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Bob Dylan么?

Bob Dylan,约翰·列农,等等
前两天实验室有一个哥们儿去汉诺威听他的演唱会了
向我炫耀了一番
男人四十一枝花,长得不像刘德华

唉,男人作怪本来没什么,年轻的时候看着还挺摇滚的。
可是老了还出来作怪,就不好玩了,那就不摇滚了,要命~
LA SO LA SO MI FA SO LA SO LA SO MI SO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whisper at 2005-11-23 03:14 AM:
今年奧斯卡最佳電影歌曲"Things Have Changed"(選自「完美的男人」電影原聲帶)得主巴布狄倫,繼"Knocking On Heaven's Door"後第二度為電影配樂,並且首度拿下奧斯卡獎。隨著電影「完美的男 ...

一张照片
男人四十一枝花,长得不像刘德华

TOP

摘自某博克

今年奧斯卡最佳電影歌曲"Things Have Changed"(選自「完美的男人」電影原聲帶)得主巴布狄倫,繼"Knocking On Heaven's Door"後第二度為電影配樂,並且首度拿下奧斯卡獎。隨著電影「完美的男人」即將在台上映,並且重新挖掘一代民謠巨擘的音樂世界。


Bob Dylan ,這位繼貓王之後,最受景仰及讚譽的美國藝人,與英國的披頭四合唱團,共同在60年代開啟了一場不僅影響音樂、甚而政治及宗教的文化革命。而Bob個人最大的成就,莫過於是以詩般的筆法所揮灑而出的時而諷喻憤慨、時而表達個人喜悅卻都發人省思的詞句,為通俗音樂創造了全新的語言,開啟更為寬廣的道路。


1941年5月24日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Duluth市的Bob ,本名是Robert Allen Zimmerman,基於崇拜名詩人Dylan Thomas的原因,而取"Bob Dylan "做為他的藝名,以期許自己的音樂成就能如Dylan Thomas一般。


1961年元月24日,Bob 抵達當代民謠音樂的發詳地-紐約的格林威治村求發展,首先,他拜訪了其心目中的民謠英雄,有"抗議之父"美稱的Woody Guthrie ,從他那學習獨特的唱腔及口琴技法。隨後,便在當地的咖啡廳內演唱,且由於"紐約時報"Robert Shelton的讚揚與大力推薦,而與Columbia唱片公司簽下合約,於當年發行了其首張同名專輯。 Bob 的前四張專輯,大都是些描繪政治百態的抗議性民謠作品,且已儼然是Woody Guthrie 的繼承者。


1965年的第五張專輯"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 "專輯,Bob率先採用電吉他並加入了搖滾之聲,而引發了一場民謠搖滾的革命。之後,Bob 又陸續發表了30張專輯,樂風從民謠、搖滾、藍調、鄉村到福音都有。

1992年底,Bob 又再次用空心吉他伴奏,以在錄音室內做現場表演的方式完成其個人第36張專輯"Good As I Been To You",亦是其自1965年以後,27年來的首張完全不以任何帶電樂器伴奏的專輯,既不採用製作人、也不重覆錄音或是使用任何錄音室技巧來修飾,充份展現出Bob 被人忽略已久的吉他彈奏功力、及其獨特無人能模仿、呢喃般如在透露秘密的演唱風格。 1991年,象徵西洋流行樂壇最高榮譽的葛萊美獎為表彰Bob Dylan三十年來的卓越貢獻,故而頒予Bob「終身成就獎」。這對於影響樂壇及美國社會運動變革至深的Bob 而言,可說是絕對的實至名歸。


