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名吃(山西太原名吃)

山西太原名吃

         名吃中,首推头脑,这是由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医学家傅山发明,为医用食品,对人体有着滋补作用,效果甚佳。头脑是太原市特有的一种名早点,为汤状食品。在一碗汤糊里,放上三大块肥羊肉,一块莲菜,一条长山药。汤里的佐料有黄酒、酒糟和黄芪。品尝时可以感到酒、药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越吃越香。具有滋补、活血功能。每年农历白露到立春期间,太原市各清真饭店大都有“头脑”上市。 太原市清和园饭店的“头脑”和“帽盒子”以其独特的清真风味,誉满并州,闻名全国。特点:益气调元,滋补虚损,活血健胃,富有营养,具有抚寒喘和强壮身体、延年益寿的作用。

  山西面食,刀削面、拉面、刀拨面、擀面、剔尖、猫耳朵、河捞等各种面食,“山西面食馆” 具有山西特色而吸引着中外游人。


  苹果脯:是太原市清徐露酒厂于1979年试制成的著名产品,1985年曾被评为轻工业部优质产品。

  核桃仁罐头:是太原市清徐露酒厂的著名产品,有咸核桃仁、琥珀核桃仁两个品种,均曾获省优产品称号。

  太原大曲:是太原市徐沟酒厂产品,属清香型大曲酒。曾被评为山西省商办工业系统优质产品,1983年获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清徐葡萄:清徐县是山西省著名的葡萄产区。裁培历史悠久,葡萄酒更是闻名遐尔。

  孟封饼:孟封饼是清徐县孟封村独特的传统名食,以香、酥、软、甜、凉的特点久负盛名。凡品尝过它的人,无不称其为饼中佳品。孟封饼创制于清光绪十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六味斋酱肉:是太原市的名食、素以肥者不腻、瘦者不柴、酥烂鲜香、味美可口而著称省内外。1982年,六味斋的酱肘花被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

  老陈醋:山西酿醋历史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太原市“益源庆”醋厂所生产的名特醋,1987年被评为省优产品。可谓酸香飘三晋,驰名五大洲。

  刀削面:尤以太原酱园巷饭馆的刀削面有名,面条根根粗细均匀,柳叶形,筋软爽口。

  羊(牛)肉蒸饺:是太原的著名风味小吃。认一力饺子店的蒸饺皮薄、味香、佐以老陈醋、味道绝佳。可谓肥而不腻馅成丸,一家蒸饺万家赞。

  羊杂割:是山西著名的传统风味小吃,历史悠久。这种小吃物美价廉、营养丰富,颇受欢迎,尤为冬令美食。

  提浆月饼、五仁月饼:是太原食品三厂生产的名点之一,素以皮酥馅足、甜香绵软而久负盛名。1985年被轻工部评为优质产品。

  桃酥:是太原食品三厂生产酥点中独具一格的品种,成块整齐、色泽金黄、裂纹均匀、油润香甜。

  沙维康:是山西体育科学研究所和太原食品饮料厂共同研制生产的。1986年被国家体委评为第十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队专用饮料,同年获国家级新产品开发奖,1987年获全国夏季饮料民意评选“健民奖”。

  稍梅(烧麦):是太原著名风味小吃,用特制的擀而杖打成花褶,形同梅花,食后齿颊留香而闻名山西。

  鸡蛋醪糟:太原市荣茂园海子边小吃部的鸡蛋醪糟久负盛名,至今还流传着“海子边醪糟王,美酒不如醪糟强。”

  太原号腐干:是山西省著名的“三腐”之一,早在宋代已有名,迄今800多年的历史。此品由“太原豆腐干”演变而来。这种号腐干质地密实细腻。

  金银枣:是太原市传统名点,历史悠久。炸制好的金银枣,外黄内白,酥脆而无硬心,味美香甜。

  沙棘琼浆:是清徐露酒厂生产的一种高营养、高档次的甜型水果酒,是一种高级饮料酒。1987年第二次全国沙棘产品质量评比获金杯奖。

  清真什锦细点:始于清宫光绪二十年,选料精细,配料严格,装璜美观,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全套点心由夹糖糕、桃酥、烫面包馅,起皮包馅四大类组成。规格整齐、甜而不腻、新颖美观。

   

六味斋酱肉店,有百年以上历史,位于柳巷与桥头街交叉口。
双合成,生产甜点的百年老店,位于钟楼街中段。
义源庆,太原市有名的老字号醋作坊,前店后厂,位于桥头街宁化府,很多街道有其分店。
“恒义诚”甜食店,以老鼠窟元宵知名,位于钟楼街中段。
Share |
Share

TOP

山西名吃(晋中风味小吃)

