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饭节”--贵州施洞苗族的古老节俗(组图)

 踩鼓、对歌、游山、赛龙舟、吃姊妹饭…… 古老的村寨、淳朴的民风、奇特的民俗,“姊妹饭节”——贵州台江施洞苗族这一恍若世外的古老节俗,被誉为是“藏在花蕊中的节日”!

  台江位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部,
史称“苗疆腹地”,总面积1200余平方公里,人口16.5万,其中苗族占97%以上,被誉为“天下苗族第一县”。

台江境内山高谷深、河流纵横,千米以上的高山共有200多座,大小河流上百条。最高海拔1980米,最低海拔455米,相对高差达1500余米。这里虽然盛产水稻及各种杂粮,但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三四百元,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由于受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被誉为是“藏在花蕊中的节日”!的“姊妹饭节”得以在这里保存、延续和发展。

  她们走到哪里,哪里就一片亮丽,并不断引来惊艳的目光和掌声。这是我所见过的最好的苗族服饰,恐怕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好的苗族服饰。

“姊妹饭”与“姊妹饭节”的形成密切相关,这源于一对苗家儿女相亲相爱的传说。相传男的叫金丹,女的叫阿姣,他们俩从小在一起玩耍,长大了彼此相爱,但阿姣的父母却要将女儿嫁回舅家。阿姣不从,经常用装针线的竹篮藏上带色的糯米饭与金丹在野外偷偷相会。日久天长,阿姣终于感动了父母,最后终与金丹结为夫妻。“姊妹饭”由此得名。后来传说施洞有800个姑娘找不到婆家,而革一又有800个小伙子找不到媳妇,正当这些青年男女犯愁时,寨中老人向他们讲述了阿姣、金丹吃姊妹饭的故事。于是,他们很快找到了自己的知心伴侣,从此,吃姊妹饭便逐步演变为当地的一种群众性节日。

  传统的姊妹饭是青年男女用来传递感情的,饭内经常藏些小物品表达心意。藏松叶暗示后生以后要回赠姑娘绣花针和花线;挂竹勾暗示用伞酬谢,挂几个竹勾就送几把伞,若放两个相互套在一起的竹勾,则表示后生以后要与姑娘增加来往;放香椿芽,表示姑娘愿意与后生成婚,因苗族称椿芽为“娥杨”,“杨”的意思是“引”和“聚”;放棉花则暗示姑娘很思念后生,因苗语称棉花为“忍”,与苗语“想念”同音;放棉花和芫奚荣,则表示急切的成婚心情;挂活鸭,则希望后生回赠一只小猪给姑娘饲养,以备来年吃姊妹饭时,供大家享用;放辣椒或大蒜,暗示以后不愿再来往。

  现在“姊妹饭”已成为一种大众食品,节日期间几乎家家都要做上几十斤,除了家中人食用,还用来招待宾客或送给亲友。近几年,随着部分苗民商品意识的提高和游客的增多,有些人家还将做好的“姊妹饭”拿到市场上去出售。

  当我们在离开台江的时候,听说当地正申报世界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已引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期待他们早日申报成功,使这里的“姊妹饭节”连同其它传统的苗族文化得到永久性保护。

TOP

“姊妹饭节”期间最常见的食品就是姊妹饭,用糯米做成。

绿色象征美丽的清水江,红色象征苗寨繁荣昌盛,黄色象征五谷丰登,紫色象征苗家紫气东来,白色象征苗家儿女纯洁的爱情。姊妹饭带有绿、红、黄、紫、白等五种颜色,五种颜色均有寓意。

  五彩的姊妹饭可单独吃,也可以配以猪肉片或腌鱼等,香喷喷的,百吃不厌。红、绿糯米饭是加色素做成的,而紫色和黄色糯米饭却是用采自当地的一种带叶的南烛木(又称“乌饭树”,杜鹃花科,落叶或半常绿灌木)和带花的马醉木(当地称“姊妹花”,杜鹃花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做成的。将准备好的带叶南烛木和带花的马醉木分别用开水煮半小时,待水分别呈紫色和黄色时,将米放在水中浸泡一晚上,然后蒸熟。带叶的南烛木附近山上很多,随时可采,市场上也有出售;但带花的马醉木必须提前准备,一般二三月开采,采后晒干保存起来,最长可保存几年。

TOP

结婚当天,新婚夫妻不能同居,一般要往来一段时间(约两三个月)才能住在一起。否则就会遭当地人的耻笑。
锣鼓声、加油声、号子声响彻清水江两岸。在艄公的指挥下桡手们在锣鼓的助威声中不停地挥动船浆,浪花飞溅,两条龙舟飞快地冲向终点。