1992年10月16日,為慶祝Bob Dylan進入歌壇三十週年的一場紀念演唱會在紐約麥迪遜廣場展開,吸引了超過一萬八千人的觀眾前往觀賞。由於請來的藝人都是當今赫赫有名的樂手,所以把當天觀眾的情緒帶到了最高潮。參與演出的歌者包括有:John Mellencamp、盲人歌手 Stevie Wonder 、The Velvet Underground主唱Lou Reed、Pearl Jam 的 Eddie Vedder 和 Mike Mccready、黑人民謠歌手Tracy Chapman、Johnny Cash 與妻子 June Carter Cash(Johnny 在'69年 Dylan 的專輯封面提了一首詩,而得到了葛萊美獎「Best Album Note」的殊榮)、老牌鄉村樂手 Willie Nelson 、另外一位橫跨電影與音樂的鄉村藝人 Kris Kristofferson、來自德州的已故藍調吉他英雄Stevie Ray Vaughan、老石頭 Ron Wood 、曾經風靡了 Woodstock 演唱會的藝人Richie Havens、三位當代傑出的年輕女藝人Shawn Colvin、Mary Chapin Carpenter以及Rosanne Cash、偉大的詞曲創作家兼歌手 Neil Young 、Pretenders主唱Chrissie Hynde、頗受此間歡迎的吉他之神 Eric Clapton 、和 Bob Dylan有長久合作關係的 The Band 和老披頭 George Harrison、著名的搖滾樂手Tom Petty、老牌民謠搖滾樂團 Byrds 的一員Roger Mcgainn等等相繼以搶眼表現風靡全場;末了,Dylan和眾樂手合唱了「 My Back Pages」、「 Knockin' On Heaven's Door」結束了這場耐人尋味的演唱會。綜觀而言,這些樂手不俗的表現和 Dylan 詞曲的功力,將演唱會帶入了高潮而絲毫沒有冷場,是一場值得一聽再聽的演唱會,Sony唱片公司特別錄下了全部的過程,並加以重新付梓以饗大眾, 作為永久的典藏。


1995年一開春,Bob就以"World Gone Wrong"專輯贏得葛萊美獎「最佳傳統民謠專輯」獎項,奪得一個好兆頭。同年,Bob加入了時下流行的"Unplugged"熱潮中,亦錄製了一張"MTV Unplugged"專輯。這張專輯紀錄下了Bob Dylan精彩的現場演出精髓,著名的"People"雜誌盛讚道:「...Bob Dylan在這次現場演出實況錄音中尋回了他的表演敏感度....。正如在1994年Woodstock演唱會裡的表現一般,Dylan自然的唱腔,以及合作樂團將民謠、早期搖滾和鄉村音樂所做的完美融合,共同營造出絕美的靈魂張力。」


1997年6月,Bob突因胸口劇痛而被送往醫院急救,還好在醫護人員全力搶救下,這位一代巨擘安然渡過危險期,逐漸恢復健康。8月,一張集結Bob Dylan 將近40年歌壇生涯最佳作品紀錄的精選輯"The Best Of Bob Dylan"問市,旋即打入英國專輯榜Top 10,證明Bob的作品絕對經得起時代的考驗。這張精選輯首度同時收錄了18首Bob最具代表性的歌曲,包括有:「Blowing In The Wind」、「Like A Rolling Stone」、「Knocking On Heaven's Door」、「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All Along The Watchtower」、「If Not For You」.....等等各世代樂迷耳熟能詳的歌曲。此外,精選輯中還收錄了一首Bob為電影"Jerry McGuire(征服情海)"所譜的新作「Shelter From The Storm」,這張專輯不但是樂壇的良心示範,更是整個美國近代社會演進史的珍貴紀錄。


10月,Bob再度推出第41張專輯"Time Out Of Time"(被遺忘的時光),也是他這7年來第一張自己譜寫的作品,由他與Daniel Lanois(U2, Peter Gabril)共同製作,許多大師級樂手參與其中:鋼琴手Jim Dickinson(Ry Cooder, Aretha Franklin)、手風琴師Augie Myers、吉他手Cindy Cashdollar等人,此輯可說是一張感性多於理性的作品,無論是帶有當年「Like A Rolling Stone」色彩的憂鬱民謠曲調;或是一如昔日「Highway 61 Revisited」中狂暴電子吉他主導的搖滾力作,你都無需以閱讀詩作的態度去面對它,感覺或許才是唯一的指針。透過十餘首的新作,Bob Dylan的音樂心情時而冷眼諷刺、時而感傷心碎,他已不需要太多的言語,情緒、樂音一切都如此自然妥貼,更重要的是,旋律之下那股暗湧不息、獨屬於Bob Dylan的老搖滾精神,將永遠熱切而不逾矩。


