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品牌,不如好的接班人, ——浅评三个化妆品牌 转帖

终于可以有点时间,写以下的文字了。为了3个了不起的女性,和她们留给全世界女人的财富。
  
在化妆品行业,在20世纪前半期有3个女性同台竞技,以各自的名字创业,打造出不同的江山。时过境迁,她们创下的品牌几经时尚变迁,其眼下迥异的境遇常常让我在路过百货店柜台的时候生出一声叹息。
  
先说说最滋润的那一个名字,Estee Lauder. 第一次知道雅诗兰黛,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ELLE杂志上,这个中文译名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优雅。那个时候她家广告主推的产品,是一个兰瓶子,一个棕色瓶子。前者的果酸配方大概是因为安全性的问题,几年前已经停产。后者则算得上它家的招牌产品,一直畅销至今。Estee Lauder老太太是去年还是前年去世的,到死都是风光无限,老虽老矣,照片登遍各大媒体。她当年以一瓶自创配方的面霜起家,90多岁离世的时候,已经创建了一个化妆品王国。EL旗下拥有了不少全球知名的护肤和彩妆品牌,包括那个以三部曲闻名的Clinique, 走天然植物路线的originis 和Perspective, 专业级的彩妆品牌M.A.C等等。EL集团现在的掌门人是雅诗兰黛老太太的孙女,最新签下的设计师则是大名鼎鼎,重整Gucci王朝雄风的Tom Ford。
  
每次经过百货店的EL柜台,都能感受到它家欣欣向荣的气势。她家的柜台总是占据各大百货店最显眼的风水宝地,代言人也总是好莱坞明星或者时尚圈的名模。每季都会搞些新产品出来,不管是护肤品的升级换代,还是新香氛或者彩妆发布。早些年还经常筹划着去香港或者国外买她家的东西,如今她家大概也感觉到了国内定价跟国外的离谱差距,所以放下架子成天搞大促,隔三岔五弄些优惠套装来提升人气,逢到年底促销旺季还真是生意兴隆。
  
不过就我个人而言,对她家的产品并无好感。大概因为EL出自美国这样的气候干燥之地,对我的油皮肤并不合适,所以她家的护肤品我用到现在没有一样让我有过惊喜之感,除了那个我至今没有用过但还尚存一线期待的ANR和ANR眼霜。不过前阵子网上有篇文章叫《揭开ANR的神秘面纱》,看了之后让我觉得ANR终究会走下神坛。考虑到ANR的价钱,试不试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了。她家的精华素,有没有效先不去说,单凭她喜欢添加硅来制造光滑如剥壳鸡蛋的效果就值得 BS。对于Idealist这样公认治标不治本的东东至今还有那么多粉丝,我只能说理性消费对女人来说的确有点难度。有鉴于此,我想我有钱也不会去尝试 perfectionist了。她家的东东偏油。我曾经买过一支号称oil free的daywear plus乳液,居然只能在每年最冷的1月份当日霜用上几天,而且这个乳液明明有spf15的防晒,EL居然还标明说可以日夜都用,实在对消费者不大负责。新出的那些东东,比如多层次渗透保湿面霜,据分析是个添加一大堆有效成分和一堆无效成分的东东,但添加含量都不明,所以效果到底如何就只好见仁见智了。(Daywear plus面霜也是同样原理,号称添加N种有效成分,但实际每种成分的浓度有多少就不清楚了)
  
彩妆就更不提了,她家的口红不管版本如何,共同点就是超干无比,无论用多少层润唇膏打底,都能保证唇纹立现。而且她家每次促销的赠品必有一支口红,还有我永远用不到的睫毛膏,以至我对她家的促销兴趣大减。
  
总之,虽然EL被认为是比较有技术含量的品牌,但我对她家的印象却不好。EL旗下其他的牌子里面,Clinique其实是美国的学生牌,价格便宜而且适合年轻的油皮MM。想当年我在JC Penny化30美刀买了3部曲的时候,BA听说那块肥皂在中国居然就要卖到20刀,大叫一声Oh my god.,她的惊讶表情让我至今记忆深刻。可惜她家的3部曲,前2部太烈,最后1部又矫枉过正,以至于现在那块肥皂给我在夏天时用来洗澡,水水弃置一边(哪天临时需要酒精时可以考虑登场),黄油用来当身体乳液,物尽其用而且都极其耐久。
  
Origins的各种东东,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比如清洁面膜叫泥娃娃,保湿面膜叫一饮而尽。自从她家推出了白茶精华,我倒是觉得不妨找点白茶来喝喝,既然抗氧化效果是绿茶的数倍。不过听说这个精华也有滑滑的效果,让我不禁怀疑一向注重研发的EL 集团莫非也开始配方共享?据说她家的东东适合25岁左右的MM, 我已经超龄了,何况这个牌子国内没得买,国外不便宜而且还极少打折促销(很有Chanel之风啊),所以权当省钱吧。
  
