama2.jpg

说是说去Felsendom,其实我们非穆斯林是进不去里面的,我们说的去看也不过是去到这个区域,就好象进去西墙区一样,不过西墙是开放的,还好。
而Felsendom是个清真寺,可没那么好进去。可是光是进入该领域,都很麻烦,女人必须穿戴符合传统审美观,不能露肩,露胳膊,只能长裤或长裙。
看,随行几个穿得不够modest的德国女孩开始用围巾,丝巾包上裹下的武装自己了:

modestdress.jpg


下面都是在Felsendom区域拍摄的一些图片,就不一一注明了:

近看Felsemdom:

Felsedom.jpg

Felsendom的广场:

felsedomplatz.jpg




felsedom4.jpg


pillars.jpg

来个Closeshot:

Felsedomclose.jpg

穆斯林妇女:

muslimwomen.jpg

坐在Felsendom旁边的老妇:

muslimoldwomen.jpg

要离开的时候,远远看到有一个老汉在隐蔽处独自祈祷

felsendompray.jpg

Felsendom旁边的耶路撒冷城墙:

partofwall.jpg





[ 本帖最后由 fussfun 于 2007-11-17 14:55 编辑 ]
凡是真精gg的帖子一定要顶!

TOP

可能是先入为主,一直对犹太人印象不好。给人的感觉是,奸诈,懦弱。
我认识一个巴基斯坦人,跟我说,他愿意去耶路撒冷打犹太人,死在那里都愿意。看来真是仇大苦深啊。也是,那么多不同的种族,信仰,硬生生的被捏在一起,怎能不打架哟。

游记写的真好,太翔实了。去的那些地方,也是俺做梦都想去的。眼红的泪汪汪的。。。

TOP

Wrong cannot afford defeat but Right can.
别跟我学。姐是个传说,姐用自己的行动写着自己的传说……

TOP

以色列游记系列十二---再见哭墙---10月2日

上几次一直在说历史,可能很枯燥,今天我们又回到了现实中。今天我们将再次进入耶路撒冷的老城。这个时期按照犹太人的日历来说是他们的犹太新年(Rosh Hashanah),由于他们用的是阴阳合历,所以每年的新年反映在阳历上是不一样的,最近几年一般都是从九月初到10月初。
因此虽然今天是星期二,但是也是一个什么重要的节日,我们暂且先进西墙看看情形:

有好几个城门可进入耶路撒冷老城:

早些天,我们第一次进去的那个城门叫做大马士革城门,那是阿拉伯人的商业城门,大家还记得吧,城门内外挤满了小商小贩的。这次我们要先进入西墙,就选择了Dung Gate(这个不知怎么翻译成中文(董门?)),因为这个城门是离西墙最近的一个门。

Dung Gate来自Google上的图片
DungGateGoogle.jpg

犹太青年和士兵在Dung Gate 门口:
Dung Gate.jpg

这是一对犹太夫妇从Dung Gate 进入老城,典型的来自东欧的正统犹太人(Ultraorthodox)的打扮。

jewcouple.jpg
从Dung Gate进入后,就要过进西墙的检查站了。

在检查站的旁边有个老犹在读经:
oldjew.jpg

人们都是盛装啊,男人们手上都拿着礼仪
崇拜用的东西:
enterwesternwall3.jpg


enterwesternwall2.jpg
检查站,男女分开的两个通道:

enterwesternwall.jpg

通往西墙的路上,一路壮观啊:


远远的看到一个拉宾(Rabbin)被人们围着,即犹太人的圣经老师,相当于基督教牧师神父等的角色和地位。拉宾都是穿着全白的衣服,所以很好辨认。

rabbin.jpg

西墙上次说过祷告区是按男女区分开的:

westernwallseperate.jpg

westernwallseperate3.jpg
这是西墙男人祷告区:
westernwallman2.jpg

女人祷告区:
westernwallwomen.jpg

westernwallwomencolor2.jpg

最后来个西墙男人群剪辑,可拿来做Csuchen的签名,哈哈:
singatureofwesternwall.jpg












[ 本帖最后由 fussfun 于 2007-10-24 10:25 编辑 ]
凡是真精gg的帖子一定要顶!