超過三十年的音樂生涯,Bob Dylan以啟發人性的搖滾精神及對政治、社會現象的聲討、批判,成為後輩仿效的指標,為他贏得"文化英雄""搖滾鬥士""天才詩人"及"音樂界良心"....等美名,而1988年的晉身"搖滾名人殿堂"、1991年的獲頒葛萊美的"終生成就獎",更可說是實至名歸。Bob Dylan的成就,早已遙遙超過他所崇拜的詩人Dylan Thomas之上了!
男人四十一枝花,长得不像刘德华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花痴 at 2005-11-23 02:54 AM:


你还没睡啊?是不是怕上床后真掉下来----这次可不只是腰骨损伤?:bushuo.gif

莫名其妙我就耽误了好几个小时的宝贵时间,tnnd。
男人四十一枝花,长得不像刘德华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迪克 at 2005-11-23 02:54 AM:
曾经喜欢过一阵子
向你推荐 blowing in the wind

呵呵,bob dylan在比我大五岁左右的人中很有市场的。
特别是那些搞音乐的家伙,尤其是在电台作dj的家伙们。
男人四十一枝花,长得不像刘德华

TOP

这个肖复兴就是写中学生早恋出名的一个作家,当广播里热播早恋问题的时候,我恰恰在读中学,而此时,我们的国家刚刚允许谈论早恋问题。

这是题外话,与鲍勃迪伦没有关系。
男人四十一枝花,长得不像刘德华

TOP

另一段:

我和鲍伯-迪伦(Bob Dylan) -肖复兴
Filed under: 乐
      
    1
  
    鲍伯·迪伦(Bob Dylan)属于60年代。
  
  
    60年代,他二十多岁,和美国一样年轻。
  
    60年代,他抱着一把木吉他,沙哑粗糙地唱着民谣,从明尼苏达的矿区走来,并不高大茁壮的身影渐渐地在美国的背景中清晰起来。
  
    60年代,虽然有西班牙王子胡安·卡洛斯和希腊公主结婚,以及美国人诺曼·博劳克成功地培养出比原产量高三倍的高产小麦新品种这样能够让人高兴的好消息,但60年代是整个世界动荡的年代,短暂的好消息不能如方糖一样,稀释掉密布在整个60年代的灰色云层而让它变甜。
  
    60年代,是一个饥饿的年代:非洲的大饥荒,我国连续三年的人祸与自然灾害,估计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肚子空空在挨饿。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和联合国秘书长吴丹一起号召与饥饿做斗争。
  
    60年代,是一个战争的年代:苏联进行核试验,美国恢复了地下核试验。两个超级大国军备竞赛,苏联要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的争执不断,核裁军的呼吁不灵,据统计:苏美两国拥有的核武器的爆炸力相当于世界人均三吨TNT的爆炸力。整个世界坐在随时可能爆炸的火山上。
  
    60年代,是一个运动的年代,整个世界此起彼伏按下葫芦起了瓢:不仅中国搞了文化大革命运动,欧洲也是学潮不断,美国出现反种族歧视的示威运动,意大利出现了工人罢工运动,拉美不少国家跟随卡斯特罗搞革命运动,骚乱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0年代,是一个暗杀的年代:肯尼迪在达拉斯被暗杀,没过多久,马丁·路德·金在孟菲斯被暗杀。
  
    60年代,是一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矛盾冲突的年代:苏共22大召开后的非斯大林化,苏联武装占领布拉格,我们和苏联的珍宝岛战役,柏林墙的迤逦建立⋯⋯
  
    鲍伯·迪伦的歌声就是响彻在这样的60年代。
  
    鲍伯·迪伦就像是上帝专门为60年代而创造的歌手一样,敏锐地感知着60年代的每一根神经。鲍伯·迪伦的诞生,宣布了50年代的结束,宣告了跨掉的一带和忧郁的布鲁斯、乡间民谣的50年代的结束。
  
