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学排名的偏见!

最近,英国《泰晤士报》公布了“2005年世界大学排行榜”。榜上前20位的“世界大学排名”十分惹人注目,似乎它们就是当今世上绝对顶尖级的大学,使人好不羡慕和向往。

    然而,只要对这份排行榜稍微做一下研究,则不免对其权威性和公正性生出不少疑团。

    上榜的“世界大学前20名”中,美英等英语国家的院校占了17所,其中美国12 所,英国4所,澳大利亚1所;非英语国家的仅有3所,中国、日本和法国各占其一。去年的情况也大同小异,英语国家进入排名的院校也是17所,只是院校的名称和名次较今年不同;中国、日本和新加坡各有1所,其中新加坡或许只能算半个非英语国家,因为英语是该国官方语言之一。

    至于给这些大学排名的评委构成及其背景,暂且不得而知。不难推断的是,英语肯定是多数甚至绝大多数评委的母语。据说,发表论文及其被引用的次数,毕业生是否为国际大公司所录用,都是评判名次的重要依据。想必那些论文大多是以英文发表和引用,不然评委何以知晓。由于美英两国是许多国际大公司特别是其总部的所在地,美英两国的大学自然也就“近水楼台”了。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包括美英两国在内的英语国家的大学,特别是那些中榜的名校,笔者绝无贬低、小瞧的意思,那些院校在不少学科和研究领域确实高立潮头。但如果一味笼统拔高英语国家院校的地位,使其占到“世界大学前20名”中的85%,未免就过头了。

    俄罗斯和德国都是世界上响当当的科技大国,当然少不了先进、发达和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作为支撑。对俄罗斯和德国的不少名校,世人大都有口皆碑。莫斯科国立大学是许多世界知名人士的母校,在美国国家标准局对欧洲各大学及学院教育品质的评审中,它均名列前茅;德国柏林大学则被公认为现代大学制度的发源地。可是在《泰晤士报》近年公布的“世界大学前20名”中,俄罗斯和德国的院校竟都榜上无名,这不免有些让人为之不平。难道俄罗斯、德国两国国立大学的教学水准和质量,会逊于赫然榜上的某国州立大学?

    有着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的印度,其高等教育水平同样不应被小觑。在数学、软件和信息等领域,印度的大学培养了大量世界一流的人才。或许那些搞世界大学排名的人有所不知,就在他们将一所所美国大学排入榜中之时,不少印度教师正在通过互联网给远在西半球的美国学生上课。

    这份排行榜也许还给人某种“文明歧视”之感。作为阿拉伯世界最著名的大学之一 ———开罗大学,在埃及学、阿拉伯和伊斯兰等研究领域,都具有极高的学术水准,其毕业生更是桃李遍天下,尤其深受中东、阿拉伯等穆斯林国家和地区的好评和欢迎。这样的名校竟也被拒之榜外!

    因此,无论是对《泰晤士报》公布的“世界大学排名”,还是对其他什么机构发表的类似的东西,世人只能权且视之为一种说法而已。

2005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

[ Last edited by Ampelmann on 2005-11-23 at 10:01 ]
Share |
Share

美国大学有资金保障啊, 可以笼络人材, 所以出成果,

TOP

2006中国大学排行榜揭晓 清华北大浙大蝉联三甲

中文核心期刊《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2006年第1期刊登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武书连、吕嘉、郭石林的《2006中国大学评价》。清华大学以267.55分名列第一名,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分别以 226.61分、208.03分获得第二、第三名。清华、北大、浙大已经连续7年蝉联中国大学三甲。进入前10名的大学依次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与上一年度的前10名相比,上海交通大学由第7名上升到第4名,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因上海交大连升三名而各下跌一名。

武书连认为,上海交通大学由第7名上升到第4 名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强强联合产生了综合实力更强大的新上海交通大学;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原因是上海交通大学在过去的10年自身高速成长。上海交大在 1997年是第21名,如果上交和上二医两校不合并,上海交通大学在2006年也会排在第5名。武书连说,如果原上交和原上二医迅速融合,上海交通大学保持最近10年的发展速度,那么将在三年以后挑战浙江大学第三名的位置。若干年以后,上海交通大学与清华北大并肩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甚至先行一步也是可能的。因为最近几年清华北大的发展速度明显低于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的发展速度也高于清华北大。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还评出了15 所2006年中国一流大学。2006年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和数量与上年完全相同。区别在于:北京大学医学从第二名上升到第一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由第一名降为第二名;清华大学管理学从第三名上升到第二名,浙江大学管理学由第二名降为第三名;天津大学工学从第六名上升为第五名,华中科技大学工学由第五名降为第六名。从历年的数据分析,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一旦失去医学第一名,就很难逆转。

