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广东香蕉一斤仅三分钱 蕉农苦不堪言

在广东省徐闻县龙塘镇香蕉交易市场,目前最好的香蕉每公斤仅售四毛钱。差一点的,每斤价格只能卖上三分钱。有的蕉农把成熟的香蕉当成猪料喂猪。有的蕉农干脆让成熟的香蕉烂在蕉园里,这样可少赔收获后上市的工钱。
* S% y" T9 O1 }. h  v3 X8 J' w
* Q1 J, s) h# `/ [( n8 Y    据《人民日报》报道,自2007年3月初以来,“蕉癌”流言一波未平,“香蕉含类似SARS病毒”谣传一波又起,市场持续供过于求,令香蕉产业雪上加霜。
. Q& Y0 F6 H3 {  a; E 0 h& ^7 `2 Z  W- C9 Z1 P
    龙塘镇委办公室副主任何强介绍说,该镇香蕉种植户2007年大部分亏本。徐闻县被誉为“中国香蕉产业第一县”,全县种植26万亩反季节香蕉,产量五十多万吨。据统计,目前徐闻县香蕉业已损失近三亿元。
( p/ i3 C- E% K" K' x7 s! \' V# i " E3 X6 q2 y7 [& x# i5 {4 H
    龙塘镇龙塘村委会石引村村民劳景福家中种了七亩香蕉,亩产约4400公斤,种蕉成本为2200元/亩左右。按目前收购价,他今年至少要亏本一万元。“香蕉收购价这么低,我下半年可能要改种良姜和速生林。”劳景福说。4 m' E7 J$ Z& m! l
' V9 x7 U. ^) ^0 e

蕉价“软肋”主要在市场

    对于目前香蕉产业陷入困境,徐闻县委副书记侯德耀分析认为,“蕉癌”也罢,“香蕉含类似SARS病毒”等谣言也罢,这些都不是左右香蕉价格波动的最主要原因。蕉价最终由市场说话,市场供过于求是价格大跌的主因。 : t7 l- k5 w. [; v' |# Q+ r
, J" h; o, E1 D0 o
    据介绍,时下,美国的新奇士、布林,越南的山竹,泰国的榴莲等优质水果和中国台湾的优质香蕉都大量涌入市场,与此同时,国内其他地区的菠萝、荔枝、龙眼等水果大量上市,都对徐闻香蕉构成冲击。
$ |0 e$ c' K8 K9 a1 y
1 W9 z' a: i/ Q/ v/ g* B) b人在德国 社区    在徐闻县各大香蕉市场,普遍有这样一种现象:明明是本地所产香蕉,却要装入“海南生产”的纸箱内,再转运至外地。“贴牌”运作,往年都曾使徐闻香蕉行销外地市场,但毕竟没有多大的市场竞争力。
/ Z  u% D# G1 o3 \% ^ 3 Y5 s. b7 A/ U% f! l
    侯德耀坦言,徐闻这几年香蕉产量增长太快,产供销链条脱节,香蕉没有进行深加工,产品的附加值低,因此市场一有变化,脆弱的香蕉产业就不堪一击。 : U$ i0 O8 j( t* q& X0 `5 b7 O$ {
  G$ K' H0 W. C5 F: @/ z+ y
    针对蕉价低迷现状,当地政府将采取措施挽回蕉业颓势: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布局,在县城西部的城南、迈陈、西连、角尾等乡镇,引导蕉农早种植、提前上市,争取反季节香蕉在春节前后供应市场;将东部曲界、龙塘两镇部分蕉园改种菠萝、良姜等作物。同时,要打响品牌,开拓市场,组织专人赴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区推介徐闻香蕉。 + N/ x! D! @& i+ A1 e7 V

( H) L, s) o% n& `; @6 K7 z人在德国 社区

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徐闻县下桥镇农民黄家均此前以专业种植香蕉致富远近闻名,今年,他种了两千亩香蕉,本应是个丰收年,没想到损失了三十多万元。他说:“紧跟市场真的比埋头种植更重要。” 人在德国 社区$ I( @1 B! @4 j) L: R; i

5 c( t! C" Q: R% f# P, Qrs238848.rs.hosteurope.de    徐闻县水果蔬菜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曾文盟认为,果农和专业户一定要学会跑市场,根据市场的要求适当调整作物品种,当地政府也要积极引导农民疏通好水果流通渠道。
+ r, g8 g1 t& M/ a( s9 ], {# h + z" p; [- d' Q: l, w  E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梁木生认为:“政府对农业的管理和组织方式要转变,要通过扶持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建立一套保护农户利益的危机应急机制,来解决千家万户的生产、信息、销售难题,逐步加强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把农户的损失才能降到最低的限度。”
' Z2 v4 P  d; J4 e1 crs238848.rs.hosteurope.de2 v, E9 S7 p- t1 [  I* K, [- J
    有关人士称,农业产业也与工业一样,要做大也要做强,香蕉产业光靠产量是不行的,要向品牌要效益。去年徐闻的青椒、前几年的菠萝丰收之后丢在地上都没人要,这些代价太大了,香蕉产业应从中吸取教训。
Share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