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镜头选择,几年前看的时候感触并不深,现在觉得有句话说得很对
24+90
虽然没有24,暂时用28顶着也可以,而且28比24更轻便,易控制。而90的微距配上2x的增距镜,几乎是现在户外爬山的必带选择。

至于50 1.4,留在家中,偶尔拿出来摸一下,顺便拍上一张,其乐融融。

35,如果配合数码,将是旅游的最佳选择。

TOP

关于长焦头


我很少使用长焦头。唯一的例外是300/4的一支。很早就在用,一直到现在。之所以不怎么用长焦头的原因是基于我的摄影理念,除了特殊的需要以外,我不太喜欢构图简单化。好象在初学摄影的时候,经常听人说要尽量剔除掉照片中没用的东西,不要让其他东西干扰主体等等。这一点后来常常被误解为,要砍掉其他东西,只剩主体。其实不是,很多时候,主体所处的环境很能帮助我们了解主体,而且会提供更多的视觉趣味点和内容的延伸。关键是,你在取景时如何处理主体旁边的其他内容,如何进一步提高技巧来组成这张图片。所以出于这样的考虑,我很少使用长镜头。很显然,广一点的镜头更适合我的拍摄。

当然,这也一点不妨碍我对长焦头的浓厚的兴趣。我自己常常的也乐于沉浸在长焦头美妙的视觉效果中。

说到长头,我觉得有必要提到CANON的一支非常好的镜头,就是网中人兄极力推崇的200/1,8。我准备在这篇帖子的下半部分再讲它,这里先跳过去了。

变焦头先声明一点,我自己原来是不用变焦头的。一方面是我经常用的是旁轴机,没有什么变焦头;另外也是对变焦头成像的考虑。毕竟不是做新闻摄影的,我需要的是图片内容和影像质量最完美的结合。一张图片,我觉得,除非是绝无仅有的内容,否则,我一定要尽可能的提高它的影像质量。

当然,变焦头也有它的好处。无疑,它一支可以顶好几支定焦头来用,减少了换头的时间,也就意味着可以抓住更多精彩的瞬间。让你可以少些遗憾。

从理论上,变焦头的成像是很难和定焦头相比。很多时候,变焦头就是在折中。但是,我们也不能无视镜头厂家对于发展变焦头成像质量所做出的卓越的努力和成效。我个人比较欣赏CONTAX和CANON(L级专业)的变焦头,我承认,即便是以比较高的要求来衡量,它们也已经非常接近专业定焦头的成像质量了。

说到这里,要说什么是要求。如果你的片子只是在杂志上印一个不大的页面,你对镜头的要求就不会太高,而如果有一天你要来做幻灯演示或高水平的图片展览,你就一定要严格要求你的图片质量。

好象前几年,有一届什么摄影大赛的大奖的片子是奖给一张用28-200这样的变焦头拍的片子。我承认当我看到那张片子的时候,我是很震惊的。我实在不明白,成像那么差的片子为什么可以得到全国的大奖(当然,我在这里没有否定拍摄者的意思,毕竟,那张照片其它各方面都很出色。而且,我敢肯定,随着她本人摄影水平的提高,她也会摒弃那种镜头的)。我的建议和大家经常能听到的关于定焦头的建议是一样的,就是,不要买变焦比太大的镜头。除非,你拍摄的是成像质量不会影响影像力量的图片。

另外,要非常小心的使用超广角的变焦头,它们通常要比超广角的定焦头更容易产生变形和眩光。说实话,我个人是很不想用超广角的变焦的。除了上面的两个原因之外,我觉得在用超广角的时候往往镜头里面已经包括了非常多的内容,再变焦就只会添乱了。另外,用超广角头时,调整镜头和被摄体之间的很少的距离就可以很大的改变视觉效果,一般也够了。特别是CANON出了24/1,4之后,我想就没必要再在超广角变焦头上考虑太多了。

TOP

大口径镜头的问题



在这里,我想谈谈关于大口径镜头的问题。



很多照片拍了一段时间的兄弟都存在这个问题。大口径镜头无疑是昂贵的,但是厂家还在不断的推出更大口径的镜头,为什么呢?

很多人肯定知道大口径镜头的特点是可以提供在更暗的环境下的摄影,而作为专业摄影,摄影师看中的更多的恐怕还是大口径镜头不一样的视觉效果。这一点在人像头上更明显。

关于人像头各家镜头厂商对于人像头的竞争是很激烈的。

一般来讲,从75毫米到135毫米的镜头比较容易被成为人像镜头。常见的人像头一般集中在85,105和135。这里面我最喜欢85头,一方面光圈可以做的更大;另外,用135头拍人像,如果是全身的,距离需要太远了。如果在室内,容易耍不开。85头各家几乎都有产。就谈谈大口径的几只吧。就我用过的,我觉得最差的是NIKON的85/1,4。我实在不知道为什么在前几年,居然还有人管它叫什么“人像王”?那头反差大的实在没法用。和NIKON的名声实在不相称。我经常安慰用它的兄弟们:不是NIKON的技术不行,那只头实在是设计的太早了。

为什么太高反差不好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反差低一点的镜头,如果需要反差高的图片可以用高反差的胶片来找补,而高反差的镜头,很多细节在通过镜头的时候就已经损失了,你没有任何办法来找回它。

在前十几年,生活水平还不太高的时候。我们周围用相机的高手多是报社的记者,而且那时候的胶片也够差的,记者们用来发稿的图片当然是反差大一点,显得立体感强一点好。这种观点慢慢的流传到现在,难免会还有些残余。但是现在,我自己选的镜头,为我自己拍的东西,要那么大的反差,有什么好的呢?PENTAX的85/1.4那支好很多,不过,比较贵。

成像最好的没有任何疑问就是ZEISS的那支85/1,4。毕竟ZEISS就是ZEISS。象85/1,4这样的镜头,焦点成像就不用说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焦外成像。在这方面,很显然ZEISS的焦外要自然柔和的多。我原来用NIKON拍的片子,有些焦外的人头变的跟黄瓜似的,唉,没办法。更令人吃惊的是,ZEISS的这支镜头非常的便宜,甚至便宜过NIKON的那支85/1,4。前几年,ZEISS还出过一款限量的85/1,2。可以想象,价格极其昂贵,没办法,德国造的。我还没机会试这支头,无法想象它的成像的优异之处,不过说实话,这种镜头也不是给我们这种摄影师用的,幸好,还有其他的选择,这就是CANON的85/1,2L。

