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教主释迦牟尼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于公元前560年左右生于北印度的迦毗罗城(今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西南约二百公里处),其父是该城的城主,相当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小诸侯。释迦(Sakya)为族名,意为“能仁”;牟尼(Mani)意为“贤人”或“寂默”。释迦牟尼即意为“释迦族贤人”。释迦自幼接受婆罗门教(改革前的印度教)教育,15岁被立为继承人,17岁结婚,一妻二妾。据说释迦出生时,有人预言,他将成为一个杰出的统治者:但若他见到疾病、老年、死亡和出家人这四件人、事,他就会放弃对尘世的统治而去追求拯救人类之途。释迦的父亲希望他继承王位,让释迦在一座与外界隔绝的宫殿中长大。

     但有一天,当释迦骑马经过王宫边缘的园地时,他看到了一个被疾病折磨的人、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和一位行乞的出家人。那天晚上,那位出家人平安快乐的面容一直浮现在他脑海里。他开始思索人生中是否还有比宫中的奢华生活更有意义的事情。那天深夜,他对沉睡的娇妻和孩子投下最后一瞥,便永远高开了他的王宫,时年 29岁。

     他剃光头、披黄袍,云游四方,成为一个行乞的修行者。此后六年中,他用遁世、刻苦的方法寻求拯救。他极其刻苦,几乎饿死,但并没有获得属灵的光照和内心的平安。追随他的五个子弟也相继离开了他。最后他在一棵菩提树下打坐,发誓要坐在那里不动,直到找到他所寻求的东西。在40昼夜中,他终于获得了一种称之为 “开悟”的经验。这种临到他的内觉使他认定人类苦难的真正根源是“欲念”。人如果能摆脱一切欲念,即可获取属灵的平安,去涅盘之路于此开通。此后,释迦即被称为“佛陀”(Buddha),即“悟者”、“觉者”

    那次经验之后,释迦吸取婆罗门教一些教义,创立了佛教,设立了僧侣制度。此后45年中他主要在印度恒河流域一带传道,在最后四、五年中,便有信徒一、两千人。佛陀80岁高龄去世时,已有成千上万人接受了他的宗教理论。释迦病逝于公元前486年。遗体火化后被分成八份,由八个地区、国家分别建塔纪念。火化后骨头的剩余物,梵文叫saria(意即“死人的骨头”),中译为“舍利于”

    佛教的教义十分复杂,但大体可分为原始佛教、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三大类。

原始佛教

    原始佛教系指释迦牟尼本人所讲的根本教训,一直持续到他去世后的一百年为止。按龚天民牧师所著《佛教纲要》,原始佛教主要包含下列几方面。

    第一,四圣缔。圣缔即“真理”之意。四圣缔为苦缔、集缔、道缔和灭缔。苦缔说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然烦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和所欲不得苦等八苦。人从生到死,一直在苦海中沉浮。

     集缔是因缘论,认为一切事物并无实体,只不过是因缘的组合而已。释迦的“十二因缘”是说明人为什么会有痛苦。他认为一切皆起源于“无明”(Avija), “无明”是一切恶事的根源。如果通过修行,把“无明”除掉,就除掉一切痛苦,不会再生、再死,得以从生死轮回中超脱、释放。但“无明”从何而生?并无清楚答案。在佛教论著《大乘起信论》中较含糊地论道,“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

    道缔主要讲人如何才能脱离因缘的束缚而超脱轮回之苦。释迦讲了修行的三十七道品,其中主要是八正道:正见(对佛教有正确的认识)、正思惟(化正见为求道的理想)、正话(不妄言)、正业(不杀、不偷、不奸淫)、正命(过有规律的佛教生活)、正精进(断恶念)、正念(立志修道)和正定(虔修禅定)。通过修行,可产生“六神通”:天眼通(能见生、死轮回)、天耳通(听远近一切声音)、他心通(知他人的心思意念)、宿命通(知过去、未来事)、神足通(自由分身往来于梵天界和世俗之间)和漏尽通(漏尽一切,使心灵解脱)