以武书连为组长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还评出了36所2006年中国研究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首次进入研究型大学。不过,由于中国地质大学已经分别在武汉、北京两地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两个校名分别单独办学,各类资源设施等也将陆续分开,故此次进入研究型大学实际是对过去几十年办学效果的总结。两校完全分开后,无论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还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都很难再进入研究型大学。

与上年相比,贵州大学(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成都理工大学、江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6校进入中国大学前100名,其中贵州大学、江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5校是211工程大学。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同时完成了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十一个学科门类的排名。清华大学获得工学第一名,北京大学获得理学、医学、哲学、法学、文学第一名,中国农业大学获得农学第一名,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经济学第一名,北京师范大学获得教育学、历史学第一名,西安交通大学获得管理学第一名。

  课题组也对中国大学300个本科专业进行了排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本科专业第一名数量大幅领先其他大学。

2006中国大学排行榜的全部内容见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6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附表: 2006中国大学100强




TOP

中国基础教育崩坏之痛 ZT

北京大学成为全球排行榜的亚洲第一,是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但中国教育失衡,基础教育被忽视,城乡不少居民读不起书。若不急速有效改善,将严重妨碍中国的现代化和永续发展。
伦敦《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从去年起评选全球大学排行榜。今年中国北京大学由去年的第十七名进步到第十五名,而日本东京大学则由第十二名降至第十六名。北大首次成为「亚洲第一」的高等学府。

虽然这个大学排行榜的标准相当严格客观,但也有许多主观因素,因而排名难免见仁见智。但无论如何,全球华人看到北大为亚洲之冠,也还是觉得与有荣焉。而这也是一种必然。随著中国的成长,它在任何领域都必然日益窜起。中国的大学在排行榜上攀升,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一九九八年五月北大百年校庆,江泽民亲往致词表示「为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其后,北京当局即推出了打造世界一流大学的「九八五工程」。至二零零三年底,已陆续投入了约三百亿元人民币,扶植各重点大学。而这些重点大学也延揽名师、强化设备以及并入其他专门学院,成为综合型超级大学。在多重动力推进下,近年来这些重点大学无论在素质或表现上的确日新月异,对于这样的成绩,我们当然觉得欣慰。

在大学领域投入资金,让少数重点名校开始卓越化。它所代表的意义和经济上「让少数人先富起来」相同,都是在创造重点性的质底突破,从而带动该领域的进步。当这种进步能继续累积,综合国力更加提升,始有可能让整个国家往「创新型国家」的方向迈进。目前北京已经决定努力在二零二零年进入「创新性国家」行列。提升一流大学的水准,即是关键环节之一。

不过,尽管我们为北大成为亚洲第一而兴奋,但我们也要指出发展与成长乃是个辩证的过程。正如经济上「让少数人先富起来」,已有了杰出的成就。但同时也创造出一个贫富日益悬殊、不平等程度骇人的社会,少数杰出大学日益卓越的同时,中国基础教育的崩坏、受教育权利的不平等也日益恶化。这些如果不能急速且有效地改善,不但遗患无穷,也将妨碍中国的永续发展。在追求大学卓越化的同时,基础教育的强化、国民受教育权的平等(包括高学费问题),已成了不容忽视的严峻课题。

对此,一九九八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印度裔英国籍的沈思(Amartya Sen)在其名著《发展即自由》里有过敏锐的分析。中印两国的改革开放,时间上相去不远,但中国在运用市场经济的能力以及迈向共享的经济扩张上,却远比印度为优,关键即在于过去中国的基础教育、基本医疗以及社会安全条件。他如此说道:尽管改革前的中国对市场百般批评,但是并未排斥基础教育和共享医疗。当它一九七九年转向市场化时,已经拥有相当多的识字人口─特别是年轻人─以及遍及全国的完善学校,和南韩及台湾的基础教育情况相去不远。印度转向市场化时,一半的成年人是文盲。印度社会落后,优秀人才集中在高等教育,对基础教育和基本医疗严重忽视,并没有准备好迈向共享的经济扩张。

因此,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尽管贫穷,但基础教育和社会公平却为改革蓄积了能量。一旦开放声起,人们就能立刻抓住机会成长,而且成长也能全面性的展开。印度尽管大学优秀,留学英美而获诺贝尔奖者不少,它的开放始终只能在点而非面上取得成就。