MAC的彩妆,品种丰富色彩齐全,价格其实还好(特指香港和国外各大DFS价格)。不过她家BA的销售重点是化妆工具,比如几百块一把刷子。从这点上说,她家的确有两把刷子。买过她家一瓶粉底,颜色还比较适合,稍显厚重,且是玻璃瓶装不方便带(但玻璃瓶是最容易保持质量的,这点值得表扬),所以至今还有大半瓶剩着。 PS,我很想有机会跟各大厂商呼吁,粉底最好出点15ml的迷你装,30ml实在是用不完。你要赚钱没关系,可以把15ml定的价钱适当提高,一方面克制我的购买欲望,一方面也可以消除浪费,这不是正倡导节约型社会吗?再不然搞个类似口红盘那样的多色粉底组合也可以啊,每种5ml,拼4-5种不同颜色或质地,比30ml一瓶实用得多了。
  
对于EL,就扯到这里吧。我对她家的产品不感冒,但对雅诗兰黛老太太还是心存敬仰。她老人家真不容易,创业难守业更难,能把家底做大,很有眼光地收购了一些有价值的品牌,同时还坚持研发投资,不断推陈出新(不管是创新的新还是旧瓶装新酒的新)。后人也很争气,把这棵老树打理得枝繁叶茂,叫人不得不佩服。相比她当年的两个竞争对手,老太太应该心满意足,估计她合上双眼离开世界的时候心情一定十分安详。


雅诗兰黛老太太当年的强劲敌手,是一个叫Helena Rubinstein的犹太血统女士,她的中文名字,根据现在的翻译,叫赫莲娜。说起来HR当年的风头十足,毫不逊于EL。HR是从欧洲起家,然后把 territory扩大到了EL的老家,在美国开了美容院来推广自己的产品。我在EL的自传里看到过HR的黑白照片,EL当年承认的唯一势均力敌的对手,就是这个高雅端庄的中年女性。 照片上的赫莲娜,头发梳成盘髻,眉宇间淡淡的神情,很有贵族气质。
  
HR是个非常注重创新的人,她的护肤品理念堪称前卫。她敢于把临床医学上的很多成果率先用于护肤品并推向市场。比如HR的产品中,有安瓶封装的 Vitamin C精华素,号称可以最大限度保存VC的浓度和有效成分;有使用方式独特的Power A (它的原理是两种有效成分同时混合,配出精纯的Vitamin A来抗皱,所以Power A的包装是两瓶独立的东东);还有那个expressionist, 据说是含有临床医学上才可以用的去皱纹成分,可惜欧莱雅集团大概觉得这个产品太过前卫,所以已经停产了。
  
HR的眼霜是她家护肤品的镇牌之宝,特别是胶原蛋白眼霜,可以说是我用过所有的眼霜里面最有效果的。说到HR的胶原蛋白系列,又是一个创新技术的典范。胶原蛋白是抗皱的法宝,人的皮肤本身含有胶原蛋白,但含量会随着年龄上升而渐渐下降。胶原蛋白分子结构很大,一般不能被皮肤直接吸收,所以市场上众多所谓补充胶原蛋白的护肤品,其实很少有实际效果,除非你肯花上天价去做胶原蛋白注射手术(而且目前国内还只有少数整容机构才有能力做这样的手术)。HR的胶原蛋白系列产品,并不是含有胶原蛋白成分,而是通过加强皮肤纤维组织,起到防止胶原蛋白流失的作用,堪称业界领先的理念。
  
总之,HR的基础护肤品,比如洗面奶或者化妆水,因为性价比的关系(她家随便一件基础产品都在250-300元之间),我个人认为投资价值不大,完全可以去用替代品。但她家的特殊保养品,包括面霜、精华、眼霜,绝对是行业中的佼佼者。她家的彩妆,我只用过口红,在同档次中也没让人失望。喜欢眼妆的姐妹可以试试她家的睫毛膏,据称比兰蔻、EL都更出色。
  
可惜的是,如今HR经营状况却让人乐观不起来。赫莲娜夫人去世后,她的儿子把这间公司卖给了欧莱雅集团,所以欧莱雅至今都把 HR捧为集团中最有科技含量的顶级品牌,其地位远高于那朵法兰西玫瑰花兰蔻。可是欧莱雅接盘后并没有在研发上继续加大投入,而是徘徊在吃老本的境地。用 Purla阿姨的话来说,赫莲娜要是活到现在,一定觉得她的精神被完全违背了。因为赫夫人是注重创新的,而现在的HR只是不断重复地买些旧东西。(怎么写着写着居然觉得敝公司的状况跟她家有得一拼)
  