    四圣缔的最后一缔是灭缔。灭缔说人道修成功后,死了便可进入“涅盘”境界。涅盘(梵文为Nirvana,意为“被吹去”)是佛教徒最后的理想去处,是一个没有再生而死的地方。佛祖的死被尊称为“大般涅盘”,一般佛教僧尼、信徒去世则称为“圆寂”、“涅盘”等。

    第二,六道轮回说。释迦把婆罗门教的三道轮回扩充,成为六道轮回,人要按其前世的作为,分别在人间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等道中轮回。

    第三,业力说。业力(Karma,意为“行为”)分身业、口业和意业三种。人及牲畜都要根据其生前的业力的善恶好坏,死后轮回,重新投胎。业力说也源于婆罗门教。

    第四,五蕴说。“蕴”(Shandhas)是“集合”之意,认为人由物质(色蕴)和精神部分(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组成。

     第五,须弥山说。释迦继承婆罗门教的信仰,认为宇宙间有一座须弥山(Semura),由七山和七海围绕,由风轮、火轮和金轮托住。须弥山住有四大天主,越过须弥山到空中,经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最后到达无色界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这二十八夭,又称“三界”,即 “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一千个须弥山世界成为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则成为一个“大千世界”

     第六,三法印。这是释迦牟尼制定的鉴定佛教教理的法则。一为“诸行无常”,一切现象都在变迁转化,无常不定。其二是“诸法无我”,“我”指“常一主宰”,万事皆由因缘所生,本无实体,是空的。第三是“涅盘静寂”,不再生、不再死的涅盘境界极其静寂。佛教主张若与其三法印相违,即为假冒之说;相反,不论是谁讲的教义与此三法印相符,即为真佛说。所以,佛教有“依法不依人”之说。

     总的说来,释迦的根本教训的本质是无神的心理学上的自律。正象魏司道(Johannes G. Vos)在《基督教与世界宗教》一书中指出的那样,“佛陀并不象许多印度的思想家,对于思辨哲学的问题发生兴趣。他所注重的是今日所谓心理学,他所追求的是以心理学来解救人的困难。他相信人的根本困难不在思想,乃在感情,特别当他的欲念未受严格控制的时候。他并不相信任何真神,并主张祈祷是完全无用的。他声称印度的吠陀经(印度最古老的宗教经典,为赞美书,含诗歌一千多首,写于主前800年一笔者注)以及祭司制度是毫无价值的。”

小乘佛教

     佛祖去世以后,印度佛教教团即发生分裂,后逐渐形成两大主流:小乘佛教(Hinayana)和大乘佛教(Mahayana)。“乘”指交通工具。大乘佛教兴起后,自诩该派能很快到达涅盘彼岸,故称“大乘”,同时把别的派别贬为“小乘”。

     小乘佛教形成于公元前四世纪,衰于公元后一世纪。其教义与原始佛教相近。该派认为只有绝对遵循佛陀之道者的少数幸运者才能够达到涅盘之境,强调借严格自律与修养得救。同时该派认为,佛祖只是一位教师(正如释迦自己宣称的一样),而且已进入涅盘,不再为人。现在,小乘佛教在东南亚的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国仍居支配地位。

大乘佛教

     约公元一世纪在印度兴起,公元八、九世纪衰退,到14世纪末叶,随着回教军再次入侵印度,佛教大受迫害而归于灭亡。 1857年英国消灭了回教莫尔帝国,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后于 1950年独立,此后佛教稍有发展。大乘佛教除在若干教义上与小乘佛教不同外,它与小乘佛教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把释迦牟尼奉为神,奉为全人类的拯救之神。至此,佛祖被神化为有三身(法身、报身、应身),三十二相(如“双手过膝相”、“手足网缦犹如鹅王相”、“广长舌左右舐耳相”、“马阴藏相”等)、八十随形好(如鼻高不现孔、深不现·舌色赤、毛右旋等),并被冠以十号(如“罗汉”、“如来”、“正偏知”、“明行足”、“天人师”、“佛世尊”等)。由于宣扬释迦为拯救之神,大乘佛教远比小乘佛教更获人心,在中国、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国都颇有影响力。