晋中风味小吃

榆次灌肠 晋中油糕 油面 珍珠粥 豆腐脑 元宵
榆次灌肠
  榆次灌肠具有浓厚地方特色,是榆次“三宝”之一。
  灌肠以荞面制成,入口爽利而筋,味烈,素淡开胃。早先,其制作方法比较简单:用冷水将荞面打成糊状,入锅煮熟,蘸醋、蒜而食,谓之“吃糊糊”。后来,经逐步改进,将糊状的荞面放入小碟内,上笼蒸制。蒸制而成的灌肠,形如碗碟,大的直径20厘米,小的直径15厘米,色灰如瓷,呈半透明状,不粘不连,软而坚韧,富有弹性。佐以醋、蒜汁食之,既可冷食,也可热炒,别有一番风味。

  榆次灌肠分红、白两种。红灌肠用鲜猪血与面知成;白灌肠不用猪血,故呈灰白色。

  榆次历史上以民国初期大乘寺街范庆林的灌肠最为有名。他制作的灌肠,每片先成团而后放开,不变不裂,故有“范一品”之美称。


晋中油糕
  油糕,是以黄米(即软黍米面)为皮,糖料或枣泥、豆沙等为馅,经油炸制而成的食品。色泽金黄,外焦里嫩,绵软香甜,美味可口。
  晋中一带,油糕的种类很多,因制作方法不同,有云片糕、枣糕(亦称割糕)、生炸糕之分;因所用原料不同,又有糯米糕、菜糕之称;因“糕”与“高”谐音,为取其步步登高、吉祥富贵之意,人们往往在年节或婚丧嫁娶、孩子满月、过生日、老人寿诞、起房盖屋时食之,故又称年糕、喜糕。多年来,油糕伴随着人们送旧迎新、庆贺道喜,成为晋中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解放前,以榆次城内衙门街的“中兴德”及祁县、太谷一些老字号的油糕最为有名。


油面
  油面是太谷县的传统食品,状似馒头,经油炸制而成。外酥内软,香甜可口。
  清乾隆年间,太谷县即有油馍、油食等油炸食品。到咸丰、同治时,西街“隆盛长”(原名“隆盛昌”)开始生产油面,专供大户人家食用。后来“文”子字号(文元堂、文令堂、文成堂)增加原料,改进工艺,使油面更富特色。“文”字号逐渐取代“隆盛长”,成了制作、经销油面食品的大字号作坊。

  油面本为年节佳品,由于“文”字号闯出了名声,遂成为民间常食的一种面食及馈赠亲友的佳品。


珍珠粥
  珍珠粥本是寿阳民间普通的小米绿豆稀粥,因味美可口,曾得到清道光皇帝的赞赏。传说,清道光年间某夏,兵部尚书祁隽藻回乡省亲,特地请道光皇帝起驾到家乡寿阳的方山避暑。行至方山脚下,天色已晚,下榻之后,祁隽藻即命人用绿豆、小米熬成稀粥,奉献圣上。道光帝一路颠簸,备受暑热,骤然落榻于清凉之地,身上已爽快了许多,又见这黄澄澄、香气袭人的米粥,更是喜不自胜,随即食用,并指着绿豆问:“这晶莹鲜绿之物,真如珍珠一般,这叫什么粥啊?”祁隽藻见圣上如此欢心,十分高兴,顺口答道:“圣上说的对,此乃寿阳有名的珍珠粥。”从此,珍珠粥美称传扬开来。

豆腐脑
  榆次“三宝”之一的豆腐脑,历数百年而不衰,至今仍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榆次豆腐脑,奇特之处,在于“打卤”。清朝年间,榆次小东关的白海马,以制作豆腐脑而闻名远近。白海马的豆腐脑,由“三锅”组成。大铜锅里,是以上等的粉条、黄豆、淀粉及各种调料煮制而成的卤汁。售卖时将铜锅架在笼圈套盒里,下置木炭盆以保温;火锅里,炖上丸子、猪肉片、油炸豆腐片等:直径尺余的砂锅(俗称皮锅)里,则盛着脑豆腐。食时,先将一勺脑豆腐盛入碗底,浇上铜锅里的粉条、黄豆、卤汁,再放上火锅里的丸子、肉片、油炸豆腐片,再滴几滴香油。色泽微褐,香气四溢,尤适于冬季食用。



元宵
  元宵是我国人民普遍喜食的一种风味小吃,山西省内的元宵尤以南门洞元宵、洪洞元宵、太原的老鼠窟元宵最为知名。
  南门洞元宵是榆次南门洞“昌盛号”韩正保师傅制作的,因其选料考究,技艺精湛而闻名,成为榆次“三宝”之一。

  洪洞元宵在宋代已享有盛名。史料中有“平阳临近各县竞相购买的记载。清代以后,其配料和制作技术更加精湛。每逢正月十五,满城皆有元宵摊点,购者踊跃。洪洞元宵之所以出名,是因为霍泉水浇灌的糯米品质优良的缘故。据说,这种糯米曾与”沁州黄“小米共同被选为向皇帝进贡的物品。