TOP

2. 1966 Samu Incident

Samu这个地方位于西岸约旦国境内。这个事件指的是1966年11月11日在Samu也就是以色列和约旦交界处,一辆以色列的夜间巡逻车撞到了该边界处的一口雷井(mine),导致了三人死亡,6人受伤。以色列方面坚信这口雷井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Palaestine liberationOrganisation)设立在此的。

这个故事有点戏剧性就在这。

在11月12日也就是事故发生后第二天,约旦王国国王侯赛因因为害怕以色列的报复行为,就及时写了一封哀悼信(
condolence letter)想要通过美国驻特拉维夫使馆,转交给以色列当时的总理Levi Eshkol。然而当那个美国大使收到这封信后,就把它仍在了写字台上,以为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没有及时交给以色列方面。11月13日,事发第三天,当侯赛因正在和以色列的代表开会,商量一个三年和平安全边界问题时,侯在以色列的联络人员给他递来一个来自以色列的消息:以色列没有意向攻击约旦。然而,没过多久,以色列派遣了军队和坦克越过西岸边境直接杀了过来。

3. 除了西岸多边的战争和侵略。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导致中东冲突的是水的问题。

在中东,人们说水比油还贵,的确如此。水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正是因为匮乏和珍贵而凸现出更为崇高的意义。

在上次的马萨达之旅中,我们可以看到,和水有关的设施(比如蓄水池,蓄水系统,灌溉渠道等)以及宗教仪式(洗礼,礼教洗浴等)占领了古代犹太人生活中的核心部分。

到了现代的以色列,水资源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从1964年起以色列便不再从约旦河处调用水资源,而是转向设计一个叫做国家蓄水系统(National Water Carrier of Israel)的调水方案,从
西岸北面的加利利海调水,把加利利海的水资源和全国的水运系统连接起来。而第二年以色列邻国的阿拉伯国家就联合起来搞了个源头引流计划(Headwater Diversion Plan)。这个计划就是要把通向以色列和加利利海的地下水引流到一个新建的大坝里,供约旦、叙利亚使用。在这个引流计划中,对以色列的国家蓄水系统的水资源来说减少了35%的储备量。

这一系列的矛盾和纠纷,导致在1967年5月,埃及赶走了驻扎在西奈半岛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封锁了梯朗海峡(Strait of Tiran),目的就是
阻挡以色列船只,封闭以色列唯一能进入印度洋的通道。


strait of tiran.jpg

5月30日,约旦国王侯赛因飞到埃及签订了一个相互防御协定(a mutual defense treaty),意味着如果约旦和埃及任何一方若是被袭击,则是损害到了两方的权益。眼看邻国的阿拉伯联盟越来越紧密的联系起来,火药味越来越重,终于在6月5日以色列先下手为强,发起了攻击西岸的战争,夺取了加沙地带和整个西岸。从5月30日到6月5日历时六天,因此历史上便叫做六日战争了。

顺便说说加沙地带,加沙地带实际上不过是一个窄窄的沙漠地带,看上去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但是它是以色列通向西奈半岛和埃及的重镇,因此在军事和战略意义上来说有很高的价值。所以也成为了和西岸一样的兵家必争之地。


middle_east_pol_2003crp.jpg


[ 本帖最后由 fussfun 于 2007-10-23 12:50 编辑 ]
凡是真精gg的帖子一定要顶!

TOP

接上

而德国现在还一直称西岸为西约旦国(Westjordanland)。1949年,以色列和其邻国的约旦,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签订了停火协议(1949 Armistice Agreements)。这个停火协议通过绿色边界(green line)规划了以色列的国土。在这个图上看到的红色点线即现在的西岸界限就是绿色边界了。

westbank.jpg

从此绿色边界成为了一个现实的国界线,可是这个情形到1967年的六日战役后就完全变了。
可以说,六日战役(Six Day War)决定了现在的整个西岸局势。不过在讲述六日战役之前,先看看战争背景和导火线。

1. 1956 Suez Crisis(苏伊士危机)

在地图上可以看到隶属埃及的苏伊士运河Suez Canal在战略上的重要性,它是连接地中海和
红海的通道,是亚非欧通向印度洋,大西洋的要道之一。1956年的苏伊士危机的背景就是,来自英国,法国还有以色列的联盟组织企图掌握埃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这必然激起了三国和埃及的矛盾。矛盾最后激化到在以色列和埃及之间爆发,在1956年10月以色列通过侵入加沙地带(Gaza strip)和西奈半岛(Sinai Peninsula)(图示)向苏伊士运河发起进攻。这个僵持局面一直到联合国第一支维和部队(peacekeeping force)出面调停把守住了苏伊士运河。据说也正是这个事件导致了联合国维和军的产生。

Suez crisis.png

middle_east_pol_2003crp.jpg

2. 1966 Samu Incident


[ 本帖最后由 fussfun 于 2007-10-23 12:39 编辑 ]
凡是真精gg的帖子一定要顶!