     大乘佛教有六大宗派,即“禅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又称“唯识宗”)、“净土宗”和“密宗”(又称“真言宗”)。禅、天、华、唯四大宗派的教义和修行方法虽各不相同,但都讲“心”和“空”,故被划归为同一系统。该系统的空观可以从大乘佛教的集大成者龙树的名偈中揭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不生也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万物皆由因缘所生,并无本体,都是空的。万物的名字也只是一个代号而已,因它们本无实体。大乘的名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道出同样的信念。“色”(Rupa)指“物体”或“能看见之物”,“空”即“物本无体”。这句话就是说,一切能见之物,均无实体:凡无实体之物,即是能见之物,这种空观不仅常人难以明了,许多僧侣也无法说清楚。据说,一次清顺治皇帝问禅宗和尚通琇(玉林):“山河大地妄念而生,妄念而息,山河大地还有也无?”通琇只能含糊答道:“如人睡梦中之事,是有是无。”

    如果一切都是空、无,如何解释世界的一切现象和活幼呢?大乘把这一切归之于人心,即所谓“唯心观”,万物皆出于人心。《佛经》有不少这方面的论述。“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十二缘分皆依心”,(《华严经》)“今此三界,唯是心有,……我心作佛,我心是佛,……心有想念,则成生死,心无想念,即是涅盘”;(《大集经》)“心作天,心作人,心作鬼神,畜生地狱皆心所为。”(《般泥洹经》)人们常说的“四大皆空”一说,原是出于大乘的空观,认为地、水、火、风这构成宇宙的四大元素,也都空无实体。大乘的普世得救的思想也基于此,“芸芸众生,旨能成佛。”人心原本清净无秽,只因为“无明”所染,方生出各种妄念;只要潜心修行,去掉“无明”,即可复清心的本来面目(“佛心”或“佛性”)而成佛。

    大乘这四大宗派的空观和唯心观,可以从龚天民牧师在《佛教纲要》中引用的一个故事生动地反映出来。禅宗五祖弘忍向众弟子索偈以便选定六祖接班。弟子神秀出一偈,“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五祖认为神秀尚未修行到家。打杂工慧能也出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逐立慧能力禅宗六祖。因怕神秀加害,慧能逃回广东隐名埋姓。15年后他去广州法性寺,时值幡被风吹动,有僧说是风动,有僧则说是幡动,但慧能却纠正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六祖讲经》)这个典故深刻地刻划出万物皆空无、一切唯心造的大乘佛教的根本教义。

    净土宗可称为大乘的第二系统。此宗主要是说,如果人相信阿弥陀佛,并不断口念“南无阿弥陀佛”,死后便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梵文Amitabha或Amitayus),意为“无限光明” 或“无限生命”,“南无”(梵文Namo)意为“皈依”。“南无阿弥陀佛”即“皈依阿弥陀佛”之意。大乘前几个宗派虽已把释迦牟尼奉为神明,但同时又强调个人必须经过苦苦修行才能得救。因此对净土宗的信仰大不以为然,视之为异端。禅宗六祖慧能曾辛辣地讽刺说:“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心中净土,愿东顾西。”(六祖讲经)然而净土宗易信易行,不须刻苦修行,只要开口念诵“南无阿弥陀佛”,便能往生西方乐土,老少咸宜,何乐不为。此宗虽未能在印度独树一帜,但传到中国后却有了极大发展,“异端”渐成为“正统”

