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间谍李香兰的是是非非 zt


张爱玲和李香兰合影


李香兰

  李香兰,一个曾冒充中国人为日本的远东政策效力的女明星。

  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她的“李香兰时代”,正值日本侵华时期。《李香兰》的作者之一藤原作弥说,“她在祖国日本和故国中国之间的夹缝中受到命运捉弄,度过了非常苦恼的青春岁月。”

  山口淑子的祖父山口博自幼酷爱汉学,仰慕古老的中国文化,所以在(1906年)从日本来到中国,她1920年2月12日出生于中国辽宁省奉天(今沈阳)。1932年,平顶山事件中,由于父亲因“通敌”受到拘留,事后山口淑子一家迁居沈阳。  
  
  
  
13岁时,山口淑子认了父亲的中国同学、当时的亲日派沈阳银行总裁李际春为养父,她也因此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香兰。

  从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成立伪满州国后,为了粉饰太平,弄个“大东亚共荣圈”的假象,特别开设了“满洲电影制片厂”,山口淑子就是当时伪满洲电影片厂的第一批女演员,而且还是当家花旦,拍些风花雪月的娱乐电影,来宣传被日军占领的“沦陷区”人民也有娱乐消遣,好在国际上制造假象来掩饰他们侵略的事实,在日本奉天广播电台新节目《满洲新歌曲》中演唱了《渔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中国歌曲,更以一曲《夜来香》而声名大噪。于是,“歌星李香兰”就这样被推上前台,并且迅速在歌坛和影坛走红,成为家喻户晓的“超级巨星”。大红大紫之后,李香兰还陆续演了一些替日军宣传,或者粉饰日本侵略战争的电影。

  1937年,由“满铁”公司出资的电影公司“满映”成立,李香兰被聘为专职演员。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蜜月快车》奠定了她“懂日语的中国少女影星”的地位,后又演出了《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和《白兰之歌》等侮辱中国的电影。到1942年李香兰已经是东亚共荣国的巨星。追忆往事,山口淑子说:“在那个战争年代,为了生存,我的确是拼足了力气学唱歌”。她称,对那些曾为军国主义服务、歧视中国人的电影而感到内疚。因受不了“李香兰”身份的重压,她在1944年从“满映”辞职,客居上海。

  1945年日本战败,“伪满洲国”灭亡,全国上下一时兴起了讨伐汉奸的行动。李香兰被军事法庭以“汉奸罪”嫌疑审讯(另一有名的案例就是川岛芳子),后因公布了属于山口家的日本户籍,证明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得以幸免。被判无罪。

  1946年2月,她被释放回国。但是,李香兰的名字及她的音乐、电影,却被刻意的遗忘在许多文献里,唯有香港对于这位曾经“演过”中国人的李香兰,还抱着友善的态度,60年代尚被邀请至香港卲氏访问、拍片。日后李香兰的自传说到这段,李香兰自己说到:“当时我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女,只是按照大人们要求的去扮演交给我的角色。”

  1974年到1992年期间,李香兰连续获选担任日本国会议员,以政治家的身份活跃于社会舞台。同时她还写作自传《在中国的日子——李香兰:我的前半生》。通过这本自传,她勇敢地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表达了“日中不再战,我们同是黑发黑眼睛”的和平挚愿。作为政治的牺牲者和历史的见证人,她还教育日本青少年牢记:“这全都是事实呀!”

   ■人生经历

  ●李香兰,本姓山口,祖籍日本佐贺县杵岛郡北方村。父亲山口文雄于1906年来到我国东北,在“满铁”所属的抚顺煤矿任职。

  ●1920年2月12日,李香兰出生于沈阳市东郊的北烟台(今属辽宁省灯塔市),取名山口淑子。

  ●1933年因其父的关系认奉天银行经理李际春为义父,取名李香兰。

  ●1934年山口文雄在北平结识了华北亲日派人物潘毓桂,李香兰认其为义父,改名潘淑华。  
  
  
  

  ●1937李香兰毕业于北京翊教女子学院。由于在电台所演唱的中国歌曲轰动一时,被“满映”发现。

  ●1938年6月,李香兰被聘为“满映”特邀演员。

  1938至1940年间,相继拍摄了《蜜月快车》、《富贵春梦》等影片,这几部影片多为“满映”的国策片,政治上宣传“五族协和”,是赤裸裸的宣传品。李香兰在拍摄这些影片时,只是现场按导演摆布行事。但由于李香兰天资聪慧,形象出众,这几部影片很快使她走红。