    60年代初,鲍伯·迪伦在进行他的巡回演出之前,特意到医院去看望他所崇拜的病危中的上一代民谣大师伍迪·格思里(Woody Guthrie),然后踏上他自己新的旅程。这是新一代和老一代的告别仪式,意味着50年代真的无可奈何也义无反顾地结束了。
  
    面对60年代所发生的一切,鲍伯·迪伦用他嘶哑的嗓音唱出了他对于这个世界理性批判的态度和情怀。他以那样简朴疏朗又易学易唱的旋律、意象明朗且入木三分的歌词、沙哑深沉而强烈愤恨的情绪,站在领头羊的位置上,充当着人民的代言人的角色。虽然,在60年代他也唱过类如《来自北部乡村的女孩》那样的爱情歌曲,但他大部分唱的是那些激情洋溢的政治歌曲。听他那时的歌,总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我们的《黄河大合唱》,他就像是站在那浩浩大合唱队前面的慷慨激昂的领唱和领颂者。
  
    1961年,他唱出了《答案在风中飘》和《大雨将至》,那是民权和反战的战歌;
  
    1962年,他唱出了《战争的主人》,那是针对古巴的导弹基地和核裁军的正义发言;
  
    1963年,他唱出了《上帝在我们这一边》,那是一首反战的圣歌;
  
    1965年,他唱出了《像滚石一样》,那是在动荡的年代里漂泊无根、无家可归的一代人的命名⋯⋯
  
    在60年代,他还唱过一首叫做《他是我的一个朋友》的歌。我忘了他是在60年代的哪一年唱的了,只知道他是在芝加哥的街上,向一个叫做艾瓦拉·格雷的瞎子歌手学来的,他只是稍稍进行了改编,配以简单的木吉他唱了出来。那是一首原名叫做《矮子乔治》流行于美国南方监狱里的歌。(这是一首有名的歌,以前曾经被传奇的老民谣歌手“铅腹”唱过,“铅腹”的另一首《昨晚你睡在哪儿》后来曾经被“涅磐”乐队翻唱。)这首歌是为了纪念黑人乔治的,乔治仅仅因为偷了70元钱就被抓进监狱。在监狱里,他写了许多针对时弊的书信,惹恼了当局,竟被看守活活打死。鲍伯·迪伦愤怒而深情地把这首歌唱出了新的意义,他曾经一次以简单的木吉他伴奏清唱这首歌,一次用女声合唱做背景重新演绎,两次都唱得情深意长感人肺腑。在解释他为什么要这样唱这首歌时,他说:“监狱看守实际是害怕乔治的,因为乔治太真实,他们被他凝重的感情所惊吓。”
  
    他是以深切的同情,以呼喊民主自由和平的姿态,抨击弥漫在60年代的种种强权、战争、种族歧视所造成的黑暗和腐朽。
  
    在60年代,他是一代年轻人的精神领袖,是那个逝去的年代的难能可贵的理想主义的象征。
  
    在60年代,鲍伯·迪伦和我们一样,就像是一个“愤青”。对于如我这样也是和鲍伯·迪伦一样在60年代度过了整个青春期的人来说,听鲍伯·迪伦的歌没有什么隔膜,而是那样的亲切,水乳交融,肌肤相近。
  
    60年代,在饥饿的边缘上挣扎的世界的三分之一的人口中,也有我们的一份,而我们却在一边饥肠辘辘一边热血沸腾地写下这样的诗篇:“要把克里姆林宫的红星重新点亮,要把世界上三分之二受苦受难的人民解放!”
  
    60年代,在反战的斗争中,我们也不止一次跑到天安门广场集合,伸出了愤怒的臂膀,呼喊着和鲍伯·迪伦一样的心声,只是没有如他一样唱出“上帝在我们这一边”,而是高喊着“正义在我们这一边!”
  