    大乘佛教第三系统是“密宗”(又称“真言宗”),公元七世纪在印度兴起。此宗乃吸收婆罗门教的咒术而成,注意念诵“唵嘛呢叭弥吽”六字真言(此六字意为“祈求在莲华藏中的佛”)。人持此六字大明咒,不仅能逢凶化吉,死后还能往生极乐世界。西藏和蒙古的喇嘛教即是印度密宗于八世纪初传入中国后形成的密教。后来,其他宗派也常在经文中附加咒语。如《般若心经》末尾的几句话,“Gate gate,Paragate,Parasamgate Bodhi Svaha!”(意为“度呀,度呀,度一切众生都到彼岸,使一切众生疾速成就无上悟道佛果”),但中国佛教则译为,“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成了玄妙的咒语。

    龚天民在《佛教纲要》中指出,大乘佛教的第一系统中,“‘天台’、‘华严’和‘法相’”三宗被称为正统佛教。而禅宗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而被认为是一种异数和反动。但目前,除禅宗尚名存实亡(因禅僧也念“阿弥陀佛”了),其他‘天华法’三宗已几近绝传了。再者,由于中国佛教各宗派融会混合的结果,已经很难找到纯宗派了。大家都也变成热心念佛向阿弥陀佛投降,沾上了净土宗的味道。”“世界各地华人佛教徒间,念佛势力最强大。如称中国佛教现在主要只剩净土宗一宗,也不为过。连一向反对净土宗最烈的禅宗,也都在禅净兼修了。”据黎登奥(Fritz Ridenour)所著《殊途同归?》,现在全世界的佛教徒约有五亿人。佛教从最初的无神的心理学上的自律、修行逐步发展演化为对多神多灵的崇拜。
Share |
Share

TOP

原帖由 蒙猫 于 2006-7-6 01:08 发表


结语:佛教哲学思想作为几千年来人类智慧结晶是值得大家了解学习的.之中充满了智慧的语言以及劝人为善的理念.但如果把她当作神去崇拜就已经完全背离了创建佛教的那位老师的初衷,就变成本没有的却被强加...而我们基督作为神却为罪人而死,提供生命的救赎.这种救赎是神的恩典,是唯一的......
...

你这个说的是不是有失偏颇了啊???
佛在梵语里面确实是智者之意。佛,在于参透事物本源。如果说当神来崇拜,那你看到的也只是表象而已。但凡对佛教有一点了解的,都会知道,人人皆有佛性,即智。既皆具佛性,则人人可成佛,即智者。如是说来,但凡学佛的,怎么会把佛当成神??你在佛教经文中看见神迹啊,法数啊神仙啊什么的字眼了么????
另外,关键问题在于,佛教和基督教是未来观的不同,和信仰者和被信仰者之间关系的不同,上面的回复里面已经说了,懒得在打字了。因此,你着实没有必要如此这般的为了宣扬基督教,呵呵,不要执著~~~~

TOP

非常感谢大家的热心讨论,我想贴出一部分讲述佛教,回教,基督教的内容给大家看一下,也有所比较


   借着神的普遍启示和特殊启示,不少人都相信瞑瞑之中有超然的力量存在,左右着世人的生命历程。如果我们相信神的存在,相信神有位格、有属性、有感情,并深切地关心着人类,那么一个逻辑的问题是,谁是真神呢?各宗教所敬拜的神都是真神还是有真有假?到底有多少位真神?有人认为,各宗教敬拜的神都是真的,众神是兄弟姊妹,所以,条条道路通罗马,任何宗教都能殊途同归,达到人天合一。

    但基督教的信仰是,真神只有一位,即耶和华这位独一真神。在<出埃及记>,神向以色列人订立的十条诫命中的第一条就是阐明这一点。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伟大先知摩西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十天,谆谆劝诫即将进入迦南美地的以色列人时说,“今日你们要知道,也要记在心上,天上地下唯有耶和华他是神,除他以外,再无别神。”(申四39)主耶稣在传道时也反复强调这一点。有一个法利赛人问耶稣,十条诫命中哪一条是第一要紧的。耶稣回答说:“第一要紧的,就是说:‘以色列啊!你要听,主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们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们的神。”’(可十二29~30)