  ●日本战败后李香兰被控“汉奸罪”判死刑,因户口簿证明日本人的身份得到承认。1946年2月,被国民党政府无罪释放后回到日本。

  ●1947年恢复本名山口淑子,重回日本演艺界,并一度活跃在好莱坞。

  ●李香兰在美国时同雕刻家NoguchiIsamu结婚,闪电离婚。1959年与日本外交官大鹰弘再婚,中止了其跌宕起伏的演艺人生。

  ●此后李香兰投身政界,1974年当选为参议院议员,连任3届,为日本的外交事业奔波世界各地。

  ■影史探疑

  关于“满映”时期的有关问题,记者采访了现居长春的电影史家、“满映”专家胡昶老先生。

  疑点一:对李香兰的评价

  李香兰是在中国出生的日本人,我们后来找到她的户口簿,证明她确实是日本人。到日本战败前,在上海的中国国民党当局想以“汉奸罪”起诉后被无罪释放,这是1946年的2月。1978年李香兰曾以政治家、友好人士的身份来华访问,当时她对自己在中国曾经出演的“伪满” 电影十分懊悔,也非常自省。

  当时定下来的访问地点有上海、大庆、哈尔滨及长春,当时她也有很大顾虑,是否不受欢迎会不接待她,到了长春,当时“满映”她认识的几个人都热情地接待了她,她一再反省,称自己是“有罪的人”。尤其是中日建交之后,她对于中国是十分友好并且始终持支持态度的。

疑点二:“满映”时期电影的下落

  满映存在的8年里,拍摄了不少的影片,既有故事片也有纪录片。这些资料胶片一部分后来流失到前苏联,日本人发现后出高价买回胶片,编成了30集的录像带,在日本发售,当时是卖30万日元一套。后来我们在日本的友好人士发现后向日本方面交涉,1995年5月,日本同意向中国政府赠送部分资料,一共带来了两套录像带资料,其中包括3部故事片,如《晚香玉》、《皆大欢喜》等;还有一些纪录片,现在这两套录像带资料一套保存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另一套保存在长春电影制片厂。  
  
  
  

  ■过去时

  “满映”始末

  1933年5月,关东军参谋小林最早提出了建立伪满洲国电影机构的设想。1937年8月,“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正式成立,简称“满映”。

  它是伪满洲国管理电影摄制,发行和放映的专门机构。

  1939年,曾任伪民政部警务司长的甘粕正彦被任命为满映的理事长。满映生产的影片分为“娱民”,“启民”和“时事”三种影片。

  “启民”影片是直接体现国策电影思想的片种,满映初期拍摄的《进展的国都》、《协和青年》、《光明的大地》等都是这类影片。在故事片制作方面,因为“国策”电影没有市场,以情节性较强,宣传性较淡的娱乐影片为主。

  1945年日本投降,满映理事长甘粕正彦自杀,满映随之解体。在满映存在的8年里,共拍摄故事片108部,教育片、纪录片189部。

  李香兰心语点滴

  ●“当我们注视过去的时候我们不可以逃避。无论怎样痛苦,那里面一定有值得将来借鉴的东西”。

  ●“中国人不知道我是日本人,我欺骗了中国人。一种罪恶感缠绕着我的心,仿佛走进了一条死胡同,陷入了绝境。”

  ●在李香兰的自传《在中国的日子———李香兰:我的半生》中提到,1937年她以中国人身份无意中参加了一次抗日集 会,当时没有人知道她是日本人。每个人都表态“假如日本军侵入北京,诸位怎么办?”李香兰不知怎样说好,只能说“我要站在北京的城墙上!”接着,她写道:“我只能这样说,双方的子弹都能打中我,我可能第一个死去。我本能地想,这是我最好的出路。”

通篇看下来没看到什么间谍行为,为什么在标题上会被冠上“间谍”的头衔

TOP

原帖由 neolane 于 2007-5-20 23:44 发表
日本投降后 李香兰受到军事法庭起诉 被控告犯有汉奸罪 法庭调查中因为证实了她的日本人身份 所以这一罪名被取消 但是引起了旁听的观众的愤怒这时候 李香兰站了起来 唱起了她为大家所熟悉的那些歌曲 一边唱 一边哭着向观众们鞠躬 请求大家的原谅 大家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再也没有人向她发难 ...



呵呵,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当女人比较好混?

TOP

是美女,歌唱的好,就拉倒了。。。。。

TOP

日本投降后 李香兰受到军事法庭起诉 被控告犯有汉奸罪 法庭调查中因为证实了她的日本人身份 所以这一罪名被取消 但是引起了旁听的观众的愤怒 这时候 李香兰站了起来 唱起了她为大家所熟悉的那些歌曲 一边唱 一边哭着向观众们鞠躬 请求大家的原谅 大家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再也没有人向她发难
団員~~万歳~~

TOP

美女~
11+6+1+1

TOP

张爱玲怎么病恹恹的,坐没坐相。

TOP

我这里有她的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