    60年代,在那些如火如荼的政治年代里,我们更是无比地投入,珍宝岛战役,就发生在我们插队的北大荒的乌苏里江上,离着那样的近,近在咫尺,我们抱着随时上战场而决一死战的豪情壮志,聆听着那枪炮声的召唤。即使离着那样遥远的布拉格,我们站在北大荒的冰天雪地里也愤怒谴责苏联的坦克车开进了布拉格的街头,并且蹲在白桦林的树墩旁写下诗的急就章,没有舞台和广场,就跑到插队的村里食堂里,把吃饭的桌子和椅子挪到一边腾出空地来站在那里慷慨激昂地朗诵。而在柏林墙建立的时候,我们正在挥舞铁锨,深挖洞,广积粮,大挖现在已经用来做商场和KTV包间的地下防空洞。
  
    60年代,在文化大革命的运动中,我们更是和鲍伯·迪伦一样地鱼翔浅底鹰击长空,冲锋陷阵在第一线,一样的粪土当年万户侯,一样的自以为是,激进冒失,根本听不进父母的话,而把他们当成挡路堵道的保守派和保皇派。只不过,我们把鲍伯·迪伦唱的歌词都更为直白激昂地挥洒在大字报上去激扬文字⋯⋯
  
    我们和鲍伯·迪伦们多么的相似。我们当然听得懂鲍伯·迪伦那时唱的“来吧,两院的议员,请注意这个警告,不要站在门口,不要堵住走道⋯⋯外面有场战斗,打得异常激烈,马上震动你的窗,让你的墙壁嘎嘎直响。因为时代在变。来吧,父亲和母亲,全国的父亲和母亲,不要去批评你们不理解的事情,你们的儿子和女儿对你们的命令已经不听,你们的老路子越来越不灵⋯⋯因为时代在变。”(《时代在变》)我们也就对美国联邦调查局把鲍伯·迪伦列入红色共产党员的黑名单不会奇怪。
  
    60年代的鲍伯·迪伦和我们是同一代人,是同一类人。
  
    60年代的鲍伯·迪伦相信音乐的力量,以为音乐可以救这个世界,就像是那时的我们以为可以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受苦受难的人民。
  
    60年代的鲍伯·迪伦出版他的专辑时把专辑的名字命名为“时代在变”,他相信时代在变,相信音乐能够使得时代改变。
  
    我们重新再听鲍伯·迪伦60年代的歌,是在看一本发黄的黑白老相册,是在追忆似水年华,那是一代人逝去的壮丽的青春和梦想。
  
    鲍伯·迪伦用他一如既往的沙哑的嗓音、朴素的木吉他,偶尔用他那天籁般的口琴,吟唱在我们的心中,回荡在逝去的风中。
  
    2
  
    90年代的鲍伯·迪伦老了。
  
    日子真是不抗混,岁月很快就催老了一代人。
  
    90年代的鲍伯·迪伦已经不再用木吉他而改用电吉他。其实,他早就在1965年就用电吉他了,那时他遭到歌迷的反对和起哄,而现在人们早就已经习惯了他的电吉他。偶尔,他也会用“不插电”,也还用口琴伴奏,但那是偶尔而已,如同雨季里偶尔打把伞出门,让雨滴在雨伞上敲响清脆的回音,唤回一点往昔湿漉漉的回忆。
  
    如同退潮一样,潮水从沙滩上一点点消失,徒留下了青春的空贝壳和人去楼空的叹息。90年代的鲍伯·迪伦变化非常的大,他不再充当社会和人民代言人的角色,他不再做正义和理想的化身,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开始歌唱个人化的感情,他把曾经从伍迪·格思里学习并加以彻底改造的膨胀成氢气球一样扶摇直上云天的民谣,重新改造回到了地上,开始了一个新的轮回重新柔情荡漾起来。
  
    他开始唱爱情,不过那爱情是回忆中的爱情:“我不能等待,穿过午夜的街,周围都是人,空气在燃烧。我试图把事情想清楚,我不能再等待。我是你的男人,我试图重温过去甜蜜的爱⋯⋯我想着你和所有我们可以漫步的地方。”(《不能等待》)他一再把那种回忆中的爱情唱得格外凄婉,他似乎是生活在梦和永远不能忘记的回忆之中:“星期天我去教堂,她正好从那里经过,我的爱需要那么久才能够消失。我在你身上找到了我的世界,但你的爱不能证明是真的,在冰冷的铁的界限里,我离城有20英里,芝加哥的冷风把我撕裂。现实总有太多的头绪,有些事情比想象的持续得更长,而有些事情你永远不可能忘记。”(《冰冷的铁环》)
  
