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务有利于调节夫妻感情
可是有些婆婆就觉得儿子亏了。
她们自己好不容易从媳妇熬到做婆婆, 就开始拿她婆婆的一套改造她的媳妇
现在女孩子肯定受不了这套
哎,一句话, 不要和婆婆住在一个屋檐下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牧羊人 at 2005-6-21 02:52:
这篇文章估计流传一段时间之后东北哥哥再也钓不到上海妹妹了


despair.gi
据我了解,很多东北gg都不太喜欢找上海mm,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是像上海gg一样喜欢在家伺候老婆的类型。

TOP

TOP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shishi at 2005-6-21 11:20:
总之,一个巴掌不响,两个巴掌叮当。在家庭出现矛盾的时候,不要一味将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多检讨自己,多理解对方,将坚冰化为春水,最不济也是面上光,这才象个家的样儿。[/quote]
这句话说得太好了

TOP

看看作者自己怎么说的。。。

我也看了部分评论,感觉我写这文章的初衷完全被弄拧了。怎么到最后大家的结论成了“坚决不能和婆婆住一起?”

生活需要智慧,需要气度,需要以退为进,需要相互容忍。家庭关系不是敌我矛盾,不是分庭抗礼,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

几个陌生的人组建一个家庭很不容易,从不相识到最终融合到一起,相互关爱,要付出很多努力。其间还有许多纽带缠结,诸如那个儿子,那个孙子。

其实我本人就在小说中能找到自己和婆婆的影子。很多生活的细节,我都是从婆婆那里照搬过来,而我的懒与丽鹃相比有过而无不及。但我与婆婆相处甚欢,聚一起就聊不完的话题,两人距离很远,心却很近,很多时候我都会惦记她老人家,她也总想着我。

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能在一个屋檐下生活,是缘分。对对方要多担待些,多想想自己的不是。

作为媳妇,首先对婆婆要敬重,不能对婆婆有任何不切实际的要求,因为那不是自己的母亲。你不可以因为婆婆结婚时给钱多少或在兄弟间“分赃不均”而怨恨。这一点,也许现在很多媳妇都难以理解了。因为国家只准有一个孩子。作为母亲的心,任何时候都偏向弱者,对兄弟姐妹中比较弱的一方予以怜惜,甚至期望强者能够照顾较弱的兄弟。作为媳妇自己,能够自立自强,不依仗别人是一件骄傲的事情,而给予总比索取开心。如果婆媳在金钱上有纠纷,媳妇要首先检讨自己。当然,给予不是无限度,这个底限要自己拿捏分寸,处事要果决,态度要柔和。否则钱也给了,人也没落好。

另外就是婆婆对媳妇的改造问题。很多婆婆对媳妇都有改造的欲望,要从她们的内心去体谅而不是抵触。每个母亲都希望孩子过上好日子,健康向上富足。并期望将自己治家的经验传授给媳妇。你可以不全盘接受,但不要因为抵触而全部否决,用公心去衡量,真正有益处的要听,无益处的忽略,但心态要平和,言语要柔顺。做不做在你,但不能为此而引起纠葛。此外,沟通是很重要的方面。很多老人与媳妇无法相处愉快,感觉自己是外人,原因就是媳妇把家当成是自己的,非老人的,很多事情依靠丈夫传话,要求老人做到哪几点。既然老人不能勉强自己,自己也不能勉强老人,心同此心。多和老人说说话,说些体己的,亲热的,关怀的话,老人心里会很受用,并真心爱你,并也会将你的缺点错误当自己孩子一样原谅。

媳妇尤其不能抱怨婆婆懒,不干家务活,不带孩子等等。这与婆婆抱怨媳妇懒,不干活是完全一样的道理。婆婆是长辈,没义务在你家里当钟点工。换个角度想想,你自己的母亲来了,你会给母亲布置任务,每天完成什么工作吗?长辈在自己家里,既要尊敬,又要当孩子般宠爱,家事能够帮你分担的对象只有丈夫。你甚至可以要求孩子,但不能要求婆婆,这叫礼数。把道理想清楚了,纷争就少,怨言就少,自己心情也好。

我只能说作为媳妇该怎样,我无法指导婆婆们的行动准则,因为婆婆们估计年纪大了,也不会听我的。但婆婆们要想明白,媳妇是儿子的老婆,是孙子的妈,媳妇被自己气得赶自己走,或离开家,对家庭,尤其对孙子是没有好处的。婆婆若因为自己的原因造成孩子家庭分裂,最后的结果是儿子恨你,孙子怨你,也许自己目的没达到,反而在老年的时候成为孤老。因此自己要想明白,媳妇其实是统战的对象,而非严打的盲流。

总之,一个巴掌不响,两个巴掌叮当。在家庭出现矛盾的时候,不要一味将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多检讨自己,多理解对方,将坚冰化为春水,最不济也是面上光,这才象个家的样儿。

与误读双面胶的朋友们探讨。

http://forum.bachinese.com/read.php?tid=6870&fpage=1

TOP

在了解的基础上理解

TOP

还是应该加强沟通吧,理解的基础怎么也应该是了解啊.
先熟悉一下我的笑声好了~

TOP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阿

TOP

看罢这篇文章,一个很强烈的感受就是结婚和恋爱确实是两件事,恋爱的时候需要的就是那种“感觉”,但是如果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那就不得不考虑很多感情以外的因素。从上述例子来看,丽娟和亚平的悲剧,归根结底还是源于两人家庭背景的迥异,虽然都是小老百姓,但是亚平的家里还是以那种“大男子主义”为主导思想,男人就是女人的天,女人若是嫁了男人,那就该把自己全部交给这个家里,甚至牺牲自己的事业。反观丽娟的家里,那是一个典型的上海老百姓家庭,一个典型的“母系社会”,上海人的普遍观点就是男的若是娶了女的,就应该照顾她,把她奉着,捧着。记得小时候大多数家务都是爸爸做的,到了同学家几乎无一例外,经常一句话“你爸爸做的菜味道好得不得了”。在这样一个大气候下,亚平的母亲想仅凭一己之力来改变这种上海人的习惯的“生活秩序“,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啊。

TOP

呵呵,也不能这么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