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领袖是希望的化身

[胡忠信]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判绞刑,执行绞刑时的画面传播到全世界。出乎一般人意料,将萨达姆视为英雄烈士的并不多见,除了利比亚以外,几乎没有人挺身而出替萨达姆讲话。

  萨达姆执政30年,除了带来内乱外患以外,给人民何曾带来希望?目前的伊拉克政局又陷入了逊尼派、什叶派政争局面,哪一天美国撤军撒手不管,伊国政局岂不陷于谷底?如果不能产生好的领袖,直接受害的就是人民。

  美国前总统福特去年底过世。在众多领袖之中,福特个性平和、才智普通,但他的逝世却引来美国媒体的追念,为什么?尼逊因“水门事件”去职,政局陷入动荡,福特临危受命接掌大位。一个月之后,他即予尼逊特赦,舆论大哗,甚至有人质疑福特与尼逊有幕后交易。福特在政治风暴中不为所动,力求稳定,但其代价是失去了角逐下任总统的民心。

  30多年已过,福特从来没有后悔特赦尼逊,哪怕他为此付出高昂代价。曾担任福特幕僚的政论家大卫葛根在《美国总统的七门课》中回忆说:“福特教给我最重要的课题,就是信任仍是通行政坛的货币。”

  福特为了使美国脱离水门事件泥沼,不愿纠葛于过去,惟恐因此而失去了未来。特赦尼逊引起非议,但在盖棺论定之时,福特扮演着往前看、带来希望的角色。这点在他死后引起美国舆论的追念愈益明显。

  萨达姆与福特都走入了历史,前者“奉阿拉之名”,煸动民族主义,只是为了完成自己贪婪的野心,最后干犯众怒,以绞刑终结一生。福特口才不佳,不懂论述,坚信自己所做是为人民疗伤止痛,但引来正面评价,其关键正是一个领袖是否带来信心、爱心与希望。

台湾领导人自陷泥沼

  用上述标准来看待台湾,我们也要提出相同的论述:哪一位政治人物能给我们带来希望?以目前媒体关注的高铁通车为例,是率尔忽视行车安全予以正常营运,还是全面检验严格把关?当人民有所疑虑,交通安全专家提出“生命无价”之后,上自总统、行政院长、交通部长、高铁局长再三拍胸保证,但未见反对党领袖出面提出异议。如果连最起码的生命安全、人权概念都付诸阙如,我们如何有更高的期待?

  2007年意谓台湾总统大选开跑,我们看到台面上的“天王”动作不断、相互较劲、提出议题,但未见深入民心、反映民意的政治论述。台面人物在乎的是搏媒体版面,争相做媒体宠儿,累积个人政治光环,却鲜少有人提出如何进行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两岸和平的方向。

  陈水扁执政六年多,最后是以国务机要费官司缠身,仅能利用总统的权力自保,在法庭上做各种反制。如此消极作为,令人民更加疏离,也陷入了无望的泥沼。民进党为了政治版图的稳定,也毫无原则地加入护扁行列,本来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独派大老,也与陈水扁相互利用、互相拉抬。心中只有权力,当然也陷入了无望的陷阱。

  马英九专任党主席以后,本来还有作为的空间,但受限于巿长“特别费”的侦查,马英九患得患失,提出一些令人摸不着头绪的议题,比如“蓝绿和解高于国共合作”,“愿为民进党牵线拉中国关系”。马英九的左支右绌、进退失据,显示他的领导力薄弱以及决策圈的狭窄。

  民主政治不需要英雄豪杰,却需要长才加以领导。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极力推崇美国杜鲁门总统,视为政治专业经理人的典范。杜鲁门来自价值、信仰所累积出来的信任式领导,脚踏实地倾听民意,并以国家利益、人民福址为终极依归。

  2007年开春,台湾又进入了政治大洗牌,人民需要的是信心、爱心、希望的人格式领导,以便早日脱离政争泥沼,搭建迈向未来的桥梁。政治人物们,你们听到人民的呼声吗?

·作者是台湾时事评论员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Share |
Shar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