因此,精英大学固然重要,但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和社会平等可能更重要,这些条件是发展全面化、永续化的保证。无庸讳言,这些条件已在近年的失衡发展中逐渐消失。中国农村及偏远地区的基础教育日益崩坏,城市基础教育也日益向钱看。过去五十年里大学费用上涨了廿倍不止,读不起书甚至为了读书而不得不卖身之事,早已不再是新闻。贫富不均、读不起书、看不起病,不但是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也将是阻碍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五年计划,以「和谐社会」为目标,这是值得肯定的政策方向,而改善基础教育和基本医疗,缩短城乡及贫富差距,应是首要之务。扩大基础教育投资、提高教师待遇、以各种方式如政府投资、补助、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等来强化国民的受教育权,都应是必须的作为。中国人自古以来即重视教育,它是中华文明优秀的传统,这个传统可别因为今日读不起书或偏远地区的无书可读而被毁了。

中国扶植一流大学,似只以理工商为主,疏忽了人文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可以带动整个国家的思想纵深与基本的创新。在成为真正的大国之前,必须逐渐成为科技大国、经济大国、文化大国、思想大国和法律大国,而「全人式」的教育才是根本!这些都是在北大成为「亚洲第一」后,不能不去思考的问题啊!■

[ Last edited by Ampelmann on 2005-12-15 at 20:52 ]

TOP

无聊

TOP

中国版世界大学排行榜很丢人?

总体而言,上海交大的大学排行榜的出现与世界影响的获得,是一件值得高兴之事。可以说,上海交大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了“中国崛起”的客观事实,而将自己在事实上置换为大学评价的中国主体代表的位置上。无论如何,产生原创性的知识与思想,应是我们发展的一条基本原则。所以,具体到“一件小事”——大学排名,也希望谋事者能更多地思考,除了一般意义上都会统计的各种数字类指标之外,还应考量隐秘流传的、无法用具体统计数字衡量的诸如大学精神、大学故事等。一个正在崛起于世界的现代中国,应当具备代表其泱泱大国身份的“国际话语水准”以及背后所体现的 “学术认知层次”。

中国的“世界大学排行榜”浮出水面

具有新闻效应的大学排行榜,虽能一时吸引住大众的眼球,但却很难作为学术评价的绝对标准。尽管如此,因有媒体的推波助澜,再加社会舆论的追捧与亲近,大学排行榜仍不难博得广泛的关注目光。有时,甚至连学校本身也不敢太过清高而不闻不问。最有名的,当然是英国泰晤士报的排行榜单。随着中国在世界地位的日益重要,由国人主办的排行榜也逐渐浮出水面。尽管这一工作,并非由官方出面,但由于操作者的擅长其事,取得的国际影响确实不小。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连续第三年发表了世界大学500强排行榜,继续获得各国及被其评估大学的关注。

虽然不太清楚排行榜的具体操作细节,但显然以量化的指标作为统计原则。由此而得出的这个榜单的排名,名列前茅的仍然是美国大学。仅前10名中有8名为美国大学,第一位仍是哈佛大学。其实,在美国大学排行榜上,那些小型的院校,如加州理工学院,排名都相当靠前。英国大学则似乎可以居到第二的位置,剑桥与牛津大学虽然分别列于第2和第10位,但仍遥遥领先于他国。其实,在英国国内大学的排行榜上,帝国理工学院、伦敦经济政治学院乃至亚非学院等都表现相当出色。德国自己的大学排行榜一般是分类的,各类大学因其擅长学科不一,而名次很不一样。往往是那些曾名声远扬的大学,如柏林自由大学、洪堡大学、海德堡大学,有名落孙山的可能;而像比勒菲尔德大学、科隆大学等反而会有名列前茅的机会。所以大学排行榜这种东西,参考可以,当真可就不必了。

在现代性进程的长期接力赛中,远还没有行到终点或接近终点。我们如果只是因了美国的暂时强大,而将美国大学同样捧为值得“亦步亦趋”的效仿典范,那将是非常不明智的。充分关注现代世界演进过程中的若干重要大国,尤其是具有文化昌明与思想原创性的欧洲诸国,如法、德、英,是极为必要的。

争议源起于“无知”

对于法、德大学的评价,就明明白白地显示出我们的“无知”。在我看来,20世纪的原创性思想,基本都诞生自欧陆,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法国与德国。而在这张排行榜上,仅有22所法国大学名列其中,其中又只有四所大学进入百强。这些学校是:巴黎六大(第46位)、巴黎十一大(第61位)、斯特拉斯堡一大(第92位)、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第93位)。与上海交大2003年第一次公布的大学排行榜相比,法国大学位置略有提前(在2003年排行榜中巴黎六大列第65位,巴黎11大列第72 位),但总体表现相当一般。

