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ft.gifrose.gif:gift.gifrose.gif


终于好了,累死啦~~~~

希望大家喜欢santasmile

CA09ANC5.gif (19.35 KB)

CA09ANC5.gif

此岸风吹了... 彼岸人说他去了......
Share |
Share

TOP

:gift.gif:gift.gif:gift.gif:gift.gif:gift.gif

1113.JPG (83.93 KB)

1113.JPG

此岸风吹了... 彼岸人说他去了......

TOP

rose.gifrose.gifrose.gifrose.gif

1114.JPG (94.78 KB)

1114.JPG

此岸风吹了... 彼岸人说他去了......

TOP

:gift.gif:gift.gif:gift.gif:gift.gif

1112.JPG (94.18 KB)

1112.JPG

此岸风吹了... 彼岸人说他去了......

TOP

rose.gifrose.gifrose.gifrose.gif

1111.JPG (76.15 KB)

1111.JPG

此岸风吹了... 彼岸人说他去了......

TOP

再来点:

红楼梦珠钗鉴赏图

1110.JPG (85.59 KB)

1110.JPG

此岸风吹了... 彼岸人说他去了......

TOP

再补充一些图。。。

[ 本帖最后由 薰衣 于 2006-7-6 20:22 编辑 ]

1144503036_8923.jpg (20.9 KB)

1144503036_8923.jpg

1144503067_0745.jpg (22.09 KB)

1144503067_0745.jpg

1144503099_7364.jpg (25.39 KB)

1144503099_7364.jpg

1144503130_5854.jpg (52.81 KB)

1144503130_5854.jpg

1144503163_2451.jpg (22.94 KB)

1144503163_2451.jpg

1144503200_2319.jpg (23.44 KB)

1144503200_2319.jpg

1144503235_6769.jpg (30.67 KB)

1144503235_6769.jpg

1144503275_5844.jpg (22.48 KB)

1144503275_5844.jpg

此岸风吹了... 彼岸人说他去了......

TOP

旗袍

清末的旗袍样式,主要源于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饰中的旗装。满族旗袍主要特点为宽大、平直,衣长及足,材料多用绸缎,衣上绣满花纹,领、衣、襟、裾都滚有宽阔的花边。从清末民初到三十年代,旗袍在袖子及下摆部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袖子从宽到窄,从长到短;下摆从长到短,再由短到长,完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


0001.jpg

缎地绣花镶宽边的长旗袍,为清末满族妇女旗装的样式


0002.jpg

彩绣阔边旗袍,为清末满族妇女旗袍样式


0003.jpg

二十年代初期的样式,从纹样刺绣上,比前一时期要简略,衣身也略短一些



旗袍 辛亥革命以后,女装在这一时期上衣下裙最为流行,上衣有衫、袄、背心、,样式有对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变化,领、袖、襟、摆多镶滚花边或刺绣纹样,衣摆有方有圆、宽瘦长短的变化也较多。二十年代,旗袍开始普及。其样式与清末旗装没有多少差别。但不久,袖口逐渐缩小,滚边也不如从前那样宽阔。至二十年代末,因受欧美服装的影响,旗袍的样式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如有的缩短长度、有的收紧腰身等等。到了三十年代初,旗袍已经盛行。当时的样式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先流行高领,领子越高越时髦,即使在盛夏,薄如蝉翼的旗袍也必配上高耸及耳的硬领。渐而又流行低领,领子越低越“摩登”,当低到实在无法再低的时候,干脆就穿起没有领子的旗袍。袖子的变化也是如此,时儿流行长的,长过手腕 ;时儿流行短的,短至露肘。



0004.jpg

本图为银绣云龙纹高领中袖旗袍,为二十年代中期的样式


0005.jpg

彩绣曲襟低领旗袍


0006.jpg

左图为垫肩双襟绢花装袖旗袍,是三十年代初期的样式。中图为无袖紧身前开衩旗袍,是三十年代中期的样式。右图为织锦缎无袖双襟旗袍,是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期的样式。(传世实物)



0007.jpg

左1为清末民初旗装。左2为穿牙型花边长袖旗袍的妇女。左3为穿花缎中袖旗袍的妇女。右图为穿方格纹中袖旗袍的妇女。



0008.jpg

左1为穿花缎短袖旗袍的妇女。左2为穿素色短袖旗袍的妇女。左3为穿高领短袖斜格纹旗袍的妇女。右图为穿短袖长旗袍的妇女。



0009.jpg

左图为穿双襟无袖开衩式旗袍的妇女。中图为穿横条锦缎无袖旗袍的妇女。右图为穿改良旗袍的妇女。



00010.jpg

左1图为穿开衩领旗袍的妇女、左2图为穿荷叶袖旗袍的妇女、左3图为穿背带式连衣裙的妇女、右图为穿披肩式旗袍的妇女。

[ 本帖最后由 薰衣 于 2006-7-6 20:19 编辑 ]
此岸风吹了... 彼岸人说他去了......