在咱们论坛里,CANON和NIKON不时就会打的如火如荼一下。说起别的来,可能两家还各有胜负,可是,说到85头来,呵呵,NIKON实在不是CANON的对手。

对我来讲,有三只人像头是我最喜欢的,一支是LEICA的那只老的75/1.5,一支是ZEISS的那只85/1.4,另一支就是CANON的85/1.2。

既然是1.2的光圈,肯定,1.2时的表现就是最重要的。(可以想象,不会有疯子花那么大的价钱去买一支1.2的镜头,然后收到5.6去用它)。对于这种镜头,谈论它的最佳光圈什么的是没意义的。

从取景器里看85/1.2是一种很独特的感受。虽然更长的镜头可以达到类似的浅景深,但是,它们又没有人像头那么好的透视效果。85/1.2的实拍效果无疑也极出色。即便全开光圈,成像也无可挑剔。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拥有这支镜头,但是我还是想推荐大家,只要有可能一定要考虑它。这是极少见的可以和德国头媲美的日本镜头。

另外,在这里要说一句,在使用象85/1.2这样的镜头时,在开足光圈的情况下,一定要使用手动对焦。因为景深实在太浅了。浅到什么程度呢,大概是如果对准你的瞳孔对焦,那么你的鼻尖就有可能是虚的。说到拍人像的对焦,要补充一下,我经常看到对焦有问题的人像作品,你的对焦点应该是眼睛内的细节,如果使用的是裂像或微棱镜,对焦的基础至少是眼白和黑眼球的交界处,这样拍的照片才有可能在大光圈下还足够清晰。

TOP

标头


关于标头,毫无疑问,世界上最好的一只35毫米的标头是CARL ZEISS的标头。CONTAX产大概5只标头。听过一种说法,说PLANA50/1.4是人类迄今为止可以做出来的最完美的一只商业镜头。就我自己的使用来说,对于这只50/1.4来说,怎么样的美誉都是不过分的。

ZEISS还有另外几款标头。45/2.8是TESSAR结构的,重量只有90克,因为极锐利,所以一直被成为“鹰眼”。是野外摄影最好的镜头;50/1.7并不能见简单的说是1.4的廉价版。因为最大光圈做的比较小,实际上在收小光圈到一定程度后成像反而要比1.4那只要好。50/1.2的产量比较小,就跳过不说了。还有一只是配合G系列的旁轴的标头,45/2。理论上,这好象应该是世界上光学质量最好的一只35毫米镜头。

前两天论坛里有兄弟问我为什么不用标头,其实我自己也用标头。但的确很少,除了前一段时间在咱们调色板里帖的那组西藏的片子。主要还是考虑实用的原因。毕竟最好的镜头未必能给你带来最好的图片

关于广角镜头CANON的35/1.4L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只镜头。我相信这也是我选择CANON而不是NIKON的原因之一。我喜欢35毫米镜头的原因在《七种武器,之一》里面已经说过了。但是,不知为什么,NIKON死活不肯出35/1.4。

我觉得这反映了一个厂家是为了什么生产的问题。CANON做法的是围着摄影者转满,而NIKON要的是摄影者为着它转。

可能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知道,在历史上35MM的镜头曾经被认为是非常广的广角。而现在,28头已经成为很标准的广角头了。之所以28头可以成为标准的广角头,很大的一个原因也在于取景技巧的进步。使得摄影者更容易的驾御广角镜头。

28MM是很常用的镜头,拍照片初期一直拿它当标准广角来用。拍到现在,想法已经有很大的变化了。现在,这支头实际上已经是我的标头。我希望在我手里,通过摄影技巧的提高,这只28头可以既象一支标准广角,又可以象一支50MM的标头。

我用过的比较好的28头原来是LEICA和ZEISS的旁轴机的镜头。对于单反的28头,我一直不太满意。很奇怪的事情,28头是使用率非常高的镜头,但是,就我的使用,好的28头却非常的少。ZEISS单反的28/2,8也是我原来很推崇的一只镜头,ZEISS的成像是令我放心的。

现在要说的是我最近用过的NIKON唯一的一支令我心仪的镜头:28/1.4。我在年纪比较小的时候是一直在使用NIKON的,最先让我上当的就是那支很多人在用的28/2,8AF头。我几乎无法表达我对它的成像的失望,那时候我用了很多办法来试图提高那支头的成像。到后来,我几乎快要怀疑我的持机技术了。所以,我后来经常毫不犹豫的表达我对NIKON的AF28/2,8(包括D)的愤怒之情。实话讲,我一直对NIKON的28头非常不满意。从8片的28/2.8,用到9片的28/2.0,这种局面到我后来买了NIKON那只老式的28/3,5后才得以改观。虽然反差大了一点,但是整体的成像还可以。但是,3.5的光圈怎么说也是太小了。28/2的那支也算凑合,勉强可以过关。(从此,我相信,的确,小日本不是把最好的东西卖到中国来。)

真正令我感到震惊的还是NIKON新出的那支28/1,4。好象有这么一种说法:28头是一种比较技术成熟的镜头,各镜头厂的产品质量已经非常接近,都已经很好了。而实际上,不知道是不是我太苛刻,我好象还没有用过满意的28的单反头。也可能我不应该用单反的28头去和ZEISS和LEICA的旁轴机比,但是,的确我原来无法接受几乎我用过的所有28MM的单反镜头。

而现在,我不得不承认,单反相机的28MM镜头也可以做的比较出色。关于这支镜头的详细的结构技术资料LOGO_YU已经说了很多,就不多说了。

刚刚接过这支头时,首先感觉是取景器里非常亮。远远超过我现在用的单反机以及它的17-35/2.8。毕竟是大光圈,又是广角。真的很厉害,几乎让我怀疑这不是单反了。

28MM既然做到1.4的光圈,那么1.4时的光学表现无疑就是它最应该被关心的。如果这样的镜头还津津乐道于收小几级光圈像制质可以提高多少,那它就可以S了。从这个角度来讲,通过几卷的试片,NIKON这支镜头无疑是成功的。最大光圈1.4时的分辩率,锐度,反差都可以过关。(当然,我的过关的标准肯定要比大多数大家见的杂志报纸的要求苛刻的多,因为没什么商业目的。)