    他变得多愁善感起来,似乎将过去自己的叱咤风云遗忘了,偏偏总是记起感情的失落和回忆中柔软易碎的部分,对世界充满疑问和迷惑。他一下子脆弱起来。他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他像是走到了世界末日似的,悲天悯人地唱了起来:“我顺着河流到达大海,我曾经到过这个充满谎言的底部,有时候我身上的负担似乎比我能够承受得还要多。天还没有黑,但快了。我出生在这儿,还将死在这儿。我在移动,但我站在这儿没动。我身体的每一根神经那么苍白麻木。我想不起来到这儿来是想带走什么,甚至听不到祈祷者的呢喃。天还没有黑,但快了⋯⋯(《天还没黑》)
  
    既然天还没黑,为什么要这样忧心忡忡?我不知道他为什么变成了这样,和60年代的鲍伯·迪伦截然不同。我知道他的变化并不是始于90年代,早在70年代和80年代就已经有了这样变化的萌芽,他只是在90年代长成了这样枝叶婆娑的大树,而不再愿意成为坚硬的岩石和迎风飘扬的旗。
  
    是因为90年代战争虽然还层出不断但毕竟不像是60年代那样紧张了?还是因为饥饿已经不再困扰地球了?或是意识形态的矛盾已经随着苏联和整个东欧社会主义的解体而不再那样剑拔弩张了?或是网络时代的到来让人类的感情越发虚拟化也越发物化和个人化了?这样的背景下,需要的迈克尔·杰克逊那样的奢靡和麦当娜那样的性感或赛琳·迪翁那样我心依旧式信誓旦旦爱的虚幻?已经不再需要鲍伯·迪伦的正义和激情、理想和信仰了?真的是快乐得猪已经胜过了思考的芦苇了?一代有一代的青春,一代有一代的偶像,一代有一代的歌唱。
  
    如果从鲍伯·迪伦本身来说,是因为他出了一次车祸差点要了他的命,或是离了一次婚又差点要了他的命,会是这样的命运的跌宕变化让他的音乐也随之颠簸起了动荡的曲线?
  
    我不知道,我无法弄清究竟是什么原因让90年代的鲍伯·迪伦以这样的变化面貌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鲍伯·迪伦在接见《滚石》杂志的记者时这样说:“当没有人把我当一回事时,正是我创作丰收的时候。你年纪大起来,将会变得更倾向家庭化⋯⋯”
  
    鲍伯·迪伦儿女情长起来了。
  
    90年代,他真的唱了一首这样儿女情长的歌,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唱给他的母亲的,名字叫做《百万英里》:“您带走了我真正怀念的一部分,我一直问自己像这样还能维持多久。您告诉我一个谎言,这没关系,妈妈。我曾试图离您近一点,但我仍然离您有一万英里远。您带走了银您带走了金,您把我一个人留在冰冷里。我在那些无梦的睡眠里漂流,把所有的记忆抛进深渊,做了那么多根本不想做的事情。我正试图离您近一点,但我仍然离您有一万英里远。”
  
    听这首歌,让我想起约翰·列侬那首同样唱妈妈的歌。同样对妈妈充满着一点怨恨,同样更充满着深深的爱和感人肺腑的回忆。更同样的是他们两人竟是如出一辙从社会的批判和介入的宏大叙事中回归到母亲的身旁。也许,当他们老的时候才发现母亲在这个变化多端而冷漠的世界上对于他们是多么重要,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母亲才和他们拥有着唯一的血缘关系。
  
    90年代的鲍伯·迪伦,像60年代崇拜伍迪·格思里一样开始崇拜海明威。他曾经这样说:“海明威不喜欢形容词,他不需要去形容定义要说的事情,只是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我现在还做不到这一点,但我想要达到这个目标。”这是一个新的目标,和60年代鲍伯·迪伦的目标显然不一样,重视的是语言的表达而不是情绪和理想的宣泄。应该说,这个目标在《百万英里》这首歌里达到了。鲍伯·迪伦激流勇退了,从白浪滔天的大海回旋到了环绕母亲的清澈的小溪。
  