  老鼠窟元宵是地处太原市钟楼街老鼠窟的”恒义诚“甜食店的元宵,早已闻名于省内外,每逢元宵佳节之际,”恒义诚“门庭若市,人们争相购买老鼠窟元宵。

TOP

山西名吃(大同风味小吃)

大同风味小吃

莜面栲栳 应州牛腰 羊杂割 面麻片
--------------------------------------------------------------------------------

莜面栲栳

  莜面栲栳(用莜麦面蒸制而成),配之羊肉臊子,加上各种佐料,在西街和九龙街上的九龙饭店、云中饭店、水饺锅贴馆等都会使您一饱口福。


应州牛腰
  雁门关外的应县城内,不仅有一座驰名中外的应州木塔,而且还有一种名叫牛腰的传统食品,颇负盛名。
  应县在唐五代以后一度成为北方的经济、军事重镇,辽金时期属西京道,经济十分繁荣。后几经战乱,逐年荒凉凋敝。但到清代中期,这里经济又有了起色。当时应县是北方省区佛教徒到佛教圣地五台山朝圣的必经之地,且过往游客、商人甚多。起初当地有麻花、黄糕、面饼几样食品,饭馆生意十分清淡。当时应县城内有个叫于义的饭店掌柜,因生意不景气,非常着急。一天他做面饼时,由于心不在焉,不慎把半碗糖稀碰翻在面案上,他急中生智,忙把白面和糖稀和起来,做成了面团,但和起来,无法蒸,也不好烤。他便试着捏成小饼放入炸麻花的油锅里炸制,捞出一吃,味道甜润,越嚼越香,而且颜色很象煮熟的牛腰。于是他试着又做成牛腰形状,一起炸好,端给客人们品尝,立刻受到人们的好评。从此于义就专门做起了这种食品,他的饭铺也就因此兴旺起来,其技艺也代代相传至今。

  1900年农历8月,应州知府得知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住在怀仁城里,特地把牛腰贡给他们品尝,受到好评,慈禧还真以为是牛腰呢!民国初年,制作牛腰得技艺又传到于自林先生手里,内蒙、河北、太原客人到了应县。至今仍然以一尝应县牛腰为快。


羊杂割
  杂割,为山西的一种地方小吃。据传,山西人吃杂割始于元朝,杂割一名还是忽必烈之母所赐。元世祖忽必烈由晋地入中原,路经曲沃县时,其母庄圣太后染疾,曲沃名医许国桢为其诊治痊愈,成为忽必烈之母的宠信御医。许母韩氏善主厨,随其子侍奉庄圣太后。韩氏见蒙古人吃羊肉,弃下水甚感可惜,即将羊下水拾回洗净,煮熟,配以大葱、辣椒吃,其味甚美。太后品尝后,赞誉不止,即赐名“羊杂酪”。从此逐渐流传,成为民间风味小吃。
  羊杂割在山西不同地区叫法不同,吃法也有不同。有曲沃、太原、大同为代表的南、中、北三路做法,南路杂割(曲沃)讲求水熬煮,原汁原汤,汤色乳白,其味醇香。制法大致是清洗、熬煮、切配、对汤四步程序,工艺精细;中路(太原)杂割料全,熬煮、对汤时均加了葱、姜、香菜澄,还有的加粉条、豆腐,另有一番风味;北路(大同)杂割的吃法和制法均显得粗犷,大锅置火上,连汤带料一锅烩煮,随食随留,不拘形式。


面麻片
  代州面麻片,历史悠久,以片薄、质脆、香甜可口著称,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
  据说,清朝末年,一位在江苏做官的代州人特别喜欢吃江苏的麻片。告老还乡时,便带了一名专做麻片的厨师回乡,在家做麻片,供自己食用。后来这位厨师将其技艺传给了代州人,经代州人的改进,制成了独具特色的代州麻片。代州城有名的商号“聚星瑞”、“兴盛斋”、“富成斋”、“天兴昌”、“巨盛斋”、“福盛魁”等,主营面麻片,并向州外推销,享誉山西。

TOP

山西名吃(晋东南风味小吃)

晋东南风味小吃

阳城肉罐肉 油糊角

阳城肉罐肉
   阳城肉罐肉是驰名三晋美味佳肴。它不仅制作工艺独特,味纯喷香,而且阳城肉罐还是我国陶瓷工艺百花园里的一枝奇葩。
  宋、元时期,有个陶瓷世家的乔氏,从陕西西安龙桥迁到山西高平的桥沟,发展陶瓷业。经多年选择,乔氏发现阳城县东五华里的猴子腰村陶瓷资源十分丰富,便建立了陶瓷窑,开始烧窑作货,生意十分兴隆。到了明代万历初年,乔氏后裔迁居阳城猴子腰村,兴建了陶场,很快就有许多陶瓷新品相继问世,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阳城肉罐,虽历经沧桑,仍盛传不衰。