我也是第一次使用1.4光圈的28广角。得承认,1.4的光圈的确是太令人心动了。

实际上,我是很吃惊这支镜头的质量的。毕竟不用NIKON有两年了。我想我们可以从某一个角度来理解这支镜头的优益品质,毕竟这是一支价格昂贵的镜头,NIKON完全可以不怎么计成本的用最好的质材和技术把它做成他们最顶级的光学质量。

说到这里,得多讲一句,象28/1.4这样的镜头,咱们论坛里的弟兄们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理由看它不上眼,但是,对于商业摄影师和有比较明确摄影题材的摄影师来讲昂贵的专业镜头的存在是有着巨大的实际意义的。同时,器材的进步也在不断的帮助现代的摄影师们展现前所未有的光影以及美学效果。如果我们坚持抱着跟它们过不去的态度,不能说狭隘,至少也是不够宽容吧。

最后,关于这支镜头再感谢一下LOGO同志,虽然,哈哈,他老有时候也比较烦。

说到NIKON的28/1.4,不可避免的就要比一比它的竞争对手,CANON的24/1.4。

CANON的这支头是目前做到1,4口径的最广角的镜头了。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其实镜头做到1,4是有相当的难度的。甚至包括35/1,4这样看来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的镜头(我发现自己原来的LEICA的35/1.4头都有暗角,本来以为是个别的问题,S的心都有,后来听说别人的也是这样,心理才算平衡)。可见,24头做到1,4是很难的。

我自己是有很长的时间没有用单反的超广角了,毕竟,旁轴的广角和超广角的成像要比单反的好很多、很多。(具体的原因大家可以参看我的七种武器之一,讲旁轴机的那篇)但是,我发现最近我用的NIKON28/1,4和CANON 24/1,4都有相当的提高。当然,很大一个因素也是大光圈的独特效果。

24/1,4的成像我觉得没什么可说的。应该说和我期望的没有什么差距。非常好。虽然在我的实拍中没有发现,但是,据说,(呵呵,这样据说的传言在摄影圈里总是很多)24/1,4在全开光圈的时候四个角成像有一点松,没有中间那么好。我后来反思了一下为什么我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原来,我自己从来没机会在24头光圈开足的时候把被摄体放在四个角上,即便有,也是在焦点之外。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由于摄影技巧和对视觉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在很多的摄影领域,广角镜头的应用比例在大幅度的提高。这样,就必须要求广角的设计也要不断的发展。

很多时候,我们在需要广角的透视效果的时候也需要更多的镜头的景深感,以强化图片的视觉效果。这一点在商业摄影上尤为重要,毕竟商业在玩创意的同时,拼的就是器材。所以,24/1,4出来也是必然的事情。

对于我来说,我的客户是不接受100度以上的胶片的(当然,偶尔的柯达康200是例外),很多时候在比较暗的情况下,又是不允许用或不应该用闪光灯的。那么我应该怎么办呢?大家知道我用旁轴机,可以用比单反机慢一点的手持速度,但是又不是所有的题材都适合用慢门曝光。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增加一级甚至两级光圈对于我,是非常有必要的。考虑到镜头支出的增加和拍出的图片的回报,我想还是会有不少职业摄影师会对28/1。4或CANON的24/1。4这样的镜头有兴趣的。




[ 本帖最后由 ieye4u 于 2007-1-12 14:36 编辑 ]

TOP

想先讲两句关于手动对焦的问题。

我自己最推崇的手动对焦机是CONTAX的RTSIII。

NIKONF4[foot=宋体]几乎是同时推出的产品,CONTAXRTSIII却是一部手动对焦相机。但它的采用的技术即便在现在也是顶级的。在经历了德、日合作的一段磨合之后,CONTAX又重新回到顶级35毫米相机的行列中。CONTAXRTSIII最精华的真空吸附底片装置和手动的ZEISS镜头无疑可以达到135底片的光学极限。出于ZEISS公司“决不妥协”的设计原则,考虑到最佳的光学质量,CONTAX公司拒绝了走其它日本厂商的AF镜头的道路,

RTSIII
无疑是可以和任何一部AF专业相机媲美的顶级35毫米手动对焦机,看来现在已经很难有一部同类的相机可以超越它的水平了,即便LEICAR8也是不错的手动对焦机,可惜,既生瑜,又何生亮呢?我自己是MFAF的机器都在用的。当然,以用AF的时候多。在大多数的情况下,AF的对焦精度都在景深范围之内。但是,的确有时候AF是没办法达到我的要求的,比如说用大口径镜头拍人物,我必须要把焦点准确的对在人物眼睛里面,那就要求必须用MF。另外,在使用广角、特别是超广角的时候,由于对焦基线非常之短,相机的AF,我觉得充其量也就是意思意思。准不准,根本没法信任。所以,在使用这样的镜头时,MF要更快,而且很显然,要更准确。我不用纯粹的MF机器,象FM2,已经很多年了。最近一次去西藏,又用了两个月的FM2T,发现了使用MF的很多乐趣。但是,我还是推荐大家,除非拍静的东西,如果有可能,还是要使用AF的相机,毕竟方便很多,而且提高你的拍摄效率。