  施洞镇塘龙寨村东侧的清水江,江面开阔,水流平稳,是赛龙舟最理想的场地。

  参加比赛的共有两支队伍,分别来自塘龙寨和江对面的平寨,每支参赛队伍有36人,其中32人为桡手,其余4人分别为鼓手、锣手、撑篙、艄公。女人和有坐月子人家的男人都不许划龙舟。鼓手由“鼓头”担任。鼓头是参赛龙舟的总负责人,除了敲鼓,还负责各种祭祀仪式,包括龙舟的制作、保存、维护等。一般只有家庭条件富裕、且有一定威信的长者才能担任。塘龙寨的老鼓头已去世,由一位叫吴通兴长者临时负责。锣手由一位男扮女装的小男孩担任,他是鼓头家族中推选出来的。撑篙和艄公大都由经验丰富的青壮年担任。桡手则以年轻人为主,要求力气大、划船不偷懒。比赛时,鼓手、锣手、撑篙和艄公分别坐或站在船头一侧,桡手则站在子船上,每仓4人。桡手们一律头戴纸糊的黄色斗笠,穿紫青色土布对襟短衫和阴丹士林布裤子,上身系一条银泡腰带,不挽裤腿。

  伴随一阵急促的鞭炮声龙舟比赛开始了。顿时,锣鼓声、加油声、号子声响彻清水江两岸。桡手们在艄公的指挥下,在锣鼓的助威声中不停地挥动船浆,浪花飞溅,两条龙舟在飞溅的浪花中向终点冲去,大约只有10多分钟的时间,他们就先后到达了终点。比赛共进行3次,这次的龙舟赛塘龙寨获得了冠军。

  塘龙寨的艄公吴通兴今年59岁,是已去世的老鼓头的儿子,曾参加过多次龙舟比赛,如今他的大儿子也在龙舟队(是位桡手),他还想竞选本村的鼓头。听他介绍,龙舟赛是清水江沿岸苗族的传统。清水江沿岸六七十个苗寨的苗民都要参加,共有龙舟40多条。这些龙舟最老的有100多年。比赛距离一般为500米,每次二至四条龙舟,采取单次淘汰,最后决出一二三名。他们村从1980年参加比赛,先后得到一次第一名,两次第二名,一次第三名,在所有参赛的苗寨中,成绩算是最好的。

  这里的龙舟与其它地方的龙舟有很大不同,独木龙舟用整根杉木凿成,由一条母船和两条子船组成。母船长21至24米,子船各长约15米,母船中间凿6个仓,每条子船中间凿4个仓,用时,将三条船用竹篾捆绑在一起。龙头用掏空的水柳树制做。与其它地方龙头的造型不同,龙头上竖着一对写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大牛角。这是因为苗族的“龙”是“水牛龙”的缘故。龙头是活动的,用时用铆楔和竹篾套合绑紧,不用时卸下来保存在鼓头家中,龙舟则放在专门的龙舟棚内保存,各村都建有龙舟棚。造一条龙舟约需三四千甚至上万元人民币,大都是当地村民用买来的木头自己凿成的。龙舟造成后,要定期进行维修保养,比赛前三四天,必须刷一次桐油,否则容易翻船。

  姊妹饭内经常藏些小物品表达心意:藏松叶暗示后生以后要回赠姑娘绣花针和花线;放香椿芽,表示姑娘愿意与后生成婚;放棉花则暗示姑娘很思念后生;放辣椒或大蒜,暗示以后不愿再来往……

TOP

新娘用左脚跨进屋门并随手将从娘家带来的花伞交给新郎的妹妹,
表示新娘已成为这家的新主妇……

随着一阵清脆的鞭炮声,新娘在嫂嫂以及其他亲友的陪伴下来到新郎家,嫂嫂帮新娘提一个花衣蓝,带一把花伞……

  婚礼的地点在施洞镇所在地的芳寨村,25岁的新郎叫刘文斌。新娘张秀美,今年23岁,来自附近的白亭子村,他们是几年前在“姊妹饭节”上相识的。

  新娘进门前,先由新郎家的一位中年妇女帮助“洗尘”,用一块蘸有清水的新面巾,在新娘的脚上揩一揩。接着新娘用左脚跨进屋门并随手将从娘家带来的花伞交给新郎的妹妹,表示新娘已成为这家的新主妇,并寓意早生儿在前。新娘进屋后,其他送亲的人才能陆续进入。

  结婚仪式主要有“挑喜水”、婚宴组成。典礼在新郎家的堂屋举行。堂屋正中的一张长桌上放有米酒、糯米饭、鱼、猪肝等食品。

  “祝愿新郎新娘相亲相爱,养女象花朵,生儿多如浮萍……”主持的长者先倒一点酒并捏少许食品丢洒在地上,以示祭祀祖先,接着用苗语对新郎新娘进行祝福。然后,端一碗酒并再捏少许食品献给新娘,新娘只是用嘴表示一下,即由嫂子代理。