    很多人对基督教这一“唯我独真”、否定别的宗教的神的教义相当反感,认为基督教太偏狭,不够包容。我本人在信主以前也有类似看法。然而,耶和华乃独一真神、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是千真万确的。在某种意义上说,作基督徒比信其他宗教更加困难。只有不但承认有神、而且进而相信耶和华是唯一的真神的人,才能成为基督徒。

    比较才有鉴别。为要明白基督教的这一教义,需要将《圣经》中的三位一体的真神与其他宗教所敬拜的神作一番比较、研究。有人将孔教、道教、佛教、基督教和回教(伊斯兰教)称为世界五大宗教。孔子虽是敬畏神的人,但他认为自己无力明白天道,故退而求其人道。孔孟之道主要是关于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贯大道,少有关于神的论述。道教虽有太上老君(即李耳,号老子或老聃)为共同教主,有三纲四辅道经,但道教以炼丹和求长生不老为主要目的,而已明朝以后式微。本章将简要地介绍佛教和回教,并与基督教相比较。

摘自 游子吟,作者 里程

[ 本帖最后由 小瞳 于 2006-7-6 09:51 编辑 ]

TOP

原帖由 蒙猫 于 2006-7-5 23:42 发表



这个帖的内容是想向所看到的人传福音,是主交给我们的工作.


至于历史问题,如果你有兴趣我们可以再开一帖对此讨论,并且也推荐你一本书(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

无论你引用什么书籍,你前面说在中国存在的道教,佛教不存在“拯救”的概念是错的~!你们信基督无可厚非,但是没有必要或多或少贬低其他宗教。宗教是具有排他性,但是,作为一种日常行为规范,它更教人宽容。
对照一下你说的: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 神所赐你的土地上,得以长久.
不可杀人.
不可奸淫.
不可偷盗.
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
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俾,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这个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面已经为”忠孝礼义信悌廉耻“给高度概括了。并不是在圣经之中才能发现的智慧之光。作为行为规范,无论是基督,是佛,是儒,都不约而同的劝人向善,这并非基督教独有。
关于你所谓的”拯救之路“。估计你是对中国的宗教不是很了解吧???? 由于西方对于未来观,是以末世论来看待的,认为世界必将灭亡,那刻将有末日审判,面对主的审判,只有信主的人才能得以赦免他的罪。可见,是把自己的罪,通过信仰留待他人(指上帝,就是你们的神)来赦免,来救赎。从地位来说,是仆从和主人的关系。你所宣扬的似乎你所信仰宗教独有的所谓”拯救之路“,只是对这样一种现象的美化而已。
反观佛教,道教,则不同。
首先,从对世界的认识来看。对于世界的认识,和基督教有明显的不同。正如前面一位同学所说,佛教,道教注重的是自修自为。在佛教,道教中,你看不到那种末日论,更没有审判。信仰佛教,道教并非因为需要别人赦免”罪“,因此没有所谓”拯救之路“也很正常。佛教,道教的救赎,是自我的救赎,而非他人的救赎(尽管基督教中也有类似于”人自助者天助之“的话,但是最终依靠的还是天主的救赎)。具体而言,佛教它讲求因果(道教也有类似观点),今世是前世之果,下世之因。自救自修更多源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并非象基督教那样一味用”末日审判“以及”门直到审判之前终将敞开“来”胁迫“,”威胁“,以至于前面有信基督的网友发出的帖子更象一种诅咒,这,难道不丧失了耶稣基督劝导的慈爱宽容么?也正因为前世今生来世的轮回概念,佛,道才没有毁灭说,没有所谓的拯救之路。这,并不能说明它们不存在拯救,更不能说明基督教的优越。在我看来,客观评价别的宗教对于信教者而言似乎更为重要,因为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他是否受到信仰的感化。
第二,从信仰关系来看,也不需要拯救之路。西方教义正象前面说的,是主仆关系,而佛教,道教更趋向一种平等性。基督,上帝,一位是神人合一,一位是世界唯一真神。总之,他们是无法企及的,凡人只能愉悦他,赞美他,希望他的怜悯而获得赦免。这样,依赖于神,才凸现拯救之路的重要。固然,佛教,道教里面也有很多关于希望通过祷告而获得神明的帮助的。但是,这个决不是加入道教,佛教的意义。道教讲羽化登仙, 成仙才是根本。佛教则说的更明白,”人人皆有佛性“。佛,在梵语中为智者之意,即是具有一切大智慧的人(是少在生前是人)。因此,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人皆有佛性,自然很好理解。成佛也成为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成佛即成为一个智者,这也是为什么佛经会蕴含很多人生哲理的原因。毕竟,它是告诉或是指导人们如何成为一个“智者”。
既然有可能成佛成仙,有哪里需要所谓的拯救之路??
至于世界观,未来观的问题,以后如果有机会在说吧,就不浪费时间了。