TOP

go on

TOP

以色列游记系列十一---西岸故事West Bank Story--10月1日

今天是中国国庆节。我们一行人一早便从耶路撒冷回到特拉维夫,参观驻扎在特拉维夫的德国大使馆。接着又去了Caesarea National Park。可惜今天走的太匆忙,没有带相机,不过今天也算是这些天来,第一次有了些比较集中的思考。

从明天开始,就主要是游览耶路撒冷老城以及西岸了。先介绍一下背景知识:

西岸:
看地图,我们看到所谓WestBank 在地理位置上包括了所有具有历史和宗教意义的城市:耶路撒冷,旁边不远是耶稣的出生地伯利恒(Bethlehem),再南边点是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共同的族长亚伯拉罕一家人的埋葬地希伯伦(Hebron, 死海的北面靠近约旦河处还有耶利哥(Jericho,据称它是世界上第二最古老的人类长期居住的城市。圣经旧约中也有不少地方提到过它。北边还有新城市纳布卢斯(Nablus)曾是圣经中的示剑(Shechem),还有加利利海(Galilee sea)等等。所以西岸这个区域历史上就是被各个民族争夺的地盘,上千年来争锋不断。但是我们熟知的中东冲突以及西岸问题是近代直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才成为了国际的热点。
westbank.jpg
由于西岸在近些年来不仅成为犹太人和阿拉伯世界的核心话题,也对整个国际局势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关于这个区域的名字有很多,比如西岸一般是英语国家所称呼的,来自于the west bank of the river Jordan,约旦河西岸,看图可以看到,约旦河是一条天然的国界线,划分了约旦和巴勒斯坦的领土。而犹太人自己则称做犹地亚和撒玛利亚Judea and Samaria,分别指的是上次说过的北以南犹中的两个王国,以色列王国和犹大王国中的两个首都地区,Judea是犹大王国的首都也就是耶路撒冷的区域,Samaria则是以色列王国中Shomron(现在该城市已无)的地区。看这个Kingdom of Judah 和 Kingdom of Israel的地图:



judea und samaria.jpg



这个名字从圣经时期开始沿用到现在,对于犹太人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感情意义。因为这证明了从大卫王开始这个地区就是犹太人国度的起源地。


我简单叙述一下从1947年联合国的分割计划(1947-UN-Partition-Plan)开始后的西岸故事:

在1947年前,整个现在以色列以及西岸地区都是属于巴勒斯坦。在一战后各帝国重新瓜分了所占领土,巴勒斯坦便成为了英国的所谓保护国,历史上叫做British Mandate of Palestine。不过从19世纪中叶起由于世界各地的反犹主义(anti-Semitism)开始兴起,陆续有犹太人迁往巴勒斯坦居住,有如在阿拉伯地区的少数民族一样,开始还是和平友好迁移的。

然而,随着反犹主义的高涨,犹太复国主义也随之高涨起来。尤其到了二战德国屠杀了6百万犹太人后,整个复国主义的运动和思潮到达了顶峰。到了1947年,在英国和犹太人的联合下,由联合国出面制定了一个计划即(1947-UN-Partition-Plan)就是把原巴勒斯坦分割成两个国家,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下面有个图可以看到,在这个1947年的分割计划中,整个西岸以及加沙地带是归属巴勒斯坦,而其他的地方虽然归属以色列,但是它们大多是沙漠地带,或者不宜居住地。

1946-1999.jpg

尽管如此,巴勒斯坦还是被掠夺了自己的领土。因此,很快,一年后,即1948年,巴勒斯坦联合以色列邻国的其他几个阿拉伯国家包括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埃及攻击了以色列。这就是历史上的1948 阿拉伯-以色列战役(1948 Arab-Israeli War)或者以色列独立战争(Israeli War of Independence )。

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在这场战役中最大的赢家是约旦王国,它占领了整个西岸地区,并且在1950年把它正式吞并(annexation)。这也就是西岸这个名字最初的来历了。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fussfun 于 2007-10-17 22:28 编辑 ]
凡是真精gg的帖子一定要顶!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