1N
的随时可以手动调校焦点是我非常欣赏的一个设计,因为我觉得我对焦点的要求可能要比1N高。我经常要对焦点做非常轻微的调整。一般的来讲,我拍片中做手动对焦调整的比例应该在10%左右。如何拍出清晰的照片其实,就我所了解的技巧而言,关于如何拍出清晰的照片这个话题是足够写一本书出来的。讲述在各种环境下拍出清晰照片的技巧。当然,现在没有这个机会。而且,我想很多的方法我们已经在很多的摄影书籍中见到过的了,只不过,没真的好好用而已。就简单的讲讲吧。我最近有机会观摩了很多我们论坛兄弟们的幻灯片演示,发现有很多兄弟虽然有很好的创意和想法,但是普遍照片拍的不够清晰。很多人放了几十张片子,里面只有34张以我来看是足够清晰的。有一句话,我一直很想跟兄弟们说,就是:摄影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最高标准如果你不是用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你能达到的水准是极有限的。所以,最起码的,我们应该要求自己的对焦能够过关。一般的来讲,拍清晰的照片要注意下面的几点:首先,要用尽可能高的快门速度(关于到底用多高的速度,我有一个比较可怕的结论,大家可以看看我的七种武器之二);另外手持相机的位置必须绝对正确(实际上我在周围很少见到这样的摄影师);在按快门的时候一定要体验下意识按快门的感觉,不要跟打猎时搂扳机似的那么痛快;动作要轻柔而舒展,肌肉要放松,你应该能回忆起那时侯你是摒住呼吸的。另外,曝光和冲洗也会影响影像的清晰度,就不多说了。网中人版主是属于对成像要求非常高的人。他的秘诀是拍完片子用显微镜看底片,呵呵,比较可怕吧。但是,这的确是要求自己很有效的方法。再多说一句话啊,希望大家不要被我下面的这句话搞糊涂了“通常,一幅技术十分完美的的照片都不是真正的上乘之做”但是,我们还是应该追求最完美的成像,呵呵,我说错了吗?关于封闭性和可靠性对于相机的封闭性和可靠性我比我周围的任何人都要挑剔许多。因为对于相机来说,灰尘实在是太无孔不入了,而它会带来一系列超乎你想象的麻烦。先谈镜头的防尘性吧。一般的来讲,定焦头的防尘性要比变焦头好,特别是变焦时镜头长度还会变化的变焦,由于风箱效应,想防尘几乎是不太可能的。有一个很极端的例子,就是我原来在烟尘缭绕的寺庙里拍东西,如果用的那种变焦头,估计一次就S定了。所以,我很推崇CANON的内部变焦的结构。机身的封闭性一方面是防灰尘,另一方面还有防水问题。IN都很出色了。关于1N的坚固程度方面我没有什么可评价的。虽然我自信在很多恶劣的场合下使用了1N,但是国外很多摄影疯子比我更疯狂百倍的虐待了他们的1N,所以1N的坚固性是非常有口碑的。我不知道有多少兄弟会考虑到相机的可靠性问题。其实可靠性还是很重要的,在我的七种武器之三,我已经阐述的很多关于相机可靠性的问题。在讲到现在最主要的几款袖珍相机的比较时,也是比到可靠性时才开始显出比较大的区别。我们相信一般的来讲,专业相机的可靠性还是比较高的(NIKON90X除外,虽然在F5推出之前,它勉强也算NIKON的最高水准)。可能我们论坛的兄弟们这辈子都没有遇到过快门的故障,因为,10万次的快门使用保证一般几乎够用到死了。这方面,专业的摄影记者和专题摄影师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我算过,在我原来做摄影工作的时候,我每拍一个专题,如果用20天的时间,一般大概用300个胶卷。也就是说我的相机,每天快门要释放15个胶卷,540次,如果我是一个专业摄影师,一年拍200天,那么一年就是10万次。是不是已经说明问题了。镜头:说到这里,有一个小插曲,我本来是从去年9月开始写七种武器的三和四的。结果拖到12月也没弄完,呵呵,拖了4个月。期间LOGO兄弟一怒之下,决定“怒向刀丛觅小诗”,所以有了下面这段文字”。

TOP

还是我的塑料痰盂50 1.8好
价格便宜,还是USM
连UV都可以不用配
性价比绝对超过所有镜头
Canon EOS 20D
Tamron AF 17-50mm f/2.8 SP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
Canon EF 70-200mm f/4 USM L
Canon EF 50mm f/1.8 II
Canon Speedlite 580EX
LowePro SlingShot 200AW
Transcend CF 120X 4GB

TOP

三到四只镜头的选择

很多摄影师使用3-4只镜头在常规的摄影中。在过去的很多年中,我个人都把213590作为我的标准配备,几乎可以应付我的所有拍摄了,包括纪实类、少量的风光和商业图片。前两年,我很吃惊的是我发现我的有些欧洲的摄影师朋友都在使用283550这样的镜头配备,似乎视角太接近了。而如果是拍摄同样题材的美国摄影师,他们的选择通常是2085300。从镜头的配置上就可以看出这两个地域的摄影师处理影像之间的巨大差异。去年陪马格南图片社的一个老大级的人物拍片子,趁机翻了翻他的摄影包,看见里面的器材竟然是一台M6283550镜头各一只,还有一台EOS的机身和35/250/1.4两只很普通的镜头。看他拍晚上的片子实在困难,我好意要把24mm/1.4L借给他,他拒绝了,原因竟然是:“太广,控制不了”。让我们来问问欧洲大师们:“如果你的镜头不够广或者镜头太短够不着怎么办?”他们的答案很简单:“不拍”。呵呵,酷吧,其实这里面蕴涵着很深的摄影观念,一个摄影师并不需要面面俱到的把所有的东西都拍下来的。对于使用变焦镜头的摄影师来说,3只镜头的配置是最简单的,通讯社的摄影师们的选择无非就是一只超广角变焦、一只标准变焦和一只长的变焦头。如果是变焦和定焦镜混合使用,多数摄影师会选择一只超广角变焦、一只长的变焦头以及一、两只大口径的广角或者标准镜头,也有些摄影师把定焦头的配额交给一只微距镜头或者一只大口径的人像镜头。听起来三、四只镜头的选择无非就是这些。但是,不要低估器材厂家和摄影师们的创意。我见到了一个拍摄题材非常广泛的摄影师使用3只非常特殊的镜头,它们是CANON公司的3只移轴镜头,TS-E 24/3.5LTS-E 45/2.8TS-E90/2.8。当然需要手动对焦,但是确实可以应付很多的特殊的摄影场合。和通常理解的不同,移轴镜头不仅在拍摄建筑时,在风光和人像领域都很有发挥余地。另外的一个问题是镜头的选择会品牌的选择的影响,很多时候摄影师对于器材品牌的抉择也会影响常用的镜头的选择。不同品牌的厂家对于镜头的发展各有侧重,所以摄影师在决定的时候也不得不面对现实。比如同样是广角、中焦和长焦各一只的配置,在广角段,尼康F/1.4的是28毫米,而佳能的是24毫米,都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摄影师有时候不得不在自己喜爱的焦段和所需要的大口径光圈的冲突中做出选择。