  阳城肉罐,罐似粗瓷,内敷细釉,口颈小、肚儿大,瓯式盖子,盖与罐口大小合度,放之平稳、严密。其外形美观、色泽鲜亮、敦实大方,摸着光滑细腻,使用起来极其方便,能够适合煮、炖、焖肉的需要,兼餐具与工艺美术品于一体,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肉罐肉是用猪肉、牛肉或羊肉、小米及各种作料煎煮而成的,肉味纯正,软烂可口。


油糊角
  油糊角,创制于唐代。据传那时有位将军远征,其妻身怀有孕。将军征战得胜而归,其妻用家乡的特产黍米面,炸成油糊角犒劳丈夫,将军食后瓒不绝口。即日其妻分娩,得一男一女,将军大喜,命军厨做油糊角犒劳三军,以示庆贺。有趣的是油糊角里分别包上了红豆馅和胡萝卜馅,红豆馅表示生男,胡萝卜馅表示生女。此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将军,就用做油糊角作为生儿育女的吉祥物。
  清末,陵川县的一些饭铺达到盛极时期。油糊角至今仍是当地常见的传统食品,并且有了很大的发展。黍米面已被面粉代替,菜馅中有鸡蛋、豆腐、粉丝、粉皮、韭菜、芝麻、萝卜等多种。

TOP

山西名吃(五台山风味特产)