TOP

原帖由 ajie1a 于 2006-7-5 19:14 发表



为什么要证明上帝,就必须在圣经一书里找论据?是不是我也可以写本书,而且只允许你们在我的书里找论据,证明世界上没有上帝?


信仰不是证明题, 上帝若可证明, 上帝就是在纯粹逻辑推断下产生,这样逻辑反而成为上帝的上帝。这样我们这些基督徒也就无须信仰,只要信自己就够了。因为 信一个可证明的上帝,就是信自己的逻辑,信自己的“非凡”智慧!然而只有上帝通过圣经把自己启示给世人,否则没人可以认识创造天地的神。

但是我想澄清大家对我们的误解。我们并不是一群没有理性,只有“顽固的脑袋”的无知青年。我们承认,我的脑袋可能不及论坛上的各位,处处旁征博引。但这个世界上比大家聪明的人总是有的。只希望“聪明”人莫嘲笑“无知”之人。社会上有一种现象,城市小市民轻视农民的贫穷,知识分子轻视民工的“无知”,半桶水的科学家轻视懵懂的知青。然而每个人都不肯承认自己的无知。谁能拥有完全的智慧,谁能明白完全的真理?我们这群“无知”的基督徒,知道我们是多么的无知,所以我们不自己写书,不用自己的标准,来说世人的好歹。

然而我们这群“无知”的青年,却妄想追寻真理,岂不是痴人说梦。难道因为我们无知,我们不比别人聪明,我们就这一辈子与真理无缘吗?难道那些有智慧聪明的人们所知道的就是绝对的真理吗?若是,他就是神,但至今我还没发现历史上的那位哲学家能担当此重任。

我们基督徒认为,人的逻辑判断有限,因此只有从上帝而来的启示才是绝对真理。并且我们有能力以我们有限的逻辑,来判断圣经是独一真神给人类的启示,因为这样的逻辑判断,比哲学家苦尽一生的思辨来得容易许多。

ajie1a说,圣经是我们自己写的,我们用自己写的书作为自己的佐证,作为自己信仰的根据,ajie1a认为这很不合理。如果圣经真是我们自己写的,那么我们就真的是一群愚民,抱着自己写的书自我安慰。