五到十只镜头的选择


一般的来说,56只镜头已经可以覆盖一个摄影师常用的所有焦段了,更多的镜头也会给装备的携带和运输带来不便。其实通常摄影师最喜欢使用的镜头通常不会超过3-5只,而其他的镜头多数是为应付一些特殊的场景拍摄。还记得一本非常有名的小说《廊桥遗梦》,里面讲述虚构的美国《国家地理》的摄影师罗伯特金凯使用的就是524mm35mm105mm180mm300mm的镜头。基本覆盖了从超广角到长焦的所有焦段。另外一种情况是摄影师通常会携带几种不同系统的摄影器材,比如35毫米的单反相机和旁轴相机,或者是135120,这样他们使用的镜头数量看起来会很大,其实主要还是那几个焦段的。但是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异,一些摄影师在6X6中画幅相机上习惯使用的镜头的视角要比35毫米相机上用的窄,因为通常6X6画幅的四个角在视觉上会显得比较的松。镜头一多起来,其他的麻烦自然也就多起来了。不是所有的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都有兴趣和能力拥有太多的镜头,特殊的镜头通常也是昂贵的,包括大口径的长炮。对于国外的职业摄影师来说,偶尔使用的长镜头通常是去租赁店租来用的。我知道通常摄影师自己买的最贵的长炮就是CANON200/1.8L那支,很多在欧洲的时尚摄影师都在用它来拍商业片或者T型台的表演。而拍摄体育摄影和野生动物摄影使用的特殊镜头(比如NIKKOR1200-1700mm镜头或者CANON1200mm/5.6)多数都不是摄影师自己买的起的。有些相机是很有趣的,它提供的镜头不是很多,但每一只都很有用,这一点尤其表现在旁轴相机上。因为它们的镜头都要比单反相机的镜头小、轻,一个钟爱旁轴相机的摄影师有可能携带两台56只镜头在身上而不会成为很大的负担。

更多镜头的选择

同一台相机用很多镜头的多数是商业摄影师或者风光摄影师。他们拍照片比较的从容,所以也有时间仔细的选择最适合的镜头。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资料上看到,美国《国家地理》的某个摄影师携带十几只镜头、七八个机身以及无数的附件为了一个专题的拍摄,其实,那多是一些拍摄特殊题材的摄影师,尤其是水下摄影和野生动物摄影。

另外,美国《国家地理》也是个怪物,他们每一张照片一定需要特殊的、但是又要一般读者看的懂的别致视觉效果,还要尽量讲究用光。所以它的摄影师们要千方百计的拍出与众不同的影像来,这样复杂怪异的器材需求也就很难避免了。虽然国家地理的摄影师们可以很威风的携带航空母舰般的器材上路,但是他们的名声和他们的器材常常不成正比。这一点看看更权威的摄影大师们的评论就可以知道,普遍认为《国家地理》的摄影师们花哨的东西太多,而对于影像挖掘方面的贡献太小了,当然,《国家地理》本来是一家主流大众刊物,更看重的当然是影像的商业化,似乎也无可厚非。

随着镜头数量的增加,还有一个东西是一定要有的,那就是摄影助手。否则拍着拍着,一紧张起来就不是你玩机器而是机器玩你了。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一旦某位摄影家成了名,就很可能受到某些厂商的赞助,那时候他自然就有机会携带一箱子零七八碎用不着的东西出门了。其实在西方,除了商业摄影师,很多很严肃的纪实摄影师和报道摄影师都是很穷的,不可能买的起那么多昂贵的器材,即便他已经成了大师!



[ 本帖最后由 ieye4u 于 2007-1-12 14:31 编辑 ]

TOP

两只镜头的选择

两只镜头的选择范围就宽多了。

一只24左右的超广角和一只90或100毫米的微距镜头是很多野外摄影师的标准配备。由于需要经常的跋山涉水,器材不可能太多,通常他们都是在这两只镜头的基础上工作的,偶尔需要的时候或许再加上一只中长焦的变焦头。

而很多在欧洲做纪实专题拍摄的摄影师的典型装备就是一只大口径的标头和一只广角镜头。通常他们都会选择LEICA M系列的机身,有趣的是虽然只携带两只镜头,但是他们有时会携带超过镜头数量的机身!

两只镜头的选择困难多数是来自于如何确定第一只镜头,也就是说最重要的一只镜头是哪支的问题。一直有一种说法:50mm标头最符合人看东西的比例,是最真实的镜头。因此标头常常被推荐为初学者的首选镜头,从标头开始入门。但是现在的摄影师们已经多数不这么认为。首先,符合人眼看东西的比例和看东西的效果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而拍照片视觉效果却更为重要。因为我们用人眼看东西看的是效果,包括:它(或他,她)是什么?在哪儿?周围有什么?等等。标头虽然在透视比例上和人眼很接近,但它所拍片子的效果和人眼所见效果有较大的差距。

现在颇有一些摄影师认为广角镜头更容易表现远近比例,更容易透过环境表达出气氛,而且放大后的效果才更接近人看东西无边际这一视觉效果。当然,有一定限制是必须的,如果你觉得24毫米和28毫米的镜头有些夸张和变形,那么可以做出妥协:35mm的镜头实际上更接近人眼所见效果,也是最真实的一种镜头。现在很多马格南的摄影师都屏弃了开山鼻祖布列松的建议,把35毫米镜头作为他们的“标准镜头”。