五台山风味特产

忻州瓦酥 定襄蒸肉 原平锅魁 代县黄酒 代县麻片 繁峙疤饼 五寨猪黑肉炖粉
神池麻花 河曲酸粥 河曲红果 黄河鲤鱼 台 蘑 保德油枣 保德碗托
同川梨  砍三刀
忻州瓦酥
  瓦酥的形状象瓦片。长约十厘米、宽约四厘米、厚约五毫米,内外一色金黄,化纹显明,背面著有“忻州瓦酥”四字。每公斤约有五十二至五十八块。
  配料标准:标准粉五十六斤,鲜鸡蛋黄十五斤,食油二十七斤八两,砂糖粉十二斤九两,生产成品一百斤。
  制作方法:先将鸡蛋去蛋清,留蛋黄。蛋黄内不能带入蛋清,否则容易起泡。蛋黄打好后,放入全面容器内,用水棒搅动均匀,然后将全部砂糖和近一半的食油倒入全面容器内,继续搅动,待油、糖面完全混合均匀为止。余下的一半面粉倒在面案上,面中间挖一坑,每次取容器内搅匀的蛋黄二三斤,放入面坑内,合成面团,软硬适宜,用面棍擀开后,切成瓦酥条状,在专用模具内,磕制成形。半成品放入油锅后炸制,炸成金黄色即可出锅。出锅后趁热用森棒压制成瓦状。
定襄蒸肉
  猪肉、土豆、煮熟切碎,再加粉面、调味作料揽拌混合,放入碗里再蒸。食用时加热切成块,味香迷仙。
原平锅魁
  原平锅魁因在历史夺当地炉食之魁而得名,其状若块,约三寸长,寸许宽,卷边滚圆。不包馅的称空心锅魁,包馅的另有名称。应市的多是甜馅锅魁,最上乘的是玫澄锅魁。锅魁饼面橙黄色,具有香、甜、酥、脆的特点,加之包馅的不同,又各具风味,使人久食不厌。上原平锅魁供不应求,除畅销本省外,还直达京津,北上内蒙,南下四川等地。
代县黄酒
  代县黄酒,酒色金黄,温和醇香,热饮味道更佳。具有补中益气,健身活血,提神御寒之功能。
  其配料有:黄米、绿豆、红枣、冰糖等。乡间群众,逢年过节也常常制作黄酒。
  1982年代县酒厂恢复生产,质量不断提高,信誉日增。1984年,在全国北方青岛黄酒评议会上,被誉为“色美味香、酸甜适口”的食品。
代县麻片
  代县麻片,在清代颇有名声,并有面铺专营此业,生意兴隆.其片有二寸长,半寸宽,色淡黄,薄如叶,质脆味香,驰誉省内外.暇时小食三片五叶,美口止饥,耐人寻味.麻片选料严格,要用上等面粉、去皮芝麻仁、纯麻油或葫油、良好的蜂蜜与白糖。其做法是,将面拌糖、和油、揉蜜水、擀皮、涂蜜、撒芝麻,然后上锅烘烙。制作精细,遂为佳品。
繁峙疤饼
  疤饼,因饼上遍布疤痕而得名,亦名籽饼,始制于明代。其用料有白面、戎油、白糖、鸡蛋及苏打等。制作时将和好的面擀成直径半尺左右的薄饼,烘烤在铁锅内。在铁锅内铺一层碰砂,放一层饼,进行烘烙。熟后的圆饼呈金黄色,面皮上均匀地布满圆形小坑,状若疤痕,其味香甜,其质酥脆,为别具一格的风味饼食,名闻遐迩。
五寨猪黑肉炖粉
  取猪的红熟肉,加土豆、粉条、豆腐和调味作料。在高压锅里炖足够长时间,直到肉和土豆炖烂为止,老幼皆宜食用。
神池麻花
  神池麻花,为我区的名食之一,于食品业著称甚久,蜚声北方各地,其配料是酵肥三份,水二份半,油半份,糖、碱少许。炸时用葫油,要清澈澄净,以不起沫不冒大烟为宜。神池麻花看去色鲜美,闻之扑鼻而香,吃起来脆而不硬,酥而不散,香甜耐嚼,回味无穷。
河曲酸粥
  相传河曲的酸粥的由来纯属一种偶然,李自成起义大军进京路过此地,当地老百姓皆大欢喜,家家户户泡米为大军士卒准备饭菜,谁知由于情况有变,大军临时改变路线,绕道而过,可老百姓泡的米太多,一时半活儿吃不完,放的时间长了就发了酸,老百姓也舍不得扔掉,就用发了酸的米煮成粥吃,谁知意外地发现这用发酸了的米煮的粥并没有影响其食用价值,后来人们便故意将米泡酸做粥食用,慢慢地发现这种酸粥能开胃健脾,护肤美容,妙不可言。难怪这一带的妇女即使不用化装品皮肤也白嫩细腻。
河曲红果
  晋西北的河曲一带盛产形似山楂的小果,名叫海红果,亦叫醉果,当地群众称之为海红和海棠。清朝的黄宅中特为河曲醉果写了一首诗:“秋林小摘采盈筐,酒浸瓶罂味更芳。自耐寒酸经酝酿,记从园圃饱风霜。堆盘磊落鸡心赤,出瓮圆匀马乳香。乡里小儿红上颊,啖来浑似醉槟榔.”这首诗具体描写了醉果生长和加工的过程、红果形状和味道,富有生活气息。红果是一种小果树,已有三百年左右历史。红果树开白花,果实呈粉红状或呈微黄,果实如鸡心石,鲜红美艳,甜酸可口,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干果干,醉果、果丹皮、糖葫芦及酱、酒、醋、罐头、饮料等。最著名的要数“海红蜜”饮料,以海红果为主要原料,其味酸中有甜,回味无穷。并在国际上获得一项金奖。
黄河鲤鱼
  黄河经过内蒙托克县的河口镇后,急转直下,流经忻州地区偏关、河曲、保德进入“晋陕峡谷”之中。这一段弯弯曲曲,时宽时窄,水中轻石嶙峋,岩洞遍布,既有天选地设的安静环境,又有上游冲击沉淀的营养物质。黄河鲤鱼自古就出自这儿。柳宗元在《晋问》中,把黄河鲤鱼列入晋地一大经济优势,说:“河鱼之在,上迎涛波”。黄河鲤鱼尤以保德天桥峡及河曲县唐家会一带所产之鲤鱼最负盛大名。特点是嘴大、鳞少、脊梁上有一道红线,肉肥味美。独具风味,捕鱼盛大期在清明时节, 谓之“开河鱼”。黄河鲤鱼,一般1.5公斤,大可二、三公斤。据传古时天桥每年捕鱼可获万斤。自明代以来,黄河鲤鱼被列为贡品。清代诗文曾有“水产能充土贡饶,鲤鱼冬日出天桥”之句,现天桥建起发电站,一座大坝将黄河拦腰截断,形成水库。为发展黄河鲤鱼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台蘑
  五台山的五座山顶生产的蘑菇国产地而得名为“台蘑”。它在山珍之中与张家口加工厂的“口蘑”一样驰名中外。台蘑有香信、银盘两个品种。雨后,在湿润而凉爽的空气中丛生簇长的台蘑,菌盖伞形,菌肉细嫩,白生生的,散发着深深的清香味儿。台蘑晒干后则由白变黄。由于台蘑肉体肥实,菌盖、肉质肥嫩,油性大,营养价值高,不论干鲜烹饪,都别有风味。入筵席串汤可解肉腻、舒肠胃。素食可解馋、治病、长寿,是五台山上佛教徒每餐必不可少的佳肴。台蘑的优点,清香味儿连东北“三大蘑”,福建大红菇和戈壁滩上的阿魏蘑都难于比拟。当地群众有“一家喝其汤,十家闻其香”的说法。
保德油枣
  保德油枣的特点是:个大、皮薄、肉厚、核小,汁多、味甜、色泽深红,油光闪亮,含糖57.9%,最有名的要数加工后的“无核糖枣”,深紫油润、皮薄纹细、形大无核、枣肉肥美细腻,有一种特殊香味,成品装入塑料袋中密封。易贮藏、而运输,畅销全国各地,远销日本、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喜好食甜食的朋友可别错过哟。
保德碗托
  保德县盛产荞麦,所制荞面碗托,观之晶莹光亮,粉白微青,质地精细,柔软,光滑,细嫩,清香利口,风味独特,为忻州地区风味小吃之上品。
碗托的制法:将荞麦精粉用盐水拌成面穗,再加水调成糊状,盛于碗内,用急火蒸至半熟时,搅动一次,以防沉淀,熟后冷却即成。荞面碗托宜凉调,宜热烩,或浇以素汤,或拌以肉酱。不仅是待客之佳肴,还有疏通肠胃,清燥热,抻便之功用。外地人到此,无不以一尝为快。现保德县城专营此业者甚多,还有在外地高摊应市,深受食客欣赏。
同川梨
  同川梨主要有黄梨、夏梨、油梨三个品种。产地:山西原平市同川。黄梨和夏梨具有皮薄质细、核小汁多、味道浓香和颜色鲜黄的优点,含里在7-13%之间,含酸量在0.1-1%之间。油梨果实扁圆形,平均呆生三两左右,外形美观,果面黄绿,向阳面有时带有红晕,贮藏后变为黄色,甜而微酸,稍有香味。这三种梨都可一直储存到第二年梨化开,消耗量只有14-15%。故有“金瓜”之称,古代为上贡之品。
砍三刀
  砍三刀,又名油布袋,色呈金黄,绵甜利口,是五台山人春节期间的主要食品之一。每年年关,家家制作,户户蒸食,代代相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五台劳动人民生活贫困,常年以玉米为主食。为了改变这种单调乏味的饮食,五台人便创制了一种粗粮细作的食品。炸制时,为使麻油渗入其中,要在上面砍三刀,故称“砍三刀”。又因其吃起来油香四溢,故又称“油布袋”。
  另还有莜面窝窝、代县辣椒、五台台参、繁峙黄芪、五台山砚、忻州高梁白酒