对此我要在这里阐述一下圣经的成书过程。
1。圣经由新约和旧约组成。旧约39卷,从公元前1500左右到公元前400左右完成,新约27卷,是在耶稣复活升天之后的一百年内完成。两约的作者一共40来位,从第一位到最后一位跨越两千年的时间。其中有诗歌,预言,历史记述等等。虽有多位作者,经历千年岁月,其前后的主题、思想并不矛盾。若不是神启示给每个执笔的作者,这样的书,定是扎乱无章的。
(当然就这点你可以说,圣经也有可能是后人把前人的作品编撰合订成书的,按着后人的主观意愿挑选编撰而成,在某种程度上事后人自己“写”的)
2。圣经中的预言,与死海古卷
   在圣经中有很多预言,无不应验,在这里不多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我们的团契,我们可以一起探讨。
   其中旧约的不同经卷都有对耶稣降生,受难以及复活的预言。(这里举一段圣经 以赛亚书53章1~12节 见附录)在圣经以赛亚书里有很多对救助基督耶稣的预言,这些在公元一世纪耶稣将生之后统统应验。但因为圣经年代久远,很多人就会怀疑,这些旧约经卷里对耶稣的预言是后人加进去的,且在早些时候世界所存最古老的圣经也是在公元一世纪以后,即耶稣将生之后,这些圣经古典虽与现代圣经内容完全一致,但也无法反驳旧约预言是后人添加的说法。但在上个世纪,在死海附近出土了死海古卷,这部古卷是由羊皮所作,经鉴定其年代为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并且其内容除了极少数字与现在的圣经由出入以外,其内容与现在的圣经旧约完全一致。也就是说这些关于耶稣基督的预言是早在耶稣基督降世之前就已完成,并不是后人为了维护自己“写的东西”篡改而成。
   至此,圣经的预言已让我折服。若是人写的,有可能会每个预言都应验吗?因此我们相信圣经。
3。圣经的里的话打动了我,触动了我的心灵,圣经的话,让我无法想象这只是一个人所说的话。

圣经不是我们团契中任何一个弟兄姐妹写的,相反我们是看了圣经,才信服了它,才以它为一切生活的准则。没有圣经,也就没有我们的信仰。没有圣经,我们的信仰也就只是迷信。

我们相信,圣经是神的启示。而我们不愿意说毫无根据,主观臆测的话;也不愿用自己的理性做不全面的判断,来判断人的是非。所以我们总喜欢引用圣经的话,因为那是真理的本源亲自的启示真理。因为时间有限,有关这些的种种不可能在网上说明清楚,如果大家真有兴趣可以到我们团契里,我们一起探讨有关圣经的问题。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这里的基督徒,也都是从非信徒转为信徒,真正家庭因素的很少,我们大部分都是经过审慎思考,加上心灵上真诚地感动才决志信主的。并不是一群“顽固头脑的人”,不愿追随世风,而信这种古老信仰。从前面各位持异议者所回的帖子,可以知道大家对基督教有所了解,但是我想说的是,你们对我们所信的有些偏见,可能是因为你们只看到了我们信仰生活一小部分。我想说,对一件事物应该全方位的去审视,这样才可以真正了解其本质。欢迎你们来到我们当中,也欢迎你们提出你们的异议,好给我们阐明我们信仰的机会,消除大家对我们的误解。若之前在言语上有什么冒犯,就请见谅。但也希望大家有异议,请以平和的心态来反对我们,并尊重我们的信仰。

愿神祝福你们,东门吹牛,白嫩,不一样,eiszeit,ajie1a!(这是我们表达衷心问候的方式,希望你们接受)

附录

维基百科,关于死海古卷的条目: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D%BB%E6%B5%B7%E5%8F%A4%E5%8D%B7

网络上有关死海古卷的文章:http://www.godoor.net/text/shengjing/sjjj7.htm

圣经 以赛亚书53章1~12节:

53:1 我们所传的、〔或作所传与我们的〕有谁信呢.耶和华的膀臂向谁显露呢。2 他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像根出于干地.他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3 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 4 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 神击打苦待了。 5 那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 6 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 7 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或作他受欺压却自卑不开口〕他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 8 因受欺压和审判他被夺去.至于他同世的人、谁想他受鞭打、从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过呢。 9 他虽然未行强暴、口中也没有诡诈、人还使他与恶人同埋.谁知死的时候与财主同葬。 10 耶和华却定意〔或作喜悦〕将他压伤、使他受痛苦.耶和华以他为赎罪祭.〔或作他献本身为赎罪祭〕他必看见后裔、并且延长年日。耶和华所喜悦的事、必在他手中亨通。11 他必看见自己劳苦的功效、便心满意足.有许多人、因认识我的义仆得称为义.并且他要担当他们的罪孽。12 所以我要使他与位大的同分、与强盛的均分掳物.因为他将命倾倒、以致于死.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他却担当多人的罪、又为罪犯代求。

