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王组合形同虚设五年距离不仅仅在时间

大幕尚未拉开,中国队仍然是残缺的中国队。

  大郅和姚明同时在场的时间总共只有6分28秒,在这6分半钟内,他们两人总共只得了8分。这不是中国队需要的“姚王组合”,“姚王组合”的威力仍然在期待中。
  
  所谓的“姚王组合”,不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的“姚王组合”,那时候姚明还没有在江湖上奠定自己的地位,连大郅都不算核心主力,在老蒋的中国队里,“大佬”们来自1994年世锦赛中国队的黄金班底。

  我们期待的“姚王组合”,也不是2001年的“姚王组合”,在2001年,大郅和姚明先在CBA总决赛对抗,然后携手打亚锦赛,大郅从小牛队回来后又和姚明携手参加北京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当时的大郅平均每场可以得22分,姚明14分。

  兵发日本,我们期待的“姚王组合”已经是“姚王III”,是中国篮球整整一个年代指望,他们从2000年初次携手,到2008年奥运会,甚至到2010年世锦赛,要横跨10年以上。大郅耽误了整整五年,所以“姚王III”的威力充满了神秘。

  中巴在“斯坦科维奇杯”一仗,“姚王III”犹抱琵琶半遮面。大郅不是首发,替补上场打了19分12秒,只投中了两个三分球。不过这都不是“姚王III”欲遮还羞的本质,因为真正的“姚王III”需要姚明和大郅有呼应,有相互支援,有化学反应,而南京的“姚王III”各自为战,只有姚明在内,大郅在外,姚明打自己的,大郅打自己的。

  南京的“姚王III”只是一支序曲,丝毫听不出主旋律。大郅与姚明没有配合,甚至不如姚明与易建联来得抢眼。易建联出尽风头,拿下19分和12个篮板,在第二节大郅下场后,曾有一个镜头让人难忘:姚明在篮下得球,瞬间遭遇双人包夹,大姚把球递给易建联,阿联上篮并造成对手犯规。这样的镜头,也应该出现在姚明和大郅之间,可惜从未出现。

  大郅上场,姚明下场,这样的情形出现了两次:第一节3分38秒,第三节7分15秒。他们只在第二节同时上场3分04秒,在第三节同时在场3分24秒。

  我们曾设想过“姚王组合”的威力,就像当年目睹邓肯和罗宾逊的威力:姚明在内吸引包夹,大郅在外可以中远投;姚明在外参与策应,大郅在内可以强攻;大郅在内,姚明也在内,让对手左右难顾。然而在难得的6分半钟内,姚明一直牢牢地占据内线,大郅在外线“漂移”。因为大郅右腿有伤,他在赛后说不敢轻易做动作,不敢轻易和对手发生对抗。即使在外线“漂移”,大郅与姚明之间,也没有一次直接的传球交流。仅有一次机会,也没有成为现实:那是在第三节结束前两分半钟,大郅在外线得球,姚明卡位要球,大郅没给,转了一道手才到姚明手里,时机已失。

  现在的姚明和大郅,就像炸药没有遇到雷管,就像电池的正极没有连通负极。当“姚王组合”形同虚设,中国队的实力就不是百分百的实力。

  在南京对巴西一战,姚明的状态已经恢复大半,上半场队友给球也及时而到位。大郅在外线与后卫的配合,也应该有模有样,大郅挡,队友走,可就是不拆。所以大郅的19分12秒,只不过像在训练中走走位。连大郅和外线的配合都没有,更不谈大郅和姚明。

  中国队在第二和第三节总共只得27分,与整个第四节的得分相当,他们输就输在自己的攻击力不强,而姚明和大郅同时在场,恰好是在第二和第三节。

  “姚王III”的序曲很低调,但“姚王III”对中国队在世锦赛的征程很重要。序曲刚刚奏完,大幕即将拉开。
啥都不怕,就怕瓦落地
Share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