TOP

山西名吃(临汾风味小吃)

临汾风味小吃

烧 麦 太后御膳泡泡糕   油炸馓子 羊杂烩 猪血灌肠 元宵
烧 麦

  烧麦是晋南地区传统名食,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早在乾隆三年,浮山县北井里村王氏,就在北京前门外的鲜鱼口开了个浮山烧麦馆,并制作炸三角和各种名菜。某年除夕之夜,乾隆从通州私访归来,到浮山烧麦馆吃烧麦。这里的烧麦馅软而喷香、油而不腻,洁白晶莹,如玉石榴一般。乾隆食后赞不绝口,回宫后亲笔写了“都一处”三个大字,命人制成牌匾送往浮山烧麦馆。从此烧麦馆名声大振,身价倍增。  

太后御膳泡泡糕
  山西省侯马市古称新田,是春秋晚期晋国的都城。这里的新田饭店有位屈志明师傅,他制作的“太后御膳泡泡糕”,晶莹透亮、酥脆香甜。因慈禧太后喜欢享用,这种糕又恰似盛开的泡泡花,故此得名。太后御膳泡泡糕所以在侯马流传,这里还有段历史故事。
  1948年冬,屈志明在侯马车站摆个饭摊,专卖大碗面。有个老头常来喝茶聊天,也吃些他的大碗面。可是,却常见他摇头晃脑地反复唠叨:“这茶叶不如宫里的好,这饭也不如宫里的香……。”

  原来,老人叫许德盛,生于清道光十六年,曾在皇家御膳房为厨,他制作德泡泡糕,慈禧太后很爱吃。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逃往西安,许德盛随驾备膳。途中,他因病不能侍奉太后,辗转流落侯马。由于不愿技艺失传,又见屈师傅为人忠厚,就把泡泡糕德制作绝技传授给他。1954年老人去世时享年118岁,据说他之所以长寿与他常吃泡泡糕有关。屈师傅于1986年病故,生前又把此技传给侯马市新田饭庄经理黄静亚。

  “太后御膳泡泡糕”远看呈蘑菇状,如晚霞放彩:近看似绽丝吐絮,如金菊斗妍。遍体金黄,酥脆香甜,可滋补强身。



油炸馓子
  馓子,是洪洞县独有的一种油炸食品。据《洪洞县志》载:每年农历二月二,洪洞、赵城两县要在广胜寺进行祭水庙会。逢此日,广胜寺人山人海,两县县令及地方绅士都来参加。但见庙会中有敲锣打鼓的,有放三眼冲的,还有卖油糕、豆腐菜、羊杂烩等各种风味小吃的。在这众多的摊点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县来的烹饪高手,在此架起油锅炸馓子。这既是一场技术表演比赛,又是祭水前的必要准备。待炸出的馓字在大方桌上堆成了“山”,人们便开始祭水。祭水由“水神庙”的高僧主持,主要内容是向莲花池投馓子。说来奇怪,每投进10个馓子,到了分水亭,必然分成北面7个,南面3个。经过测量,北面的水流量之比为7:3 。为什么三、七分水,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很早以前,洪洞、赵城两县人为争夺霍泉水经常发生争斗,甚至出了人命。后来两县达成协议,在滚沸的炸馓子的油锅里,放10个铜钱,每县推选出一个代表用手捞,依据捞出的铜钱数分水。结果赵城代表捞出7枚,洪洞代表捞出3枚,于是便修筑了这个三、七分水的亭子。洪洞县参加祭水炸馓子的最后一位师傅为梁二爷(已去世),现在炸馓子的传人为杨永祥。