由于销售每况愈下,HR在2-3年前已经全面撤出北美市场,搞得美加一带的同学居然只能回亚洲来买,这在化妆品市场上也算少有出奇。目前HR的最大市场大概要算日本了,反正小日本有钱又崇洋,买起来估计眼睛都不眨一下(人家买LV都象买棵菜似的,何况HR呢)。在台湾和韩国也卖得不错(都是哈日的地方嘛),其他地方就差强人意了。最可恶的是,欧莱雅集团对待HR的粗暴态度,赚来的钱不搞研发就算了,居然还在一年里涨三次价,每次涨20% 以上,分明是要把这个品牌残存的价值一气榨干,然后就当双破鞋一样丢掉。每次走过上海为数不多的几个HR专柜,都忍不住叹息,不晓得这个招牌还能挂多久。再比比近在咫尺的EL柜台,赫莲娜夫人如果在世,恐怕都会无语。她当年一手创下的事业,就因为后继无人,只好落到任人宰割的地步。她当年的理想已经被彻底抛弃,再过若干年,也许她的名字也不会再有人提起。

最后一个名字,也是让我觉得最可惜的品牌,Elizebath Arden. 这个女性,曾以她在纽约第五大道开设的美容院著名,她的主顾都是些上流社会的达贵或者当时的明星。所以她的标志就是那扇象征奢华的红门。她家的香水,品种丰富,特别是近年来的绿茶,给香水界注入了东方传统的优雅(香水从来不是EL的强项,HR就根本没涉足过香水)。她家的护肤品,特别是那几种胶囊,是性价比极高的明星产品。Arden VC胶囊是我用过的最有效也最安全的美白产品,相对于她在各大机场DFS的价钱,堪称价廉物美。眼部胶囊和时空胶囊也都是对付细纹很有效的东东。最难得的是,虽然跟EL一样产自干燥寒冷的北美,她家的胶囊都很好吸收,连我的油皮肤也照样可以用。
  
EA的东西,跟EL, HR相比,要平易近人太多了,而且还是香港sasa极少几个值得买的品牌之一。因为Sasa是EA在香港的总代理,货多、新鲜、价格平。反过来说,这也是 EA的悲哀之处。号称化妆品天堂的香港都没有一间像样的百货店开设EA的专柜,就连上海,EA的专柜也越来越少,即使有,也往往是挤在不起眼的角落了。据说EA在内地的BA往往还说不清自家有多少产品。很多EA历史上的明星产品,比如21天霜,8小时润泽霜,已经很少有宣传了。她家现在的人气,倒有一大半是靠口口相传的好评。
  
跟HR相似的是,Arden夫人去世后,后人把这家公司卖了。跟HR不同的是,HR好歹还攀上了个财大气粗的后娘,欧莱雅集团毕竟是全球第一大化妆品集团,大树底下,即使不能乘凉,遮风避雨还是可以抵挡一阵的。至少花钱做广告,开专柜,弄个旗舰店来撑个场面什么的,还能有点百足之虫的气象。EA就惨了,前些年是属于制药集团Eli Lily (礼来也是世界上头几号医药厂商),估计人家觉得这个孩子混在家里有点不合群,所以这几年转卖给了联合利华。不知道为什么,前后几任东家都不怎么看得上这个出身并不低贱的孩子,爹不疼妈不爱的,一来二去,EA就这么渐渐跌出了一线厂商的圈子。虽然这两年EA 也找了Catherine Zeta Jones这样的大明星来做代言人,可是人气下降已成定局。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台湾网站上做调查,评选过气化妆品牌,10个MM中居然有8个提名EA, 说她是给老年人用的牌子。可见富不过三代这句话是不正确的,富有时候连下一代都维持不住。
  
前几天看到一段很有意思的话,说是东方女人对男人的依赖性更大,所以女为悦己者容的心理更强烈,也正因此,东方的化妆品市场比西方更繁荣,才有了SKII 这样敢于饮鸠止渴的产品。每次路过EA的柜台,都会感到惋惜,一个真正有材有料的牌子,就因为不善经营,落到了如此境地。即使百货店大搞促销活动的时候, EA的柜台前也没见多少人流。(前些天太平洋周年庆,买倩碧居然都要排队)谁叫现在的年轻MM都是认广告不认内在的,EA生不逢时,所托非人啊。
我願意把美麗與健康帶給你。
Mary KayKathy´s shop
爱,并非没有争执,而是每次争执过后,爱仍在。@
Share |
Share

楼上的,圣诞快乐啊。那天u bahn 碰上也没时间聊上两句,最近怎么样啊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TOP

我来说两句,呵呵

本人用了许多LAUDER的东西,还没有什么不满意的,我也是油性皮肤,用它家的绿色那款泡沫洗面奶和爽肤水都觉得不错,同时清洁皮肤还用深层清理面膜,还有就是LAUDER的粉底液颜色也很柔和,好不容易找到适合亚洲人肤色的<颜色偏浅的>.夜间眼部修复精华素也很不错.


更要赞的就是它家的香水,都很喜欢.所以我觉得化妆品这东西不用来评论好坏,在同等水平上的自有适合的人群,毕竟人的细胞就如指纹一样都是不同的.所以大家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好了...

TOP

EA的精华胶囊确实不错,我现在有时候就用,我也是油皮,吸收的真不错,值得推荐。
[img]http://img487.imageshack.us/img487/72/71260013sq.jpg[/img] 情欲象水,流过身体不留下任何痕迹。

TOP

zhichi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