    其实,我们进入90年代后,和鲍伯·迪伦一样在变化着,只是我们自己不知不觉。岁月的轨迹刻在我们身上,不会像是树木那样留下年轮一样的清晰。残酷的政治运动已经没有了,再提起来下一代人会感到陌生,如今已经被体育运动所取代,疯狂的球迷已经替代了当年对政治运动的迷恋,手机短信和“伊妹儿”更是替代了当年的日记、情书里的悄悄话和大字报墨汁淋漓的揭发。饥饿是少数人的专利,高蛋白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三油甘脂已经让减肥成了世界性流行趋势。为了一个信仰一个理想而献身,成了愚蠢和傻冒儿的代名词,惟利是图已经不再羞怯,假冒伪劣已经畅行无阻,笑贫不笑娼已经深入人心,就是连内裤和安全套都要浮华地讲究名牌,绝对不再相信经过了岁月的磨洗蚌壳里会含有珍珠,而是早就心急气燥地打开蚌壳,就着掺了雪碧的红酒吃里面的蚌肉了。实用主义和犬儒主义发霉的青苔爬满我们的周围而我们自己以为是环绕的绿围巾,就实在是见多不怪了。
  
    和60年代曾经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我们自己相比,我们已经变得面目皆非。我们怎么可以要求同我们一起进入90年代的鲍伯·迪伦没有变化呢?鲍伯·迪伦是我们的一面镜子,照见了他,同时也就照见了我们自己。我们不是和他一样吗,忽然到这个时候渴望真情起来了,因为这个世界上真情已经和恐龙一样越来越稀少,而欺骗如同献花盛开遍布世界,让我们呼吸着它的毒气而以为是享受着芬芳,所以那一份遥远的真情才被我们自己珍惜起来。我们忽然梦想退缩在自己的驱壳里和母亲的怀抱里,自欺欺人以求抵挡被我们自己的手变坏和破坏了的世界。
  
    我们和鲍伯·迪伦一样,可以改用电吉他,用电子和多媒体来和这个世界抗衡,却再也无法重新拾起那把木吉他。木吉他上和我们曾经读过的红宝书一起已经是落满了厚重的灰尘。
  
    我们和鲍伯·迪伦一样,不再像滚石一样了,不再重返61号公路了,我们只是站在午夜的街上,看霓虹灯不停闪烁,看人群熙熙攘攘却过尽千帆皆不是,迷茫一片找不到自己的一个亲人。
  
    鲍伯·迪伦1997年出版了他的新的专辑,取名叫做《时光不在心中》(Time out of mind)这让我想起了他在1963年出版的那张名字叫做《时代在变》(The times they are changing)的专辑。同样是time一个词,他已经把它赋予不同的含义,60年代的鲍伯·迪伦把它称为“时代”,90年代的鲍伯·迪伦把它叫做“时光”了。
  
    90年代的鲍伯·迪伦说:“我从来没有写过一首政治歌曲,音乐救不了世界。”
  
    90年代的世界,柏林墙倒下了。
  
    3
  
    如今每次听鲍伯·迪伦,常常不时地让我想起十多年前的一件往事。那时我在德国住了将近一个月,一天闲来无事,一家中国餐馆的老板开车带我到郊外一家非常大的超市,那里的东西很便宜。超市里正卖处理的各种CD唱盘,只要几个马克一张,真是便宜得几乎等于白给,因为在唱片店里,一张CD最少也卖上百马克。我忍不住便宜的诱惑,随手买了几张。那时我还没有现在的音响,但我正想买一个,而且我想在德国呆的这一个月省下的钱大概可以买一个不错的音响了。因此,虽然那时我对音乐特别是摇滚乐一无所知,那些英文和德文也不大认识,但就像是挑水果看模样俊俏一样只管看着封套印得好看就买下了。像是还没有房子,就先忙着结婚了,有点超前。
  
    没有想到,那里面竟有一张是鲍伯·迪伦的《鲍伯·迪伦的档案》(《Documents of Dylan》)。一共有七首歌,其中第一首就是《大雨将至》(A hard rain’s gonna fall)。
  