羊杂烩
  洪洞的羊杂烩创制于元代。到了清朝,因其灶具、烹制独特,已与平遥牛肉、闻喜煮饼齐名。其特点是:原汁原汤,必须用沙锅烩制。调味品只加盐、辣椒油(用羊油炸制)、葱白。花椒、味精、大料等调味品一概不用。据传是保留了蒙古人民吃羊肉的遗俗。

猪血灌肠
  霍县地处汾河之畔,与晋中为邻,是南北交通要道与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历朝均在霍州驻有重兵,并设有驿馆与驿站。这里亦是晋中和晋南的贸易中心,历来商贾云集,各种商号、餐馆、饭庄星罗棋布,叫卖之声此起彼伏,各种佳菜名食、风味小吃丰富多彩。历代的厨师均利用霍州车水马龙、人集如云的优势,精心研制饮食饭菜,招揽顾客。猪血灌肠就是霍州传统名食之一,它创制于清朝中叶,加工精细,风味独特,是誉满三晋之佳品。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西太后与光绪皇帝出逃西安,歇足于霍州,霍州名厨为其制作御宴。西太后、光绪皇帝与诸大臣对猪血灌肠赞不绝口,故此成为一道传统名吃。


元宵
  元宵是我国人民普遍喜食的一种风味小吃,山西省内的元宵尤以南门洞元宵、洪洞元宵、太原的老鼠窟元宵最为知名。
  南门洞元宵是榆次南门洞“昌盛号”韩正保师傅制作的,因其选料考究,技艺精湛而闻名,成为榆次“三宝”之一。

  洪洞元宵在宋代已享有盛名。史料中有“平阳临近各县竞相购买的记载。清代以后,其配料和制作技术更加精湛。每逢正月十五,满城皆有元宵摊点,购者踊跃。洪洞元宵之所以出名,是因为霍泉水浇灌的糯米品质优良的缘故。据说,这种糯米曾与”沁州黄“小米共同被选为向皇帝进贡的物品。

  老鼠窟元宵是地处太原市钟楼街老鼠窟的”恒义诚“甜食店的元宵,早已闻名于省内外,每逢元宵佳节之际,”恒义诚“门庭若市,人们争相购买老鼠窟元宵。

TOP

山西名吃(运城风味小吃)

运城风味小吃

闻喜煮饼 烧麦 豆沙糕 老劲子麻花 稷山麻花 解州羊肉泡馍 晋南醪糟 “三倒手”硬面馍
闻喜煮饼

是闻喜县生产的著名糕点类食品,已有300多年历史。煮饼外裹一层芝麻,滚圆状。将芝麻团掰开,便露出外深内浅的栗色皮层和绛白两色分明的饼馅,可拉出几厘米长的细丝。营养丰富,酥沙不皮,甜而不腻,久不变质,越嚼越香



烧 麦
  烧麦是晋南地区传统名食,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早在乾隆三年,浮山县北井里村王氏,就在北京前门外的鲜鱼口开了个浮山烧麦馆,并制作炸三角和各种名菜。某年除夕之夜,乾隆从通州私访归来,到浮山烧麦馆吃烧麦。这里的烧麦馅软而喷香、油而不腻,洁白晶莹,如玉石榴一般。乾隆食后赞不绝口,回宫后亲笔写了“都一处”三个大字,命人制成牌匾送往浮山烧麦馆。从此烧麦馆名声大振,身价倍增。  

豆沙糕
  豆沙糕创制于清末,由豌豆、栀子、柿饼制成。相传当年太平天国义军攻克河南济源后,招募当地青壮年入伍,率兵北上攻占了晋城、长治等地,继续向晋南挺进。部队驻扎曲沃时,一些济源籍伤残士兵看到曲沃地肥景美,市井繁荣,便不思故乡,留居曲沃,为谋生而经营起豆沙糕生意。到了民国年间,豆沙糕担摊比比皆是,成为独具风味的地方小吃。他们还编了口头禅:“来到曲沃县,住在大东关,抄弄一副担,赚点豆沙钱。”经营豆沙糕,既不占地盘又不需开门铺,原料易取,薄利多销。