  “挑喜水”在结婚典礼后进行。村边的清水江边,新朗的妹妹带领并用木瓢装水。第一瓢表示吉祥如意;第二瓢表示富贵荣华,第三瓢表示儿女成群。虽然只限装三瓢,但新郎的妹妹却故意拿了把大木瓢,把水桶装得满满的,由此鉴定新娘会不会换肩、腰身是否有劲、脚步是否轻盈。新娘“挑喜水”时,许多群众都来看热闹,纷纷给新娘出难题并进行挑逗,引来阵阵欢笑。“挑喜水”持续约半个多小时。

  “挑喜水”后的婚宴是婚礼仪式中最热闹的场面,也是最大的一项开支。主人共杀了两头猪、一头牛、几十只鸡,还准备了几百斤水酒,要花上3000多元,相当于这个家庭几年的收入。婚宴在街心广场举行,广场上搭建了10多排20米左右的长桌。参加婚宴的有几百人,他们大多穿崭新的民族服装,尤其是中老年妇女,穿的几乎一致。婚宴的食品主要有“姊妹饭”、猪肉片、清蒸鸡等。席间,新郎家的人包括新郎、新娘要向客人们轮番敬酒,客人们要向主人回赠一些钱或土布作为礼品。婚宴一直持续到下午4时多才结束

TOP

Originally posted by shishi at 2005-2-8 10:06:
木鼓长约1米,直径约30厘米,鼓面用黑牛皮蒙起。舞者围成内外两圈,男女两人为一组,不停地前后旋转,并配以扭身、甩手、踢腿等动作,舞姿粗犷奔放,别具一格。在姊妹饭节上,我们第一次见到被称做“东方迪斯科” ...

TOP

木鼓长约1米,直径约30厘米,鼓面用黑牛皮蒙起。舞者围成内外两圈,男女两人为一组,不停地前后旋转,并配以扭身、甩手、踢腿等动作,舞姿粗犷奔放,别具一格。在姊妹饭节上,我们第一次见到被称做“东方迪斯科”的反排木鼓舞。这种古老的舞蹈来自一个叫反排的山村。

  反排位于台江东南26公里的方召乡境内,全村共有340户,近1500人。整个村庄坐落在一个山洼里,四周绿树成荫,泉水涌流,景色十分秀美。村子里的房屋依山而建,一色传统的木板吊脚楼,不少民居都有上百年的历史。现在这里已被国家辟为民族文化保护村。

  村长唐林今年45岁,初中文化,从小就学会了跳木鼓舞,并多次参加省内外的各种演出,还发表过介绍木鼓舞的文章,在当地被公认为是对木鼓舞了解最多的人。

  唐林告诉我们,反排木鼓舞是从牯藏节的传统祭祀中演变过来的。以前,只有在牯藏节时才有专门的神职人员跳木鼓舞,后来慢慢发展为一种平时也可以跳的民间舞蹈。

  “开有鲲鹏展翅之势,收有雄鹰护窝之威,跃有猿猴攀越之捷,旋有鹞子翻身之疾。”这种舞蹈以动作粗犷奔放而著称,动作节律为踏二四拍,其头肩、腰、臀各部位均稳定在一定的节拍中。全身运动以胯为动力点,甩同边手,头、手、脚开合度要大。斑鸠舞、斑鸠合翅舞、五祖宗舞、打猎舞、扎夏舞等五个章节,分别表现苗族祖先昼夜兼程、跋山涉水、披荆斩棘、打猎御敌、开疆拓土、共祭祖先的生活经历和情景。

  1986年,反排有20多位演员去美国、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日本等地演出。目前,村内组织了近50人的演出队,还在村中心修建了专门的舞场,一年四季可接待大批前来参观考察的中外专家、学者和游客,每演出一场收费300至500元。另外,还有七八个村民自发组成的演出团体常年在外演出。反排木鼓舞已形成了当地的一种文化产业。