TOP

旗头旗袍旗鞋


满族已婚贵族妇女

  满族妇女是脚穿旗鞋,身着旗袍,头带旗头;满族男子一般也是穿长袍,只是长袍外面常罩上一件坎肩(马甲)。

  满族的女式旗鞋,称为“寸子鞋”,亦称“马蹄底鞋”。鞋底中间即脚心部位嵌上3寸多厚的木头,用细白布包上,木跟不着地的地方,常用刺绣或穿珠加以装饰,因鞋底平面呈马蹄形,所以得名;还有一种鞋的底面呈花盆形状,称为“花盆底鞋”;老年妇女和劳动妇女所穿旗鞋以平木为底,称为平底绣花鞋,亦称“网云子鞋”。满族的女鞋,表面都有绣花,而袜子多为布质,袜底也纳有花纹。

  女式旗袍基本与男式相同,只是多一些装饰而已。女式旗袍除也是直立式的宽襟大袖长袍外,下摆及小腿,有绣花纹饰。满族妇女往往在衣襟、领口、袖边等处,镶嵌几道花纹或彩牙儿,俗称“画道儿”或“狗牙儿”。根据季节变化,还可分为单、夹、棉、皮等几种。

  随着社会的发展,男旗袍逐渐废弃,女旗袍则不断演化,由宽腰直筒式逐渐变成了紧身合体的曲线型、流线型,成为代表中华民族的一种女式服装。

  满族人的发式是继承了金代女真人之习俗。男子发式是“半剃半留式”,

  这与满族先民女真人的“辫发垂肩,留脑后发”有一定承袭关系。满族妇女“辫发盘髻”的习俗,也是来自女真遗风。“两把头”是满族妇女最具有代表性的发式,即将头发夹于头顶,分成两绺,结成横长式的发髻,以高髻为尚。再将后面余发 成一个“燕尾”式的长编髻,压在后脖领上,使脖颈挺直,加之穿高底旗鞋,走起路来分外端庄、文雅。

  清代中期以来,满洲贵族妇女盛行顶戴“大拉翅”(旗头)。它是由“两把头”的发式发展而来的。


01.jpg 02.jpg

汕头妇女的流行发式


03.jpg

商人家的太太



04.jpg

润麒之母恒馨



05.jpg

婉容外祖母、毓朗贝勒福晋



06.jpg

婉容



07.jpg

溥仪的淑妃文绣

[ 本帖最后由 薰衣 于 2006-7-6 20:07 编辑 ]
此岸风吹了... 彼岸人说他去了......

TOP

手镯


手镯,亦称“钏”、“手环”、“臂环”等,是一种戴在手腕部位的环形装饰品。其质量除了金、银、玉之外,尚有植物藤制成者。手镯由来已久,起源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期,据有关文献记载,在古代不论男女都戴手镯,女性作为已婚的象征男性则作为身份或工作性质的象征,此外,在古代社会,人们还认为戴手镯可以避邪或碰上好运气。

现在,手镯仍可分男用和女用两种,男用手镯是伴随着身份手镯的出现而逐渐流行的,不过在我国男性戴手镯的人仍比较少,一般为银制,后来由于黄金首饰的普及,从而使K金手镯也应运而生。 

手镯,十分适合于穿长袖衣服的瘦长胳膊的女性佩戴,而对胳膊和手腕丰满的女性来说,手镯产生了装饰美,不戴反而更好些。

戴手镯也颇有讲究,不是想怎么戴就怎么戴,违反了约定的规矩会让人贴笑大方,戴手镯时,对手镯的个数没有严格限定,可以戴一只,也可以戴两只、三只,甚至更多,如果只戴一只,应戴在左手而不应是在右手上;如果戴两只,则可左右手各一;或都戴在左手上。戴三只以上手镯的情况比较少见,即使要戴也都应戴在左手上,以造成强烈的不平衡感,达到标新立异、不同凡响的目的。不过在此应当指出,这种不平衡应通过与所穿服装的搭配来求得和谐,否则会因标新立异而破坏了手镯的装饰美。如果戴手镯戒指时,则应当考虑两者在式样、质料、颜色等方面的协调与统一。对初戴手镯者,还应注意。选择手镯内径的大小,过小则会因紧贴腕部皮肤引起了不舒服甚至影响血液流通;过大则容易在手摆动过程中脱落而摔坏,对于玉质的手镯,试带时宜在腕部下方垫上软物,以免万一滑落坠地而摔断 。



201.jpg

鎏金三钴杵纹银臂钏 唐

1987年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

臂钏最早为"西国之俗风"。到了唐代,妇女普遍戴钏。这一事实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上表现为大多数女性均戴有臂训。钏面鼓隆,内壁平直,系钣金焊接成形,再施以鎏金。整个钏体浑然天成,丝毫不见人工焊接的痕迹,足见唐代金银器整体制作水平之高和工匠们娴熟的技艺。此钏制作精良,工艺精湛,加之密宗特有的花纹,以其独特、神秘而别具魅力。




202.jpg

四龙戏珠金手镯 唐

1988年咸阳机场唐墓出土

中国古代把妇女臂腕上的装饰品叫作"钏",俗称为"镯"。古诗中有:"腕摇金钏响,步摇转玉鸣。"的诗句,可见在古代金镯与步摇一样,均属贵妇人必不可少的装饰品。该金镯系铸造而成,呈椭圆形。手镯中置轴,轴上下有两金珠,金珠间有一四出花朵,双龙吻部正好交汇于中轴,形成两幅完整的二龙戏珠图案,双龙均成蟠龙。手镯合口处与挂扣连结。



203.gif

雕龙玉镯

良渚玉器,它和红山文化玉器一起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两大玉器中心。均以各自独特的材质、器型、纹饰、治玉工艺及其强烈的文明色彩而著称于世。



204.jpg

民国花卉纹双球银手镯




205.jpg

清末民国银镏金花卉纹老银手镯



206.jpg

清末民初文字三角锦纹银包藤手镯

[ 本帖最后由 薰衣 于 2006-7-6 19:59 编辑 ]
此岸风吹了... 彼岸人说他去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