老劲子麻花
  明末清初,永济县张营乡的永宁村,有个姓陈的人,自制麻花出售,远近闻名,人们称他的麻花为“老劲子麻花”。原来老劲子家很富有,由于他重名轻利,卖了数十年麻花,把家当给卖穷了。他制作的麻花根大股匀,酥脆味美,价格又便宜,零吃的人很多。他每天担上两个大揽筐,走村串巷沿街叫卖。一天,碰着两个衙门的公差,要把他的麻花全买下。老劲子说:“我要卖给家家户户众人吃,不能让你们独享。”公差生气了,将他的揽筐一脚踢翻,把麻花摔碎。老劲子便叫来一伙人把麻花全吃了。公差见大家吃后不要钱,很纳闷,就把这事报给县官,县官听后说:“此人重名轻利,就不用管他了。”当地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话:“老劲子的麻花,彦子的红白戏,谁吃谁看谁喜欢”。老劲子麻花的制作技艺经代代改进,质量不断提高,已成为永济的独特食品之一。

稷山麻花
  稷山麻花是运城的传统风味小吃。据传,麻花原是宫廷食品,传至民间时成为两股面粘在一起的形状,现在洪洞一带还可见到这种食品。清乾隆年间,翟店镇西位村的一位商人把它带回家乡运城,制作出售,食者甚多。后来,这位商人不断改进制作技术,将麻花由两股改成三股,然后拧成炸制,呈金黄色细丝花纹状。目前,稷山麻花已进入北京、深圳、黑龙江等10多个省市销售,颇受欢迎。

解州羊肉泡馍
  解州关帝庙闻名全国,解州的四大名吃——羊肉泡馍、黍面油糕、炒面油茶、猪油葱花扯面也名传四方。而这四大名吃中,又以羊肉泡馍最为著名。
  解州羊肉泡馍选料上乘,作料齐全,工艺独特精细,汤汁新鲜,味美可口,因而它“看着美,吃着香”,受到四方客人的称赞。有诗云:“原汤优汁味鲜美,去寒暖胃添精神。夏天吃了防胃寒,冬天吃了暖全身。”据说,当年慈禧太后西去长安,听说解州羊肉泡馍很有名气,就派专使到解州为其取之。



晋南醪糟
  晋南醪糟闻名遐迩,最早出现在霍山南麓洪洞城的小吃摊上,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庙会,来此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人山人海,解渴生津的醪糟便应运而生。洪洞醪糟之所以有名,是由于它使用的霍泉水和此水灌溉生长的糯米,还因为用独特的灶具与奇特的酿制方法。烹制洪洞醪糟,需先制作一个特别的风匣炉,状如打铁炉,炉口直径26厘米左右,通炉膛前方,焊接一节长约33厘米,前细后粗直径3.3厘米的铁皮烟管,另外还需一个大的黄铜瓢。用独特的原料和灶具烹制的洪洞醪糟,色纯味正,清香悠长。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洪洞醪糟已有藕粉醪糟、清汤醪糟、蛋花醪糟、桂圆醪糟、三仙醪糟等十余个品种,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大众化羹汤。



“三倒手”硬面馍
  相传光绪26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仓皇西逃,行至临晋县城,已饥饿难奈。适逢谢氏一家“三倒手”馍铺的硬面馍刚出笼,慈禧尝后,连声称赞味道好。到长安后,仍向往“三倒手”馍,便将之列为贡品享用。从此,“三倒手”美名远扬。

  “三倒手”硬面馍制作工艺复杂,系手工操作,经过3次倒手,使面粉充分发酵,因而达到了层次分明,圆润饱满,入口醇馨,味美香甜的上佳效果。
  “昔日慈禧用膳毕列为贡品,今朝人们食用后无不赞赏”这幅对联贴在运城市区南环西路个体工商户谢斌祖传“三倒手”的门前,昔日的贡品已经走入百姓人家的生活中,它的味美、口醇、色香正将“三倒手”硬面馍推向更高一层的名吃空间。


羊杂割
  杂割,为山西的一种地方小吃。据传,山西人吃杂割始于元朝,杂割一名还是忽必烈之母所赐。元世祖忽必烈由晋地入中原,路经曲沃县时,其母庄圣太后染疾,曲沃名医许国桢为其诊治痊愈,成为忽必烈之母的宠信御医。许母韩氏善主厨,随其子侍奉庄圣太后。韩氏见蒙古人吃羊肉,弃下水甚感可惜,即将羊下水拾回洗净,煮熟,配以大葱、辣椒吃,其味甚美。太后品尝后,赞誉不止,即赐名“羊杂酪”。从此逐渐流传,成为民间风味小吃。
  羊杂割在山西不同地区叫法不同,吃法也有不同。有曲沃、太原、大同为代表的南、中、北三路做法,南路杂割(曲沃)讲求水熬煮,原汁原汤,汤色乳白,其味醇香。制法大致是清洗、熬煮、切配、对汤四步程序,工艺精细;中路(太原)杂割料全,熬煮、对汤时均加了葱、姜、香菜澄,还有的加粉条、豆腐,另有一番风味;北路(大同)杂割的吃法和制法均显得粗犷,大锅置火上,连汤带料一锅烩煮,随食随留,不拘形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