[ 本帖最后由 粽子!粽子! 于 2006-7-6 02:46 编辑 ]
我的主页:www.emmanuelwjy.com 欢迎大家浏览,上面有我自己录制的音乐

TOP

信则有,不信则无。。。尊重宗教信仰。。大多数的信徒还是很好的。。乐于助人。。最痛恨那些混在里面挂羊头卖狗肉的
可爱的小小流浪猪,欢迎来我的温馨小猪圈做客....

TOP

原帖由 东门吹牛 于 2006-7-5 20:12 发表


其实她帖子里边错的还不只这个,首先地理位置搞错了,喜马拉雅山是在中国的南面,而且它也没有完全把中华文明跟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文明个隔绝了。中国的佛教文化可是个货真价实的泊来品,阿三来中国的就有达 ...



前面说了,历史问题可以重开一帖讨论......真的,很乐意跟你们对历史问题有更深入的交流,很感兴趣.但这帖主旨是传福音.

在这里想主要跟大家简略介绍一下在中国传播广泛的佛教.
希望大家可以有所了解.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传说由古印度某国王子乔达摩创立,广招门徒,经过不断改进,形成之后佛教特有的僧侣制度.

乔达摩在创建佛教之后宣称自己为"佛陀","佛陀"意为开悟者,老师.他并没宣称自己为神......神的概念也就是偶像主义在佛教历史中是由后人自己加入的,从而对佛陀的尊敬变为了对假神的崇拜.

佛教强调自身修炼而达到"涅盘静寂"(不再生,不再死的涅盘极其静寂).佛经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是希望人可以通过一种出世的修炼而达到感情的静寂.并不具备拯救.

佛教自东汉进入中国,经历了"大乘运动",最终分为两派,有神论跟无神论......之后佛教在中国一直与中国原有的哲学思想融合,形成现在最为流行的密宗跟禅宗,其中已经大部分脱离了原乔达摩的思想,信仰的基础已经完全被曲解,变成了对偶像的崇拜跟惧怕......


结语:佛教哲学思想作为几千年来人类智慧结晶是值得大家了解学习的.之中充满了智慧的语言以及劝人为善的理念.但如果把她当作神去崇拜就已经完全背离了创建佛教的那位老师的初衷,就变成本没有的却被强加...而我们基督作为神却为罪人而死,提供生命的救赎.这种救赎是神的恩典,是唯一的......



主说:
"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人如己."
多吃点.......

TOP

弟兄姐妹们,大家的分享都很好,但是,我们不要忘了要柔和,主怎样待我们,我们也当怎样待人.有冒犯人的地方一定要道歉.

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 " --彼得前书三:15

主不是这样教导我们的吗?

在这里发贴是想邀请朋友到我们当中来,不是为了吵架和斗气的.只是弟兄姐妹看到别人有过激的言语就愤愤不平,其实大家想想在信主前,谁不是这样过来的呢.求主怜悯我们,好叫我们知道用怎样的方式去回答朋友们的问题.

当然有很多问题不是几句话可以说清楚的,所以我们欢迎有问题,有兴趣,愿意知道答案的朋友到我们当中来,欢迎你们.

[ 本帖最后由 Helen101 于 2006-7-6 02:33 编辑 ]

TOP

阿拉真主,我赞美你

TOP

原帖由 ajie1a 于 2006-7-5 19:10 发表



请阅读“草原帝国”一书,以了解中亚地区对中华地区文化和宗教交流的作用。



这个帖的内容是想向所看到的人传福音,是主交给我们的工作.


至于历史问题,如果你有兴趣我们可以再开一帖对此讨论,并且也推荐你一本书(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
多吃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