    绿色的底色中,年轻的鲍伯·迪伦抱着木吉他对着麦克风在唱歌。它跟随我十多年,常常在听,却是在几年前才知道他就是鲍伯·迪伦。
  
    也许,我和鲍伯·迪伦有点缘分。
  
    不知道是鲍伯·迪伦的时候,听这张唱盘,尤其是听《大雨将至》,也许是望文生义,总让我想起下雨的日子,你淋着雨,他走了过来,不是为了递给你一把遮雨的伞,而是和你一起淋在雨中,弹着吉他,喃喃自语,和你一样淋湿的头发和衣服,雨水打湿了他的吉他和他的歌,他就那么陪伴你唱着。
  
    知道了就是鲍伯·迪伦以后,依然是这种感觉。总觉得鲍伯·迪伦不居高临下,而是很亲切,很平易近人,就像是蹲在地铁出站口拉着二胡的老人,或像是站在过街天桥上旁若无人唱着歌的盲人,有点衣衫褴褛的样子,有点世事沧桑的意思,有点看破春秋演绎的眼神。也许,这种感觉有些奇怪,和鲍伯·迪伦本人完全不搭界。但那种感觉是那样的真实,那样的和鲍伯·迪伦合二为一。
  
    有时,想起他出现在格莱美、金球奖和奥斯卡颁奖晚会上的样子,当听到他的名字,所有到场的观众欢腾的情景,让我感到有些奇怪,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摇滚歌手能够赢得如此值得骄傲的荣誉,他得到了。难道他不应该得到吗?约翰·列侬去世了,世界上只剩下他一人从上世纪60年代唱到世纪之末又接着唱到新世纪的到来。(2001年,他出版了新专辑《爱与偷》,可惜,我没有听到。)他和摇滚一起跨越了一个世纪。在万种欢腾瞩目中,整整六十岁的鲍伯·迪伦站起身来走向舞台的时候,镜头上他的脸如核桃皮一样坚硬而皱纹纵横,但我相信里面的仁儿肯定是软的,是香的。
  
    有的歌手只是和你萍水相逢,他的歌只是一杯酒,喝掉了也就喝掉了,消失在助兴的气氛里和你脸上暂时涌起的酡颜上。有的歌手是你走到哪儿,他都会跟你到哪儿的,他是你一生的朋友,从青春陪伴你到苍老。他的歌声就是你随时迸发的感情,说着你想说的话,走着你正在走着的路。
  
    鲍伯·迪伦就是这样的歌手。
男人四十一枝花,长得不像刘德华

TOP

有段介绍

Bob Dylan (born Robert Allen Zimmerman 24 May 1941) is an American singer-songwriter, musician, and poet. He is one of America's most highly regarded popular songwriters, and his endur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American œuvre are comparable to those of Stephen Foster, Irving Berlin, Woody Guthrie, and Hank Williams.

Much of Dylan's best known work is from the 1960s, when he became a documentarian and reluctant figurehead of American unrest. Many involved in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found an anthem in his song "Blowin' In The Wind". Millions of young people embraced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as a rallying cry of the decade.

Dylan expanded the vocabulary of popular music by incorporating politics, social commentary,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In doing so he created a style which combines lyrical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with often absurdist social and political moralizing, defying folk music convention and appealing widely to the counterculture of the time. While expanding and personalizing musical styles, Dylan has nonetheless shown devotion to traditions of American song, from folk and country/blues to rock 'n' roll and rockabilly, to Gaelic balladry, even jazz, swing, and Broadway.

Dylan performs on several instruments, including the guitar, piano, and harmonica. Backed by a changing lineup of musicians, he has toured almost constantly since the late 1980s. Although his contributions as performer and recording artist have been central to his career, his songwriting is generally held as his highest accomplishment
男人四十一枝花,长得不像刘德华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whisper at 2005-11-23 02:50:
当然,据说是见到Bod Dylan了,跟列农没关系


你还没睡啊?是不是怕上床后真掉下来----这次可不只是腰骨损伤?:bushuo.gif
我为花痴,我为花狂,谁为我狂,谁为我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