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趣闻] "美丽剽悍的斗士"生命顽强的叉尾斗鱼 濒临灭绝

 
    近日重庆媒体报道,重庆南岸区一个废弃水库因建筑施工正在逐渐干涸,生活在水库中的上百尾野生叉尾斗鱼面临生存困难。据说这种鱼在当地野外很少见,国外有人出高价收购,国内却不受重视,两名网友为此发起“救救南岸野生斗鱼”活动,希望能为这些野生斗鱼找个新家……

    许多人大概都是第一次听说“叉尾斗鱼”这个名称,以为是什么珍稀鱼类,看了照片后才恍然大悟,这不是我们那里的菩萨鱼、烧火老头、三闷婆、坦闷、广皮、婆婆鱼、狮毛鱼、手巾花、彭皮潲、花兰里鱼、奇刹婆、九尾娘……吗(似乎各地都有自己的叫法),我们那里的池塘、稻田、水沟里到处都是,小时候都抓来玩过的。纷纷嘲笑这则新闻是炒作,有一个网友还留言讽刺说:“大惊小怪,我们家大把的,要不要去我们那里买啊,一毛钱一条就叫你倾家荡产。”

    这些留言的网友都来自广东、广西、福建、江西、香港等地。在华南地区,叉尾斗鱼的确非常常见。这是一种小鱼(身长可长到大约6~8厘米),肉又难吃,抓来只是让小孩养着玩的,住在乡镇、农村的小男孩大都抓过、养过它,构成了儿时记忆中有趣的一部分。它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一则在野外容易抓到,不用花钱买;二则容易养,用一个罐头瓶子就能养,苍蝇、蚊子、蚯蚓、小虾、小鱼什么都吃,饿上一个月也死不了;三则长得好看,雄鱼长着红蓝相间的条纹,发起威来更是艳丽,算得上是华南最漂亮的野生鱼;四则其雄鱼极为好斗,把两条雄鱼放在一起,会斗个你死我活,所以要单独养。在鱼缸前放一面镜子,雄鱼也会对着自己的影子不停地发起攻击。这种鱼在闽南、台湾的俗名叫“三斑”,但我们那里的小孩又叫它“打铁皮”,大概就是形容其好斗的性格。

    也因为这些原因,叉尾斗鱼成了继金鱼之后被引进到西方的第二种中国观赏鱼。现代生物分类学之父、瑞典人林奈在1758年出版其巨著《自然系统》第10版时首次对它做了科学描述,并定下了沿用至今的拉丁文学名。林奈可能只是见到标本。它首次被引进到西方是在1869年,法国驻宁波的领事馆命令一名法国官员带100条叉尾斗鱼回国。长途跋涉之后,还有22条活了下来,其中的17条给了巴黎著名的育种家卡蓬尼尔,由他成功地进行了繁殖。这是第一种被人工养殖的淡水热带鱼,从那以后在西方就成为非常流行的观赏鱼,并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天堂鱼”。

    虽然许多人养过这种鱼,但是试图繁殖它的人并不多,所以就没有注意到它有很奇特的生殖行为。到春天天气转暖时,雄鱼会游到水面上吸气,然后沉入水中一边吹气一边吐黏液,形成无数小气泡,粘在一起浮在水面上。这是雄鱼为下一代准备的巢。泡巢筑好后,雄鱼去找雌鱼示威、跳舞、求爱,如果雌鱼拒绝其求爱,或者雌鱼还没有成熟,恼羞成怒的雄鱼会攻击她,甚至将其咬死。如果雌鱼接受了求爱,雄鱼会缠住她,让她的身体翻转过来,腹部朝上产卵,雄鱼则躺在雌鱼下面对卵受精,在受精卵下沉时,雄鱼会用口含住,把卵粘到泡巢上。雌鱼产完卵以后,雄鱼就将其赶走,自己一直守住泡巢,驱赶任何试图靠近的鱼。大约一两天后,幼鱼孵化出来了,暂时住在泡巢中。雄鱼还继续守卫,如果有幼鱼掉下来,他会把它拖回巢中。再经过三天,幼鱼可以自由活动了,这时雄鱼才把它们从泡巢中拉出来。

    由于这种筑巢习性,叉尾斗鱼需要有平静的水面,只能生活在池塘、水库、沟渠、稻田等静水、死水之中。此外对环境倒没有什么挑剔的,在溶氧量低的水中也能生存,因为叉尾斗鱼有两套呼吸器官,除了用鳃吸收水中的氧气,鳃的后侧还有一个特殊的辅助呼吸器官——迷器,上面的毛细血管与空气接触时能够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所以叉尾斗鱼常常快速地将头浮出水面呼吸空气,有时动作过快,甚至跃出了水面,跳到了鱼缸外,让人以为是在自杀。

    叉尾斗鱼在野外如此之多,生命力如此顽强,似乎不至于遭到灭顶之灾。但是,在1990年,台湾清华大学进行了调查,发现原本在台湾分布广泛的叉尾斗鱼(台湾称为盖斑斗鱼)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农药和工业污染等原因竟然已濒临灭绝,促使台湾“农委会”在当年8月31日公告将之列入珍贵稀有保育类野生动物予以保护,并实施复育计划。近年来由于注意到野生叉尾斗鱼特别喜欢吃孑孓(据统计一尾一天能吃300多条孑孓),有助于灭蚊,台湾一些机构有系统地组织小学生繁殖、放养、观察这种“环保鱼”。儿时的玩耍因此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导致台湾斗鱼濒危的那些因素在大陆也存在,而且日趋严重。大陆现在也有人开始关注这种美丽有趣而且有益的小鱼的保护,其实是值得鼓励的。



方舟子 2007年12月19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Share |
Share

TOP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