通过这个排名,我们看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即综合性大学相对获得较好名次,而被法国人自己引为骄傲的大学校,却战绩欠佳,即便是在努力之后,巴黎高师也不过勉强挤入了百强之列,而巴黎理工(巴黎综合理工学校)则被甩到200位之后,事实真是如此吗?有趣的是,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亦公布了2005年全球200最佳大学排行榜,同一所学校(巴黎综合理工学校)列在第10位,是美(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伯克利、耶鲁、加州理工、普林斯顿)、英(剑桥、牛津)大学之外的惟一入前十名者。那么,我们不妨来看一看,这是两所怎样的学校?

这是法国知识界具有最精英意义的机构,分别代表了科学与人文领域的最高学府。凡我们所熟悉的法国学人一流知识精英的名字,莫不与巴黎高师相关,如罗曼·罗兰、萨特、阿隆、福柯、布迪厄、德里达等等,都是此校的学生。与之相反,科学精英则多半出自巴黎理工。1794年,作为“大学校”的集大成者,巴黎综合理工学校建立。这是作为精英学校的大学校在理科方面最顶尖的学校,所谓“最初真正体现近代科学内容的高等教育机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综合理工学校”。这两个学校的特点,都是“短小精悍”,即规模极小,而声誉极大。如果比规模,那么像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乃至扬州大学这样的“超级大学”早就可进入世界一流,还有什么可比的?但加州理工这样的“甲壳虫”,却接连蝉联世界大学排行榜的高端位置。

“中国的价值判断”激起国际反应

当然,法国的教育管理者与学者之间的态度并不完全一样。2003年,上海交大高教所第一个大学排行榜公布后在欧洲教育界引起了颇为激烈的反应,各家媒体进行了很多报道。很多大学界人士纷纷发表意见。法国学界指责排行榜的评估标准不科学,排名方法有失公正客观。法国综合性大学且不说,法国人引以为傲的巴黎高师、巴黎理工都屈尊人后甚至名落孙山,说明排行榜过于偏重英美,特别是美国高校,如此偏颇会对法国高校的国际声誉带来负面影响,甚至法国教育部也为此正式向中国驻法使馆教育处致电了解情况。相比之下,2005年排行榜公布后(这张排行榜上法国的学校还有:法兰西学院(第101位)、格勒诺贝勒一大(第 153位)、巴黎五大(第153位)、巴黎七大(第153位)、巴黎综合理工学校(第203位)、波尔多一大(第203位)、里昂一大(第203位)、蒙彼利埃二大(第203位)、图卢兹三大(第203位)等。但以人文社会科学著称的巴黎四大,却名落孙山。法国学界及媒体相对平和,甚至略带反思地看待这一结果。

一方面,他们认为,量化排名的方法肯定有其局限性,但它确实能够影响外国学生对知名学校的选择。另一方面,他们更多地从法国高教政策层面来反思这一结果。诸如缺乏专门科研支持政策而导致法国大学的竞争力削弱,法国大学资源力量分散(如巴黎就有十七所综合性大学,大学校的数量更多,其它城市也是这样。),法国大学名称复杂又无统一称呼(如里昂一大在国际性学术出版物中出现了44种不同叫法等),甚至包括制度层面的综合性大学不能遴选入学学生、国家对大学经费投入不足等等。这些都导致了法国大学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的削弱,以及知名度的提高。其实,综观法国人自己的分析,问题的实质是两个方面,一是客观的影响,即由于技术层面的原因导致法国大学国际知名度的欠缺,即“名实不符”;二是主观的欠缺,即确实是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法国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削弱,以及实际地位的颓落。

就中国学界的高等教育研究水平而言,北大、清华、厦大、华中科技大其实都不逊色,上海交大因其思路新颖并操作得当,而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相当影响。但这种日益受到世界关注的排行榜,更多借助的是中国崛起的声威,而非教育评估机构本身的“技艺高超”。这从法国第四大学校长亲笔致信中国驻法大使就可以看出,在他们眼中,这似乎代表的是中国的价值判断。