  年轻的姑娘,在母亲的陪伴下进入踩鼓场,母亲挎一个竹篮,随时准备装女儿身上掉下的银饰和卸装时用。要知道她们的一身银饰,一般有十多公斤重。

  踩鼓、传统婚礼、龙舟比赛都在施洞镇所属附近村寨举行。

  施洞镇位于县城北侧约35公里处的清水江岸边,山高路险,有简易公路通行,坐中巴车约需一个半小时。

  踩鼓场设在施洞镇石家寨村紧靠清水江的河滩上,这里地势开阔平坦、周围绿水青山,是踩鼓的理想场地。参加踩鼓的共有2000多人,分别来自周围七八个村寨,以穿着节日盛装的年轻姑娘和中年妇女为主。头围红色头帕,上身着青色右襟半体衣,身长过臀、短袖,后领口翘起,在双襟,肩部、衣袖处均有彩色刺绣;下身着百褶青色长裙,前面围有用三块彩绘图案缝在一起的裙帕,腰间系一条彩色腰带,中年妇女的盛妆我们是第一次见到。下午1点多,踩鼓正式开始。上万人站满了场地内外,鼓声、欢呼声连成一片……

  踩鼓都是以村寨为单位围成十多个圈,每个圈三五十人、百八十人不等,圈可大可小,视人数多少变化。圈正中站一至二人敲木鼓,其它人则围着跳。舞步舒展、缓慢,一般每半个小时为一节,中途也可随时上下。舞蹈种类主要有四面八方舞、虫鱼旋转舞、织布舞、打鱼捞虾舞等。

  踩鼓的起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远古的时候,一对苗家儿女勇耶古和仰妮耶古从遥远的东方逃难来到施洞、革一等地的深山里。劳动之余,兄妹俩常以虫鸣鸟叫为音乐,手舞足蹈,自娱自乐。有一次,他们在一棵枯树旁听到啄木鸟发出的声音节奏鲜明、清脆、悦耳,遂缘木而上,发现此树原来已经空心,故击之能发出响声。于是,他们将此树砍倒制成了木鼓。有一年,兄妹俩为使失散的族人团聚,特意在清水江岸边跳起木鼓舞,众人闻到鼓声纷纷响应,踩鼓从此诞生。

  据考证,踩鼓也是一种木鼓舞,发源于施洞、革一等地。与反排木鼓舞不同,木鼓是圆的,鼓点急如炒豆、响如溪流,跳舞时舞者手脚的摆动、身子的旋转都不大,这主要是因身穿盛装所致。

  踩鼓一直持续到天黑结束。我们发现,苗族女性对踩鼓非常痴情,尤其是年轻的姑娘,谁也不愿放弃这样的机会。虽然踩鼓要在高达摄氏30多度的气温下连续跳几个小时,但她们还是在母亲的陪伴下进入踩鼓场。母亲随身带着一个竹篮,随时准备装从女儿身上掉下的银饰和卸装后的服装。要知道她们的一身银饰,一般有十多公斤重,穿在身上甚至连方便一下都很困难。

TOP

场地中间,
一人敲着木鼓,鼓点急时如雷鸣,缓时似滴水,其他人伴随木鼓的节奏翩翩起舞。

TOP

踩鼓、对歌、游山、赛龙舟、吃姊妹饭……

  一种被誉为“藏在花蕊中的节日”流行于贵州台江施洞苗族地区,这就是苗语称作“脑嘎良”的施洞苗族姊妹饭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在各村寨间举行。

  苗族9个支系所在的乡镇女性盛妆表演开始了,虽然从表演上我们感觉不到与其他地方苗族舞蹈的差别,但每队姑娘们奇特的服饰几乎都有自己的特色,长度、样式、质地、花纹图案各不相同。这些绣满各种花纹图案的服饰都采用手工制作,绣制手法多种多样,有平绣、绉绣、辫绣、锁边绣、纹绣、挑花、织锦等等。据当地县志记载,台江苗族的九个支系是以服饰来区分的。从方南、方你、方纠、方翁、方黎、方白、方秀、翁芒、后哨9个不同的服饰型状上就能区分出她们属哪支苗系。

  舞者走到哪里,哪里就一片亮丽,并不断引来惊艳的目光和掌声。她们身上的银饰多者数十件,少者一两件,银饰的造型大同小异,只是在头饰上有些标志性区别。这是我所见过的最好的苗族服饰,恐怕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好的苗族服饰。

  22岁的张银秀来自施洞镇芳寨村,曾几次参加“姊妹饭节”上的盛妆表演。她告诉我,苗家姑娘穿的衣服都是自己缝制,银饰也由当地工匠打造,一般做一套这样的衣服需两三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

  银饰是苗家人最值钱的家当,一套少则一两千多则一两万元,只有少数人家才有一套,大多须经过几代传承积攒。苗家人平时舍不得穿戴珍贵的服饰,只有重要节庆时才拿出来,一般只能穿在正当年的姑娘身上。如果家里只有一个女儿,结婚时银饰姑娘可以带去;如果有几个姑娘,则待她们全部结婚后再由姐妹几人平分。

  在姊妹饭节上,我们第一次见到被称作“东方迪斯科”的反排木鼓舞。这种古老的舞蹈来自一个叫反排的山村。

TOP