另外,35毫米或50毫米镜头的选择区别也与使用人的视觉习惯有关。有人看东西的习惯是局部性的,而有人看东西是散开的。前一种人大概习惯用50mm头,后一种人用35mm会更顺手。同时由于50mm头正好在广角和中焦之间,它实际上是很难用的。对于许多视线比较开的人来讲,拿50 mm头拍东西很难。因为一般人看世界的视觉方式是28mm或35mm式的,用50mm标头时他会觉得有局限。说到这儿,有没有看东西既全面照顾又能重点观察的人呢?估计用28-300mmZOOM的用家们多属于这种(呵呵,开玩笑)。

选择一只广角也是件颇另人头痛的事情。通常的建议是如果你使用的第一只镜头是50毫米的标准镜头,那么28毫米的标准广角是比较好的。因为50毫米的镜头是完全没有变形的,如果有一只过广的镜头和它配合的话,变形可能太刺眼了。当然,很多摄影年龄比较长的人也会选择35毫米镜头和50毫米镜头的配合,不过在中国很罕见。

而如果第一只镜头是35毫米,一只21或者24毫米的镜头可能可以更方便的给35毫米镜头搭把手。另外还有摄影师喜欢把一只35毫米镜头和一只中焦镜头(比如75毫米或者90毫米)结合起来,在早些年很多摄影家甚至认为,他们可以用35毫米的镜头加上90毫米左右的镜头拍摄几乎所有的东西。这样的摄影师往往都是岁数比较大的,拍摄题材可以不必暴风骤雨按快门的那种。

两只变焦镜头的选择则比较简单。传统一点的摄影师多数会选择28-70毫米和70-200毫米这样的镜头;而也有很多摄影师选择了17-35mm/2.8和70-200mm/2.8这样的配置,因为对于他们来讲,标头拍的图片太不具备视觉冲击力了,可以甩掉不用。



[ 本帖最后由 ieye4u 于 2007-1-12 14:36 编辑 ]

TOP

关于袖珍旁轴由于现在基本上退出舞台,所以略去剩余的部分,由镜头部分继续

《最少的镜头配置》

考虑器材的问题多了,考虑摄影本身的问题就少了。这是我很多年以前就明白的道理,但是应用起来的确有些实际困难。我总是希望我拥有尽可能多的器材,这样在开始动手之前可以有充分的选择余地,而在拍摄的时候又总是希望使用尽可能少的器材完成。当然,出于经济上的考虑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没有一个职业摄影师会不考虑成本的做器材的配置。所以如何用最经济简洁的配置来完成工作几乎是必须要考虑的。很难一言尽述所有关于镜头的配置,那就让我们从可能最少的镜头配置分析起吧。要说在前面的是,这里的最少的镜头配置指的是摄影师的主力器材配置,对于一个有好奇心的摄影师来说,更新和更强劲器材的诱惑通常是难以拒绝的。很多摄影师都不会抗拒听从同行们的介绍并且尝试新鲜的镜头,然后再决定是否把它加进自己的主力配置中。一只镜头很少有摄影师是只使用一只镜头的。但是也有大师例外。众所周知,摄影历史上最传奇的大师布列松一生只使用很少的镜头,主要就是一只50毫米标准镜头(其实在他刚刚开始摄影的时候还没有广角镜头,而在后期他同时也使用35毫米和另一只中焦镜头,只是使用率非常的低,并不引人注意)。布列松是可以把标准镜头发挥到极至的大师,他的成就太高了,以至于后来的摄影人都试图突破他的标头模式。再用一只镜头的大师就是寇德卡,在他的摄影初期一直到他被认可为大师之后很多年他一直使用一只25毫米的镜头。到现在他的风格还是这样的固执,尽量用少的器材,当然,这和他采取流浪的摄影方式也有关系。现在只使用一只定焦镜头的职业摄影师已经非常的少了。当然还有一些顶极的摄影师在拍摄某一类题材的时候只用一只镜头,并以此形成和巩固自己的风格,通常来讲只用一只定焦镜头的摄影师的选择不会是中焦或者长焦镜头。比如偏好35毫米镜头的纪实摄影师、只用标头或者21毫米的时尚摄影师在欧洲都很常见,特别是从80年代到现在。使用一只定焦镜头摄影师的相机通常选择的都是欧洲的品牌,LEICAM6或者哈苏的机身。比较有性格的选择是哈苏的903SWC

(现在升级为905SWC )。

903swc与其说一台相机,倒不如说就是一只镜头。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BIOGON38/4.5镜头(相当于135相机的21毫米镜头),由于采取的是全无变形的对称结构,它已经被公认为是中画幅超广角镜头的光学极限。903SWC的镜头是不能够更换的,而且价格不菲。因为这样的结构只能使用在象903SWC这样的旁轴相机上。而使用一只这样镜头相机的摄影师,会要求自己的工具能够达到最顶级的光学品质和极强的通用性能。很庆幸的是,哈苏拥有庞大的500系列配件,这些使得903SWC的使用者可以利用一台机器完成非常广泛的摄影工作。当然,还有一台相机在性能上可以超越903SWC,这就是ALPA

虽然号称世界上最昂贵的民用相机,但是
ALPA的价格并不是高不可及的,但它可以达到的光学质量和便利性却是世界上最好的。使用ALPA相机的摄影师不会是刚接触影像的新手,很多人以后都很少再使用其他的相机,对于他们来讲,完整的挖掘ALPA的光学潜力的乐趣是最大的快乐。这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一镜走天涯”。说到一镜走天涯,自然免不了要提到变焦镜头。其实很多职业摄影师的工作性质(比如要求质量不高的旅游摄影、一些小报的社会新闻摄影等等)对于光学质量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变焦镜头对于他们来讲完全够用,但是我个人还没见过只使用一只变焦镜头完成拍摄的摄影师。从我个人的使用来讲,我不认同变焦镜头和定焦镜头一样好的说法。当然,如果有一些特殊原因,非要我选择一只变焦镜头走天涯的时候也有一些可供选择。我接触过的特别好的变焦镜头包括ZEISS手动对焦的28-85头,以及莱卡M系列的28-35-50mm镜头,另一只CONTAXG系列的35-70mm镜头的变焦头成像也令我满意,但是广角端不是很够广,因而影响了它的实用性。另外,ZEISS新的N系列卡口AFZeiss Vario-SonnarT* 24-85mm f/3.5-4.5 N镜头的确是非常的出色。另外一种使用一只镜头的可能是使用全景相机,120是这样,135也是。尤其是可以使用双画幅的哈苏XPAN,它在使用24X36毫米画幅的时候相当于标准镜头,而在使用24x65毫米的时候大概相当于24毫米的视角。