而且就学术认知而言,无论是强调“质的研究”,还是主张“教育叙事”,比较前卫的教育学学者都已经意识到单纯“量化研究”的不足与局限,并努力尝试从“质的层面”去深入问题的底里。但其中的关键,仍在于如何调试彼此间的张力维度,过于忽略统计的意义,固然不足取;以技术化的“数字管理”来阐释世界,更可能误入歧途。人文学者其实都不太可能没有教育情怀,他们的认知方式与思考进路,也应该得到充分的关注。如此,庶几使得在国际上被理解作“中国的世界大学排行榜”的交大版本更具公信力与权威性。即便做不到这一点,也希望能有媒体或机构从另一个角度来操作,至少比较全面地展现我们对外国大学较为全面的学术认知,而不能仅仅是以冰冷的数据来说话。就这个意义而言,对于西方其他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瑞典的著名大学;东方其他国家,如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国的大学,也都应该予以学术层面的关注,并将其纳入排行考核的指标因子之中。这样不仅可以使大学排行榜本身更具公信力,也可以推动中国学界对世界大学的学术认知与研究进程。

大学排名其后的学术认知层次

总体而言,上海交大的大学排行榜的出现与世界影响的获得,是一件值得高兴之事。这一方面得益于他们的操作手法与新颖思路,另一方面更取决于中国的世界影响与日俱增。换言之,上海交大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了“中国崛起”的客观事实,而将自己在事实上置换为大学评价的中国主体代表的位置上。但仅满足于此是绝对不够的,我们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正如别人给我们提出问题那样:“中国真正需要什么?我们知道吗?中国知道吗?每个伟大的文明国家都会给世界带来一种理念。中国将带来什么样的理念?”(热罗姆·莫诺《中国人来了,让我们欢迎他们》,载《参考消息》 2005年5月26日第8版)。我们应当给世界带去自家的理念,这才是中国文明贡献给人类的灼灼大礼。这也就涉及到另一个事关全局的根本问题:中国怎样才能作为一种伟大的文明崛起于世界?如果在注视改革二十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时,我们会遗憾地发现,在文化学术领域的创造似乎不太成比例。当教育界、学术界津津然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自期的时候,当我们的 “创新成果”在数码时代的统计下飞速增长的时候,我们贡献给时代与人类文明的究竟是怎样的精神财富?这是相当大的命题了,但无论如何,产生原创性的知识与思想,应是我们发展的一条基本原则。具体到这里的“一件小事”——大学排名,也同样希望谋事者能更多地思考,如何在知识推进的意义上,进行和完善我们的 “大学排名”,使之成为真正具有前沿意义的“质的累积”和“量的计算”的中国品牌。具体言之,必须加入对各大学学术认知层面的考量。除了一般意义上都会统计的各种数字类指标之外,还应考量隐秘流传的、无法用具体统计数字衡量的诸如大学精神、大学故事等。附带说一句,对外国教育史的研究,乃是不可再薄弱下去的基本环节,没有对外国大学发展史及其社会历史的充分认知,所谓“世界一流大学”的理想,只能是“镜花水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妨由此开端。中国教育研究何其庞大的研究队伍,但可以贡献出来的“史”的成果,却真的有待“更上层楼”。话说回来,这也与中国现代学术发展百年来,外国学的整体建设薄弱有很大关系。如此主张,当然纯属理想境界的“纸上谈兵”,具体的操作性问题(诸如主事者与媒体,乃至包括各人文学科在内的众多教育研究者的良性合作与积极沟通等),不在考虑之列。只是想当然的认定,一个正在崛起于世界的现代中国,应当具备代表其泱泱大国身份的“国际话语水准”以及背后所体现的“学术认知层次”。

同样,中国大学进入《泰晤士报》排行榜者的增多,似乎亦大增加了国人的自豪感。2005年,内地有五所大学入选(北大第15位、清华第66位、复旦第72位、中国科大第93位、南大第150位)。如果仅以此评价为标准,北大早已迈入世界一流。事实上,这主要表明的,恐怕还是中国的世界影响,而非具体学校的实际水准。对这一点,我们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知,而非人云亦云。中国威胁论是以多种形式呈现的,正如当年黄祸论也包括了中国的文化与商品;“捧杀”,向来是很厉害的武器。就最高端的学术思想方面而言,一流大学仍在很大程度上担负起“灯塔”之责,所以,如何在功利化如此甚嚣尘上的全球化与现代性大潮里,尽可能保持些寂寞,冷静些行路,这既是历史带来的巨大挑战,也是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就此而言,教授个体如何坚守书斋的位置,校长集体如何引领大学的方向,也就非仅关乎一人一校而已,在如此喧哗的年代里,是否还能依稀见得先贤影踪风仪?不过,有蔡元培、郭秉文、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等人的踵迹在先,也就不能说我们的时代,就走不出一条血脉贯通的现代民族之路,现代大学之道。



2005-11-23  光明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