[ 本帖最后由 ieye4u 于 2007-1-12 14:29 编辑 ]

TOP

《七种武器》之三 CONTX T3
CONTAX T3


大家都看过史努比的故事吧,史努比是一只小狗,有爱心,有文化,但是想象力显然不够丰富,经常爬在桌字前面写小说,它的小说永远是这样开头的:“在一个漆黑的、风雨交加的夜晚,发生了一件恐怖的事情,有多恐怖呢,是非常的恐怖……”我没什么恐怖的事情,但是很喜欢史努比,那就接着它的文章写吧: “在一个漆黑的、风雨交加的夜晚,我在进入墨脱县的小路边艰苦的挖着一个深坑,以便把我的2nikon和一套哈苏埋进里面。西藏的墨脱是中国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县城,进入墨脱的高山线路是中国最艰苦的一条徒步线路,从通车的地方到达县城要34天,出来的时候也一样。高海拔的山口、垂直植被中泥泞的道路和湿寒的天气一直在折磨着我。在一半的路途时候,我发现我已经很难跟上给我做向导的砍藤人的飞一般的进度,所以我不得不把沉重的器材藏在路边,等出来的时候再挖出来带走。那时候,我第一次意识到,无论任何时候,我都需要一台可以绝对信任的轻便相机。从那时候起,我的相机柜里就始终留着至少34部轻便相机,当然其中经历了很多错误的选择以及选择后的淘汰,其中至今还在使用的包括KONICAHEXAR(巧思)、理光的GR1S、和CONTAXT3。当然,我相信世面上还有一些也非常好的袖珍相机,但是,相机就是这样,通常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你的,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这3台机器都是我认为最出色的。那么,我们就从它们上市的时间来看看它们。

巧思 HEXAR


我酷爱用小相机,原来拍东西的主力相机都是旁轴相机,当然最后连袖珍机也不能放过。不过前十年生产的袖珍相机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很难做严肃的摄影用,多数还只是用来表达摄影师的内心世界,而靠它们拍的片子换来银子基本是不可能的。现在这种情况终于有了改善,颇有一些令人惊奇的袖珍机出现在市场上。第一部这样的相机就是HEXAR(巧思)。巧思是一部非常独特的机器,令人不仅能充分享受到拍摄的乐趣,而且拍出的照片也可以达到最苛刻的品质要求。所以我一度认为HEXAR才是真正最为完美的经典轻便相机。

HEXAR
使用的是35毫米 /2.0的定焦头。关于巧思的这只镜头有很多的传说,由于成像优异,很多种说法提到了它其实不是由KONICA公司开发和制造的,而是另有其主人。前一端时间在香港比较流行由ZEISS公司制造的说法,而在更早时候的说法是由莱卡公司提供的镜片。当然,KONICA公司对此都没有肯定或否认,这就更给它的身份增添了些神秘。1992KONICA推出不能更换镜头的轻便相机HEXAR的时候,在中国曾经开过一个很不错的推广会,他的设计师当时倒是说过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你怎么用莱卡那只35毫米/2的镜头,你就可以怎么用HEXAR的这只35/2头,你不会发现他们之间有任何的差别的……”从光学结构(甚至从镀膜)上来看,巧思和莱卡的那只老款的35/2的确没什么差别,从实际的拍摄上看,也看不出什么差异。不过,由于镜筒的内部植绒技术的应用,似乎巧思在眩光的控制上还更胜一筹。另外,由于光圈位置设计的原因,徕卡的那只35毫米/2在小光圈的时候衍射现象比较的严重,在这方面,巧思的镜头要好一些。不过要说巧思镜头就是比LEICA好,呵呵,也有点那个……自己骗自己。巧思的镜头在最大光圈的时候的表现基本可以接受(和它相比起来,其他日本顶级单反机的最大光圈多数我都接受不了)。反差可能是柔和了一点,中央的分辨率已经不错了,四个角当然不会太好,但是这样极限光圈下的片子主要是要表达某些气氛的,只要中央的分辨率和反差好就行,四个角的成像可以忽略不计。最佳光圈出现在8-11之间,另外,就拍摄人像时的焦外成像和反差而言,我更喜欢5.6这档光圈。

2.0
的最大光圈是巧思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它成为最出色袖珍机的重要原因。毕竟在很多场合可以用现场光,尤其在为了保持影像品质必须要用中低速片的时候,而这往往是职业摄影师最为看重的。相比起来,同级的其他袖珍相机的光圈都要比它小不少,莱卡的MINILUX差了半挡,其他的都要差出一挡,甚至更多。从实际使用来讲,我觉得象美能达的TC-135mm/3.5这样小光圈的镜头出现在昂贵的相机上能带来成功的机会不是很大,幸亏它是收藏机。

AF
系统巧思的AF采取的是主动对焦,就是要发出一束红外线,据此测算距离。巧思的AF级数很多,足够使被摄体精确的处在景深以内,但是在最大光圈的时候建议你不要把主体距离放的太远(原因一言难尽,我就不罗嗦了)。主动AF的优点是在昏暗甚至全黑的情况下还可以准确对焦,缺点是不能够穿透玻璃。所以巧思还附送手动对焦方式,用起来不算很方便,如果估计距离非常有经验--比如给电影摄影机拉过皮尺之类的--它会很准确。考虑到其AF性能的优良,手动对焦的使用概率极低,也就不苛求了。和其他采取主动AF方式相机不同的是它的机身上有两个红外线的接收点,这样,测算反射的红外线的时候要准确一些。另外,巧思的AF速度非常的快,而且无声。测光和曝光方式巧思除了中央重点平均测光以外还有点测光。这是我始终钟情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除了它和OLYMPUSU2以外似乎还没有什么袖珍机能有点测光。我始终认为就比较严肃的摄影来讲,袖珍相机是不能够完成要求更严格的反转片的(当然,你也可以不介意)。越是复杂的测光计算方法,比如分无数多的区测光之类,只能够让你的照片和其他人的更接近,而不是更加的表现出你的想法,因为,你不会知道它测算出的结果依据是什么,你要做多少的调整才能严格的达到你脑子里的期望。所以点测光非常的重要。曝光方式的选择也类似。巧思有程序曝光和光圈优先曝光,还有手动曝光!Hexar P 模式实际是一种可偏移的程序模式, 曝光依照你所设定的光圈为基础和最高的快门速度来配合。如果光线足够让你在你所设定的光圈和最小快门速度下工作的话,它会用你所设的光圈并提高你的快门速度。如果超过了你所设定的最小快门速度,它会调整光圈来配合。如果光线不够来使用你所设定的光圈和最小快门速度,它会将光圈开大以保持你所设定的最小快门速度。而如果快门已经调整到你所设的最小快门速度仍然不够的话,它会保持你的最小快门, 改成开大光圈)。也就是说Hexar P 模式让你自己调整曝光, 但是也兼顾了简单和安全的境界。毫无疑问,这种调整模式使得P模式比其他的袖珍相机的程序模式要方便很多。甚至它要比同时期日本的专业单反机还要先进。在 P 模式下, 机身上方的液晶显示也很有意思:如果Hexar正在使用你所设定的光圈, 它会显示目前的快门速度;如果超过你所设定的最小快门速度,Hexar 则会显示光圈的资料。这样可以只用一个小小的液晶显示幕让摄影者看到他需要的几乎所有资讯。由于有的这样出色的程序曝光方式,我甚至觉得巧思的光圈优先也可有可无,不过,有了,也不浪费。巧思在P挡和A挡的时候都可以做正负2挡的补偿,以1/3档递进。很精确,但是需要靠按按键来实现,不如转盘方式简便。这是拨轮方式复兴之前高档相机的通病。噪音对于HEXAR噪音控制的水准,我认为怎样的赞誉都不为过。如果我问大家觉得什么样的135机器声音最小,绝大多数人可能会回答莱卡M6,更专业一点的摄影者可能会举出禄来35之类。其实它们都无法和HEXAR相比。由于采用的镜间快门,快门的声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巧思的过片机构完全是金属结构的,同时采用了特殊的驱动马达,自动过片的声音也极低。有一次在北海,我请一位过路的游客用巧思帮我和朋友们拍一张纪念照,他鼓捣了一阵子,跟我说,好象你的相机有点问题,按不下去快门。我拿过来一看,计数器已经从18到了26了,呵呵,声音实在是太轻了,他自己都听不见。可是,这还不算,KONICA公司还觉得不够。巧思居然还设计了一个单独的“静音”功能。过片速度进一步降低,使得辨认它的噪音即便是在极安静的场合也非常困难。很可惜的是,这样的巧思一共只生产了6000台,后来由于专利的原因,新版巧思(SILVER版,也就是第2版的银巧思和钛巧思)已经把这项功能取消了。这是一个重要的损失,所以我从来不用新版的巧思。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才对噪音这么敏感,但是我的确觉得相机的噪音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尤其是跟人有关的抓拍的时候,噪音是很影响拍摄的事情。曾经因为贪图尼康28/1.4那只镜头的优异成像,我被迫使用NIKONFM2T在大昭寺里拍专题,虽然和寺院里几乎每一个喇嘛都有很多年的交情了,我还是觉得FM2刺耳的快门声非常的不好意思。闪光灯巧思的闪光灯是14指数的,在配合P挡的时候,全指数输出,然后根据AF测定的主体距离控制光圈。也可以配合A挡。同时闪光灯自己有测光装置,可以设定光圈48ISO100时)自动控制发光时间。当然,该闪光灯也可以配合手动曝光。尤其是在经过另外的升级之后,还可以控制输出的闪光指数。另外,巧思闪光灯做的最出色的是,它预设的都是后帘闪光同步。真的很周到。由于采用的是镜间快门,巧思的闪光同步速度可以达到1/250秒。作为硬指标,绝对是非常出色的了。可惜我从来都是喜欢用慢门闪光同步的,所以从来也用过它。唯一的遗憾,它的闪灯是单独的,而多年来的实践给我的印象是,袖珍机是你相机最后的一道防线,哪怕闪光灯指数小点,也还是一定要内置的。你想,有带单独的一闪光灯的心思,我还就不如多带点其他机器了。体积与重量和其他的袖珍机比巧思的体积并不算小,准确的讲它几乎和莱卡M6体积相同,这真的是个大问题!因为放不进口袋里面,不过考虑到巧思的性能,包括多样性的功能,大口径的镜头,高速的对焦和卷片,机器做的象理光的GR1S或者CONTAXT3那样小也不现实。巧思的重量和T2MINILUX都差不多,大家都显得稍沉一点。这显然与高档机牢固的金属外壳以及机器内被大量使用的金属元件有关。其实,这么小的机器,太轻了拍摄时非常容易手颤,虽然携带方便,但使用时要加倍小心。问题巧思的缺点首先就是只有最高1/250秒的快门,如果用高速片,真的是不够。还有就是它的体积,和莱卡M6完全一样大。如果说M6的高昂价格还不会对巧思构成什么威胁的话,但是CONTAXG2的出现却是个麻烦。和巧思同样的体积,成套的高素质的可换的ZEISS镜头,更高速的快门速度和过片速度,更复杂完善的功能,加上高出不多的价格,使我拿起巧思的时候越来越少。通常在不需要大口径通光量和绝对安静的时候,我主要在使用理光的GR1S和康太时的T3可能KONICA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不咸不淡的出了几年简化了的SILVER版巧思以后,他们又推出了可以使用交换镜头、并和莱卡M系列使用同样卡口的巧思RF


RF
可以说保留了巧思的大部分优点,并走出了一条袖珍旁轴机的新路。对于我的习惯而言,最大的退步可能只有取消了自动对焦,希望巧思RF能交上好运。说了这么多关于巧思的话,你是不是对它有点动心呢?如果有的话,我倒建议你不要着急。

[ 本帖最后由 ieye4u 于 2007-1-12 16:50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